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高峰,乘坐K618路的王師傅突然看到有液體順著後門臺階向外流出,緊跟著車廂內瀰漫起了一股臭味。
昨日,王師傅說:「21日18時許,我在龍首村附近乘坐K618路。車上人多,路也堵,過了近一小時,車才進北門,卻堵在北大街。」此時在後門的王師傅看到,一股液體順著後門臺階往外流。「過了一分鐘,車廂內瀰漫著臭味。」王師傅說:「看到一個三四歲的女孩蹲在公交車上拉臭臭。女孩蹲在後門第一排與後門間的擋板後,母親坐在座位上扶著。」
K618路是空調車,窗戶關著。「那臭味讓人窒息,聞到就犯噁心。當時後門附近的幾個乘客都把鼻子捂起來了。有人還責怪了幾句,可孩子母親始終沒有吭氣。」王師傅稱:「當時車也堵著沒動,我讓司機開了後門,我和四五個乘客立刻下了車。」
昨日華商報記者聯繫了K618路所屬公交六公司,由於信息模糊,未能找到駕駛員。工作人員說:「類似的事情確實在公交車上時有發生。公交車上不允許隨地大小便,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乘公交時突然內急,應該及時反映給司乘人員,他們將在附近有廁所的地方停車,讓乘客下車解決。」
觀點1
對孩子應該包容 這事誰都會遇到
李女士是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她說,小孩兩三歲時,最害怕帶著出門。「這麼大的孩子又不戴尿不溼,可你完全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大小便。要是在公共場合內急又沒有廁所,就尷尬了,孩子哪會憋呀。只能無奈地讓孩子隨地大小便了。」她說:「其實我也覺得這樣不好,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這事誰都會遇到,我們應該對孩子多包容一下。那麼小的孩子哪懂得文不文明?而且他們自己也控制不住的。」40餘歲的市民李師傅稱。
觀點2
孩子沒有錯 責任在父母
「屢屢看到類似的新聞。我覺得責任在孩子的父母。」一位14歲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不懂得文明,家長懂。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應該引導孩子作出合情、合法、合理的選擇。縱容孩子在公共場合隨地大小便,不僅僅不文明,也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更是將孩子的私處暴露於公眾,對孩子也極不負責。」
「孩子年齡小,當父母的難道不懂嗎?明知道孩子無法控制大小便,那麼帶孩子出門就應該考慮到這方面,做好準備。」一位未婚女性說:「孩子小不是父母不負責任的擋箭牌。」
觀點3
公共設施不到位 怎麼能怪寶寶父母
「人有三急,內急為先。別說是孩子了,大人遇到這事該怎麼辦?人總不能被憋死。」一位30歲出頭的市民黃師傅說。
「這事還是公共設施不到位。咱先不說給公交車配備移動廁所。就算你內急,公交車司機也停車了,你下車後在大街上找個廁所也不容易啊。」未婚市民李師傅說道。
【專家觀點】
讓孩子長時間憋著會傷害身體
「通常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可以掌握自主大小便,但是由於神經發育還未完善,在大小便的控制方面肯定不如成人。」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劉春風說:「長時間讓孩子憋著,會傷害身體。孩子出門前最好讓他們在家裡解決。」
【市民建議】
寶寶出門一定要有準備
「我的孩子三歲了,在家裡上廁所可以一個人自理了,但和孩子外出時,我仍然會帶上紙尿褲、小鏟子、塑膠袋、牛皮紙,以預防在公共場合孩子內急。」市民楊女士稱:「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絕不會讓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小便。此外,一旦孩子無法控制,我也會收拾好殘局,把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