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甘蔗才能熬製古法紅糖?應該怎麼熬製?

2020-12-14 峰小雲

5. 什麼樣的甘蔗才能熬製古法紅糖?應該怎麼熬製?

甘蔗提供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溫補元素。1500米高海拔,充足的陽光為甘蔗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優質的原料和傳統的工藝,是古法紅糖的立足之本。純手工熬製、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使甘蔗中的營養得以保留。

1. 什麼是古法紅糖

古法紅糖功效首先是原料不同,赤砂糖可以用甜菜來做,也可以用甘蔗來做,而真正的古法紅糖原料只能用甘蔗。其次,製作方法差異明顯。正宗的古法紅糖是要把甘蔗榨汁,原汁進行炭火熬製而成。甘蔗體內真正發揮活血化瘀等調養功效的不是蔗糖部分,而是多元的果糖、胺基酸、微量元素等,只有用這種古法熬製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這部分溫補的元素。 傳統的古法紅糖熬製工藝非常的複雜,將當天收割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汁液去除泥土、細菌、纖維等雜質,18口連環鍋以小火熬煮,經過榨汁、開泡、趕水、過濾、搖瓢、打沙、成型等過程,不同的鍋承擔著不同的任務,歷經「五榨三濾兩浮一沉」,約10-12個小時後,即可將紅糖舀入模子,冷卻成型。蔗是專門用於製糖的糖蔗,外皮白綠色,較之平常食用的果蔗略顯幹硬,但含糖量高。古法紅糖:可以添加不同的食材做成不同功效的紅糖,如拉烏紅糖、玫瑰紅糖、阿膠紅糖、稻田村的大棗紅糖、火姜紅糖等。

小碗紅糖

2.如何製作古法紅糖

有這樣說法:100斤甘蔗榨汁後,可以熬製10-11斤紅糖。老紅糖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17年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中國的某些地區,但可能是工藝仍有不足,唐太宗才「遣使取熬糖法」,按照印度方法改良了熬糖技術。用明火熬製的方法得以普及甘蔗的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老紅糖的使用逐漸從皇親國戚過渡到平民百姓,用途也從藥用逐漸普及到了食用。這個時期的糖呈現塊狀為紫紅色,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凝結如石、破之如沙、透明白者,為糖霜。」「此為紫砂糖也」也就是我們的塊狀傳統老紅糖。

方法/步驟:

1甘蔗收穫回來,機械榨汁。

甘蔗

2.引甘蔗汁進入連環鍋。

並鍋

3.木柴燒火敢水除去甘蔗汁內所含的水分。

師傅燒火

4.用紗布一道道的過濾,除去其中所含的雜質。

麻布口袋過濾

5.當紅糖達到一定黏稠度時,就需要不斷攪拌,數千次的攪動,蒸發分離出糖汁中80%的水分後,糖漿才能出現。為下道工序出鍋做準備。

6.脫模後方便引用的成型紅糖就出來了。一塊傳統的手工紅糖,從壓榨甘蔗汁到定型冷卻,大約歷時8個小時左右歷程。

出碗的小碗紅糖

搶灶燒柴時一定要注意火勢從外向裡逐漸減小,保證火勢均勻。

起鍋時動作一定要快,否則還未全部起鍋完成,糖的粘度太高,已不能全部起鍋完成。而且部分糖質會被熬糊,所以一般起鍋時都要小火或者暫時不少火!

古法紅糖判斷可以依據「望聞品衝」。

1. 望,即觀察,《本草綱目》記載「凝結如石,破之如沙。」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了古法紅糖的特徵;

2. 聞,就是聞味道,古法紅糖聞起來在甘醇的香甜氣息裡夾雜著清新的蔗香,絕對沒有刺鼻的氣味;

3. 品,則是品嘗,古法紅糖入口細膩,如口含寶玉,舌尖唇齒間緩緩散佚的甘甜溫潤醇香,不會齁嗓子;也沒有任何異味(包括酸味、焦糖味、苦味等等)

4. 衝,最後就是衝水了,古法紅糖採用手工熬製,入水後會產生大量的氣體,而後緩慢融化。普通的工業紅糖入水即化。通過這些,完全可以判斷出古法紅糖的真假。絕對不會再被那些普通的工業紅糖所欺騙。

峰小雲2020/07/02

相關焦點

  • 湖北浠水甘蔗節古法熬製紅糖 「甜蜜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古法甘蔗榨汁。通訊員郭斯 攝古法熬製紅糖。通訊員郭斯 攝遊客辨識紅糖。通訊員郭斯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方俊、郭斯)11月11日,湖北省浠水縣首屆甘蔗豐收節在清泉鎮翟鋪村花澗谷舉行。文藝表演、古法紅糖辨識、啃甘蔗比賽、尋寶活動、運甘蔗比賽、古法紅糖現場製作……兼具趣味性、參與性與科普性,吸引大量遊客「甜蜜」遊玩。  據悉,古法製糖坊熬製紅糖,香氣瀰漫,香飄數裡,引來眾多遊客駐足品嘗觀望。牛拉石轆榨蔗,去除雜質,收集後的甘蔗汁用柴火鍋大火熬煮,沸騰去除浮沫。熬煮至水分蒸發,得到純度和濃度最好的糖漿。糖漿呈褐色出鍋,逐漸凝固成糖塊,冷卻後出糖。
  • 古法紅糖是這樣熬製的!無任何添加 連甘蔗都是自己種的
    11月19日,記者尋著絲絲甜香,找到「綠谷糖倌」負責人周家君,探尋古法熬製紅糖的奧秘~甘蔗林裡,傳來開榨信號距離鎮上不遠的西溪村,周家君在這裡種植了近50畝的「糖蔗」。 ,經歷春夏秋冬,這會甘蔗甜度剛剛好,可以拿來榨紅糖了。
  • 甘蔗收穫季,紅糖熬製時
    滋滋冒油的臘肉、噴香燙手的烤紅薯、多汁爽口的荸薺……再來一根清甜解膩的甘蔗,冬天的胃就此富足起來。 口吃甘蔗登樓梯,節節甜來步步高。新年吃甘蔗,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裡,除了甜蜜的滋味,還寄託著長輩對自己的良好祝願,和童年時的鄉土情結密不可分。
  • 上猶有個地方,用古法熬製紅糖,你見過嗎?
    在上猶縣社溪鎮有一古法紅糖手工作坊他們採用傳統手工技法熬製僅靠熬糖師傅的眼睛和經驗判斷熬出的糖漿恰到好處,香味誘人五口鍋又叫「梅花灶」,看似簡單的鍋灶,卻是最講究的部分:甘蔗汁先倒入其中的兩口鍋進行熬製的第一道工序「預熱」;緊接著,將達到溫度的甘蔗汁倒入第三口鍋進行濾渣,並用工具進行「除沫」;除去泡沫的甘蔗汁被舀入第四、第五口鍋進行熬製,並不時清理剩餘的小部分雜質和渣滓。溫度是熬糖的關鍵,熬糖時灶火是不間斷的,燒火師傅不時查看並添加柴火以確保火力穩定適中。
  • 【湖湘自然筆記】甘蔗收穫季,紅糖熬製時
    滋滋冒油的臘肉、噴香燙手的烤紅薯、多汁爽口的荸薺……再來一根清甜解膩的甘蔗,冬天的胃就此富足起來。 口吃甘蔗登樓梯,節節甜來步步高。新年吃甘蔗,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裡,除了甜蜜的滋味,還寄託著長輩對自己的良好祝願,和童年時的鄉土情結密不可分。
  • 堅守自己心中的古典夢,李子柒制紅糖薑茶,採野生甘蔗熬製而成
    紅糖薑茶一直被許多人所喜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紅糖薑茶的烹煮方法,身為美食博主的李子柒曾經在自己的視頻裡面分享過紅糖薑茶的製作過程。在視頻裡面,李子柒在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起床做事情,就是為了用最原始的材料去準備熬製紅糖薑茶的食材,她先是爬到了山上,去砍伐野生的甘蔗,因為熬製紅糖薑茶需要的甘蔗量比較大,所以她早上很早就出門了。
  • 好紅糖需當天砍甘蔗、好工藝加好手工熬製
    雲南巧家小碗紅糖,又稱俗稱「碗碗糖」,一種純手工製糖的技藝,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即將失傳。 傳統的手工熬製紅糖,聞起來有很明顯的蔗糖香。
  • 李子柒古法熬製的紅糖薑茶效果更好,暖心又暖胃,冬天驅寒神器
    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冬天每天喝一碗,驅寒暖胃的效果特別好,並非「女性專用」,由於它含鐵豐富,男性喝了對恢復體力的效果會更好。而李子柒古法熬製的紅糖薑茶效果更好,暖心又暖胃,冬天驅寒神器冬季來臨,李子柒給我們帶來了紅糖的製作視頻。大家都知道紅糖水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
  • 傳承明清老手藝,新洲古法熬糖帶富村民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周治濤 實習生王勤耕通訊員王林軍肖勁松)臨近春節,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47歲的陳愛國忙得不亦樂乎,2月1日剛吃完午飯,他就迎來幾個外地來的朋友,來批購紅糖。陳愛國說,「我的紅糖用古法熬製,口感獨特,是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做湯圓、點心、薑茶的好原料。」
  • 李子柒暖心熬製,濃濃古方紅糖薑茶,陪你度過最難的時光
    說到紅糖,市面上許多的紅糖種類混雜,有很多都是合成的砂糖,有一些紅糖只有甜味沒有別的任何用處,根本無法緩解女孩子的痛經,想要找到一款好的紅糖也是十分的不易的。沒有人知道市面上大多紅糖的製作過程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李子柒家的古方紅糖的製作過程卻是被她大大方方的公布在了自己的視頻裡面,這讓許多的人們都了解到了古方紅糖的製作。
  • 辰頤物語:古法熬製手工紅糖,​一杯暖暖的手工薑糖水,驅除寒意
    辰頤物語帶來廣西純手工生產,在現代,與之最接近的是「古法熬製手工紅糖」,最天然的製糖方法,才可做出最營養豐富、口感最好的紅糖! 在廣西,一直種有製作紅糖的原材料:甘蔗,陽光充沛,年平均氣溫20度左右,非常適宜甘蔗生長和糖分積累。
  • 雲南古題|為什麼雲南紅糖好,到底什麼樣的紅糖才是好紅糖?
    而傳承下來手工老紅糖卻極其稀少,更是深受大眾的追捧,那麼什麼樣的糖才是好紅糖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雲南古題紅糖》的李師傅,為大家分享怎麼挑選真正的雲南手工老紅糖,以及如何辨別紅糖好壞的方法。,通過自主研發,生產出了多種口味、多種品類、多種形狀的手工紅糖,具有以下特點:手工糖:手工熬製而成,傳承四百年傳統工序,保持甘蔗原有營養成分,不同於超市所售赤砂糖,赤砂糖是現代製糖工業的產物。
  • 古法美食:傳統製作紅糖工藝,十斤甘蔗一斤糖
    現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古法的製糖工藝呢,那種十斤甘蔗一斤糖的時代,早已過去,但卻會永遠記在我們的心裡。今天我們便來講一講這古法製作紅糖的工藝,究竟是如何的進行的。選個陽光好的午後,這時天氣還帶著微微的冷意,甘蔗林裡露水早已被吹乾。限於品種的原因,一般製作紅糖的糖蔗比較纖細,僅僅如女子手腕般粗細。甘蔗又沉又長,不太好搬回去,也許我們可以學著古人那樣架牛車,拉著一車死沉死沉的甘蔗悠悠的回到家中。
  • 遠離城市浮躁氣息,學李子柒蟄居山林,熬製經典古法紅糖薑茶
    .紅糖薑茶總是被奉為養生之品,但是好多人都不知道紅糖是怎麼做出來的,李子柒曾經和網友分享過自己製作紅糖薑茶的過程,在這個視頻裡面讓很多的人重新的認識到古典紅糖薑茶的做法。好的古方紅糖最重要的是食材,李子柒大早上的就開始在忙碌,她拉著自家的老黃牛早早的去深山裡面,這裡有一片甘蔗地,甘蔗長得很高,但是材質比較硬,不好砍伐,李子柒瘦小的身影在甘蔗地裡面一直忙碌,砍了十幾根甘蔗下來,直達中午才趕著牛車回家。她拉著牛車回家的時候就已經是中午了,奶奶在門口坐著等她。
  • 李子柒原生態熬製古法紅糖薑茶,網友紛紛表示:不僅美味還很健康
    在最新一期的視頻中,李子柒就分享了古典紅糖的做法。最新一期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子柒天沒亮的時候就牽著牛,去山間砍伐所需要的甘蔗食材,趕著牛車的李子柒出發了,在中午時分差不多砍了一牛車的甘蔗,然後她將甘蔗用牛車運回去,烈日當頭也擋不住李子柒製作美食熱情。
  • 廣藥集團敬修堂「九吉公」品牌純正古法好紅糖
    古法紅糖熬製的鐵鍋旁,熬糖的人換了一代又一代,而灶火仍每年逢冬燃起,穿過6個世紀歲月的紅塵,堅守至今,在這片灰牆黑瓦中熬製了一鍋又一鍋的甜蜜。能堅持下來的作坊,一方面是為了將祖上傳統技藝傳承下來,另一個原因是傳統工藝所熬製出來的醇香口味依然沒有被市場忘記。現今紅糖市場充斥了多種多樣的紅糖,但是到底該如何選擇紅糖實在是個大大問題。
  • 李子柒精心熬製紅糖薑茶,古典做法傳承中華傳統工藝
    而最新一期視頻中,李子柒要用古老的方法熬製紅糖薑茶,辛勞勤奮的李子柒一大早就起床準備好需要的工具。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李子柒天還沒亮就已經出發前往山間林野,走過田野中的阡陌小路,看到路邊肆意生長的野花,這一草一木能勾起很多人的回憶。「仿若一幅自如閒適的山水畫,激發著人們返璞歸真的情感共鳴「。快到晌午時分,李子柒已經砍了差不多一車的甘蔗。
  • 非遺文化|金陽碗碗紅糖,千年古法代代相傳
    金陽小碗紅糖俗稱「碗碗糖」,「碗兒糖」,又叫小碗紅糖,產於金陽金沙江沿江地區,選用當地優質甘蔗榨汁、加熱、蒸發、澄清、熬製等工序以傳統的工藝熬成的糖漿,舀進排列好的土碗裡,冷卻後取出糖塊,就成了「碗兒糖」,碗兒糖因其外形似碗而得名。
  • 雲南·古題古法紅糖,傳承近千年的古法技藝
    關於古題古法紅糖,當地還有一個古樸而美麗的傳說:佛祖也不曾想,從彌勒布袋中掉落的半截甘蔗,竟成就了一個馳名中外的蔗海糖鄉,這片神奇的土地竟然也叫彌勒。打開《藥典》、《雲南生物》,竹園紅糖的身影耀然紙上。
  • 熬製手工紅糖掌握這「三點」,幾十年的老師傅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紅糖是甘蔗汁經過4-5個小時精心熬製的純天然食品,沒有任何副作用。紅糖在人們印象中好像只是用來調節月經不調和緩解痛經。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這只是它一個小小的功效而已。正因為此,讓很多男人把紅糖拒之門外,覺得這是女人才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