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金融科技發展潛力巨大

2020-12-25 澎湃新聞

東南亞金融科技發展潛力巨大

2020-11-04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國外研究機構共同發布《東南亞金融科技的未來》研究報告,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評估東南亞地區網際網路經濟和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及前景。

一、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蓬勃發展、潛力巨大

全球網際網路經濟重心正從美國轉向亞洲,東南亞地區正迅速崛起。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年均增速高達32%,預計2025年總規模將達3000億美元。其中,印尼網際網路經濟規模在2019年增長了四倍多,超過400億美元,並有望在2025年達到1300億美元。新加坡和越南並列第二,2019年為12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越南網際網路經濟規模將達430億美元。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將分別達到110億和50億美元。

東南亞六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2019年總人口為5.72億,其中3.6億是網際網路用戶,每年還有2200萬人進入網際網路人群。印尼網際網路用戶數量最多,達1.52億人,菲律賓和越南分居第二和第三,分別為6800萬和6100萬人。

東南亞民眾平均每天上網時長為4.3小時,超過美國(2.4小時)和歐洲(1.7小時)。年輕人是網上購物增長最快的消費群體,Y世代(於1981-1996年間出生)和Z世代(於1996-2015年間出生)群體已成為推動電子支付交易的主要驅動力。而另一方面,地區目前只有50%的人口有銀行帳戶,僅40%人使用電子支付,說明地區網際網路經濟遠未飽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二、東南亞成為金融科技初創企業投資和發展熱土

2020年東南亞金融科技企業總估值已達1080億美元,其中新加坡和印尼分別以600億美元和350億美元的價值總額高居前兩位,相關企業數量和市場估值均遙遙領先,越南以50億美元市場估值排名第三。新加坡和印尼均有6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其中,新加坡的Grab市值達140億美元,佔據本地區相關企業榜首,其次是印尼的GoJek,市值達100億美元。

東南亞金融科技企業吸引的風險投資最多,受此支持的初創企業目前達484家。自2015年以來,外國投資者對東南亞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增長了7倍。2019年,對該地區金融科技初創公司投資額達160億美元,較5年前增長了7倍,其中12億美元來自域外投資者。新加坡一直是東南亞金融科技公司的首要孵化基地,自2015年來籌集了26億美元資金,主要流向支付和保險科技初創公司,印尼和菲律賓則分別吸收了8億和6億美元投資。

三、疫情給東南亞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東南亞的金融科技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初創企業主要從事支付和借貸等傳統金融科技服務。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動了金融科技服務向數位化發展。從2020年至2023年,預計本地區將至少新增100家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企業併購和重組將成為常態,地區金融科技創業公司至少還有100億美元的潛在價值。財富管理、保險科技、地產科技將成為下一波金融科技的主流。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有望於2025年前成為本地區最大的金融科技樞紐,有關領域預期市值達1300億美元。

疫情也極大加速了東南亞國家向無現金世界的轉變。在現金取款和存款急劇減少的情況下,電子支付交易數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疫情防控封鎖舉措實施期間,數字銀行、數字支付和貸款融資服務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將促使更多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不斷湧現。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東南亞金融科技發展潛力巨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聚光燈下的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蓄勢待發
    其二,地緣、人口、經濟發展潛力三重因素疊加,使得東南亞成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必爭之地。龐大的人口數量、較高的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率,再加上普惠金融的巨大缺口,這些均成為不少平臺出海的動機,它們渴望在新的市場中孕育出新的獨角獸。
  • 金融科技2020,東南亞還是個好去處麼?
    三年過去,東南亞的經濟、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監管都出現了極大的變化,金融科技對金融業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南亞還會是國內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好去處麼?毫無疑問,人口和宏觀經濟發展情況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金融科技企業出海選擇要考慮的頭號因素。經濟發展情況反映基礎設施的建設,關乎金融科技的應用,人口則反映市場空間和潛力的大小。
  • 中日科技合作潛力巨大
    本報記者 王 江 陳 超「中日兩國在科技領域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近年來,在中日政府間科技合作機制框架下,雙方在產學研聯合研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在G20大阪峰會召開前夕,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局長松尾泰樹先生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松尾泰樹作為日本政府的高級官員,非常重視和支持中日之間的科技合作,並主持了眾多中日科技合作項目。他向記者回顧了中日科技合作的歷程,介紹了發展現狀,暢談了中日科技合作的前景。
  • 薛瀾:未來的亞太地區發展潛力很大,重慶將發揮巨大作用
    談及智能產業發展,薛瀾認為,智能產業的發展核心是在製造業領域。重慶作為國家的工業重鎮,在這方面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目前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樣把數字經濟跟傳統行業有效融合,這樣才能使重慶乃至成渝地區的巨大潛力充分發揮。
  • 攜手共探東南亞金融市場 CPTMarkets受邀參加國際財經高峰論壇
    本次論壇將圍繞東南亞金融市場進行深入探索,旨在通過相對開放、成熟的金融環境共同發展、完善科學的金融服務平臺,為更多的國際投資者以及參與者提供專業的交流機會,進一步提高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者認知。據官方媒體報導,CPTMarkets等多家英國老牌經濟服務商也將受邀參加本次高峰論壇。近年來,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越來越成為全球金融機構的發展方向。
  • 畢馬威發布2019Fintech100名單 東南亞成為金融科技行業新熱土
    此外,報告還總結了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1)資金流入持續推動金融科技創新。過去12個月,Fintech100企業累計籌集資金超過180億美元。2)領先金融科技企業吸引了大部分的行業投資。
  • 國泰君安:未來是科技的時代 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巨大
    摘要 是與全球榜單相比,我國科技企業佔比相對較低,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過去的十年,是科技的黃金十年。而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十年,技術創新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 緊跟科技創新潮流,招聯金融引領行業科技發展
    作為行業領先消費金融企業,招聯金融自成立以來,便深知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一直以來,招聯金融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持續探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金融業務的融合與應用,取得了諸多卓越成效。
  • 民眾金融科技「新帥」葉燁:金融科技為行業大勢所趨
    中證網訊(記者  吳瞬)新年伊始,葉燁加入了民眾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民眾金融科技,股票代碼:00279.HK),擔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葉燁認為,香港市場正在迎來深刻變革,中港兩地互聯互通勢不可擋,金融科技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
  • 「新加坡 x 亞洲創新合作論壇2020」第二場活動回顧|金融科技正當時
    他們結合自身的業務特色和實踐經驗,圍繞中國和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的異同、新加坡和東南亞金融科技領域所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未來保險創新等主題,從不同角度勾畫了新加坡和整個東南亞的金融科技圖景。 長風破浪會有時,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場觀點盛宴裡的精彩洞見!
  • 專訪ADVANCE.AI崔琦:需求為本,護航中國金融科技出海之路
    依託著海外金融技術創新的進一步發展,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正當時。東南亞市場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和在線金融服務需求,吸引了國內遊戲、電商、行動支付以及消費金融等公司接連入場。然而,中國企業出海也面臨著全新的環境、準入門檻和風控要求,這需要依靠紮根於本土且擁有先進技術服務的公司來打開市場。
  •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金融科技方興未艾 發展大...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說,「社會採用程度的提升、投資者興趣的增長、金融科技企業的向外拓展和金融監管機構的推陳出新,不斷為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指明方向,注入活力。」「在四個維度中,監管機構的領袖效應顯得尤為重要,」梁瀚璟強調,「對於市民而言,不論技術多創新,安全仍是首要考慮因素。」
  • 中銀消費金融加碼金融科技 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上海2020年1月20日 /美通社/ -- 日前,在以「新消費、新挑戰、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上,《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正式發布。報告指出,隨著消費金融業務數位化程度不斷提高,金融科技逐步成為決定公司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 主題演講|讓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經濟轉型倒逼金融轉型,技術發展加速金融變革。科技賦能金融,不僅要提升金融機構的內在能力,讓金融服務能夠跟上企業發展的需求,真正為實體經濟提供貼身服務,還要提升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參與全球化競爭。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相繼扛起新興技術產業「出海」的大旗,將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帶到海外,向全球用戶釋放中國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行動支付率先在鄰國普及,消費金融與信用風控科技緊跟其後,「一帶一路」上的東南亞國家已率先享受到金融科技創造的進步。
  • 抓住金融科技關鍵發展時期,桔子分期開拓技術服務
    進入2020年,金融科技創新佔據了金融行業發展的關鍵位置。根據國家政策及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9月,央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同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
  • 現金白卡:合規利用金融科技 助力汽車金融發展
    近年來,網際網路汽車金融平臺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金融科技。「現金白卡」表示,從業務模式、獲客方式、風控環節,金融科技可以簡化信貸業務流程,通過大數據識別潛在優質客戶,加強風險控制,進一步增強用戶服務體驗。
  • 金融科技加速發展,中騰信以技術創新展望未來
    回望2020年,金融科技行業經歷了巨大變局。經歷陣痛後,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和邊界日漸清晰,創新的灰色地帶迅速收窄,整個金融科技行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年底掀起的金融科技反壟斷浪潮,也是為了給金融科技行業營造更為良好、均衡的發展環境,創造消費者、從業者的共贏局面。
  • 金融科技發展全面提速——空間俠連結傳統 迎接未來
    金融科技發展加速數位化浪潮下,各類金融機構開始圍繞金融服務創新開展科技化、信息化、數位化轉型,金融科技發展正在全面提速。大趨勢之下,空間俠作為區塊鏈行業的先行者,將通過空間科技潛能,挖掘數據潛力,夯實金融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技術支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示範應用落地,為金融業帶來「新生」。
  • 如何發揮辣木產業巨大發展潛力?
    據「中國辣木之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解培惠介紹,辣木與人參、靈芝並稱為世界植物三寶,號稱「含有高維生素的植物牛奶」,辣木的根,莖、葉、花、果莢、種籽等都含有豐富的硒,每100克辣木樹葉最高含硒125微克,每100克辣木種籽最高含硒高達302微克。 解培惠認為,當前,我國辣木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發展辣木產業,首先要發揮植物生長環境潛力,採用先進的栽培方式。
  • 殷仲義:包容和不平衡性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空間
    原標題:殷仲義:包容和不平衡性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空間圖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仲義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 張翔)「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和不平衡性,給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殷仲義在第三屆20國智庫論壇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