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嘗月餅比賽環節的小朋友們。
昨日上午,深圳會展中心寶博會合成號的展廳中,傳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10個深圳家庭和10個留守兒童家庭齊聚於此,孩子們吃月餅、做月餅,爭當「月餅小超人」。
月餅裡吃出深圳傳統民俗味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一直是年輕與活力的代表,其實深圳也有懷舊和傳統的一面,而老深圳和老深圳的中秋民俗就藏一塊月餅中,等待著孩子們細細品味和咀嚼。
「深圳人過端午擔粽,中秋擔月餅,過年擔餅……」活動一開始,主持人介紹的深圳傳統民俗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並排坐在地上,昂著頭認真聽著主持人的講述。原來一塊看起來普通的傳統糕點,不光是深圳人辦喜慶事禮尚往來、傳情達意的吉祥之物,還記載了幾代深圳人的故事,傳承了老一輩的傳統工藝。
「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深圳的傳統糕點。」陪孩子來參加活動的陳女士說。陳女士來自湖北,今年是她在深圳工作的第八個年頭。八年來,孩子一直留在老家,而在深圳的她和丈夫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為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暑假是她和孩子難得的團聚時光,她特意請了一天假來陪孩子參加活動。「孩子特別喜歡深圳,想讓孩子也了解一下深圳這座城市的歷史。」
「月餅小超人」會吃還會做
進入緊張的分組PK環節,儘管是第一次見面,但孩子們之間很快熟絡起來,深圳孩子和留守兒童們手拉著手圍成圈,準備迎接接下來的試吃挑戰。
一個盤子中有六個月餅,哪位選手在兩分鐘之內猜出正確味道的個數最多,就代表勝利。比賽開始,有的小朋友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把月餅的味道都品嘗完,有的則細嚼慢咽,細細品味舌尖的餘香,還有的要掰開月餅,放在鼻子下聞聞,才能分辨出味道。最後,勝利屬於動作最快的6名小朋友,他們贏得了「月餅小超人」的稱號,並獲得了獎品和勳章。
美味的月餅是如何一步步做出來的?終於到了最令小朋友們期待的製作月餅的環節了,他們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把餡兒放在月餅皮裡,再把它壓一壓,然後用皮把餡兒從四面都包起來……在月餅師傅的指導下,小朋友變身小小糕點師。他們發揮想像力,用自己的巧手,做出了愛心形、豬頭形、星星形等形狀各異的月餅,連月餅師傅都忍不住誇讚他們。
最後,將月餅放入烘焙箱,一個個帶有個人標記的月餅就誕生了。來自四川的張桐菲小心翼翼地拿起月餅,揣在懷裡說,「我想把它帶回去給爸爸吃。」
活動預告
學習水上急救知識
過個安全快樂暑假
7月30日,深圳市紅十字會的專業教練,將為留守兒童們展開為期半天的水上救生知識培訓,教他們學習自救、救人的基本原則和技巧。
山海之間
來場親子活力之旅
7月31日,第八屆南都留守兒童圓夢行動將走進深圳東部華僑城,在山與海之間開啟一場親子活力之旅。
圓夢行動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發起主辦】
南方都市報社
【聯合主辦】
共青團深圳市委、深圳市婦聯、深圳市坪山新區管委會、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慈善會
【特別公益支持】
承翰集團
【公益支持】
2 1世紀教育研究院、深圳高級中學、綠景集團、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華潤怡寶、太平洋壽險深圳分公司、深圳市募師支教發展促進會、安利基金會、遠見教育發展基金會
統籌:南都記者 喻映雪
採寫:南都記者 徐全盛 喻映雪 實習生 王宜佳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 劉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