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土生土長的周村化工企業,也能引得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親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周村本土企業,研發的智能化造紙機械,竟能填補我國造紙裝備製造業技術空白?新景表業生產的「一最」(EZUI)智能手錶,上線僅2小時便完成10萬元的眾籌目標;赫爾希公司正火力全開,搶佔國內植物膠囊市場這片「藍海」……
這一家家嶄露頭角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見證了周村在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博弈中走出的一步「先手棋」。這個傳統老工業城市正在創新路上日漸樹起「領跑」的自信。
院士造訪周村本土企業背後
「中國工程院院士來周村了,而且還不止一位。」院士造訪消息傳來,一時讓山東華安新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周村化工企業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究竟是什麼原因,小村鎮上的華安新材料,能引起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永康、張生勇、陳芬兒,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宏、呂劍、張偉等眾多行業翹楚的興趣呢?原來,目前華安新材料已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氟利昂替代品生產基地。通過與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博士呂劍團隊的合作,華安新材料一舉打破國外對新型高效綠色製冷劑的市場壟斷。「這次院士和專家能來到華安,是對我們企業的充分肯定。」華安新材料總經理段琦的話飽含深意。
新產品為企業贏得了新商機。「目前公司已經與美國霍尼韋爾、日本大金等國際頂尖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美的、海信、格力等諸多國內知名企業也成為我們穩定的客戶。」段琦認為,技術創新和專業化發展,是科技企業打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智能壓光機問鼎世界
淄博泰鼎造紙機械有限公司,本是周村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是2016年市、區重大項目名單的公布後,才引起業界關注。
此前鮮為人知的淄博泰鼎,一直作風低調,從不張揚,卻在我國首創造紙裝備製造業分區可控中高輥製造技術,自主開發出智能化造紙機械——壓光機。
作為提高紙面光澤度的專用設備,壓光機是提升紙業產品質量關鍵,然而受技術水平制約,國內造紙企業長期以來只能使用國外進口的高價壓光機。面對這一窘境,泰鼎公司董事長諸葛寶鈞和總經理宋一貞帶領技術人員潛心鑽研20餘年,一舉打破了多年來外國企業對這一市場的壟斷。
泰鼎公司研發生產的智能化壓光機在技術含量和配置等方面的多項關鍵技術指標都超過了進口設備,而且在價格上也更具優勢,這也迫使外國廠商把中國市場上的產品降價30%—40%。
智能手錶見證供給側改革
在周村,一款名為「一最」(EZUI)的智能手錶在國內某知名電商網站啟動眾籌。原計劃10萬元的眾籌目標,上線僅2小時20分後就已宣告完成,上線第四天即獲得近74萬元眾籌資金。這款智能手錶的生產研發者,正是周村本土企業——山東新景表業有限公司。
這家企業,從代加工機械錶、石英表為主,到自主研發生產智能穿戴設備,在順應消費者需求,深化企業供給側改革的博弈中,走出了一步「先手棋」。
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如何在漸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快人一步、高人一著,成了任何企業都不容迴避的問題。「推進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市場出清,扶持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發展,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全要素經濟增長率。」周村區委書記韓崑山的話一語中的。
以新景表業、赫爾希膠囊、薩菲爾晶體、磊寶鋯業等一大批創新成長性企業為代表,周村本土企業在技術創新、裝備提升、產業鏈延伸等領域頻頻「落子」,將供給側改革這盤「大棋」下得風生水起。也讓這個傳統老工業城市在創新路上日漸樹起「領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