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誦禮拜觀世音菩薩,謹記3個字,才會有感應有求必應

2020-12-20 佛語點悟

念誦禮拜觀世音菩薩,謹記3個字,才會有感應有求必應。

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有著很深的緣分。觀世音菩薩很早就成佛了,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廣渡眾生的宏願,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現渡人。觀世音菩薩是我國四大菩薩之一,代表著無盡的大慈大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和大勢至菩薩共同輔佐阿彌陀佛,接引念佛往生的眾生。

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化身,《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闢支佛身得度者,即現闢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pí)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sè)、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楞嚴經》「: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

所以念誦禮拜觀世音菩薩,要做到「恭敬心」。怎樣培養至誠心和恭敬心?對佛的智慧、福德與能力認識越深入,越是知道佛的圓滿、個人的不足,越容易發自內心地生起恭敬之心。對世界與六道認識越深入,就會對輪迴的厭離心越強,對世間的貪戀越輕,就越有不敢懈怠的理由了。建議多多閱讀大乘經典,深入經藏,提升智慧,就有真實的出離心、恭敬心了。以恭敬心常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才會有感應有求必應。南無觀世音菩薩(三稱)。

相關焦點

  • 佛教: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做到兩個字,有求自然得到感應
    佛教: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做到兩個字,有求自然得到感應。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稱,可見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許多人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其實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不舍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現渡眾生。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和大勢至菩薩共同輔助阿彌陀佛,接引念佛往生的眾生。
  • 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要想得到福報,首先要做到兩個字
    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要想得到福報,首先要做到兩個字。在我國有四大著名的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再有就是觀世音菩薩。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有很深的緣分。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
  • 心中有怨,嗔恨心重,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念誦普門品
    不過,還好,我們有妙法蓮華經,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云: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宣化上人告誡我們: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也可以說是個「妙人」。作為普通人,希望消除嗔恨,可以求助於妙法蓮華經,求助於觀世音菩薩。
  • 有苦惱,有煩惱,多念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
    普門品是法華經第二十五品,全文2000多字,非常適合作為日課每天讀誦。只要你受諸苦惱,聽說過觀世音菩薩,對觀世音菩薩聖號一心稱名,堅持念誦普門品,苦惱慢慢的就沒有了。不用想苦惱什麼時候才能沒有,你只需要堅持念誦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聖號就可以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非常可行的方法,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是根本。如果不相信,自然不會一心稱名,也不會讀誦普門品。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單獨流通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讀大悲咒,讀普門品念菩薩名號三位一體的相結合,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託夢給他。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個字,福報無量!
    在漢地很多地區,都有人在家中設立佛堂,迎請觀世音菩薩,每天參拜,甚至給她上香。觀世音菩薩名號,來自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也有人說,菩薩的名號,來自於眾生對他威德的敬仰。此菩薩時常「觀世間音聲,尋聲救苦」,因此名為觀世音。
  • 末法時期,我們禮拜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得不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助?
    我們苦難眾生,身現囫圇,觀世音菩薩給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結緣,所以虔誠禮拜觀世音菩薩必定得到其救護。按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普門示現」和「普度眾生」這是觀世音菩薩具有慈悲大愛的根本目的所在。普度眾生:是指眾生在任何狀態下的痛苦和祈求,都可以得到解決。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開示】觀音大士像讚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菩薩是汝,非畫非像。又復應知,自他不二。能如是觀,真不思議。【略解】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中國乃是東南亞國家家喻戶曉的大菩薩,在中國古時候更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景象。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個中國佛教歷史,更是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難災厄的時候,許多人會第一個想到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
  • 星雲大師:禮拜觀音菩薩的感應
    為了讓我安住於佛門,於是請戒師燃燒戒疤時,把我的戒疤燒大一點,以留下明顯的印識,讓社會上的人一看,就明了這是個曾經出過家的人,而杜絕我立足於社會的念頭,使我『置之死地而後生』,死心塌地的做個出家人。太傻了,你要拜拜觀世音菩薩求智慧啊!」說完「啪!」又打了下來。我聽了戒師師父的話,手上的疼痛早已忘到九霄雲外,心中一點也不感到難過,只覺得眼前展現無盡的光明,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啊!禮拜觀世音菩薩,就會有智慧嗎?
  • 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對治「貪、嗔、痴」,這四個字是關鍵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如果有眾生淫慾心重,只要常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遠離淫慾;如果嗔恚心嚴重,時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遠離嗔恚;如果愚痴蠢笨,時常憶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也能遠離愚痴、開啟智慧。
  • 佛教: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的淵源,你知道嗎?
    大乘佛教裡比較經典的咒語,如「楞嚴咒」(最長,咒中之王)、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觀音菩薩心咒)、準提神咒、文殊菩薩心咒、十小咒等等。咒語,聽起來似乎很神秘,其實就是在度心。它一般用於佛教法會上或修行人日常念誦,幫助人破除一切無明煩惱、消除障礙,得無邊殊勝利益和圓滿的光明智慧,獲究竟清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 全文
    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che1 qu2)、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fang3),漂墮羅剎(cha4)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 深入經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菩薩不能成就人的貪念
    誰有病,我勸人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用念佛的功德回向給自己。誰要是有啥難處,生死攸關的時候,誦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聞到有求救的音聲,肯定會救度。別有點啥事都找觀世音菩薩,菩薩不是人的奴僕,記住。若想讓觀世音菩薩幫助、救度,用什麼作為回報呀?我們平時要多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和菩薩結緣,積聚功德。怎麼積聚功德?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
    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部分,這個單行本是如何產生的呢?後漢明帝時,佛教傳進中國,從後漢到東晉,這幾百年間都是中印的高僧大德翻譯佛經、附帶講學的時期。東晉末年,中國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國,即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分別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在此期間,後秦鳩摩羅什把《法華經》翻譯到中國來。十六國中有個國家叫北涼王國,其君主北涼王叫沮渠蒙遜。有一次他得了重病,請了許多的醫生來給他醫療,歷經很久,醫藥無效。這時印度高僧曇無讖就對北涼王說,你得的是業障病。
  • 感應故事~修持大悲咒求職的真實經歷
    面對此情況,我們有些失望,但並不灰心,還是照常念誦大悲咒,因為我們抱定一個信念,對觀世音菩薩深信不疑,事情暫時不順只是業障太深,只要長期堅持持誦大悲咒,消除諸障礙,事情一定會有轉機。  第二天親戚打來電話,說領導主動找他詢問我的詳細情況,並說工作的事會放在心上。
  •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常會有人說某處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很靈驗,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菩薩來說,何處不是道場?何處不可度眾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如一月在天,影現眾生,隨處示現,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誠心祈請,不論是哪個地方,菩薩總會如約而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經變」圖像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變,又稱觀音經變,是根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而繪製的,也就是說「觀音經變」原本是法華經變中的一品,是和法華經變中的「觀音普門品」與單獨的「觀音普門品變」相似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一是作為法華經變中的一部分而出現的,另一則是獨立出現,並在經變畫的中心位置出現了觀音的說法像,形成了表現觀音為主題的經變。這也是《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獨立流行而成《觀音經》的結果。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佑華夏,保江山...
    觀世音菩薩以其宏深的大悲願力現三十二化身 發十二大願施十四種無畏 化千手千眼眾生只要懇切禮念觀世音菩薩聖名就能與觀世音菩薩感應>有求必應 所願皆成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
  • 宣化上人開示:危難緊急時候念觀世音菩薩有大效果
    在最危險的時候,心中這樣觀想:「反正我現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拼命來念觀世音菩薩,也許有一線希望。」要有這種思想,可以遇難呈祥。好像所乘的飛機,在空中忽然發生故障,即將墮地。這時要念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