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有冬的來意,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林徽因
"
對於小編來說
冬天的回憶裡必定有TA
咱們青田特有的
鄉野味道——山粉製品
是美味,也是鄉愁
青田的山粉,其實就是番薯粉。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青田的小媳婦兒們花費心思,用單一的食材為家人製作美味。番薯粉衍生的許多食物便由此而來。
山粉餃
山粉餃是青田著名的特色小吃,也是端午、冬至、春節等傳統節日招待遠來客人的地道好點心。有做成兩角、四角、月牙形的,最常見的是捏成三個角的。三個角的山粉餃被人們寄寓了福祿壽三全的美好祝願。
山粉餃包好以後,放入蒸籠的籠屜裡蒸熟後,一個個晶瑩剔透,姿態喜人。可蘸料直接吃,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煮、煎、炒以及「熬」(青田方言,熬製配料豐富湯汁濃鬱)。咬上一口皮薄的山粉餃子,滿口噙香,餃子皮滑嫩又有嚼勁,餃子餡精緻又素雅。
以番薯粉和壓碎揉捏的芋仔泥為主料,將芋仔煮熟後剝皮,與適量的番薯粉進行反覆摻揉,直至均勻。擇取適量揉作成團,用手捏成較薄的圓型狀,餡料一般採用碎肉、冬筍(筍乾)、蝦皮、蘿蔔、香菇幹、魷魚乾、花生米碎等食材。包好蒸熟即食,可冷凍保存。
做法
山粉饃饃
山粉饃饃(饃餈)和山粉餃是同食材不同形狀的手工食品。皮餡的濃香加上底下墊著的柚子(橘子)葉的清香,外皮Q彈,入口細滑,肉餡鮮美,充滿濃厚的山間鄉野風味。
皮餡製作和保存方式與山粉餃相同,內餡可根據自己喜好配製。包好的山粉饃饃(饃餈)最佳搭配是在底下墊上修剪清洗乾淨的柚子(橘子)葉,翠色喜人,蒸製時還散發著獨特清香。
做法
豆腐圓
豆腐圓(丸子)也是青田的著名小吃,每年餐桌上的必備,圓圓滾滾寓意全家團圓。小編最喜好的吃法就是加青菜煎蛋煮湯。
根據個人口味,將和山粉餃類似的餡料切碎炒熟,將適量豆腐放入容器加少許醬油,儘可能的捏碎,將配料倒入容器,攪拌搓成大小均勻的丸子,上鍋蒸熟便可。
做法
山粉餅
山粉餅是所有山粉製品中小編最最愛的食物!土話叫「山粉給」,在油鍋裡煎制兩面金黃的山粉餅簡直不要太好吃!表皮脆內裡香,想起來都要流口水的節奏。
山粉加水調成乾濕合適的糊狀,將喜好的配料炒熟,攪拌均勻,放鍋裡攤平,兩面煎制金黃便可起鍋。可直接食用或者加水、青菜等煮湯。
做法
更多山粉吃法
炒制喜好的配料加水煮沸,再緩慢倒入用水調勻的山粉糊,不斷攪拌,添調味料起鍋,再撒一把「靈魂」香菜,就是好吃極了的山粉糊▲▲▲
山粉加入蛋液、水調成糊狀,在油鍋裡煎成青田蛋面▲▲▲(燒制時候切條便可)
山粉加些糯米粉,入油鍋,做成了山粉泡▲▲▲
山粉麵皮用米篩和鍋鏟,加工成米篩丸▲▲▲
冬至過後,大多數人也會把山粉製作成便於保存的山粉面▲▲▲
只要動腦能力強
就沒有變不出的花樣
為智慧的青田人民點個讚
寒冷的冬天,來一碗
熱氣騰騰的山粉糊吧
— END —
來源:青田文旅
編輯:胡蘿北
下方查看歷史文章
QTTV0578 ∣青田首席原創媒體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