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句經典因果名言,萬事有因果,世人應盡知!

2020-12-12 古典文化和詩詞

1.一報還一報。

2.好心自有好報。

3.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4.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5.清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

6.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7.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8.聖賢之學,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

9.在罪惡中遊泳的人,必將在悲哀中沉沒。

10.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11.無所求而為之善是真善;有所謀而為之善是假善。

12.為人處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則是假善。

13.發於內心的善行是真善;裝給別人看的善行是假善。

14.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

15.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誕生。一念噁心起,地獄已現前。

16.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17.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18.不要以為無人知曉,虛空中有注視你的眼睛,善惡臨終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19.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謂無知;善報、惡報、速報、遲報,終須有報。

20.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汙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21.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不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22.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1.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賞析:這句話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此以風與浪、潮與江的關係為喻,說明事物發展變化都是有因果聯繫的。2.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賞析: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不要認為因果報應沒有人看見。近的會報應在自己身上,遠的則會報應在兒孫身上。意在勸人為善。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邊的《了知因果》關注即可!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今生已受前生福,再結來生不了緣  1.詩句是作者「讀禪經」後對事物因果關係的一種感悟,認為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滅亡都是有條件的,因果是複雜地相連的。  3.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出自《呂語集粹·存養》。播種什麼就收穫什麼,事物的結果來自種下的種子。比喻萬事萬物都有因果。也比喻不同的行為有不同的結果。  4.
  • 朋友圈經典到心碎的句子,萬事皆有因果,因果皆有報應
    5.人有兩畝地,白天一畝是填飽肚子,晚上一畝是培養自己的未來。6.我常常會忍不住想:如果我和你再見面,結局會不會很精彩,不一樣?如果命運是一扇可以跨越的門呢?那麼,我們能不能從此一個人,把幸福留在紅塵之外,從此不製造塵埃,不問世事,不感嘆人間蒼涼?7.累了就休息一下:人生如彩虹。
  • 世人不信因果,何曾有誰逃出了因果?
    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中說,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 關於因果12句話,句句經典!
    01.在這個世間上,只有因果,並沒有如果。02.如果真的能琢磨出因果出來,那要不是看破紅塵,而就是命不久矣了。03.在因果循環的紡車上,輾轉地織出了紅線。05.或者說,每一件事情,都自然有著它本身的因果關係,正因為有著選擇,才會有著錯過;正因為有了錯過,才會有了失去;正因為有了失去,才會有著珍惜;正因為有了珍惜,又才會有了得到;正因為有了得到,才會有著選擇......萬事萬物當中,循環得就像一齣戲,淡然得就像最初的那樣。
  • 因果報應的佛家經典語錄好句摘抄, 關於因果循環的佛語
    因果報應的佛家經典語錄(一) 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有磨難。(二) 因果循環,日念一善子女積福!(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什麼都報。(四)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五) 現在越做惡的人活的越好,善良的人沒好報,蒼天真的不會饒過做惡的人,那天下太平了。
  • 因果教育最直指人心之經典——《玉曆寶鈔》動漫全集
    古聖先王教化施設,無不以倫理、道德、因果三者為教育綱領。時值末法,因果教育更為至要。印祖畢生印贈經典,特重因果,蓋由倫理道德教育,須深明因果者,方能信得貼切,行得透徹,縱值高名厚利亦無動搖。故清周安士先生云:「人人深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二十五史便是因果報應之見證。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以因果為學修基礎,因果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裁判。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今生已受前生福,再結來生不了緣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今生已受前生福,再結來生不了緣1.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出自《纓絡經·有行無行品》。善良之人做好事,會有好的回報;惡人幹壞事,會有壞的報應。此原為佛家因果報應之說。佛家認為報應是遲早的問題:「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甚至認為:今生不報,來世必報。
  • 因果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此因果又是什麼?因果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從廣義來說,所有法都離不開因果。外器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緣,沒有一個是無因無緣的;有情世界,即眾生的身口意,也是有因有緣,所以從廣義講,一切法都是因果。  從狹義的角度講,因果是什麼呢?行善得快樂,造惡得痛苦,就是狹義的因果。
  • 因果教育最直指人心之經典:《玉曆寶鈔》動漫全集(淨空老法師鑑定)
    古聖先王教化施設,無不以倫理、道德、因果三者為教育綱領。時值末法,因果教育更為至要。印祖畢生印贈經典,特重因果,蓋由倫理道德教育,須深明因果者,方能信得貼切,行得透徹,縱值高名厚利亦無動搖。故清周安士先生云:「人人深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二十五史便是因果報應之見證。
  • 感悟人生: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
    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善良,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上天從來都不會偏袒壞人,一時的得逞不代表一世的贏家,強求奪取的早晚會失去。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對口蜜腹劍的人微笑著打哈哈。對吹牛拍馬的人不要與他為敵。對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離。對挑撥離間的人最好謹言慎行。對翻臉無情的人應該留一手。對憤世嫉俗的人睜隻眼閉隻眼。被人欺騙,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善良。
  • 納蘭性德洗盡鉛華之作,4句就有3句經典,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後世的一句「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至少道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納蘭性德的詞在當時真的很風靡;另一個是這當真是一個情深不淺的男子,不然心事為何藏得那麼深?然而就算是出入都被眾人相擁,走到哪都被世人追捧,仍沒有人能了解這位翩翩公子內心的苦。在人前他笑面迎人,作他的宮中一等侍衛,當他的詞壇新秀,可在人後他卻暗自垂淚,懷念那逝去的摯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納蘭性德一首洗盡鉛華之作,全詞共4句就有3句經典,開篇7個字化用蘇軾的名句,驚豔世人。
  • 1從因果律出發,踏上智慧之旅
    或許這幾個你都不會選,因為有一個更好的答案:因果律。因果律也稱因果法則,因果定律,是世界上最重要、覆蓋面最廣的法則。微觀上,我們自己的音容相貌、成長發展、成敗得失,宏觀上,宇宙運行、社會發展、世事更迭等無不受因果律支配,無不是因果律運行的必然結果。
  • [格瓦榮布仁波切-顯密文庫]:細談因果
    一、【什麼是因緣果報】在佛法中有很多概念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搞不清楚一些基本的知識,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正確的掌握和運用佛法的道理利益自己和他人。說到因果,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大都知道一二。同時社會中認識的因果和佛法卻並不一樣。普通人沒有學習過佛法經典,因果的概念都是通過書籍的轉述,他人的灌輸這種途徑得來。但這些見解鮮有真正依據佛法經典而來的。都是大家認為因果是怎麼回事,是大家的依靠自己的認知來推測出的。這就造成了很多的誤解。普通人對於因果的概念多數就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如果相信來世的則會認為這個結果可以到下一世才出現。
  •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
    【35】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
  • 關於因果的隨筆感悟
    但個人看來,這跟臨時抱佛腳和希望天上掉餡餅一樣,都不太現實,其實也違背了因果。如果你是真正與我佛有緣的人,你會明白,佛法是希望你踐行善,不作惡,而不是希望你有了需求就去拜,而不去思考,不去努力,不去奮鬥。在《金剛般若菠蘿蜜經》中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18句佛家因果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省!
    5. 殺蟲蟻者,除罪墮地獄,彼當來索命五百次。9. 故曰:「萬惡淫為首。」13.少有阻礙,生瞋恨心。14. 已生惡法,為欲壞之;未生惡法,為遮不起;未生善法,為令速生;已生善法,為令增廣。——《優婆塞戒經》15. 凡欲語者,先觀自心,此語由貪、由嗔、由痴而發者,當止勿說。一切行動亦然,久久防護,自然三業清淨。——《入佛子菩提行論》16.
  • 「唯心因果」有多厲害?
    講唯心因果,佛經上說:「威光巍巍,無見頂相,是一心報。」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無見頂相」「無見頂相」,仰之彌高,一看肅然起敬,也是一心之報。相好的果報、現象的果報、生命的果報.這些都是自己心行的因果來的。又有偈云:是心不在緣,亦不離眾緣,非有亦非無,而能起大果。心不在緣,什麼緣?老子有句名言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一個人沒有看到過那個東西,沒有習慣,心裡不會亂。物質文明越發達,人類的欲望愈高。
  • 不明因果者,常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以此來質疑因果存在
    世俗的眼界中觀察好人沒好報,有幾種可能:1、因果通三世,前世的惡業今生成熟,今生的善業來世成熟。世人沒有這個對比,就將享壽50歲和那些八九十的老人對比,自然就會得出不合因果的結論。或者甚至有的人陽壽只是30歲,因行善業延壽到50歲,也是多活了20年,世人沒有神通觀察能力,不知真相,只會從表面去看待,再廣而告之,猶如以盲引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