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未來是科技的時代 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巨大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是與全球榜單相比,我國科技企業佔比相對較低,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過去的十年,是科技的黃金十年。而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十年,技術創新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最近幾個月以來,科技股行情火熱,以半導體、消費電子和5G產業鏈為首的龍頭公司漲勢凌厲。

  不少人高呼,科技股牛市又來了。

  然而若我們將眼光拉長來看,其實科技股的春天一直都在。

  2008年底,國內市值前十的企業基本被石油化工、銀行壟斷。2018年底,騰訊、阿里則位列榜首。

  市值榜變遷的背後,是國內產業從工業化到信息化的轉型,也是中國科技公司從萌芽走向繁榮的路徑。

  觀史,方能知興替。國泰君安總量團隊日前發布深度報告《2009-2018:中美的十年,也是科技的黃金十年》,對過去十年中國、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度復盤,由此來推演中國未來十年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

  我們截取了中國的部分,與君共享。

01

一場金融危機

帶來的意外收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一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對製造業成本更加敏感,並開始籌劃將製造業產業鏈外遷。

  液晶板(LCD)、電路板(PCB)產能的亞洲遷移,就是當時國際產業鏈重塑當中的一個縮影。

  自2009年開始,國內液晶廠商開始大規模承接海外轉移產能,以京東方、深天馬為代表的液晶廠商持續擴產。

  截止到2018年,國內液晶產能已經佔到了全球的32%,這是比十年前增長了接近十倍。

  全球產能轉移

  2018年大陸LCD產能佔全球32.46%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電路板印製PCB也遵循了幾乎相同的路徑。

  中國的PCB產能在全球的佔比,從2008年的32%增加到如今的50%,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PCB生產中心,而主要侵佔的,則是勞動力成本高企的日本。

  PCB產能轉移

  2018年大陸佔全球產能52%

  數據來源:Prismark,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中國科技產業的第一個黃金十年,就是從這一場金融危機之後拉開序幕。

  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產業鏈承接優勢明顯:

  1、勞動力成本低。

  2008年,我國人均收入2652美元,遠低於美國的40434美元和英法的40624、38654美元,同時也低於亞洲日本的30961美元。

  ▼ 國內2008年人均收入2652美元

  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收入水平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高端製造業需要物流、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支持,也需要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配套。

  以世界銀行「Fixed broadband subscriptions」指標來比較,我國網絡信息化基礎設施明顯好於巴西、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

  與發展中國家相比

  國內基礎設施優勢明顯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高端人才儲備充足,研發投入持續。

  從2000年到2018年,我國研究生畢業人數從5.88萬人大幅增至60萬人,學成歸國人數從2007年的4.4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52萬人。

  我國研究生畢業和留學歸國人數持續上升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國內研發支出從2000年的90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萬億元,發明專利授權從2000年的1.27萬個增長至2018年的43萬個。

  我國研發投入和發明專利授權持續增長

  全球範圍的比較優勢,成就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6萬億美元(2008年僅為4.60萬億美元),全球佔比提升到15.95%(2008年為 7.23%),並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2018年中國GDP佔全球GDP 15.95%

  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2

中國科技產業

始於通信,興於電子,擴在傳媒

  時間撥回到十年前。

  彼時,工信部發放3G牌照。「要想富,先修路」,通信行業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率先開始建設。

  隨後,2010年加強FTTx,2011年Wlan建設,2013年「寬帶中國」,2014年新一輪4G建設,通信板塊作為信息技術基礎,始終走在科技產業前列。

  全球通信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3年,國務院印發寬帶中國戰略,規劃了寬帶中國2013-2020年的發展時間表,要求固定寬帶、3G/LTE用戶在2020年分別達到4億戶、12億戶,寬帶接入能力超過50M。

  以此為背景,我國光纜線路長度從2008年677萬公裡,增長到2018年底的4358萬公裡,十年時間增長6.4倍,為國內的網際網路+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國光纜長度十年增長6.4倍,

  2018年達4358萬公裡

  國內基站數2018年達到648萬個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通信網絡的先行先建,推動了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繁榮發展。

  全球智慧型手機2007年銷量首次破億,達到1.25億部,隨後開始爆發式增長,用了6年時間銷量就增長至10億,年複合增速高達42%。在2016年銷量達到歷史頂峰,為14.73億部。

  全球智慧型手機2007年破1億

  2013年破10億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智慧型手機銷量的快速增長,又推動了以手遊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

  2000年,國內網際網路用戶僅為2300萬人左右,到2018年底,國內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8.30億,其中移動網際網路用戶8.17億人。

  國內網際網路滲透率持續快速提升

  2018年達到60%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09-2018年

  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CAGR達15%

  數據來源:CNNIC、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1年以來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由2011年的17億元增至2018年的1340億元。

  移動遊戲的市佔率不斷上升,客戶端遊戲市佔率不斷下降,2016年移動遊戲規模、市佔率首次超過客戶端遊戲,成為推動遊戲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2016年移動遊戲市佔率首次超過客戶端遊戲

  數據來源:遊戲工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則直接顛覆傳統紙媒和電視廣告行業。

  網際網路廣告自2010年開始,連續8年保持30%以上增速,整個行業幾乎從2000年左右的0開始增長到2018年的4844億元。

  傳統廣告2013年開始持續下滑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網絡廣告持續快速增長

  2009-2018年CAGR 42%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可以看出,科技產業的發展路徑一環套一環。每個行業的興衰皆有因,而不變的是科技大方向的驅動力。

03

科技股十年

市值復盤

  以上諸多科技產業的快速崛起,反應在上市公司市值上,就體現為TMT板塊在資本市場的強勢崛起。

  儘管中國大量的科技公司選擇在美股和港股上市,但單看A股,科技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2009年,TMT板塊上市公司數量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約15%,至2018年TMT板塊上市公司數量佔A股的20%,其中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行業分別佔6.6%、2.9%、5.8%、4.6%。

  ▼ 2018年TMT總市值6.26萬億,電子為主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從營收上看,TMT板塊營業收入佔A股比例持續提升。

  2009年TMT板塊營業收入佔A股上市公司營收約5%,至2018年TMT板塊貢獻營業收入佔A股的9%。

  TMT板塊營收佔A股比例持續提升

  TMT行業佔A股淨利潤在2009年見底,自2011年起提升。

  TMT行業佔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拐點在2009年見底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整體上看,近10年TMT板塊表現較好,但也有分化。

  2009年年初至2019年8月20日,申萬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指數分別上漲371%、85%、373%和79%,電子和計算機板塊明顯跑贏市場,而通信與傳媒表現落後。

  # 電子行業

  電子行業在2009-2010、2013-2014、2015-2017年有3次較大的上升趨勢。

  電子行業2009-10、13-14、15-17年3次行情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2009年8月-2010年12月,申萬電子指數上漲68%,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二,消費電子和安防表現出色。

  期間受蘋果2009年與2010年推出的2代智慧型手機iPhone3GS與iPhone4銷量均大幅上升影響,萊寶高科、歌爾股份、德賽電池等蘋果供應商漲幅均在1倍以上。

  2、2013年2月-2014年2月,申萬電子指數上漲47%,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三,LED與消費電子表現出色。

  同時,2014年蘋果推出的iPhone6系列手機銷量達2.22億部,為蘋果歷史最高,且可穿戴設備進入成長期,也導致奮達科技、丹邦科技、歐菲光等消費電子產業鏈個股表現出色。

  3、2015年1月-2017年11月,申萬電子指數上漲71%,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三,大市值股和消費電子表現出色。

  在2015年股災後,市場風格切換向價值投資,海康威視、三安光電、大族雷射等電子行業大市值股估值出現明顯提升。

  另一方面,2017年為iPhone 10周年,市場預期創新力度較高,給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歐菲光等消費電子模組企業帶來局部性機會。

  # 通信行業

  通信行業在2013-2014、2015-2016年有2次較大的上升趨勢。

  通信行業2013-14、2015-16年2次行情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2013年1月-2014年7月,申萬通信指數上漲58%,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四,4G和CDN表現出色。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我國3大運營商發放TD-LTE牌照,2014年4G建設啟動。4G產業鏈上遊的基站射頻器件公司大富科技、金信諾、盛路通信均漲幅超過150%。

  2014年我國4G建設啟動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2015年1月-2016年7月,申萬通信指數上漲42%,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六,雲計算和光纖光纜表現出色。

  由於2016年中國移動在固網投資發力,當年國內光纖銷量同比增長72%,光纖光纜行業的亨通光電、通鼎互聯、特發信息表現出色。

  而數據流量持續增長,2016年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增長38%,也使得IDC運營商光環新網和CDN服務商網宿科技表現領先。

  2016年中國移動固網投資發力拉動光纖行業增長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計算機行業

  計算機行業在2009-2010、2013-2015、2018-2019年有3次較大的上升趨勢。

  計算機行業2009-10、13-15、18-19年3次行情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2013年1月-2014年7月,申萬計算機指數上漲46%,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四,基建相關軟體、金融IT表現出色。

  受金融危機後國家基建加碼影響,鐵路和建築相關的軟體公司廣聯達、輝煌科技、佳都科技表現較好。同時,由於金融信息化加速,恒生電子、廣電運通、新大陸等相關公司表現較好。

  2、2013年1月-2014年7月,申萬計算機指數大幅上漲369%,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一,金融IT、信息安全表現出色。

  受A股市場大幅上漲,以及網際網路金融題材影響,金融IT行業的銀之傑、金證股份、同花順漲幅排名計算機行業前3。同時信息安全行業的衛士通、啟明星辰,醫療信息化的萬達信息和衛寧健康也在網際網路+題材催化下大幅上漲。

  3、2018年2月-2019年3月,申萬計算機指數大幅上漲16%,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一,金融IT、雲計算表現出色。

  受資本市場監管放鬆等政策影響,金融IT行業的同花順、恒生電子、金證股份漲幅較大。同時雲計算行業發展迅速,SaaS的用友網絡、廣聯達,IDC的寶信軟體,政務雲的太極股份均表現出色。

  # 傳媒行業

  傳媒行業在2013和2015年有2次較大的上升趨勢。

  1、2013年1月-2013年9月,申萬傳媒指數上漲158%,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一,遊戲、影視、數字營銷表現出色。

  傳媒行業2013和2015年2次行情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受4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影響,2013-2015年移動遊戲行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86%,移動廣告行業複合增長率為166%。

  移動遊戲市場

  2013-2015年爆發性增長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移動廣告市場

  2013-2015年爆發性增長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遊戲板塊的中青寶、天舟文化、掌趣科技,數字營銷板塊的華誼嘉信、省廣集團、藍色光標,影視板塊的長城影視、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均表現出色。

  2、2015年1月-2015年5月,申萬傳媒指數大幅上漲139%,在全部一級行業排名第二,網際網路+板塊表現出色。

  受A股市場大幅上漲的情緒影響,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傳媒板塊個股大幅上漲。教育板塊的全通教育,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東方財富等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司表現出色。

04

未來仍是科技的時代

  從全球產業結構看,未來依然是科技的時代。

  英國WPP集團發布的「2019年全球品牌價值100強」排名中,科技巨頭佔榜單近一半,佔據明顯優勢地位。

  全球2019年價值品牌100強

  亞馬遜、蘋果、谷歌位列前三

  數據來源:WPP,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9年亞馬遜成為世界上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達到3155億美元,蘋果第二(3095億美元),谷歌第三(3090億美元),微軟以2521億美元,位列第四。同時上榜的還有中國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華為等科技企業。

  同時這十年,國內經濟突飛猛進,信息化科技產業開始嶄露頭角,國內「2019年品牌價值100強」排名,阿里巴巴、騰訊、工商銀行位列前三甲。

  中國2019年價值品牌100強

  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開始嶄露頭角

  數據來源:WPP,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但是與全球榜單相比,我國科技企業佔比相對較低,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

  過去的十年,是科技的黃金十年。而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十年,技術創新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變的是行業格局,不變的是大方向。中國科技的未來十年,未來可期。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東南亞金融科技發展潛力巨大
    一、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蓬勃發展、潛力巨大全球網際網路經濟重心正從美國轉向亞洲,東南亞地區正迅速崛起。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年均增速高達32%,預計2025年總規模將達3000億美元。其中,印尼網際網路經濟規模在2019年增長了四倍多,超過400億美元,並有望在2025年達到1300億美元。
  • 國泰君安訾猛:未來四類消費受益大 民族品牌崛起是必然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泰君安訾猛:未來四類消費受益大,民族品牌崛起是必然趨勢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領域易出牛股。以9月3日A股流通市值來說,前十名就有三支是來自消費領域。股價上更是常年有消費股龍頭貴州茅臺一騎絕塵。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國泰君安斬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榮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證券公司社會責任獎」、「金牛財富管理團隊」、「金牛資產管理團隊」、「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獎」五個獎項。
  • 新天科技定增7.7億布局智慧水務 國泰君安等四大券商旗下公司...
    新天科技定增7.7億布局智慧水務 國泰君安等四大券商旗下公司「搶籌」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21
  • 國泰君安將發布「開放證券」理念 以科技構建金融新生態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2月6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將於12月8日下午在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上舉辦「國泰君安證券首屆金融科技大會」,首次對外發布「開放證券」理念,這是證券行業提出的首個平臺化、生態化發展理念。
  • 國泰君安看好三保險公司前景
    盧曉平 北京消息(記者盧曉平)昨日,國泰君安(香港)研究員戴祖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三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人保財險,尤其是兩家壽險公司,目前股價正是國泰君安的預期價位,從長期看仍然是持有。
  • 國泰君安國際:看好佳兆業(01638)舊改儲備潛力,交易參考目標價4.8...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31日,著名券商國泰君安國際證券發表有關佳兆業(01638)的研究報告指出,佳兆業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總收益達約人民幣150.278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加75.0%;毛利達約人民幣47.365
  • 國泰君安2021年度策略會核心觀點集錦:東升西漸 風景獨好
    鮑雁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建材首席分析師): 不拘於過往,不懼未來 3、社媒營銷助力彩妝品類加速增長,新銳彩妝品牌借勢崛起,極具成長潛力。 4、化妝品行業從主要依靠營銷和渠道驅動轉向依靠產品驅動的時代,新國貨品牌更加重視產品力,未來兼具渠道力、營銷力、產品力的企業將逐漸構築品牌競爭優勢,鑄就護城河。
  • 全方位解讀「開放證券」,國泰君安CIO俞楓:開放證券要實現三個層面...
    12月8日,在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上,國泰君安舉辦了「開放證券—科技引領金融生態建設」主題論壇,首次對外發布「開放證券」理念,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表示, 「開放證券不是零和遊戲,是增量市場。大家一起來不是分蛋糕,而是共同做大蛋糕,不是獨木成林,而是彼此依存,互為生態。」 「開放證券」,是一種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的平臺化、生態化發展理念。
  •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開放證券是國泰君安引領行業變革的偉大探索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孫越)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表示,國泰君安提出了開放證券的理念,是希望通過實施開放證券的機制安排推動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他表示,為踐行「開放證券」理念,國泰君安已經通過建立機制等方式推動內外部開放與創新,未來將保持高強度IT投入,建立科技與業務融合的創新機制;打造業務開放載體——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平臺,在合規的前提下標準化公司業務、技術能力和服務,並與生態合作夥伴對接;探索共建行業雲鏈基礎設施,賦能證券行業數位化轉型,積極構建與金融同業的開放合作新模式,以科技為橋梁拓展跨界產業與生態合作
  • 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輔導
    東方財經網訊:近日,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接受輔導的公告。公告顯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0年11月05日與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協議。
  • 國泰君安: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日前,國泰君安相關業務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基金投顧試點業務落地,根據監管要求以及業務落地實際,從系統設計及開發、業務模式設計、收費模式制定、策略研發、組合投資、配套法律文書、全流程合規風險管控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把基金業績變為投資者的實際回報,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增量價值。
  • 又是別人家的公司!剛登記完就浮盈8.16億,國泰君安股權激勵收官...
    國泰君安表示,已收到440名激勵對象實際認購款合計約6.04億元,將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這也意味著,國泰君安證券此次激勵方案中,所有激勵對象全部參與了認購。由於此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來源為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回購的自家公司人民幣A股普通股股票,因此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認購不會增加註冊資本或股本。
  • 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國泰君安做市企業市值漲逾270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增加13家做市企業其中,國泰君安證券增加13家做市企業,廣州證券、興業證券、長江證券各自增加4家做市企業。天風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萬聯證券各自減少1家做市企業,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分別減少2家做市企業。  國泰君安證券做市企業市值漲逾270億元
  • 錦江酒店(02006)AH股存巨大套利空間!國泰君安:顯著低估!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君安近日發表研報表示,錦江酒店(02006)被顯著低估,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股息率高達3-4%,未來淨利潤(尤其是扣非後淨利潤)將迎來快速增長,並保持高分紅;大股東入選國企改革試點單位,機制或改善,不排除相關資產整合可能;此外,該機構預計公司2017/18年EPS為0.18/0.19港元,給予港股酒店平均的20xPE,對應目標價3.60港元。
  • Double-Take為國泰君安提供容災解決方案
    全球領先的恢復軟體供應商Double-Take® Software(納斯達克交易代碼:DBTK)近日宣布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證券)實時交易系統提供遠程容災備份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確保了國泰君安證券實時交易系統的業務持續性與高可用性。
  • 國泰君安林採宜:站在牛頭上 賣掉房子買股票
    顧頡:國泰君安預測400點實現 牛市時隔七年回歸顧頡笑言對股市的態度是,縱使股市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戀,包括我們的研究員,有這樣一份愛和期望,就能迎來牛市的未來,因此,基本上可以確認,未來可能是2007年之後的又一次牛市的回歸。
  • 全球布局新賽道 價值聚合新平臺——解讀國泰君安機構業務的奧秘
    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 楊德紅 主旨演講道合丨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註解、為國泰君安機構業務年均增長20%解密思想丨指南針:戰略規劃部署指明方向2018年,是國泰君安上一期三年規劃收官之年。國泰君安已經提前布局,順利完成了新一輪H股配售,補充資本金超過31億港元。科技丨推動器:持續加大科技資源投入2017年起,國泰君安啟動「數位化國泰君安」戰略,充分發揮互聯互通等前沿技術優勢,持續加強數據治理和大數據應用,以金融科技提升客戶體驗水平。
  • 華生科技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27家 國泰君安過12.5單
    華生科技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吳紹鈔、姜慧芬。這是國泰君安今年保薦成功的第12.5單IPO項目。此前,5月28日,國泰君安保薦的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2日,國泰君安、愛建證券聯合保薦的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16日,國泰君安保薦的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聖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23日,國泰君安保薦的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會;8月12日,國泰君安保薦的研奧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過會;8月18日,國泰君安保薦的深圳市特發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28日,國泰君安保薦的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過會
  • 新設10家營業部 國泰君安打的什麼牌?
    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解到,國泰君安證券在考慮公司整體布局的基礎上新增營業部,但從近兩年的線下網點布局情況來看,其圈地步伐已經顯著放緩。這與整個證券行業的步伐恰好一致。告別了2013年以來的大舉擴張時代,券商網點建設已經開始呈現差異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