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何峰 通訊員陸珊寧)「在公司工會和黨組織的幫助下,我不但進一步提升了操作水平,還學到不少管理知識,向一名稱職的儀表班班長又前進了一步。」日前,鎮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的章樂樂告訴記者。
章樂樂是一名技術人員,因表現優異,公司工會將他作為「推優」對象,指定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做他的聯繫人,從操作技能、基層管理、思想意識等方面進行一對一聯繫和培養。目前,章樂樂已成長為公司骨幹。
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從2018年起,鎮海區總工會聯合區委「兩新」工委,在我市率先開展工會系統培育推薦優秀會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行動。「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近年來,我們不斷完善非公企業『推優入黨』機制,通過狠抓推優源頭、創新育優載體、完善推優程序三管齊下,打造一支又紅又專的產業工人隊伍。」鎮海區總工會負責人說。
搭建成長平臺,吸引「紅苗」。鎮海非公企業工會通過開展評先爭優、技能比武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比趕超氛圍,激勵員工爭先進、當能手。同時設立勞模工作室,激勵員工向勞模學習,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此外,還建立「導師帶徒」機制,通過導師的傳幫帶,幫助員工快速成長。
把好「入口關」,培養「紅苗」。鎮海區總工會出臺了《非公企業工會「推優入黨」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從推薦條件、推優程序、後續培育等方面,對基層工會推優工作進行進一步規範和細化量化。「把工會會員中的各級勞模工匠、技術能手、首席工人、技能狀元、優秀志願者等職工推薦給黨組織,同時加強對工會會員的培養。」鎮海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職工素質的提升,也助力企業的發展壯大,形成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鎮海區365家基層工會通過推優工作產生建議人選523人,經黨組織審核通過347人,其中一線產業工人188人,佔54%。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