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現場 重慶育才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30日16時40分訊(何婷 程雙清)水煮肉片、檸檬雞絲、咕嚕肉……一道道家鄉的美食,被端上了校園的餐桌。10月28日晚,重慶育才中學2020年「巧手慧心·智創生活」創造節系列活動之「舌尖上的家鄉」廚藝大賽火熱上演。此次活動旨在強化「勞動教育」的落地,宣揚「勤儉節約」新風尚,激發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釋放美食創造力。
創出家鄉原味 師生比拼大廚創意
活動現場,共有8支參賽隊伍進行了廚藝展示,其中兩支隊伍為教師隊伍,來自主城、區縣,以及外省市的師生們用各自家鄉的拿手菜比拼廚藝,不僅讓廣大師生目睹了前所未有的視覺烹飪盛宴,也讓師生們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家鄉,感受中華烹飪文化的魅力。
隨著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精彩紛呈的廚藝爭霸賽正式上演,師生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秒變廚藝大師。第一環節,在規定的30分鐘內,各組參賽選手各施所長,爭分奪秒地烹製囊括川菜、粵菜、閩菜、川菜、湘菜等各種不同風味,體現了不同文化的美味佳餚。第二環節為特色菜系創作環節,各組成員根據會務組提供的標準食材進行即興創造,菜品烹飪分為蒸、煮、炸等方式,最終結果由特邀評委和大眾評委評分確定。
廚藝大賽現場熱鬧非凡,處處充滿著師生們歡聲笑語。採訪中,參賽選手紛紛表示更加享受美食製作的過程;評委們則被孩子們精湛的廚藝所折服,不禁感慨應該多為學生提供多元的成長平臺。
展示臺上擺滿了各色各樣的菜餚,色香味俱全,有香辣過癮的水煮肉片、鮮美至極的酸菜魚,極具創意的咕嚕肉,酸辣可口的檸檬雞等二十幾道美食,道道皆是色香味俱全,引得大家爭相品嘗。
經過激烈的評比,2022廚神小分隊榮獲金勺子獎,三「劉」之路、汪汪廚藝小分隊榮獲銀勺子獎,21班菜根壇、二元一次方程「組」、神廚小隊、米其林、小鳥廚神榮獲銅勺子獎。其中,三「劉」之路榮獲最佳擺盤獎,二元一次方程組榮獲最佳刀工獎,2022廚神小分隊榮獲最佳默契獎,21班菜根壇榮獲秀色可餐獎。
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育才中學「生活教育」的理念,營造了學校健康的飲食文化氛圍,為創建和諧校園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校團委書記趙彥鵬說:「我們學校堅持打造生活德育品牌,從厲行節約、垃圾分類到此次『舌尖上的家鄉』廚藝大賽,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感受生活。師生廚藝大賽,既是勞動教育的落地實踐,也讓學生換種方式感受了家鄉,還通過老師的另一面拉近了師生距離。」
塑造時代真人 四大節日搭建成長舞臺
通過此次比賽,學生們收穫頗豐。同學們表示,「生活教育」是陶老校長的教育智慧,給予了我們豐沃的精神土壤,通過廚藝大賽,不僅鍛鍊了我們的生活能力,還進一步感染我們去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平時在家都是爸爸媽媽做飯,以後我要多進廚房,讓爸媽嘗嘗我的廚藝。」高一(22)班的範欣雨說道。
比賽現場 重慶育才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江明華副校長對本次廚藝大賽予以總結。一是此次廚藝大賽既是對勞動教育的踐行,又是引導師生們去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二是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因此會做菜、做好菜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讓自我幸福的生存能力;三是美食烹飪也是一種美學教育,能夠提升同學們的審美能力。最後,江校長還提醒小陶子們要注意營養搭配,只有吃得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來。
八十多年來,重慶育才中學始終堅持「行知育才、教育為公」的辦學理念,傳承、踐行、發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求真、樂群、行知、創造」為校訓,打造「生活教育」辦學特色,形成蘊含現代教育理念、富有鮮明個性特色的「生活教育」育人模式。為此,學校每年堅持舉辦讀書節、創造節、體育節和藝術節。本次創造節旨為讓學生積累知識、品味「創造」於人生的意義,提高綜合素質,挖掘更多創造才能,為未來做好儲蓄。
據悉,育才中學今年的創造節圍繞「巧手慧心·智創生活」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包含瓦楞紙創意車、科技挑戰營、科技創新(創造發明、科學論文)、科學製作、科學成果展示、學科創意活動等項目。讓學生腦洞大開,充分發揮動手動腦的創造力,展示自己的創新創造才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學校還特別創設了「重山瓦隙·行知微光」城市問題尋找與解決大賽,旨在讓行知少年貼近、感受我們生長的城市,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為重慶的發展增添一抹青春的亮色。
手記: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
創造,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活力,是教育革新的動力。陶老校長曾說,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創造」成就每個生命,激發每個靈魂。雙手和大腦是我們的兩個寶,一個用來創造,一個用來思考。
評委點評 重慶育才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育才中學將創造教育融入學校發展,在教育教學中重視培養創新思維,著重提升創新能力,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因材施教,推陳出新,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獲得更多的成長和自由。
我們相信,在強調核心素養的今天,育才教育一定能實現「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的教育目標。
學生心得:鍋碗瓢盆交響曲中的創新與浪漫
秋月牽桐影,蕊香託露清。是什麼溫熱了寂冷的天宇,引琉璃星河亦探下縷縷斑斕前來問候?也許,是一勺醬汁揚起的澹澹清香,是一道寒光敲擊坫板逗出的嫩滑,是一絲絲美好的心意在水火之間醞釀出的濃鬱深情。窗軒內,人影擠成漾然的一片,分不清氤氳的是淋淋熱氣還是滾滾熱情。在絳衣織就的密密籬笆裡,是一桌一桌的白帽黑鍋,在瑣碎的平凡間創造凌駕於浮世之上的絢爛。
選手合影 重慶育才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誰說方便麵加火腿永遠是理科宅男的標配?看「廚神小分隊」鍋中綠肥紅瘦的酸菜魚如何劃破深夜食堂的蒼白;誰說老師永遠只能在教室裡種桃栽李?看「2022」、「汪汪隊」兩支廚神小分隊如何在煙水雲霧中栽培出馨香的花朵。菠蘿飯,三杯雞,糖醋排骨,或家常,或特色,但味至情處,卻往往只是,一碗米飯的溫馨。但,倘若只是如常日一般耕耘食材的沃野,那倒也太愧對他們那身嶄新的圍腰了。紅卡金字,鐫刻著一樣又一樣的食材;細語輕言,承載著一份又一份的傳承。在第一輪之後,各小隊唯有答對有關菜系問題才能挑選所需食材。可想而知,當他們的答案鏗鏘而出時,所託將是一種怎樣如金字塔般的厚重。然而,酒杯早已乘上了新酒,他們要做的,不止有傳承,更多的卻是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