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戲進校園 非遺文化浸童心——非遺木偶戲走進天宮廟幼兒園
木偶戲,「源於漢,興於唐」,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千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已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月25日,天宮廟幼兒園特別邀請到木偶劇團走進天幼,為孩子們演繹指尖上的技藝,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木偶劇的神奇魅力
-
河南省木偶劇團推出木偶劇《葫蘆娃》 全國巡演
原標題:河南省木偶劇團推出木偶劇《葫蘆娃》 全國巡演 《葫蘆娃》劇照 (本報記者劉洋)8月15日,由河南省木偶劇團演出的大型木偶劇《葫蘆娃》在青島大劇院上演,數千名青島的小朋友在暑假中欣賞了一部類似百老匯歌舞劇的木偶劇
-
上海木偶劇團7月起閉館大修,明年重啟票價不變,還要新增時空隧道!
6月30日,上海木偶劇團演完一出《小人國與大人國》後,7月起,位於南京西路的上海木偶劇團仙樂斯演展廳將正式閉館進入大修階段,預計明年6月全新亮相。「小時候,我也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坐著公交車來木偶劇團看過木偶劇。」
-
19歲漳州女孩演繹別樣木偶人生 紀錄片央視熱播
19歲的漳州女孩鄭珏參演該片歷時六年,足跡遍布海峽兩岸,講述閩臺木偶藝術的交流、傳承和發展。近日,一部名為《傀儡人生》的紀錄片在央視9套熱播,片中一個個演繹悲歡與離合,關乎傳承與夢想的故事引發觀眾共鳴。昨日下午,該紀錄片的導演,現供職於中央電視臺的漳州人沈嘵閩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我是在漳州長大的,從小對閩南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
-
中國皮影戲亮相柏林少年宮木偶劇節
新華社柏林11月26日電(記者田穎)在德國第22屆柏林少年宮木偶劇節上,來自中國的4場皮影戲24日和25日在柏林少年宮上演,當地孩子得以親密接觸這一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 木偶劇節期間,柏林少年宮大廳內熱鬧非凡。參演劇團各自搭起戲臺,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時間表輪番演出,觀眾一天內可欣賞多個劇目。
-
俄木偶劇團:中國觀眾具有令人驚訝的語感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鄂木斯克「阿爾勒金」木偶劇院戲劇項目負責人韋羅妮卡∙貝爾曼表示,中國觀眾具有令人驚訝的語感,劇團期待能再次為中國觀眾帶來喜悅。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10日報導,俄羅斯鄂木斯克木偶劇團於11月6日在上海木偶劇院登臺演出根據日本傳說改編的木偶戲《竹節公主》,並榮獲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金玉蘭」最佳劇目獎。貝爾曼說,「用母語在國外表演,總是一件讓人擔心的事情,害怕不能被理解。因此,把思想和感覺傳遞給觀眾,對於演員們來說,則變得尤為重要。
-
廈門「木偶世家」以布袋木偶戲演繹「掌上大乾坤」
從布袋木偶戲的表演技巧、製作工藝、歷史背景到一家三代人的傳承故事,小姑娘的解說娓娓動人。 這個只有17歲的小姑娘名叫詹皓晶,別看年紀小,她可是布袋木偶戲新一代的傳承人。詹皓晶的外公是著名的木偶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袋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莊陳華,母親是廈門布袋戲傳承人莊晏紅。在外公和母親接連為木偶戲文化「代言」後,詹皓晶將木偶戲文化帶到了更廣闊的舞臺上。
-
內江資中:木偶劇團創佳作 「小小人兒」助力防疫宣傳
」中,記者13日從資中縣木偶劇團獲悉,該劇團創作的《科學防疫從我做起》木偶戲作品,通過精彩優質的非遺原創作品、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奮戰在一線的英雄致敬,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力量。 木偶表演《科學防疫從我做起》。資中宣傳部供圖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內江資中縣木偶劇團創作多個語言、木偶戲作品,宣傳防疫防控知識,鼓舞全縣人民鬥志,弘揚社會正能量。
-
兩岸青少年研學木偶在福建四地舉辦 廈門是最後一站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君寧)12日-13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活動(廈門站)在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舉辦。來自兩岸的孩子們在非遺傳承人帶領下走進木偶戲的世界,還動手製作、發揮創意演繹木偶小劇。
-
泉州嘉禮館(泉州市木偶劇團舊團址)本月起常態公演
泉州晚報訊(記者陳智勇)這兩天,泉州嘉禮館(泉州市木偶劇團舊團址)連續舉行了兩場木偶戲互動演出,既有高超的提線木偶戲展演,又有掌中木偶戲的互動交流,讓現場觀眾大胞眼福。今日下午還有精彩的演出,歡迎廣大市民免費到場觀看。
-
泉州網警走進仰恩大學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
4月11日下午,泉州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洛江分局網安大隊一線網警走進仰恩大學,通過抖音等新媒體方式,為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絡詐騙教育課。宣傳活動現場「小姐姐,小姐姐,我有樣東西給你,你要嗎?」「這本網絡安全宣傳手冊給你。」
-
仰恩大學:廢舊自行車「變廢為寶」 成校園景觀
閩南網8月11日訊(通訊員 柯曉軍 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近日,由廢舊自行車打造的「鳥」、「蝴蝶」、「樂器」、「花」、「大炮」等創意景觀亮相泉州仰恩大學,成為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炮」造型 這些惟妙惟肖的新景觀,都是用畢業生留下來的廢舊自行車改造而成的,由仰恩大學環衛科親自操刀設計、製作。
-
孫子兵法與危機管控論壇在仰恩大學召開
2019年06月06日 15:37:33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6日電(孫虹 陳章祧)為進一步弘揚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傳統兵學文化,助推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第三屆孫子兵法教學研討會暨孫子兵法與危機管控論壇6日在位於福建泉州的仰恩大學召開
-
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成功舉行 小木偶裡蘊藏「大文化」
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節中節」——第六屆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日前成功舉行。 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3家優秀木偶劇團的百餘名木偶藝術家們,在6天的藝術節期間,帶來了近50場演出活動,在滬上觀眾中掀起了一股「木偶熱」。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優秀兒童木偶劇 《壯鄉小雄鷹》 走進金秀大瑤山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優秀兒童木偶劇 《壯鄉小雄鷹》 走進金秀大瑤山 2020-10-23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部全球大熱的舞臺劇,主角竟是一隻不說話的木偶
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劇團」 (Handspring Puppetry)創始人之一、原版舞臺劇《戰馬》木偶設計和製造者亞德裡恩·科勒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從某種角度上說,木偶甚至超越了演員,因為木偶可以在舞臺上真正地死去,而演員永遠不會,你們深知自己明天還會重新演一遍。所以說,演員在舞臺上拼命死去,而木偶卻拼命活過來。」
-
木偶崑曲今何在?
經歷了百年興盛,到上世紀60年代,木偶崑曲幾乎失傳,而今天它的生存狀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木偶崑曲的故鄉七都鎮,進行了深入採訪—— 古技藝幾經沉浮 吳江七都毗鄰嘉興,背依太湖,受到吳越文化的雙重薰陶。記者來到吳越村,得知木偶崑曲藝術最老的藝人姚五寶已於前年辭世。
-
大型木偶音樂故事《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
與快樂牽手漫遊童話世界走進音樂王國! 此次中山公園音樂堂與中國木偶藝術劇團聯合推出的大型木偶音樂故事: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將重現2005年六一節意猶未盡的快樂。這次表演開創了交響樂隊與木偶同臺演出的先例,也是將古典音樂趣味化的全新嘗試。
-
仰恩大學:把英語課堂搬到企業一線
原標題:仰恩大學:把英語課堂搬到企業一線 探索實施邊教學、邊實踐的教改模式 仰恩大學:把英語課堂搬到企業一線 本報訊(記者 龍超凡 通訊員 陳章祧)「學校把英語課堂搬到企業一線,給我們提供了純英語學習、實訓與實戰的平臺,直接促使我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
-
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走進校園 助特殊兒童康復
非遺高甲戲進校園關愛特殊兒童 金蓮陞高甲劇團宣傳傳統文化,助力特殊兒童融合教育記者 唐廣峰 「小朋友們,高甲戲中的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現在為你們展示的是掌中木偶醜,他的特色就是動作僵直,你們看好不好玩?」「好玩!」臺上,高甲戲的各種角色輪番上陣,臺下,小觀眾們在家長的陪同下津津有味地欣賞。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高甲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