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

2021-01-15 歷來現實

古代民間俗語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這裡的「貴人」是一種尊稱,表示地位高或者有錢的人。「重發」就是指頭髮很濃密。

所以「貴人不頂重發」就是指的一般地位高或者有錢的人,都不會有很多很茂密的頭髮,聽起來跟「聰明的腦袋不長毛」也有點共通之處。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腦袋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古代人處死犯人都是砍首示眾。大腦就像是一個領導者,它支配著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每天需要不停的運轉工作,所以身體的營養主要供頭部,頭部的營養都會給大腦,繼而從距離大腦最近的頭髮上顯現出來。

如果營養不良或者供應量減少,失去營養的頭髮就會脫落變得稀少甚至謝頂。然而那些達官貴人富商大戶,長期進行腦力勞動,他們需要學文化,爭家產,謀權利,思慮比較多,過於思考的人都會傷脾,然後間接傷腎,同樣會導致脫髮。

那些真正的貴人,比如說帝王將相更是如此,他們不是日理萬機,就是處心積慮保全或發展自己,如果一步走錯,都有可能滿盤皆輸,玩的就是陰謀詭計,才能抵達成功彼岸,哪個不需要動腦子?

清朝的雍正皇帝和慈禧太后都有脫髮症,每天覺睡得少,還睡得輕,心理焦慮,脫髮就是身體虛弱的一種自然反應。

作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就不會如此了,他們每天沒有這麼多勾心鬥角,不需要運籌帷幄,吃得飽穿得暖是最大需要,每天旺盛的體力勞動的直接後果,就是為回到炕頭上倒頭大睡一覺,沒那麼多心事重重,煩惱?來不及!這樣奢侈的心理活動還是留給那些達官貴人吧。

權貴之人當然也很注意儀表,從許多宮廷劇就可以看出,每日清晨都會有一堆丫鬟婆子伺候著那些貴人們穿衣洗漱,對於髮型也很講究,這也能彰顯她們尊榮的身份,甭管有幾根頭髮,每天都要將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如此看來,頭髮的茂密程度也屬實不易於分辨。

但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就不一樣了,沒有那麼多講究,每天都要太陽還沒出來就出門忙農活,做買賣,太陽落山才回家,不需要打理的那樣整齊,也根本沒有時間去清洗、整理髮型,看起來就會是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可能性更多,這會讓人看起來便覺得他們頭髮濃密。

也就是說,髮型是產生這種錯覺的主要因素。

還有一種比較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就是這些權貴之人的生活質量很高,他們都是大魚大肉,比較油膩,但是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油脂類的物質累積會導致脫髮,但是那些普通家庭根本吃不了葷腥,難見油水,體內哪裡來的甚麼油脂,自然也就得不了溢脂性脫髮這種症狀了。

說到底它還只是對老百姓貧苦生活的一種反應,卻被人用來區分富人和窮人的一條界限,成為了一種炫耀的資本。卻不知,這種差異更多地是反映了對於「朱門酒肉臭」的一種撻伐,藉此來評判一個人的三六九等,真的是腐朽至極。

事實上,能不能成為「貴人」,跟頭髮多少沒有絲毫關係。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頭髮也只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生理問題,跟事業無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又有成語叫「聰明絕頂」,似乎頭髮越稀少,越光溜,人才能越聰明,越富貴。真的是這樣嗎?先來看看古代的髮型。清朝入關以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剃髮令一出,立即遭到無數漢人誓死抵制。如此看來,貴人不頂重發,不適用於清朝,因為清朝人頭髮都剃的光光的,只留下後面細細的辮子,「重發」根本無從談起。為何有貴人不頂重發之說呢?說法有二。
  • 俗語:貴人不頂重發,是什麼意思?為何貴人大多頭髮稀少?
    貴人不頂重發的字面意思很淺顯,就是說身份尊貴的人頭髮不是很多,因為頭髮多了才會重,這是有一些社會歷史原因的。這是他們努力的結果——用心思、動腦力經營積極的事業所造成的,所以為了表示對這些人的恭維,人們就想出了一句話——貴人不頂重發。這其實是對那些成功的人的一句恭維,也是對頭髮比較稀少的人的一種安慰。事實上很多人的頭髮很稀少,但是身份並不尊貴,比如說和尚、古代的囚徒——受了髡刑的囚徒。
  • 古人常說:「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究竟啥道理?
    「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可以得知,堂屋的面積如果特別大,家人就不會生災;而正屋如果特別寬敞,家中的子女就很可能出現貴人。 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如果從房屋格局上來分析,可以發現其實非常有道理。
  •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說起俗語,其中家長裡短的生活智慧,可不是三兩句話就能數清。這些話雖然有的帶有封建時代的糟粕,但是有的卻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和檢驗,仍然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人生哲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一句俗語。
  • 為何古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我們都知道,俗語有的是古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是古人的美好願望,有的是對人生的領悟等等。有些俗語通俗易懂,你只要一看就能知道它的意思;有些俗語帶著奧妙在裡面,需要你去研究探索才知道。在古代,科技還不發達,人們還是比較封建迷信的。對於一些事物常常抱有迷信的態度,所以有些俗語裡面也摻雜著迷信成分。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
  • 古代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何意?有道理嗎?
    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咱們今天一起來分析分析老祖宗們留下的瑰寶。圖片:剛出生的孩子劇照都說年齡是女人的秘密,實際上,和中國女性的生辰八字相比,年齡實在算不了什麼。古人在生孩子方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避諱,牽涉到了命理學和其他諸多學問。不過,個人覺得這種方式並不可取。現在生孩子還可以通過剖婦產或者使用催產的方式提前出生,古代並沒有這種技術。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什麼意思,這到底有沒有道理
    俗語在老百姓之間流傳已廣,因此也是有著很多種類和類型的,因為歷史影響,其中也會摻雜一些迷信色彩。當然我們是可以自己去分辨的,大部分俗語其實還是一些做人道理和風俗習慣,我們也是可以試著接觸了解的,今天說的就是這麼一則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
  • 老祖宗常講:「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啥意思
    農村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就是一句典型的「祈福」民諺,作為民間老話,古人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
  • 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啥意思?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昨天和村裡老人閒逛時,他說了句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當時聽了不知道什麼意思,老人解釋道:修建房屋背後最好要有靠山,這樣家裡人和財都會很興旺,發財致富不在話下。作為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我來說,自然覺得很荒謬,沒有科學道理。
  • 老年人老是被說「迷信」,這些俗語到底有沒有依據?
    左眼皮跳,咱們心裡還沒什麼,但是右眼皮跳,咱們就會特別難受,生怕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這時候,往往咱們的子女就會說這句俗語只是迷信,眼皮跳有可能只是沒休息好罷了!不過呀,老年人聽這句話聽了快一輩子,心裡自然總是放不下。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到底有沒有依據?
  • 「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薤露》古人比較迷信,尤其是遇到一些解釋不了的事情,他們歸結於宿命或者是鬼神。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科學技術有限,人們的認知水平相當低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知觀念。甚至古人將一些想法編成了俗語,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很多,有的是封建迷信,後人一定要鑑別,比如這句話: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到底是何道理?
    俗語:「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到底是何道理?記得老話中有一句:「好男有毛怕有三,好女有膘怕有四」,那麼,這句源於封建社會的經驗總結,到底是何道理呢?下面就來逐句了解一下吧,一、好男有毛怕有三。作為俗語的上半句,其實前後意思並無關聯,那麼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就先說下「好男有毛」的意思。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古人說的是否有道理?
    而田間地頭的勞動人民,同樣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編出短小精悍的俗語,在這片古老的沃土上世代傳頌,讓我們後世之人,在心靈上給予啟迪。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古代蓋房搭屋,以及喬遷之喜的習俗講究,它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那這句話說的是否有道理?
  • 俗語「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句老話叫做「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意思是說「有福之人的兩腿腿毛濃密,無福之人兩腿光溜溜沒有腿毛。這句話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女人通常沒有腿毛,有人說因為女人夏天要穿裙子,有腿毛影響美感,所以女人沒有腿毛。其實女人有沒有腿毛和穿裙子還真沒關係,和男、女身體分泌的激素有關係。男人體內的雄激素居多,由此就刺激毛髮的生長,相反女人體內雌激素居多、雄激素很少,由此就抑制了毛髮的生長。
  • 俗語「龍抱虎出文武,虎抱龍代代窮」,老祖宗的話有科學依據嗎?
    在現代的許多人看來,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民間傳說的俗語,是沒有科學理論作為支撐,所以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應該作為糟粕被剔除,而不是用古人的話來指導現在人的生活。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流傳至今的大部分俗語,仍然在發揮著它們的價值。
  • 古人講:「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互之間逗趣的過程中,俗語就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土地上。雖然大多數球員都比較通俗,但是卻不代表沒有深刻的含義。農村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正屋寬敞出貴人」, 就是這樣一句,有著深刻內涵的文化俗語。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說的是如果一個人家的房屋特別寬敞,那麼就可以保佑這家人不生病、沒有災。很多人在聽到這種說法之後,都會有一種特別疑惑的想法。為什麼堂屋面積比較大就沒有災呢?事實上與「百善孝為先」息息相關。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眉上出眉毫,吃喝不愁糧」啥意思?有道理嗎?
    古代人十分重視對經驗的總結,而這些總結的句子也被稱為俗語,它包含了耕種,天氣預測,人情世故,面相等等方面,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面相類的俗語了,雖說這些俗語沒有科學依據,但確實也影響到了每個人的心理。比如說在農村人長說的「前闊金,後闊銀,闊頭闊腦是貴人」,說的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前額比較寬且亮的話,就叫「天庭飽滿」,之前也認為這是大富大貴之相!再比如說「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說的是,如果一個男人的毛髮茂盛的話,那麼就代表著健康,今後的運勢也會很好,女人的一身膘也是美的象徵,將來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