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家居電商疫情期間股價暴漲660%的背後

2020-12-20 中國紡織網

  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全球各地的消費品零售業普遍受到了重創,但美國垂直家居電商平臺——Wayfair(紐約證交所股票代碼: W)的股價卻自3月中下旬起一路飆升,漲幅一度高達660%。Wayfair在官網介紹自己為:全球最大的線上家居購物目的地之一。

  疫情來臨,線下實體門店紛紛關閉,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在疫情居家避疫期間,開始在網上購買辦公家具、烹飪用具和其他產品。Wayfair2020年第一財季銷售額同比增長近20%至23.3億美元,股價自3月中旬25美元/股直線上升,在5月中旬到達190美元/股的歷史高點,上漲幅度高達660%,推動市值超過160億美元。

        家具家居用品領域一直是傳統零售企業的天下,運營電子商務的複雜度較其他品類更高,盈利十分困難,那麼,

  Wayfair為何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依賴實體渠道的家具家居行業會因此被顛覆嗎?

  在網上賣家具和家居產品,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嗎?

  輕資產模式,引領網際網路家居行業

  過去,人們非常依賴在實體渠道購買家具和家居用品,原因很多,比如對家具產品材質、尺寸、質量的把握,產品運輸成本高昂、退換貨損耗大等等。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一站式展示海量產品的優勢,加之3D、VR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新的機遇湧現。

  Wayfair就是這樣環境下的產物。兩名創始人Niraj Shah和Steve Conine相識於康奈爾大學,兩人從網站集群CSNstore的創業想法起家,並在2011年統一網站並專注於家具和家居品類,命名為Wayfair。2014年Wayfair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9年銷售額超過90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垂直類家具和家居電商平臺,現總部設于波士頓。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具和家居行業參與者採用輕資產模式,Wayfair是最早一批採用該模式的垂直電商平臺,即從創立之初就不生產任何產品,而是為供應商和消費者搭橋——每次消費者瀏覽商品頁面時,Wayfair會自動計算出這件商品是否有現貨,以及貨物運送可能需要多少時間,下單之後,Wayfair就根據消費者的下單量來通知供應商如何去運送貨物。

  根據2019年報,Wayfair共收錄了1800萬種產品,打造了Wayfair、Joss & Main、AllModern、Birch Lane、Perigold等5個品牌系列及90餘個自有品牌,公司員工總數達到15900人,在全球有超過12000家的供應商,包括Tempur-Pedic、Sealy等大型家具和家居品牌製造商和國內外的小型家居經營製造商,業務範圍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等。

  為生存順勢而為,為實體店導流,留住用戶

  Wayfair發展早期,消費者線上購買家具和家居用品,特別是大件家具的習慣尚未完全養成。

  2010年,其網站訪客中99%的人並不購買任何產品,大多數訪客來到網站,只是想要在Wayfair研究和對比自己想買的產品,最終還是到實體店完成購物。因此,Wayfair推出了一項看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計劃——get it near me,即根據消費者意願購買的商品,將他們推薦給附近的商店,並向本地實體家居商店收取一定的推薦費用。

  隨著人們線上購物習慣的逐步養成,傳統家具和家居市場逐步從專賣店和大型賣場向線上平臺轉移,公司於2015年正式關閉了「get it near me」業務,將業務重心集中在優化消費者線上購物體驗上。

  實景化的家居搭配,用「好內容」轉化銷售

  對比其他家具電商平臺,我們能明顯感受到Wayfair的官網在產品分類、瀏覽等界面下足了功夫。

  其中,Wayfair官網開闢的「Room Ideas」板塊非常人性化,通過搭配好的房間,為「一頭霧水」的消費者提供靈感及場景化導購,你可以選擇不同裝修風格並欣賞到不同產品的搭配效果,通過點擊標籤就能查看具體產品信息並選擇購買。

  除官網外,目前Wayfair超過50%的流量來自於自有的App端,在這裡上,消費者能看到3D展示的產品,以及該產品在家庭空間中的VR(虛擬實境)景象,直觀地感受這些產品是否與自家的風格協調。

        這種模擬實際場景的購物體驗,讓Wayfair在消費者評價、新客獲取、客戶留存和復購方面都表現不錯。

  創始人Steve Conine的評論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們網站有很多欣賞家具、只逛不買的消費者。他們經常會到Wayfair網站上,有時會逗留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頁面瀏覽量達到數百次。他們喜歡瀏覽各種場景內的家具等商品,而不太在乎品牌。」

  據統計,Wayfair在美國和加拿大是消費者購買家居用品首先想到的購物選擇,並有著數一數二的NPS(Net Promoter Score,用戶淨推薦值),以及高達87%的Aided Awareness(提示後品牌知名度)。

  據Wayfair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Wayfair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9%達到2110萬。其中,疫情爆發後的4月份增長更快,而自年初以來,Wayfair增加了約100萬客戶。此外,復購佔到了本季度70%左右的訂單,高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66%。

  Wayfair vs. Casper :多品牌交易平臺vs.單品牌直銷

  不光是Wayfair,另一家年初剛剛IPO上市的網際網路家具公司同期也迎來了股價大漲,那就是《華麗志》一直追蹤報導的美國床墊創業公司Casper Sleep——其股價3月20日為3.18美元,到4月16日就漲至7.57美元,此後波動上漲,在6月7日達到9.67美元,這也是近三個月以來的峰值,期間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00%。

  與Wayfair的多品牌電商交易平臺模式不同,創立於2014年的Casper Sleep是從網際網路直銷Casper品牌「床墊」切入、逐步圍繞「睡眠」主題拓展家居品類,打造單一自有品牌的DTC龍頭企業(DTC:網際網路直銷模式)。

  今年2月,Casper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盤交易,IPO發行價為12美元,上市首日股價大幅上漲後就一路走低,跌破IPO發行價,市值也不及上一輪私募融資時11億美元估值的一半。

  Wayfair和Casper過去幾年均實現了銷售額的快速上漲,成為網際網路家具零售領域的龍頭企業。但詳細考察Casper Sleep和Wayfair的財務指標,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單品牌直銷」與「多品牌交易平臺」都還在努力證明自己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年均銷售增速均超過30%,但盈利遙遙無期

  過去三年,Wayfair的年銷售額從47.21億美元增長到91.27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9.04%;Casper銷售額從2.51億美元增長到4.3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2.25%。

  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能否盈利仍是家居電商面臨的重要挑戰,考驗著投資者的耐心。可以看到,兩家公司在過去幾年均未實現盈利,甚至淨虧損在逐漸擴大:

  Wayfair在2019年虧損高達9.85億美元,較2018年虧損5.04億美元大幅增長,雖然毛利由2018年的15.87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21.47億美元,但Wayfair在過去五年毛利率幾乎不變,甚至略有下滑(2015~2019年分別為24.0%、23.9%、23.7%、23.4%、23.5%)。

        2015~2019年,Wayfair銷售、營銷和管理費用由6.22億美元上漲到30.77億美元,佔銷售額的比例由27.6%增長至33.7%,該部分年增長率連續兩年高於銷售額的增長率——其中,廣告費用由2.78億美元上漲到10.96億美元,佔銷售額比例由12.4%小幅下跌至12.0%,過去五年增長率分別為41.6%、40.7%、24.5%、47.1%、45.5%,過去一年高於年銷售額的增長率。此外,Wayfair年報中透露,物流建設、國際擴張和新品類擴張也增加了營業費用,具體數據未披露。

  由於盈利遙遙無期,Wayfair的股價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之間大幅下滑80%以上。而疫情期的暴漲令其完全收復了失地,重回歷史最高位,並繼續創下新高。

        雖然銷售規模只有Wayfair的零頭,但只經營自有品牌的Casper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其招股書披露:毛利率從2018年的44.7%增至2019年的49.6%(1-9月),是Wayfair的兩倍左右,但依然尚未盈利。

  Casper在2019年虧損達0.93億美元,和2018年基本持平。作為第一批線上銷售床墊的品牌商,Casper為消費者提供了「慷慨」的退換貨政策——即100天內可將床墊寄回,並獲得全額退款,這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軟肋」。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前9個月中,退款,退貨和折扣使該公司損失超過8000萬美元。為此,在疫情前,Casper正努力拓展地面體驗店,降低退貨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運營成本。

        家具家居市場的線上滲透率仍然很低

  無論美國,還是中國,線上家具和家居市場滲透率都處在較低水平,在激烈競爭下,線上突圍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策略和可期的機會。

  以美國為例,目前家居行業規模超2960億美元,這個領域的美國知名企業包括:Ashley Furniture, Bob’s Discount Furniture等家具店,IKEA, Target,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JCPenney and Macy’s等百貨公司,Crate and Barrel, Ethan Allen等專營零售商,Wayfair,Amazon, Build.com, Houzz and eBay等家居電商。此外,還有面向美國市場的Leon’s, Canadian Tire等加拿大家居零售商。

  據Wayfair發布的2019年報顯示,2019年美國消費電子產品線上購買率為43%,服裝為30%,相比之下家居用品只有14%。

  反觀中國市場,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家具家居行業規模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而線上滲透率低於5%,想像空間仍然巨大,我們可以看到,像IKEA宜家這樣的老牌家居零售企業也在加速數位化進程。

  今年3月,進入中國市場22年的宜家終於推出官方購物APP,同期,宜家終於上線天貓旗艦店,這也是宜家在全球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

  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將在2020財年在中國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至今為止宜家在中國市場上最大年度的投資額,其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渠道拓展、業務電子化、客戶體驗等方面。除了加大投資,人員方面還將招聘超過3000名員工,並且成立宜家中國數字創新中心。

相關焦點

  • 線上賣家居股價卻漲成妖股 Wayfair低位反彈能否繼續拉升?
    而在電商行業,不僅是電商巨頭亞馬遜,諸多垂直領域電商平臺反彈強勁,其中被稱為家居版「亞馬遜」的Wayfair股價表現也是相當亮眼。今年上半年,Wayfair股價累計漲幅達153.33%,領跑不少電商平臺。截止目前,Wayfair周四收盤價為228.93美元,市值為216.65億美元。
  • 美國最大寵物電商Chewy(CHWY.US)登陸紐交所 上市首日股價暴漲約60%
    美股 美國最大寵物電商Chewy(CHWY.US)登陸紐交所 上市首日股價暴漲約60%2019年6月15日 08:02:46新浪財經本文來自 「新浪財經」美國最大寵物電商Chewy.com(CHWY.US)於周五在紐交所掛牌,開盤價為36美元,較之22美元的IPO發行價大漲63.6%。
  • 全球最大醫用手套製造商旗下公司被美國「拉黑」 今年來股價暴漲...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美東時間周三(15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將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製造商Top Glove Corporation Bhd的兩家子公司加入了「黑名單」,因其涉嫌使用強制勞工。
  • 用算法推薦服裝的電商Stitch Fix:股價暴漲40%!
    近日,媒體報導,美國服飾訂閱電商Stitch Fix股價最近做了火箭般的飆漲,在7日的正常盤上,Stitch Fix上漲了0.76%,收35.83美元;盤後暴漲33.30%,報47.76美元。今年以來,Stitch Fix股價已經大漲了39.63%。
  • 獨特模式受追捧 盒子電商Stitch Fix股價暴漲
    獨特模式受追捧 盒子電商Stitch Fix股價暴漲來源:聯商網2019-06-18 10:21受益超預期的季度業績,以及用戶和毛利率擴張,美國在線個人購物公司Stitch Fix Inc. (NASDAQ:SFIX)股價周四最多暴漲26.9%。
  • 瀕臨退市的瑞幸迎來股價暴漲 剩餘價值幾何?
    瑞幸咖啡自5月20日復牌以來,先是連續三個交易股價大跌,隨後卻出現多個交易日暴漲。6月5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大漲36.05%,收盤價為5.51美元,已經超過停牌前的4.39美元,目前市值13.95億美元。大漲之下,接盤者等傳聞也開始出現,瀕臨退市的瑞幸還有投資價值嗎?
  • 花旗擊敗聯盟數據系統公司,贏得美國最大家居電商信用卡合同
    騰訊證券9月12日訊,花旗集團(Citigroup)今天擊敗聯盟數據系統公司(Alliance Data Systems),贏得了為美國最大家居電商Wayfair提供聯名信用卡的交易。
  • 美國電商概念股新組合:從亞馬遜到WASP
    >由於隔離導致電商用戶激增,亞馬遜成為這場疫情的最大受益股。從今年年初以來的行情看,亞馬遜在六家網際網路巨頭中也是漲幅最大的,實現了62%的增長。知名分析師薩伯斯坦表示,持續看好美國電商業前景。他說,人們的購物方式已經發生了劇烈變化。為避免染上病毒,嬰兒潮一代和從未養成網購習慣的老年人也終於有所改變,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美國電商行業的發展。「美國電商所佔市場份額在幾個月內大約翻了一番。」
  • 克莉絲汀股價盤中一度暴漲5倍,又現垃圾股炒作?
    來源:財華網FinetHK前言:港股市場常被看做一片「估值窪地」,殼股、老千股、垃圾股遍地,因這些個股容易被操作,即便股價已跌成「仙」的個股也在極短時間內大幅拉升,股價反彈暴漲,這樣股價走勢如「過山車」的現象在港股市場並不罕見。
  • 打敗亞馬遜和宜家,美國最大家居電商Wayfair有哪些過人之處?
    本文來自 凌波資本 Wayfair由兩名康奈爾大學生於2002年創立,是美國最大的家具家居電商,總共收錄了1.2萬個品牌的1,000萬種產品,在全球有超過12,000家的供應商為其旗下的5個品牌提供產品和服務。Wayfair採用線上瀏覽,線下進入實體店體驗,最後成交的模式。84%的消費者對Wayfair品牌有認知。
  • 國際家居消費強勁增長 中國企業如何「切蛋糕」?
    此外,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速賣通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該平臺上大件家具銷售額同比暴漲3倍,居家辦公椅在歐洲銷售額暴漲500%,沙發銷售額同比上漲超200%。國際家具市場突然之間迎來了消費大增長,對於國內家具出口企業來說,有沒有做好準備?如何切這個「大蛋糕」?
  • 股價7周反彈超9倍,這家公司是何方神聖?
    不僅是電商巨頭亞馬遜,諸多垂直領域電商平臺反彈強勁,股價已經超過年初疫情初始之時。這其中最耀眼的,便是7周時間股價觸底($21.7)反彈9倍($190.96)的Wayfair。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它究竟是何方神聖。一、Wayfair是誰?
  • 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39%,Lemonade讓你檸檬了嗎?-虎嗅網
    本周四,一家美國在線保險公司Lemonade在紐交所的上市,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截至周四美股收盤,Lemonade股價報69.41美元,漲幅達139.3%。目前,其數位化保險服務已經擴展到美國、德國、荷蘭等多個市場。如今在軟銀集團的支持下,成功登陸紐交所,從上市首日股價暴漲的情況來看,其已經博得了一眾投資者的青睞。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市場和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上市首日為何能暴漲?
  • 人民網瘋狂股價的背後:澳客網
    人民網上市初曾創造了14天股價漲幅超120%神話,本以為這樣的神話不會再發生在人民網身上了。但是奇蹟發生了,近一月內人民網股價又漲了84%,暴漲的背後除了其上季度營收不錯,還引出了其旗下的一家在線彩票電商-澳客網。
  • 騰訊有意合作,愛奇藝股價暴漲近 26%
    美國考慮推出 1 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的消息、5 月零售創下單月最大增幅,推動美股收高。儘管 6 月 10 日公布增發股票,打壓蔚來股價連降低兩天,但此後恢復了上漲勢頭。由於有媒體報導稱它以每股 5.95 美元的價格,發行 7200 萬股美國存託股,融資 4.284 億美元,星期二常規交易中蔚來開盤價為 7.43 美元,高於美銀美林證券公司最近修訂後的 7.3 美元目標股價,並一度摸高 7.44 美元。
  • 疫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塔吉特公司(Target Corporation)是美國一家零售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02年,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它是美國第二大折扣零售商,僅次於 沃爾瑪。2013年,公司在世界500強名單中排名第36位,它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
  • Anker上市首日暴漲121%!傑美特漲82%!跨境電商迎來資本大年
    安克創新昨天正式上市,股票在創業板交易,一開市就迎來暴漲!很多人說Anker只要一上市,一定要買它的股票。作為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上市的新股之一,安克創新股價上漲根本收不住!截至收市,安克創新股價為146.86元,上市首日暴漲了121%。
  • 中國賣家撐起「美版拼多多」,Wish上市首日股價大跌16%
    記者 | 周伊雪美國當地時間12月16日,有美版拼多多之稱的美國電子商務平臺Wish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交易上市。上市首日,Wish收盤價為20.05美元,較發行價跌超16%,市值117億美元。在Wish之前,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在上市首日大漲85%,市值接近600億美元,在新冠疫情早期受到重創的Airbnb亦在發行首日股價暴漲超過100%,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Wish由谷歌前員工彼得·舒爾切夫斯基(Peter Szulczewski)和雅虎前員工張晟(Danny Zhang)於2010年創立。
  • 家居單一渠道必陷困局?做直播、上電商是多元渠道的本質
    從天貓後臺數據天貓流量指數來看,薇婭直播帶貨後索菲亞的天貓流量指數比平時暴漲了十倍,基本達成了預期效果,對索菲亞品牌也做到了比較好的品牌曝光。案例3:樂居「家居全民購」20天上線15家企業,「好房線上購」20天認購GMV超1800億元2月27日,樂居家居推出的家居全民購上線20天,全網日均觸達用戶300萬。家居全民購已經將平臺項目內容全面覆蓋13家頭部流量平臺,分發總閱讀超過2400萬,在此期間,樂居家居流量實現119%增長。
  • 奧康鞋業收購蘭亭集勢25.66%股權 後者股價暴漲15%
    奧康鞋業收購蘭亭集勢25.66%股權 後者股價暴漲15% 2015-07-02 13:53:21 來源:中國紡織報   周三美國盤前,中國外貿電商LightInTheBoxHoldin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