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為載體 下好改革「先手棋」 打好創新...

2021-01-07 人民網

天津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以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的要求,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簡政放權,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實行「一份清單管邊界」,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減少到282項;率先實施「一顆印章管審批」,16個區縣全部成立了行政審批局;構建行政許可「一張網」,建立了全市統一的網上辦事大廳,企業設立實現「一天一證一章」,政府投資項目全程辦理時間縮減到99個工作日,實現大幅度提速。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先手棋」,制度創新「組合拳」,激發改革發展內生動力,著力打造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促進投資與服務貿易便利化要求相適應的軟環境,探索政府管理創新的新路徑。

天津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為載體

下好改革「先手棋」 打好創新「組合拳」

2004年,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天津市委、市政府決策建立了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心」運行10年多來,在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供優質高效行政審批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天津市把行政許可服務中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提高審批效率的重要載體,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構建「四個平臺」 打造「四位一體」運行機制

為構建全方位、綜合性的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天津市在「中心」建設伊始,就創建了行政審批、要素配置、社會服務、效能監察四個平臺,形成了「四位一體」的行政審批服務運行機制。行政審批平臺,所有市級行政審批部門的行政許可事項,以及相關配套服務事項,全部進駐「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並提供限期審批、現場審批、立等可取、網上審批、聯合審批、預約審批等服務。要素配置平臺,實現了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藥品採購三個市場整建制進駐,產權交易和土地交易市場實行計算機聯網監督,創建了「5+1」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模式。社會服務平臺,建立了「8890」家庭服務網絡,解決群眾生產生活求助事項累計超過1680萬件。在此基礎上,今年開始,按照「一個號碼管服務」的改革思路,整合全市政府服務熱線,建立集政府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熱線,實現為民服務便利化。效能監察平臺,通過全市統一的行政許可服務與行政效能監察平臺,對進駐部門和工作人員行政審批全過程進行實時監督、電子監察和績效考核。同時,「中心」正在建立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匯集行政執法基礎信息和實時記錄,每一名行政執法人員、每一次行政執法行為,都在系統上留痕、可追溯,實現行政執法信息全覆蓋、全過程和實時監督。

精簡審批事項 率先廢止非行政許可審批

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要求,天津市對國務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堅決予以取消,對下放涉及的事項全部承接到位。對於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通過制定監管措施、明確監管責任、做好工作銜接,加強了後續監管。同時,主動清理取消減少行政審批事項,2004年行政許可法實施以來,先後開展了八輪減少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工作,將市級事項由2005年的1133項減少到2014年的384項,在事項削減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2014年又進行了一輪減少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工作,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只保留了295項,今年又減少到282項。至此,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累計減少75.1%。

特別是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處理,天津市堅持市場導向,按照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逐步取消調整。2004年共有27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經過多次取消調整,到2013年底還有54項。2014年對現行實施的5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21項上升為行政許可事項)一次性予以取消調整,率先廢止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實現一步到位,徹底消除這個「灰色地帶」,使這一類別在天津成為歷史。通過取消這些事項,既克服了政府對微觀事務管理的「越位」問題,又方便了企業,調動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

公布權力清單 實施「一份清單管邊界」

天津市市長黃興國指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公布行政許可「權力清單」,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凡是清單之外的都要堅決放權、放開或取消,換取市場發展活力,激發社會創新動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同時,政府要把該管的事務切實管住管好。2014年4月,天津市政府公布了《天津市行政許可事項目錄(2014年版)》,包括市和區縣兩級,區縣按濱海新區、市區和農業區縣三種類型分類。其中包括:市級行政許可事項295項,市級暫不列入行政許可事項106項;濱海新區行政許可事項243項、市區行政許可事項143項、郊區縣行政許可事項208項。目錄詳細列出了事項名稱、許可類別、許可部門等內容,劃定了政府行政許可邊界,明確了政府「許可家底」,將行政許可權力置於社會監督之下。

清單從企業和群眾辦事角度,按照企業設立、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資質資格、其他等5種辦理方式進行分類公布。企業和群眾辦事涉及的所有事項「一表清」,既體現了行政許可由管理向服務轉變,也為簡化優化辦理規程、逐步實行網上辦理打下堅實基礎。清單公布後,各級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一律不能擅自設定行政許可事項,不得對已經取消的事項以其他名目搞變相審批。今後,將依據法律法規調整變化和國務院下放事項的要求,每年修訂一次行政許可事項目錄,並向社會公布。清單公布以來,市級行政許可事項辦理量同比減少17%,實際審批辦結時間提速12%。

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 實行「一顆印章管審批」

實行審批職責與監管職責相分離,推進政府部門由注重審批向更加注重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是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重要目的,天津在這方面作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一是,整合市級行政審批部門內部行政審批職責。37個市級部門成立了行政審批處,將分散在各職能處室的行政審批職責全部整合到行政審批處,行政審批處整建制進駐「中心」,落實首席代表授權,實行集中審批和現場審批。二是,濱海新區率先成立行政審批局。2014年5月,濱海新區成立行政審批局,將18個部門的216項審批職責全部劃轉到行政審批局,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實行「一窗受理」、「車間式流水線」管理,「一張申請表」、「一份承諾書」備案,新設企業註冊「四證一章」一天辦結。三是,在各區縣推廣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經驗做法。各區縣積極推動、主動落實,各部門全力支持,確保高質量高水平複製。同時堅持深化改革,努力實現新超越,放大「一顆印章管審批」改革效應。目前已有14個區縣行政審批局掛牌,運行平穩,效果明顯。四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在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的同時,整合工商、食藥、質監等市場監管職能,成立統一的市場監管機構,集中行使監管權,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通過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和大數據手段,對各類市場主體實行信用風險等級管理;深化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整合街鎮執法力量,設立街道綜合執法機構,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建立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對行政執法人員和執法行為進行全面全程監督,努力走出一條全國領先的事中事後監管新路子。

圍繞服務便利化 改革創新審批服務機制

以服務便利化為目標,天津市實行了行政審批服務機制多項創新。一是,實行網上審批辦理。依託全市統一的行政許可服務網,建立網上辦事大廳,今年所有行政許可事項,都可以實現網上申報、審核、審批。申請人只需在網上填寫「一張申請表、一份承諾書」,就能完成申報,並實時查看辦理進度。審批部門通過全市統一的基礎信息平臺,確認申請人申報身份,實現信息共享,簡化申報手續;辦理結果通過網上辦事大廳、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方式,即時向申請人反饋,實現遠程高效辦理。二是,改革企業設立聯合審批。2013年,天津市實施了企業設立「三天四證一章」制度,新設立企業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工商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國稅部門稅務證、地稅部門稅務證和企業公章。2014年,結合區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進一步簡化程序,區縣行政審批局實現了「一天四證一章」。今年,又實現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使新設立企業在市和區縣兩級「中心」全面實現「一天一證一章」,繼續保持全國最快。三是,簡化企業準入審批。將港口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廣告經營許可等22項行政許可事項由前置改為後置,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時不再提交相關審批要件,降低了準入門檻。四是,改革政府投資項目審批。2014年,將政府投資項目納入聯合審批程序辦理,除審批環節外,又增加了概算預算審查、辦理竣工決算、增轉固定資產及辦理房地產權證等環節,實現了從項目審批到資產完全交付的全程管理服務與監督。同時,將政府投資項目全程辦理時間由125個工作日縮減到99個工作日,實現大幅度提速。五是,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機構。針對中介機構影響審批效率問題,市政府出臺了《天津市中介機構提供行政許可審批要件管理辦法》,市審批辦制定配套評價考核辦法,行業主管部門制定行業管理辦法,規範合同文本,建立中介機構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形成了行政審批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行政許可實施部門、行業協會、中介機構「五位一體」工作機制,做到了中介機構申報材料、收費項目、辦理時限和出具報告「四統一」,73項行政許可事項涉及的166個要件與23類共491家中介機構的承諾信息在網上一一對應公示,實現中介服務效率整體提速30%以上。

加強制度建設,依法規範行政審批

為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範行政許可服務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際,2014年,在總結實施《天津市行政審批管理規定》(2006年市政府103號令)8年的基礎上,制定了《天津市行政許可管理辦法》,《辦法》總結了我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多年工作中創新的做法和經驗,適應深化改革新形勢的要求,對行政許可事項的設定、實施和監管作出明確規定。天津市還制定了《天津市行政許可違法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天津市設定與實施行政許可規定》、《天津市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規定》,為加強依法行政,制定推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天津市將圍繞實現投資與服務貿易和生活服務便利化,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依法審批,大力簡政放權,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為載體,充分發揮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優勢,深化行政審批機制創新,規範審批行為,完善服務體系,加強行政審批監督,努力實現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新突破。

相關焦點

  • 安徽再下創新「先手棋」,全國首座創新主題館開館
    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在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今天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三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舉行安徽創新館開館暨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不忘初心的政治信仰,牢記使命的政治擔當、永遠奮鬥的政治本色,下好創新先手棋。
  • 天津河西行政許可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
    天津河西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成立於2004年6月。目前,「中心」共有27(23個部門有授權委託書)個進駐部門,74名工作人員,可辦理各類事項127個,年平均辦件量達8萬餘件,按期辦結率100%,審批速度較04年成立時提速60%。
  • "一站式"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試運行
    眾多企業和市民翹首以盼的天津市「一站式」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將於明日即2004年 11月 1日正式投入試運行。據悉,第一批集中辦理的行政許可事項為 525項。   30日,市政府作出《關於集中辦理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
  • 天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對365個審批項實施再提速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張建新、薛飛)今年6月,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對進入中心的849個審批事項中的365個實施再提速,在審批效率已經提高40%的基礎上,平均壓縮時間4.5天,最長的由過去的20天壓縮到5天,平均辦結時間由進入中心前的23.9天減少到10.8天。
  • 天津進一步擴大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審批及服務事項
    31日,第二批313項行政審批及配套服務事項在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開始集中辦理。以此為標誌,目前,進駐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的部門和單位已達85個,集中辦理的審批及配套服務事項共924項。  第二批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進入「中心」後,天津市集中審批服務事項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基本涵蓋了全市行政審批事項的全部內容。
  • 周村「先手棋」:企業技術創新引領工業轉型
    新景表業生產的「一最」(EZUI)智能手錶,上線僅2小時便完成10萬元的眾籌目標;赫爾希公司正火力全開,搶佔國內植物膠囊市場這片「藍海」……這一家家嶄露頭角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見證了周村在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博弈中走出的一步「先手棋」。這個傳統老工業城市正在創新路上日漸樹起「領跑」的自信。
  • 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開通行政審批服務網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全面推行行政審批制定改革,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開發建設了天津市行政審批服務網, 11月1日正式建成開通。    天津市行政審批服務網與市行政審批運行網絡、政府各部門網絡、各區縣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網絡連通,設有中心簡介、辦事指南、效能監察、審批改革等9個欄目,集合了天津市68個市級行政部門的615個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公布了所有事項的名稱、申請條件、辦理流程、提供材料目錄、承諾辦結時限、有無收費等全部信息。申請人可以通過該網站下載所需表格填寫,有的還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
  • 精心下好「三手棋」 做好項目「大文章」
    按照省市部署,樂山市市中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核心區」、勇當樂山建設全省區域中心城市「排頭兵」「兩個目標」,千方百計以項目包裝儲備,尋求突破和創新發展。 眾所周知,項目是強基礎、增後勁的重要抓手,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載體。為此,市中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努力打好「主體仗」,精心下好「三手棋」,認真做好項目包裝儲備工作。
  • 合肥經開區:發力「新基建」下好「先手棋」
    「數」立信心 「智」勝未來合肥經開區:發力「新基建」下好「先手棋」在「新基建」風口下,唯有乘勢而上,才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作為安徽第一大工業聚集區,合肥經開區緊抓經濟新動能培育,聚焦新產業、新業態,下好新基建項目「先手棋」,對衝疫情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全力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高地。
  • 【雙城開篇: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省人大代表陳洪濤:用好同城化...
    省人大代表陳洪濤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0日訊(川網集團省兩會報導組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加快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5月9日,省人大代表、德陽中科先進位造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陳洪濤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是實現成德眉資同城化的根本保障,建議成德眉資四地不斷增強科技協同創新能力,共同提升科技創新平臺服務能力。  「2020年3月,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 下好基層組織換屆選舉「先手棋」
    新一輪換屆選舉工作在即,各級黨組織要下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先手棋」,保障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開展。超前謀劃,在掌握村情上先行。要準確把握村(社區)中的實際情況,是做好村「兩委」換屆選舉的重要前提。
  • 變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 安徽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政許可開始改革
    變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 安徽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政許可開始改革 資訊標籤: 安徽省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改革
  • 天津:市區鄉鎮(街道)三級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預約審批服務
    人才落戶常年辦 審批服務全天候市區鄉鎮(街道)三級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預約審批服務日前,市審批辦為落實窗口服務單位要「傾注感情辦、盡心竭力辦、痛痛快快辦」的要求,制定下發了《天津市市區鄉鎮(街道)三級中心預約審批服務辦法(試行)》,要求各區行政服務中心「海河英才」落戶聯審窗口周六周日不休息,區行政審批綜合受理窗口和鄉鎮
  • 教育部:積極作為 在世界高等教育下一輪改革中下好一招「先手棋」
    在線教學需要教師轉變在課堂教學時「我講你聽」的方式,而是要時時感覺學生學到了沒有、學會了沒有、學好了沒有,我們這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還需要進一步轉變。學生也不像在課堂教學的時候面對面,而是背靠背,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第二,從技術方法上來說,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提升改進空間。我們的運行保障能力、新技術對教學服務的針對性還需要提高。
  • 天津市投資項目將進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審批
    新華社天津3月31日電(記者 周潤健)4月1日起,天津市政府投資項目將全部進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聯合審批。    天津市人民政府近日下發的《關於政府投資項目全部進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行聯合審批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政府投資項目聯合審批是將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由多部門、分環節獨立進行行政審批的模式轉為集中到許可中心集中辦理的模式,包括立項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初步設計審批、開工許可審批、驗收與確權等各個階段和概算預算審查、辦理竣工決算、轉固定資產、辦理房地產權證等各個環節。
  • 改革創新的新突破——水利部行政審批受理中心組建運行紀實
    在水利事業跨越發展的春天裡,在共和國改革前行的腳步聲中,水利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奮力前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2015年年初,水利部黨組審時度勢,積極轉變水行政職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決定組建運行行政審批受理中心。  在部黨組關懷和各司局支持下,中心組建快馬加鞭,一路疾行。2015年6月15日,在籌備3個月後,中心掛牌,開始試運行。
  • 下好區域發展「先手棋」——常山縣推進教育改革紀實
    開拓創新,打造發展 主引擎7月28日下午4時30分,記者在同弓鄉第一中心幼兒園看到,兩幢教學樓裝修一新,米黃色的外立面、咖啡色的裝飾線分外顯眼,教學樓之間的廊道曲徑通幽,方便幼兒雨雪天行走。園長張敏芳說,這是在原同弓鄉中心小學校址上改建而成的公辦幼兒園,是常山縣教工幼兒園幼教集團的分園,按照省二級幼兒園的標準配備硬體設施。
  • 下好智慧校園建設「先手棋」
    安徽蚌埠,一個不起眼的三線小城市,最近卻在教育領域下了一盤大棋——全域推進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 隨著中國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智能化教育的優勢不斷凸顯,打造智慧校園成為發展趨勢。
  • 餘杭區行政服務中心:改革不停步 服務無止境
    這些年,餘杭區行政服務中心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有力抓手,圍繞「政府數位化轉型」這一核心要義,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服務形式,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多措並舉提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為杭州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窗口」提供餘杭樣本。
  • 未央改革成果巡禮|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改革工作紀實
    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改革工作紀實開展相對集中許可,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按照改革要求,積極探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方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以「填空式」零基礎申報為切入點,推行「標準化」審批模式,避免了政企雙方理解偏差的雙重標準問題,杜絕了「辦事反覆跑」「材料重複送」,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求人、不折騰,提高了行政效率,節約了行政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