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是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綠豆含有豐富的營養,它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能。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喝上一碗清涼可口的綠豆湯,頓時會感覺汗消熱解,渾身爽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小小的綠豆都有哪些功能吧。
《全國中草藥彙編》
【性味】 甘,寒。【歸經】 入心、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古人和古籍是如何記載綠豆功效的
藥王孫思邈說綠豆具有"治寒熱、熱中,止洩痢、卒澼,利小便脹滿"的功能;
孟詵寫道:"研煮汁飲,治消渴,又去浮風,益氣力,潤皮肉。";
《日華子本草》中說綠豆:"益氣,除熱毒風,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
《開寶本草》中說綠豆:"主丹毒煩熱,風疹,熱氣奔豚,生研絞汁服。亦煮食,消腫下氣,壓熱解毒。"
《綱目》中說綠豆:"綠豆,處處種之。三、四月下種,苗高尺許,葉小而有毛,至秋開小花,莢如赤豆莢,粒粗而色鮮者為官綠,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為油綠,皮厚而粉少。早種者呼為摘綠,可頻摘也;遲種呼為拔綠,一拔而已。治痘毒,利腫脹。"
《本草匯言》中說綠豆:"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
《本草述》中說綠豆:"治痰喘及齁蛤。"
《本經逢原》中說綠豆:"明目。解附子、砒石、諸石藥毒。"
《會約醫鏡》中說綠豆:"清火清痰,療癰腫痘爛。"
熬綠豆湯的注意事項
《遵生八箋》有中關於綠豆湯熬煮的說明,如果想要綠豆湯有解暑的功效,就不能大火煮的時間太長。原文為「綠豆淘淨,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煮綠豆湯,煮成紅色是因為煮的時間太長了,顏色變得渾濁了,而且也沒有了解暑的功效。只需要水沸了,短時間內關火,不要把綠豆煮的開花了,綠豆湯的顏色就是綠色的,是有解暑功效的。
雜學博記,學以歸真
博學廣記,溯本清源,返璞歸真,專注健康、科技、職場、手工等領域。本文由雜家歸真原創,轉載請註明。歡迎指正交流,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