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毒塑化劑蔓延 香港衛生署回收白蘭氏鈣片

2021-01-09 搜狐網


  香港衛生署5月27日同意食益補(香港)有限公司(食益補)回收其名為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的產品。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衛生署5月27日同意食益補(香港)有限公司(食益補)回收其名為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的產品。

  香港衛生署指回收行動有必要,因為該產品的臺灣製造商發現兩款用作調味劑的輔料,分別為草莓果汁粉及乳酪粉,據供應商報稱受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汙染。

  衛生署發言人說:「主要的國際機構認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可能是人類致癌物,因此應儘量減低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進入身體的機會。」

  食益補的記錄顯示,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自2009年取得註冊後,共有4608盒該款產品從臺灣入口本港,而當中2351盒產品由食益補直接售予消費者。該款產品在香港不設零售點。

  衛生署將繼續進行調查,也已把產品樣本交予特區政府化驗所作分析。

  臺灣有商人為降低成本,違法將致癌、可影響生殖能力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簡稱DEHP),混入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起雲劑」內。

  此前悅氏Taiwan Yes、Sunkist粒粒檸檬果汁等9種產品,均被驗出含DEHP,衛生署已要求廠商將貨品全面下架並停止出貨,估計要回收近60萬瓶有問題飲料。

(責任編輯:UN011)

相關焦點

  • 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延燒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這應是全球首件DEHP汙染飲料案例,汙染規模為歷年罕見。由於影響範圍大,臺當局由「衛生署」等組成跨部門應變小組,全力追查汙染食品的來源及流向。隨後,島內食品藥品管理機構確認,悅氏等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酵素飲品已遭汙染。有毒塑化劑風暴震動全島,且似有滾雪球之勢,不斷延燒。
  • 味全白蘭氏等58家臺灣廠商捲入塑化劑風波
    塑化劑風暴愈演愈烈。臺灣《中國時報》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島內塑化劑風暴如沖天火焰般越燒越烈,知名廠牌臺糖、味全、白蘭氏、黑松也淪陷。截至26日,臺灣各地縣市衛生局已擴大清查177家中下遊廠商,並有68家確定使用昱伸生產的黑心起雲劑。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目前臺灣只要使用昱伸生產起雲劑的食品,均要求立即下架回收。下架回收的果汁、果醬、濃糖果漿、水果粉及優格粉等產品增加到28.5噸;運動飲料、茶飲料46.6萬瓶;益生菌粉累計27.1萬盒及6.9萬包。
  • 臺灣多種含毒食品賣往大陸 塑化劑風波升級
    南都訊臺灣塑化劑食品汙染風波繼續升級。含有毒塑化劑的飲料、藥品和乳化劑等,已確認擴散至美國、菲律賓、越南、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地。其中,統一企業的「涉毒」蘆筍汁已流入大陸。澳門查出臺灣產含毒胃藥 臺灣「衛生署」最新公布,長庚生物科技、白蘭氏、金車、宏星、黑松、臺糖、臺鹽等品牌的產品均查出受塑化劑汙染,統一集團的寶健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 T低鈉運動飲料同樣有毒,其中蘆筍汁已被賣到大陸。
  • 臺灣「毒飲料」事件升級,全臺可能受汙染產品近500項,幼兒感冒糖漿...
    臺灣因塑化劑涉「毒」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愈演愈烈,截至27日,受事件牽連廠商近200家。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9日中午的調查數字顯示,全臺可能受汙染產品已近500項,甚至連幼兒使用的感冒糖漿都傳出含塑化劑。島內有關機構將從5月31日零時起展開「掃蕩」。
  • 臺灣衛生署:已制定塑化劑監測指標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衛生局日前公布去年抽驗市售食品塑化劑報告,在322件檢體中檢出10件產品塑化劑含量超標。臺灣衛生署表示,去年10月已頒訂企業指引,建立監測指標,且10件都屬舊案。
  • 含有致癌塑化劑蘆筍汁流入福建
    統一3種飲料中招  臺灣衛生部門5月29日表示,含致癌塑化劑DEHP的悅氏運動飲料,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成偉公司(盛香珍)將問題起雲劑外銷到菲律賓與越南;傳佳公司與雲丞公司的問題果汁輸往美國;統一企業的有毒蘆筍汁賣到大陸。此外,統一還有兩種產品寶健運動飲料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也被查出有毒,臺灣市場全面下架。
  • 統一集團確認有毒蘆筍汁銷往福建
    統一3種飲料中招臺灣衛生部門5月29日表示,含致癌塑化劑DEHP的悅氏運動飲料,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成偉公司(盛香珍)將問題起雲劑外銷到菲律賓與越南;傳佳公司與雲丞公司的問題果汁輸往美國;統一企業的有毒蘆筍汁賣到大陸。此外,統一還有兩種產品寶健運動飲料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也被查出有毒,臺灣市場全面下架。
  • 香港叫停進口臺灣塑化劑果凍 5歲童日食1杯即超標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臺灣塑化劑食品、藥物愈演愈烈。香港公布,「盛香珍蒟蒻椰果(香芋口味)」果凍含塑化劑超標,即日起禁止進口香港及強制回收;一款含塑化劑的「益胃片」胃藥,及萬輝藥業五款藥物亦要回收。另一款楊桃汁疑受汙染,籲停止飲用。特區政府加緊對臺灣供港可能受汙染的食物和藥物作化驗,每天公布化驗結果。
  • 臺灣「疑似毒飲料」廈門仍在賣
    近日,臺「衛生署」確認,有黑心商家在食品添加劑「起雲劑」中添加致癌的「塑化劑」,供給多家飲料製品廠。目前,臺「衛生署」封存、回收、下架了含起雲劑的「疑似問題飲料」。而在這份臺當局公布的「黑名單」中,多種在大陸銷售的臺灣飲品赫然在列。
  • 兩款含塑化劑兒童藥品在香港下架
    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連全球製藥巨頭都在劫難逃。昨天香港媒體報導,因產品中發現含有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香港衛生署責令全球排名前三的葛蘭素史克公司召回其抗生素安滅菌糖漿用粉劑(156mg/5ml)。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昨天向本報表示,該藥在中國內地有銷售,但規格與香港召回的產品不同。不過目前國內產品樣本已經送藥監部門抽檢,暫無結果出來。
  • 「安全食品臺灣造」淪陷:名企都愛塑化劑
    塑化劑是致癌物質,並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臺灣知名食品飲料及製藥企業被檢出產品加入塑化劑。臺灣以近三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屢被學界預警的塑化劑怎樣逃過監管?大陸規定塑化劑不得用於油脂及嬰兒食品包裝。
  • 塑化劑潛伏臺灣食品30年 檢測員意外發現
    「這是全球首例DEHP汙染案例,汙染規模亦為世界罕見,是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長期研究塑化劑的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據悉,事實上,塑化劑存在於臺灣食品中已有近30年歷史,它是如何在現在才被發現的呢?「臺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
  • 香港衛生署:回收5款胃藥,含致癌物!
    【香港商報網訊】:衛生署昨宣布同意3間持牌藥物批發商凱健、恩成行及大西洋醫藥,回收合共5款含有「雷尼替丁」的胃藥,因產品含有雜質。衛生署發言人稱,至今未有接獲涉及有關產品的不良反應報告,並會密切監察有關回收。
  • "塑化劑"風暴席捲全臺:比三聚氰胺毒性大 易致癌
    中國網5月26日訊 近日,臺灣島內首次爆出塑化劑DEHP汙染飲料食品案,下架回收及封存的疑似問題產品種類繁多,連日來該案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據臺報報導,至少有40多家中下遊生產廠家受害,甚至網絡上也有人販賣含塑化劑的通暢包酵素飲品。據臺灣彰化縣衛生局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從臺灣知名的長庚生物科技,到連鎖的鮮茶道紅茶店,也都受牽連。
  • 廣東被查塑化劑企業存在已4年多 法人被刑拘
    廣東被查塑化劑企業法人被刑拘 北京暫未現臺塑化劑產品東莞昱延存在已四年,與臺灣昱伸幕後推手疑均為臺商賴俊傑;起雲劑中添入塑化劑已近30年本報訊 (記者廖愛玲)近日,東莞一臺商投資企業「東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添加劑被檢出有毒塑化劑DEHP。
  • 「D-day」行動開始 全臺稽查塑化劑四劍齊出
    東南網5月3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塑化劑風暴引起消費大眾恐慌,「衛生署」昨(30)日表示,全臺22個縣市衛生局於今日零時起,第一波稽查人員將會同「消保官」出動稽查,凡公告的五大類產品製造商,應提出產品安全證明,否則必須全數下架,情節重大者撤銷執照。
  • 香港禁止進口臺塑化劑果凍 5歲童日食1杯即超標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臺灣塑化劑食品、藥物愈演愈烈。香港公布,「盛香珍蒟蒻椰果(香芋口味)」果凍含塑化劑超標,即日起禁止進口香港及強制回收 ;一款含塑化劑的「益胃片」胃藥,及萬輝藥業五款藥物亦要回收。另一款楊桃汁疑受汙染,籲停止飲用。特區政府加緊對臺灣供港可能受汙染的食物和藥物作化驗,每天公布化驗結果。
  • 澳門回收臺灣問題產品
    澳門特區政府1日消息:特區政府食品安全統籌小組下設技術小組1日接獲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通知,表示檢出由臺灣生產的盛香珍蒟蒻椰果(香芋)食品中含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DEHP)。澳門當局已採取相應措施,聯絡當地零售商實時將有關產品回收及下架。
  • 白蘭氏雞精介紹
    白蘭氏雞精介紹     十九世紀初,英國白金漢宮的御廚白蘭氏(H.W.Brand)先生為英王喬治四世調製製濃縮去脂雞湯。    1835年,白蘭氏(H.W.Brand)先生創立白蘭氏,推出第一瓶雞精。    1920年,白蘭氏雞精首次登陸亞洲。由於白蘭氏的製造過程與東方人普遍採用的燉製烹調方法十分相似,在亞洲地區廣受推崇。
  • 塑化劑汙染波及化妝品
    問題產品不僅涉及運動飲料、水果飲料、茶飲料,水果糖漿、兒童鈣片、乳酸菌咀嚼片也被捲入其中。而且,由於連日來每天都有更多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所以尚無法斷定其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廣。  據了解,化妝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定香劑,很多定香劑中會有塑化劑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