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錯,以至於看起來前景非常火爆。但是試營業結束,餐品的價格上升之後,餐廳就立刻門可羅雀,幾乎讓人懷疑是換了個餐廳。
原因很簡單,這些餐廳的老闆們都搞錯了「試營業」真正的意思。
很多人都覺得,試營業嘛,就是先趁著還沒營業的用低價吸引一批顧客讓他們成為餐廳的粉絲。等正式開業以後,這些顧客就會帶著他們的朋友一起過來,從此以後客人源源不絕,不愁沒有生意。可是現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如果在試營業期間做活動、打折扣,那麼吸引來的客人並不是你的餐廳的死忠粉,而是「低價」、「優惠」的死忠粉。一旦其他餐廳做了類似的活動,他們很快就會拋棄你轉而向其他餐廳。至於你的餐廳的口味、特色、服務、食材……抱歉,只要沒有優惠,對這群顧客來說就沒有任何吸引力。
其實,試營業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餐廳裡服務員與廚師之間是否默契,餐品哪些比較受歡迎,哪些具有研發更新的潛力,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營業的話利潤將會如何……等等。
這個過程就是餐廳與市場之間的一個磨合期,在這期間,能幫助餐飲品牌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定位、消費者的結構,儘快確定到店顧客的消費者畫像,從而了解消費者的年齡階段以及生活習慣、偏好等,以便為品牌確定一個定位和消費走向。如果是家川菜店,那麼怎麼樣的辣度才最受歡迎;如果是甜品店,水果原料要維持在一個怎麼樣的狀況才不會浪費……等等。
如果你想要開餐廳,那麼試營業階段儘量少做太大的宣傳和折扣活動。向消費者展現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發現並在營業時改正問題,這個才是試營業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