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進程的礦物質——珍珠

2020-12-23 青春焚盡指間背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青春焚盡指間44,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改變歷史進程的礦物質——珍珠

約前60年,古希臘的一位無名商人為我們留下了古代最出色的地理描述之一——《厄利垂亞海航行記》。這部作品信息量豐富,但完全沒有出現海蛇、美人魚和獨腿怪人,是本寫實風格的遊記作品,描寫了從非洲東岸、阿拉伯、波斯灣和印度到恆河三角洲(今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鄰近的孟加拉國)的貿易路線、潮汐條件、氣候、港口、特產、國家分布和風土人情,並簡略提到了如何由陸路從近東地區經中亞抵達中國。書中對古典時代舊大陸上的貿易鏈條以及在分隔當時兩個超級大國一羅馬和中國的漢朝政權—之間的廣闊大地上的一系列商貿活動進行了全面描寫。在書中描寫的產自非洲、波斯灣,尤其是印度南部的商品中,作者提到了最受人喜愛的天然寶石—珍珠。

牡蠣並不是唯一能夠製造天然珍珠的貝殼類動物,其他海洋和淡水軟體動物也可以。然而最受追捧的珍珠產自牡屬的珠母貝。珠母貝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洋,不過在古代,它只出產于波斯兩,紅海,印度洋和中國南海,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徵服了中南美洲,並在此定居。他們在加勒比海的古巴瓜島和瑪格麗塔島周圍海域發現了豐富的珍珠資源。儘管珍珠因其引人矚目的天然光澤和色彩被當作珍貴的寶石鑲嵌到聖物匣、聖壇、皇冠或者被人們當作珠寶佩戴在身上,但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將其視若珍寶。以日本為例,在古代,日本人沒有佩戴珠寶的風俗。他們將珍珠鑲嵌於漆器之中(見後文)。但在現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出產國。

珍珠的形成

人們普遍誤認為沙礫只要進入打開的牡蠣體內就能形成珍珠。由於牡蠣時刻都在吞吐海水和養分,沙礫應該經常都會進入打開的牡蠣體內。若珍珠果真這麼簡單就能形成,世界上的珍珠應該如沙粒一般尋常才是。而實際上只有當外界的寄生蟲等有機物質進入到牡蠣的外套膜中,或者是牡蠣的體內組織因掠食者的攻擊而受到傷害時,才能真正觸發珍珠的形成。牡蠣會在受傷部位或刺激物周圍形成一個珍珠囊,並在珍珠囊上沉積出一層層顯微鏡才可見的霰石(一種碳酸鈣物質),霰石中還混合著一種名為貝殼硬蛋白的化合物。最後,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沉悶的石膏白,而是如彩虹般色彩絢爛的珍珠母。儘管項鍊上外形圓潤的珍珠備受珍視,但是珍珠的外形十分豐富,有淚滴形、鈕扣形、水泡形以及異形等。就色彩而言,產自太平洋的黑色珍珠最為珍稀。當然,珍珠也有淡黃色、黃色、粉色、金色、綠色以及藍色。

珍珠不同於琥珀和珊瑚,通常沒有假冒的。但在19世紀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威廉·薩維爾肯特(1845-1908)發現可以藉助人工刺激牡蠣生產珍珠。這一發現極大地改變了珍珠生產。在此之前,珍珠釆集的過程非常辛苦,要手工或藉助拖網從海床上採集牡蠣,然後再一個個打開,查看其體內是否有珍珠。由於珍珠極為罕有,這種採珠方式不僅十分浪費(珍珠貝並不可口,不適於食用),而且在某些地區還因為過度採集導致珍珠貝幾近滅絕。不過真正從這一發現中獲益的並不是薩維爾肯特,而是日本人。他們取得了技術專利,進而基本主宰了20世紀的人工珍珠養殖業。

人工珍珠有多種生產方法。最接近天然珍珠的形成過程的生產方法要求將倛體組織植入牡蠣體內,進而刺激珍珠囊的形成。不過這種方法形成的珍珠所耗時間與天然珍珠一樣漫長。還有一種更為快捷的方法就是在牡蠣體內植入珠子,只需大約個月其表面就會附上一層珍珠質,形成外形極為圓潤的珍珠。Ⅹ光可以檢測出人工珍珠內是否含有內核。雖然除了外形異常規則之外,肉眼無法分辨人工珍珠與天然珍珠,但是人工珍珠的價值要低得多,因而也降低了珍珠對人們的吸引力。

兩大名珠

世界上最著名且最昂貴的兩顆珍珠——拉帕雷格林納珠和拉帕萊格林娜珠(在西班牙語中都指朝聖者)不僅有著幾近相同的名字,而且都有著不凡的歷史,跟歐洲幾大家族起起伏伏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16世紀初,人們在加勒比海發現了拉帕雷格林納珠,並將其進獻給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1527-1598)。後者隨後將其贈送給英國女王瑪麗一世(1516-1558)。瑪麗一世信奉天主教,曾試圖推翻新教,將英國帶回天主教陣營,卻未能成功夫。瑪麗女王死後,拉始雷格林納珠被送回了西班牙,但在拿破崙戰爭(1803-1815)期間被法國人竊取。後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1808-1873)被廢黜流放英屬聖赫倫那島,他將這顆珍珠賣給了一名英國貴族。20世紀60年代,這顆珍珠被這名貴族拿到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並被演員理察·伯頓(1925-1984)購得,當作禮物送給了伊莉莎白·泰勒(1932-2011)。泰勒曾在釆訪中承認這顆碩大的珍珠曾經從項鍊上脫落過,差點讓自己的一條寵物狗吞了下去—這可真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貴的磨牙玩具了。

另一顆珍珠——拉帕萊格林娜珠的命運更為多舛,曾經歷兩次大革命。拉帕萊格林娜珠16世紀中葉出產自委內瑞拉北海岸附近的瑪格麗塔島。跟拉帕雷格林納珠一樣,拉帕萊格林娜珠也為一位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所擁有。腓力四世在女兒瑪麗亞·特蕾莎公主(16381683)出嫁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時送給了她。路易十六(1754-1793)殞命斷頭臺後,拉帕萊格林娜珠也隨之消失。後來,它落到了沙俄貴族尤蘇波夫家族手中。1917年俄國革命後,費利克斯·尤蘇波夫親王(18871967)逃亡法國。20世紀50年代,他被迫在法國賣掉拉帕萊格林娜珠以籌集資金。

相關焦點

  • 一道不起眼的小門,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1453年,幾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禁衛軍士兵,無意中發現了一道毫不起眼、似乎完全被人守衛者遺忘的、名叫凱卡波爾塔的小門,敞開在他們面前,奧斯曼軍隊蜂擁而入,出現在拜佔庭帝國軍隊後方,於是乎曠日持久、慘烈異常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戰宣告結束,拜佔庭(東羅馬)帝國滅亡,歷史進入了新的篇章。
  •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錯誤翻譯
    [摘要]「誤譯」不但會影響歷史進程,也會反過來重新潤飾乃至扭曲歷史本相。其實,錯誤的翻譯,不單能令公司丟訂單,也能改變歷史進程。試舉幾例:1793年,英國派馬戛爾尼勳爵率使團訪華,尋求通商並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外交關係。使團啟程之前,先通過東印度公司董事長Francis Baring,致信兩廣總督,將訪華一事提前告知。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天才光棍,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古代的聖賢,還是近代的科學家、藝術家,其中有很多天才光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創造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甚至達到了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地步,但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卻都非常失敗,這可能就是人無完人,天才的情商總是有點低!
  • 歷史進程、歷史意識、歷史感
    在就這種關係的肯定的方面而言,在「自然界幾乎還沒有被歷史的進程所改變」的時候,「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係制約著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係,而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係又制約著他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係」;就這種關係的否定的方面而言,人意識到自己必須與他人生活在社會中,人被設定為必須一般的生活在社會當中,意識代替了本能展開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
  • 奶茶「珍珠」有毒、睡眠不足改變基因……5月,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來源:科技日報讓人慾罷不能的珍珠奶茶,「珍珠」居然是有毒的;乙烯利不僅能催熟蔬果,而且會導致小孩性早熟;肉放在冰箱超過3個月,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期睡眠不足,人體的基因就會發生改變……5月,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網傳消息讓人在炎熱的天氣裡不禁陣陣發寒,平日裡不知道吃下了多少毒藥,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在經濟學各個主題下,針對當時的社會狀況,亞當·斯密的論述運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涵蓋了勞動史、貨幣史、銀行史、制度史、貿易教會史、教育史、哲學史、軍事史、殖民地史等諸多社會歷史領域,這些如今或許要被分門別類的領域,在亞當·斯密那裡還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國富論》作為一部經典文化名著,具有一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雄厚魅力。
  • 韓戰第二次戰役,中國勝利,世界歷史進程因此而改變,為何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聯合國軍經過「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退到38線以南,中國人民志願軍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收復了38線以北除襄陽之外的全部地區。志願軍的威信也在朝鮮人民中空前高漲。整個世界,包括中國自己,都被這個巨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震驚了,從此,新中國的巨人形象在世界上樹立起來了。
  • 學者上海聚焦歷史進程中的翻譯:五四運動根本改變中國翻譯思想
    「歷史進程中的翻譯——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三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4日舉行,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藍紅軍教授當日指出,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被視作傳統和現代的分水嶺,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翻譯思想,對中國社會產生全方位的衝擊和影響。他認為,五四以後,中國翻譯思想開始呈現質的變化。
  • 魔鬼的繩子:一個改變了美國西部歷史進程的偉大發明
    前言在美國的歷史上,從殖民地時期到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後的一百多年間,在美國政府的號召和支持下,美國民眾不斷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進行擴張、遷徙和開發,史稱「西部大開發」,或「西進運動」。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美國西部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極大地促進了美國西進運動的歷史進程。木製圍欄成本高昂在這種帶鉤鐵絲網誕生之前,西部地區的牧場主們,無論是印第安人,還是新來的拓荒者,都會選擇把自己的牲畜進行散養,而不是用柵欄把它們圈養起來。這主要是因為搭建柵欄的成本太高了。
  •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十場戰爭:中華文化定鼎之戰是哪一場?
    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戰爭也會改變歷史進程促進社會發展,今天就來總結一下那些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戰爭:一,牧野之戰時間:公元前1046年2月 交戰雙方:周武王VS商紂王 結果:紂王兵敗自焚,周滅商 評價:中華文化形態的定鼎之戰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
  • 美妝 來點礦物質
    文=本報記者 徐穎 圖=本報記者 和來貴  自從歐萊雅推出礦物質粉,近兩年礦物質粉已演變為一股彩妝熱潮,在很多彩妝專櫃我們都能見到礦物質粉的影子。繼礦物質粉之後又出現了液體礦物質粉底、礦物質眼影、礦物質腮紅等多種形態的產品。
  • 珍珠李夫人:淺談愛迪生珍珠和南洋珍珠的區別
    愛迪生珍珠其實是運用高科技研發,生態養殖出來的,品質卓越的淡水珍珠,填補了大顆粒正圓珍珠在中國稀有的空白。大顆粒正圓淡水有核珍珠,必須生長在充滿礦物質的天然、乾淨流水水域,全程生態養殖周期36個月以上,大小是一般珍珠的2倍,其品質完全可以和國外頂級海水珍珠媲美。南洋珍珠,簡稱南洋珠,圓潤飽滿、顆粒碩大無暇、色澤絢爛瑰麗純淨、有著與生俱來的自然美,產於南太平洋,其母貝個頭非常的大。
  • 傳播改變歷史,手機改變傳播
    傳播改變歷史,手機改變傳播智慧型手機徹底改變了我們與別人或是與世界交流的方式。南大新聞傳播學院的白淨老師在她開的新媒體應用課上,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圍繞主題「傳播改變歷史,手機改變傳播」,找一幅世界名畫做PS練習。當現代手機碰撞世界名畫,同學的想像創新大膽。
  • 中國奶茶發展史(第二篇:臺灣珍珠奶茶)
    據臺中春水堂創始人劉漢介表示,珍珠奶茶是春水堂員工林秀慧於 1983 年首次發明。林秀慧十分喜愛吃粉圓,於是嘗試將水果、糖漿、地瓜和粉圓加入奶茶,珍珠奶茶由此誕生。位於臺中市的春水堂而臺南翰林茶館老闆塗宗興則堅稱:珍珠奶茶是他在 1986 年看到白色粉圓後,靈機一動加到奶茶中發明的。因為白色粉圓晶瑩剔透像珍珠一般,故將此奶茶命名為珍珠奶茶。
  • 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攻略大全
    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遊戲中有著令人費解的搞笑謎題,即使從來沒有玩過的人也可以輕鬆玩,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攻略大全
  • 又為什麼說其改變了歷史進程呢?
    晉國的內亂對周朝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從而完全暴露了周王朝內部的矛盾,改變了歷史進程。西周的宗法制度面臨著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宗與小宗之間的矛盾,雖然同為大小宗的兄弟,但是幾代之後,彼此血緣關係疏遠,最終引發內部矛盾,而這種危機就在晉國上演了。
  • 戴珍珠項鍊有什麼好處?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珍珠的相關知識。除了翡翠手鐲之外,珍珠項鍊可以說是一款十分經典且認知度很高的飾品,深受女性的青睞,可展現女性的優雅高貴,那麼佩戴珍珠項鍊還有什麼好處呢?
  • 闢謠聯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有毒?
    而奶茶中的珍珠奶茶更是「公雞中的戰鬥機」,嚼勁十足的「珍珠」為奶茶增添了不同的風味,但是近來有傳言稱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有毒。為此,記者採訪了河南省疾控中心食品與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鵬鈺。 奶茶中的「珍珠」主要由澱粉製成,木薯澱粉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而「珍珠」有毒的傳言也是來自於木薯。付鵬鈺告訴記者,木薯中含有亞麻仁苦苷,它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氫氰酸。
  • 《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全關卡通關攻略
    《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全關卡通關攻略 歷史是不能被改變的怎麼通關?
  • 吃生蠔被珍珠硌牙 生蠔為何藏有珍珠
    吃生蠔被珍珠硌牙  1月14日晚,成都一食客吃生蠔被珍珠硌牙,珍珠跟綠豆一般大小。  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家嚴太明告訴記者,只要是貝類,都有可能產生珍珠,所以生蠔裡有珍珠並不稀奇,不過,這種事情被食客碰上,概率還是比較小。而珍珠的材質主要是碳酸鈣這種礦物質,沒有毒,如果不慎吞下去,人體可以正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