身份證要到期了得趕緊換新的,這對在外工作、上學、生活的小夥伴們來說,一定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因為不得不為了更換身份證而專門回老家一趟。耗時耗力又耗心勁兒。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身份證異地辦理呀?
身份證,作為咱們國家公民最重要的一張證件,對於它的辦理可絕對不能馬虎。,而最近這幾年,隨著辦公效率的逐漸提高,給「辦理身份證」減減負也就成了不少人的共識。事實上,這個身份證異地辦理這個問題,再有兩個月,就可以迎刃而解。
公安部近日表示,經過3年清理整頓,居民身份證錯號、重號、假號問題基本解決。公安機關還明確:7月1日起,身份證異地辦理業務就將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力爭年底前基本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
那為什麼要等到17年7月才能實現全國範圍的異地辦理身份證呢?
實際上這與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有著很大的關係。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壓力依然較大,而且各地之間的具體情況也有所不同,想要做到全國性的信息互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況且目前這其中還涉及到業務流程調整完善、裝備設備配置和人員技能培訓等大量工作,必須整體設計、分步實施、不斷完善,確保安全可靠。
光在處理身份證錯號、重號、假號這些問題的上,我們國家就已經用了3年的時間來進行整頓,可見工程量之大、程序之繁瑣。所以我們只要再等兩個月就可以了,稍微體諒下國家吧。
那麼,申領、換取、補辦身份證時,需要交費嗎?
沒錯,費用的確是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問題了。根據公安部印發的意見規定當中,我們也可以明確地了解到,公民異地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該向受理地公安機關繳納證件 工本費。
那這個錢到底是多少呢?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居民身份證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03]2322號)規定:公安機關對申領、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20元,對丟失補領或損壞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居民收取工本費每證40元。公安機關為居民辦理臨時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收費標準為每證10元。而除了上述的費用之外,其他的消費選項,小夥伴們就要多一個心眼了。
那麼多少天才能拿到新的身份證呢?
這一點相關工作人員也做出了解釋,按照現行的規定計算,在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之日起60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而如果是交通不便的區域,那麼辦理時間也會做適當延長處理,但這一延長時間最多不超過30天。換句話說,除非特殊情況,小夥伴們在60天之內就可以拿到全新的身份證了。
以下兩種不予受理異地辦理申請的情形:
一是因相貌特徵發生較大變化,且居民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的;
二是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包括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假證的人員,以及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
對於以上情形,仍需回戶籍地申請辦理。
那麼,目前哪些地區可省內異地辦理身份證?
公安部與2015年11月份印發了《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此後,吉林、河北、廣東多個省份陸續出臺新政,明確可在本省內異地辦理身份證。青海、貴州也開展了相關試點。
吉林省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居民身份證省內異地受理工作。據當地媒體報導,兩個月間全省共計異地受理居民身份證3681張,僅往返路費一項就為群眾節約辦證成本50餘萬元。
2016年3月1日起,河北省也正式開展居民身份證省內異地受理工作。
廣東省3月1日也公布惠民舉措,已申領過居民身份證的省內戶籍居民,其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換領、丟失補領和損壞換領的,可直接向省內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申辦,無需回戶籍地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