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找工作難 是找好工作難

2021-02-18 學信網資訊

「每年700多萬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還是比較好的。但當你面對大學生跟他們說就業形勢很好,很多學生可能並不認同,一些人的就業狀況並不完全符合他們的願望。」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原校長黃德寬告訴記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16年工作時提及,「就業增長超出預期。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人數再創新高。」某機構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7%,與2014屆的92.1%和2013屆的91.4%基本持平。

從數據來看,大學生就業率並不低,但社會上仍然瀰漫著就業難的氣息。

在黃德寬看來,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呈現分層次的特點。「好的大學、好的專業,學生就業沒有問題,一些重點大學畢業生還有很多選擇機會,一些社會需求量穩定的專業,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

「其實不是找工作難,是找好工作難。」  

經歷了一個學期找工作的奔波後,武漢大學大四學生申敏忍不住感慨。在她看來,大學本科畢業基本都能找到工作,但要薪酬、工作環境、工作性質都滿意就很難了。「體制內的工作往往工資低,工資高的企業又不穩定。」

據黃德寬觀察,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的是一些辦學質量相對低的高職類院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相對低一些」。

「還有一類情況,就是前幾年一些熱門專業集中上馬和擴招,當時很多人主張社會需要什麼人才我們就辦什麼專業,比如金融、法律、經濟、英語等,這樣肯定會導致人才過剩。」黃德寬認為,「辦學不能簡單追求熱門,今天的熱門專業如果『一哄而上』,未來就會變成冷門。」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專業畢業生李良對此深有感觸:「本來以為法律專業就業面挺廣的,臨畢業了才發現其實不好找工作。」李良說,本專業做律師的一個班裡只有一兩個人,更多同學選擇考研、考公務員。

「高校不能簡單地通過看專業的熱和冷來決定是否辦學。國家發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要從宏觀上進行調控,根據整體的國家人才需求和經濟發展需求來考量,有些冷門學科只要科學控制規模,就業率就會很高。」 黃德寬說。

2015年10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地方普通高校與中職、專科層次高職有機銜接。針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已呼籲多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表示,高校如今分為應用型和科研型,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應提高應用型院校的辦學質量,加強這些專業的實用性,讓大學生更容易找到對口的工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葛劍雄認為:「不應該主張讓所有人都去考大學,但應讓每個階層的年輕人都有出路。」

經歷了一年的奔波找工作後,廣東工業大學大四學生江楓總結,就業時最需要的是放平心態。「現實和理想總有落差,找工作時把在哪兒定居、是否買房子等問題同時壓上,想法多了選擇自然困難,就找不到工作了。」

全國政協委員王次炤也建議,年輕人應該把就業的眼界打開,要能放得下,最初就業期望值不要過高,要敢於從基層做起,靠努力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今有一些年輕人,因為就業不滿意而主動選擇暫不就業或者待就業,此舉不乏爭議,黃德寬認為應給待就業的大學生一定空間:「我相信更多的90後是積極向上的,應給他們空間去自我發展,或者尋找創業的機會。只要他們是主動選擇了這種方式,就不要著急,社會和家庭要寬容一些。」

破解就業難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吳鴻認為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添磚加瓦」。在他看來,這不僅需要學校在大學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增加更多的實踐能力培養,企業也應該多一些耐心,花時間對大學生進行再培訓,學生自己更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技能。

對於就業創業,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寄語年輕人:「無盡的路途在前面,就看有沒有耐心、毅力和智慧。」(記者:何林璘 實習生:杜珂)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受訪大學生的姓名均為化名)

長按二維碼關注

學信網資訊微信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不難?
    很多留學生想留在美國,必須要找到工作,美國的工作難不難找?先說結論難。最難的是文科專業,非常非常難找到工作。文科,如歷史、哲學,涉及到大量的專業生澀詞彙,如果不是母語使用者,可能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想同英語是母語的美國人競爭文科職位是很困難的,另外文科工作收入普遍較低。理工職位要好找一些,STEM專業實習期是3年優勢明顯。其中計算機專業找工作相對容易,宇宙機不是浪得虛名。據說能在美國找到工作的,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大概佔到2/3左右,其他無數專業只佔1/3。
  • 看看哪些專業最好找工作 計算機找好工作難
    計算機:找工作容易找好工作難  被採訪人:王同學學校:南京郵電大學月薪期望值:2500元  求職感受:這次我一共投了五六份簡歷,主要是銀行和電信系統,還有一家科研院所。很快我就接到那家上海研究所的面試通知。我此前還回蘇北老家的電信局投過簡歷,人家也表示要錄用我。
  • 留學生畢業後在澳大利亞找工作難不難?
    留學生選擇回國有許多原因:比如國內經濟形勢發展好、親朋好友的影響,還有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原因:在當地找不到工作。澳大利亞憑藉寬鬆的移民政策、2-3年畢業後工作籤證吸引了很多留學生前往,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希望能夠藉助留學成功移民,或者至少獲得一段時間的海外工作經驗。
  • 英國找工作難嗎?
    語言是第一,這個是最顯而易見得,很多留學生聽力和對話都不過關,找工作純粹天方夜譚。留在本地的留學生,很多英語的特點並不是說得好,而是能聽懂。什麼叫聽懂?就是你的口語大家聽上去沒有覺得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而且你的表達能力和表意都很明確。
  • 為什麼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難在哪裡?該怎麼辦?
    為什麼大學生很難找工作?真的是因為工作職位太少?事實上,就業難的不是因為工作職位少,而是供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也就是有些職位沒人應聘,有些職位求職人數過多。供應和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是求職者的個人因素造成的,大部分大學生求職者很難適應社會需要。實際還是相關專業的不對稱性導致的根本原因。
  • 函授本科,找工作是不是很難?
    ①不是函授本科好不好找工作,而是本科找工作難不難?不難,月薪5k的也不少,別眼高手低。②在函授本科期間,學點辦公技能,比如word、ppt、excel,都會有助於你的③學位證,不是有了就能找到工作,這個看公司的,有的公司只看你是不是本科生,除非你211/985越努力越幸運,沒有傘的孩子需要努力奔跑。
  • 找工作難,招人難,HR黑名單,這個人力資源市場怎麼了?
    持續不斷的招工難找工作難仍然在不斷發酵,我們不禁要問,這個人力資源市場到底怎麼了?按理來說,招工難,找工作難,存在一種才是最合理的,然而同時存在,我們就很奇怪了。我們分著來說:找工作難:難的是哪些人:A、應屆畢業生,這部分人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如果不是熱門行業,還真不容易,很正常,我們不放心這毛頭小夥子能幹好這活。而且這部分小屁孩還不知天高地厚,充滿幻想和不切實際的認知,很容易被錯誤引導和鼓動。躁動是這個年齡段人員的特徵。
  • 美國留學研究生找工作難嗎?
    美國留學研究生找工作難嗎我們知道,無論什麼專業總體在美國就業的難度之大,應該是出乎我們大部分人的想像的。去美國讀書,是家長用金錢堆砌的機會,而能不能利用這個機遇向前進,則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 美國的大學大都在荒郊野嶺,所以呆在學校找工作會比較困難。
  • 找工作 | 年末工作難找?
    新年將近,想要年末跳槽或者找新工作的打工人,是不是在想著找工作面試了?小遊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討論過,年末找工作好找嗎?答案是:不好找。(除非你特別的優秀)首先,年前崗位不緊缺,即使有離職意向的人大部分都等拿了年終獎年後再離職,別人還在崗位上自然崗位不空缺。
  • 海外找工作,難
    有一個問題,很多來諮詢的讀者,包括日常文章的留言,我們經常遇到——在國外好不好找工作?……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北京、上海好找工作麼?該怎麼回答呢……這個問題,更多地是取決於找工作的人。如果是一個非常牛的人,語言能力又特別好,那麼ta找工作的難度必然會降低,各個國家可能都搶著要。而如果只是一個普通人,就得綜合考量ta的能力、年齡崗位的數量、其對薪水的要求等等等等了。
  • 2020年找工作難,暑假工更難!「長沙站」
    2020年找工作難,暑假工更難!趣識堂友情提示:暑假工難找還有高校今年的畢業生,也在找工作!用兼職的工資標準,找個全職,企業一定選做得長期的!你從外地來長沙找工作,要是不提供食宿,就算有幸找到工作,要是不包吃住,你掙到的錢,也就剛好能夠覆蓋支出。不過,如果你把學到了知識和經歷,也算收穫。那麼,歡迎你來長沙體驗生活,豐富人生經歷!
  • 為什麼感覺現在找個工作這麼難?
    找工作是雙向的,要不就是你覺得給錢少,要不就覺得受不了、幹不下去,委屈了。其實對於企業,尤其是中小規模的企業也存在一樣的問題,找個員工也很難,這不僅是招人這麼簡單,有想給錢的單位,但他覺得你幫他賺不來更多的錢,非常矛盾!
  • 研究生畢業後,才真正感受到,找一份好工作有多麼的難
    不出意外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之所以選擇考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能夠藉助研究生學歷找一份好的工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卻有一個細節要說清楚一些比較好,即不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大學生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才會選擇考研,因為有很多的學生簡單地認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考研是因為找不到工作,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難,怎麼辦?
    有許多畢業普通本科、專科畢業的大學生、大專生就業十分的困難,在家好幾年也找不到工作。這是一件非常急又急不來的事情。 工作為什麼這麼難找?找到了又不合適。 現代的工作模式是快節奏的工作模式,對於適應工作環境慢,性格慢的人來說是很吃虧的。當然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就算適應慢,性格慢也沒問題。1.在大學的時候應該多考證書 在大學應該儘量的多考證書。有了證書與專業技能,相信走哪都是適應的。比如:英語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計算機證書與大學選擇的專業類的證書都應該去試著考一考。
  • 本科生找工作都難,那專科生怎麼辦?
    在工作競爭中相對於本科生來說專科生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和殘酷如果把找工作比作一場戰鬥專科生找工作無異於在進行一場貼身肉搏面對如此殘酷的客觀環境大專生該怎麼做呢?大專生的出路在哪裡?原來這根本不是開玩笑,冷冰冰,硬邦邦。如果你的爸爸不是馬雲,你也沒有強大的人脈關係,那專科生究竟該如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你必須學會提升自己的學歷。Part2 「學歷真的對以後的發展很重要嗎?」
  • 在西安定居,看大學生找工作為什麼這麼難
    說西安留不住人次,無非就是沒有把大學畢業生全留下,留下的找工作也難。這就是一個悖論,很多人都是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沒有全局眼光。1.西安每年高校畢業生30w+,如果都留在西安,那就是三年淨增人口100w,無限增長下去,這對任何一個城市都是災難,因為資源是有限的。
  • 打工仔實拍街上提著桶找工作的人群,今年工作難找想找個好的更難
    在深圳工作到處有,好的工作卻難找,近日小編走訪了很多個人才市場,發現很多打工者都提著桶找工作,特別辛苦。下圖是一位打工者,剛剛從一家工廠出來。背上自己的行李,準備繼續走上找工作的路程,年輕人剛剛出社會,行李很少,不像我們出來10多年的想要帶的行李去找工作,根本不可能。例如下圖的這一位鄰居,正在搬家,因為在寶安找到了一家工廠,決定把家搬到寶安去。如今在深圳找工作太難了,想要工資高的就不包吃不包住,想要包吃住的工資又低,所以只能將就。
  • 為何好工作這麼難找?五項求職路徑,好工作唾手可得
    作者:積極的麥子01假如哪天因為工作上的疏漏,你被公司開除了,你要怎麼樣找下一份工作呢?上周一位大學同學主動聯繫我,問我現在做什麼工作,他自己想回本地發展。不得不說,通過身邊熟人、朋友引薦,面試機率會更高,其次職位也相對好很多。幾天前在微博上看到有網友留言:求職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營工作,有哪些途徑可以找到呢?一時間喚醒我第一份新媒體編輯工作的經歷。那是2017年6月參加的一次線下讀書分享會之後結下的緣分。
  • 為什麼有些二本大學生找工作那麼難?回答太現實了!
    就業環境本來就不是特別好目前整體的就業環境本來就不是特別好,就連985、211乃至很多海外名校的畢業生都很難在畢業前找到合適的工作,何況「二本」
  • 最難就業的不是2020屆,而是2021屆,你開始找工作了嗎?
    文:大學老班長為什麼說最難就業的不是2020屆,而是2021屆,你開始找工作了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大學生找工作不是在「畢業後而是在整個大四甚至要更早」。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對學生們的就業觀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體制內崗位激烈。但是比起2021屆,2020屆不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