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筆記】甘蔗收穫季,紅糖熬製時

2021-01-09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

臨近年關,湖南人的食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

滋滋冒油的臘肉、噴香燙手的烤紅薯、多汁爽口的荸薺……再來一根清甜解膩的甘蔗,冬天的胃就此富足起來。

口吃甘蔗登樓梯,節節甜來步步高。新年吃甘蔗,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裡,除了甜蜜的滋味,還寄託著長輩對自己的良好祝願,和童年時的鄉土情結密不可分。

鄉鎮上,甘蔗商販拖著板車沿街叫賣,烤火的人們便從街道兩邊推開門走出來,拖回一捆帶著泥的甘蔗,隨意砍成幾截,去皮全靠牙齒撕咬;城市裡,水果店提供「一條龍」服務,洗淨、去皮、切塊,卻總有人不領情,認為失去了啃甘蔗的樂趣和「靈魂」。

「美食家」蘇軾和今人一樣喜歡直接上嘴啃,「笑人煮簀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唐代詩人王維認為,甘蔗榨汁,可清熱、消食,寫下「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的詩句;屈原是最講究的一個,「胹鱉炮羔,有柘漿些」,燉甲魚、烤羊羔不夠,還要淋上新鮮的「柘漿」,即甘蔗汁,方能成就一道難得的美味。

據史料記載,我省的甘蔗栽培歷史至少有1500多年,唐朝時,道縣已有種甘蔗的史實記錄,現在的道縣蚣壩鎮糖榨屋村,便是古人以甘蔗榨糖而命名。

甘蔗似竹非竹,種類繁多,青皮紫皮、莖稈粗細、甜度、汁水和纖維的多少……普通人很難一一區分,只需知道兩種:直接吃的和用來製糖的。

南縣烏嘴鄉港口村的甘蔗,節高、清甜,色澤紅亮,今年每捆10根能賣到20元,供不應求。當地農戶說,甘蔗還在地裡,便被縣城裡的商場、水果超市早早預定了。種植果蔗,成了當地的特色富民產業。

製糖的甘蔗,則大多呈青色,口感較硬。我省在五代時期,已有發達的製糖業,主要分布在道縣、寧遠、祁陽、瀏陽等地。

據1942年《湖南之蔗糖》記載:1941年,祁陽種蔗1109畝,產蔗55450擔,產糖4620擔,出口3230擔。祁陽稱甘蔗紅糖為百裡糖,民國以前就遠銷漢口、長沙、衡陽等地。

如今,麻陽苗族自治縣舒家村每年12月舉行紅糖文化藝術節,清洗甘蔗、熬糖、過濾、出鍋、切塊、分揀……向遊客展示純天然的古法紅糖工藝。此時,整個村子,漫山遍野瀰漫著蔗糖的香味,大地和陽光的養分,全都釀在了一塊小小的方塊紅糖裡。

■生物小名片

甘蔗,甘蔗屬,根狀莖粗壯發達,性喜高溫、溼潤和強光,在我國廣泛分布於東南沿海及長江以南各省。甘蔗用途廣泛,除鮮食外,經過加工還可提取酒精;蔗渣可發電,做為動物的飼料原料,或製造防熱的蔗板,質輕價廉,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相關焦點

  • 甘蔗收穫季,紅糖熬製時
    滋滋冒油的臘肉、噴香燙手的烤紅薯、多汁爽口的荸薺……再來一根清甜解膩的甘蔗,冬天的胃就此富足起來。 口吃甘蔗登樓梯,節節甜來步步高。新年吃甘蔗,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裡,除了甜蜜的滋味,還寄託著長輩對自己的良好祝願,和童年時的鄉土情結密不可分。
  • 什麼樣的甘蔗才能熬製古法紅糖?應該怎麼熬製?
    什麼樣的甘蔗才能熬製古法紅糖?應該怎麼熬製?甘蔗提供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溫補元素。1500米高海拔,充足的陽光為甘蔗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優質的原料和傳統的工藝,是古法紅糖的立足之本。純手工熬製、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使甘蔗中的營養得以保留。 1.
  • 古法紅糖是這樣熬製的!無任何添加 連甘蔗都是自己種的
    11月19日,記者尋著絲絲甜香,找到「綠谷糖倌」負責人周家君,探尋古法熬製紅糖的奧秘~甘蔗林裡,傳來開榨信號距離鎮上不遠的西溪村,周家君在這裡種植了近50畝的「糖蔗」。 甘蔗林 紅糖坊裡,熬製繁忙有序原本在田間地頭的甘蔗,一會兒工夫,就到了榨糖坊。
  • 又到農忙時!農民甘蔗種植戶忙著賣甘蔗和榨汁熬紅糖
    走進廣西平果縣榜圩鎮甘蔗種地,可以看到一棵棵甘蔗莖節分明,利劍似的蔗葉隨風擺動。現在正是甘蔗收穫的時節,一些家種甘蔗的農民伯伯開始忙碌起來,這些甘蔗都是要用人去收的,拿刀一根的一根砍,然後綁成一捆在搬運出來在裝車,這些甘蔗有的是拿去賣,有的是拿回去榨汁自己熬紅糖。
  • 湖北浠水甘蔗節古法熬製紅糖 「甜蜜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古法熬製紅糖。通訊員郭斯 攝遊客辨識紅糖。通訊員郭斯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方俊、郭斯)11月11日,湖北省浠水縣首屆甘蔗豐收節在清泉鎮翟鋪村花澗谷舉行。文藝表演、古法紅糖辨識、啃甘蔗比賽、尋寶活動、運甘蔗比賽、古法紅糖現場製作……兼具趣味性、參與性與科普性,吸引大量遊客「甜蜜」遊玩。  據悉,古法製糖坊熬製紅糖,香氣瀰漫,香飄數裡,引來眾多遊客駐足品嘗觀望。牛拉石轆榨蔗,去除雜質,收集後的甘蔗汁用柴火鍋大火熬煮,沸騰去除浮沫。熬煮至水分蒸發,得到純度和濃度最好的糖漿。糖漿呈褐色出鍋,逐漸凝固成糖塊,冷卻後出糖。
  • 好紅糖需當天砍甘蔗、好工藝加好手工熬製
    雲南巧家小碗紅糖,又稱俗稱「碗碗糖」,一種純手工製糖的技藝,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即將失傳。 傳統的手工熬製紅糖,聞起來有很明顯的蔗糖香。
  • 李子柒古法熬製紅糖薑茶,沒有華麗特效,只是呈現自然賦予的一切
    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的大爆炸,每個人每天都能接受到海量的信息,之前看《奇葩說》時有一個辯題,如果讓你一秒鐘就能擁有所有的知識,你願意嗎?其實這無非就是網際網路的影子罷了,對於幾十年的人們,誰能想到現在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
  • 堅守自己心中的古典夢,李子柒制紅糖薑茶,採野生甘蔗熬製而成
    紅糖薑茶一直被許多人所喜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紅糖薑茶的烹煮方法,身為美食博主的李子柒曾經在自己的視頻裡面分享過紅糖薑茶的製作過程。在視頻裡面,李子柒在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起床做事情,就是為了用最原始的材料去準備熬製紅糖薑茶的食材,她先是爬到了山上,去砍伐野生的甘蔗,因為熬製紅糖薑茶需要的甘蔗量比較大,所以她早上很早就出門了。
  • 上猶有個地方,用古法熬製紅糖,你見過嗎?
    一起來看當我們來到社溪鎮一處古法紅糖手工作坊時,熬糖師傅正在將一鍋已經熬好的糖漿出鍋。滿屋裡霧氣氤氳繚繞,醉人的糖香在空氣中飄散,製糖師傅們忙忙碌碌的身影,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還只有這麼高的時候,就圍著爺爺在鍋邊學熬糖了。」
  •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紅糖具有補血養顏,溫胃驅寒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熬點薑汁紅糖水,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對身體大有好處。以前在家裡,媽媽最喜歡做紅糖雞蛋,放點醪糟,說是月經來了吃,對身體好。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沉浸在春晚的熱鬧氣氛中,媽媽總會不聲不響地在跨年時端來一盆熱氣騰騰的薑汁紅糖醪糟小湯圓,讓我們暖暖身。還有大年初一,媽媽很早就起床,做好一大鍋紅糖大湯圓等著我們吃。
  • 李子柒原生態熬製古法紅糖薑茶,網友紛紛表示:不僅美味還很健康
    每個時節去對應每個時節的勞作收穫之後去品味勞動成果接著又用一年的光陰去期待,恬靜自然,樸素真實。返璞歸真、回歸田園……李子柒把都市裡大多數年輕人嚮往的生活給拍了出來,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取而代之的是內心深處渴望的平靜。
  • 純手工熬製 手速慢點都搶不到的「馬灑手工紅糖」!
    雲南馬關傳統的手工紅糖製作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如今還保留著原始的製作方法。時下,正是紅糖開炸季,馬灑村的紅糖廠裡熱鬧起來了,現在就跟著記者一起來感受手工紅糖的製作過程和拉糖絲的樂趣。馬灑村手工紅糖分廠位於距離馬關縣馬灑村西門1公裡的路邊,在製糖作坊裡,經驗豐富的熬糖師傅們按照分工正在有條不絮地忙碌著。今年60歲的熬糖師傅楊正清已經熬糖40多年了,他介紹,熬糖第一步是清洗甘蔗,再進行榨汁,榨好的甘蔗汁需要經過四道過濾工序,確保沒有任何雜質,隨後緩緩流入大鍋裡;五口大鍋同時開工,一柄沉重的大勺在熬糖的老師傅手中不停地攪拌著,隨著水分的蒸發,變成了濃稠的糖漿。
  • 李子柒古法熬製的紅糖薑茶效果更好,暖心又暖胃,冬天驅寒神器
    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冬天每天喝一碗,驅寒暖胃的效果特別好,並非「女性專用」,由於它含鐵豐富,男性喝了對恢復體力的效果會更好。而李子柒古法熬製的紅糖薑茶效果更好,暖心又暖胃,冬天驅寒神器冬季來臨,李子柒給我們帶來了紅糖的製作視頻。大家都知道紅糖水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
  • 熬製手工紅糖掌握這「三點」,幾十年的老師傅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紅糖是甘蔗汁經過4-5個小時精心熬製的純天然食品,沒有任何副作用。紅糖在人們印象中好像只是用來調節月經不調和緩解痛經。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這只是它一個小小的功效而已。正因為此,讓很多男人把紅糖拒之門外,覺得這是女人才喝的東西。
  • 李子柒山間熬製紅糖薑茶,用古法秘制,繼承中華的美食工序
    答案一定是會的,所以他們一到周末的時候就會選擇去鄉村,享受著那寧靜而自然的生活,這會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非常寧靜,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有的時候我會想,我們應該要向李子柒學習,做一個非常專注的人,同時為了自己的夢想可以不懈的奮鬥,這個人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吧!現在的她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美食博主,同時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在她的作品裡,我們可以欣賞到那些寧靜的體驗生活。
  • 古法美食:傳統製作紅糖工藝,十斤甘蔗一斤糖
    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都會種上一地的甘蔗,待到秋草葉黃時,也差不多是甘蔗熟透的時候。不過很多人也不是為了製糖,只是簡單的把甘蔗當做一味水果,吃來解悶玩的。這種是果蔗,而製作紅糖的是糖蔗。榨出來的甘蔗汁水並不能直接上鍋,而是要經過一道過濾的工序,用一塊細棉布綁在木盆上方,然後把甘蔗汁水到在細棉布上,過濾掉裡面的殘渣,纖維。若是你想要更乾淨一點,也可以多過濾幾遍。還是一口直徑一米的大鍋,灶裡只保留小小的火苗,熬製紅糖不能用大火,否則糖汁粘稠很快就會被燒焦,這樣就廢了一鍋的甘蔗汁。
  • 好甘蔗 好工藝 純手工 當天熬
    雲南巧家小碗紅糖,又稱俗稱「碗碗糖」,一種純手工製糖的技藝,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即將失傳。傳統的手工熬製紅糖,聞起來有很明顯的蔗糖香。真正的好紅糖,講究當天砍的好甘蔗、當天進行熬製、好的工藝、手工熬巧家小碗金糖。滇東北金沙江的水緩緩東流,岸邊沙地上是連片的甘蔗林。天還沒亮時熬糖坊裡的師傅們就帶著工具去江邊砍甘蔗。他們在千畝甘蔗地裡,仔細的挑選每一根甘蔗。
  • 李子柒暖心熬製,濃濃古方紅糖薑茶,陪你度過最難的時光
    說到紅糖,市面上許多的紅糖種類混雜,有很多都是合成的砂糖,有一些紅糖只有甜味沒有別的任何用處,根本無法緩解女孩子的痛經,想要找到一款好的紅糖也是十分的不易的。沒有人知道市面上大多紅糖的製作過程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李子柒家的古方紅糖的製作過程卻是被她大大方方的公布在了自己的視頻裡面,這讓許多的人們都了解到了古方紅糖的製作。
  • 辰頤物語:古法熬製手工紅糖,​一杯暖暖的手工薑糖水,驅除寒意
    辰頤物語帶來廣西純手工生產,在現代,與之最接近的是「古法熬製手工紅糖」,最天然的製糖方法,才可做出最營養豐富、口感最好的紅糖! 在廣西,一直種有製作紅糖的原材料:甘蔗,陽光充沛,年平均氣溫20度左右,非常適宜甘蔗生長和糖分積累。
  • |麥芽糖|吳雲海|製糖|甘蔗|紅糖|許永鋒
    「剛開始,沒經驗,熬製紅糖的那幾個鍋灶造得不是很理想,火不夠旺。」許永鋒說,火不夠旺直接影響到榨出的紅糖質量,「火不旺,水分蒸發得就慢,到最後出來的紅糖有點像牛皮糖,都是一塊一塊的,而不是粒粒分明。」「萬事開頭難,前面走點彎路沒關係,但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許永鋒骨子裡有一股拼勁,在第一年榨糖季過去後,他把原先的鍋灶全部敲掉重新造,「雖然有損失,但這一步不能有絲毫的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