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歲的李楊鋆汕是哈尼克族,每天都要由祖母帶到一公裡之外的幼兒園上學,父母在城中打工,每個月回家一次,是僅有的陪伴。
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他,是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數千名留守兒童之一。村莊,就是他們的「遊樂場」,留守在村中的爺爺奶奶,只能在繁忙的農務和家務之餘照顧他們,無法陪伴玩樂和遊戲。
從2020年9月開始,李楊鋆汕和奶奶有了新的「玩伴」——樂高積木,從此他在家中也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玩耍樂趣。李楊鋆汕是樂高鄉村兒童早期發展雲南項目的參與者,這個主要幫助鄉村兒童從玩樂中學習的項目在雲南已經開展了兩年。
過去的一年,哪些兒童從這一項目中獲益?
雲南楚雄大姚縣 過半學前幼兒是留守兒童
李楊鋆汕正在和奶奶玩遊戲。
李楊鋆汕的奶奶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玩耍樂高積木之後,能明顯感到孩子變得開朗了,回家會喜歡分享在幼兒園做了什麼遊戲,也會和親戚的孩子一起玩耍。」
2019年,樂高基金會、樂高集團與救助兒童會宣布建立了一項為期三年,捐贈金額約為1500萬丹麥克朗的合作項目,旨在幫助中國雲南省鄉村地區3至6歲兒童通過玩樂獲得高品質的學習與發展機會。2020年,該項目進入第二年,樂高集團將把遊戲化課程的經驗在100所遊戲化課程實驗園及雲南省更大範圍內普及和落實。
雲南不僅是中國人口眾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山區最多的省份之一,半山區的鄉村居民大多進城務工為生,將子女留守在山區。
「大姚縣的義務教育和學齡兒童中,有一半多都是留守兒童,主要集中在一些壩區、半山區的鄉鎮。」大姚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郭麗蓉介紹。根據民政部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從監護情況看,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
小學老師「轉型」幼師
柳樹幼兒園的前身是柳樹完小。
因為小學優化校點的布局,富餘的柳樹完小校舍沒經過怎麼改建就拿來當幼兒園使用,集中了石羊鎮上三個村委會的幼兒在此就讀。
目前有小班、中班、大班,一共有98個孩子在這裡就讀,他們全部來自周邊幾個村鎮,相距1-6公裡之間。在柳樹幼兒園設立之前,這些孩子只能到十幾公裡的村鎮讀書,或是等到六七歲再上學。
而部分原來小學教職工作崗位的老師,也轉崗去了村鎮幼兒園。雲南大姚縣石羊鎮的柳樹幼兒園院長李明,就是這樣從小學老師,成為了一名幼兒園園長。
柳樹幼兒園院長李明。
「我當年教過的學生長大了,現在送他們的孩子來讀書。」李明告訴新京報記者,2019年9月1日,他來到雲南大姚縣石羊鎮的柳樹幼兒園報到。來了之後他才發現,幼兒園和他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大姚縣35所幼兒園從公益項目中獲益
玩樂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都至關重要。
每天上午一個小時室內玩樂時間,是柳樹幼兒園的搭積木時段,小朋友雖然只有四五歲的年紀,也沒有離開生活的村莊,但生活所見皆是他們搭建積木的素材,有小朋友用樂高積木搭出了一個羊圈,裡面是自己家的小羊,有的小朋友搭建了自己生活的村莊,有森林和房屋。
柳樹幼兒園老師正在陪孩子玩樂高積木。
「我們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各個班都是進行樂高積木玩樂活動的。現在剛開始,我們老師要多教一些,不然他就只會壘高,把它們全部搭在一塊,現在孩子們還要老師多帶一帶,之後可以有多一些的創新玩法。」
樂高集團的鄉村兒童早期發展雲南項目為雲南鄉村地區的35所幼兒園捐贈樂高「樂樂箱」,為幼兒園教師提供培訓,為父母和照顧者提供不同的養育與教育宣傳材料。大姚縣教育體育局和石羊鎮中心學校也給予了柳樹幼兒園資金支持,幫助幼兒園在硬體設施方面不斷完善,提高辦園條件。
這一項目,將讓大姚縣的幼兒感受到玩樂中學習的快樂。全縣的在園幼兒有6632名,項目第一年間,一共有1634名3-6歲的幼兒,進入35所項目幼兒園就讀。
樂高集團中國區企業社會責任部負責人顧靜秋介紹,未來樂高集團還將以23個雲南省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園為基礎,圍繞早期閱讀(語言)、科學、社會情感三個主題,為教師培訓「升級」,推廣遊戲化課程的經驗將在「星星之火」的勢頭裡,在雲南省100所遊戲化課程實驗園普及。
新京報記者 任嬌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