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開瓶器博物館的第 21 枚開瓶器
館藏編號:G709
秘藏一覽
榮辱不驚 去留無意
空杯心態 無往不利
盡情揮桿 從容沉穩
高爾夫運動是一場真正的修行
盡情揮桿,從容沉穩
藍天、白雲、綠草、還有最為關鍵的高爾夫球桿,組成了迷人的高爾夫運動。自從羅馬帝國近代,人們就開始享受在戶外一邊期待步一邊用力擊球的快樂,但當時人們所用的球桿不過是一些彎曲的棍子。
如今這些彎曲的棍子已經演變成一套經過精細打磨而成的器具,以用來應付那些不斷變化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廣闊場地中隱藏的沙坑、水塘以及草叢。
源自蘇格蘭最淳樸的方言gouf
高爾夫球起源於蘇格蘭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古時的一位蘇格蘭牧人在放牧時,偶然用一根棍子將一顆圓石擊入野兔子洞中。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後來稱為高爾夫球的運動。
後形成於14、15世紀。名稱golf便來自蘇格蘭的方言gouf,其意為「擊、打」。
今天,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高爾夫球場仍然像蘇格蘭最初玩高爾夫球場那樣,將球場建在生長著草叢的海邊沙地附近。
高爾夫球場既要有平坦的沙灘和蔥綠的草皮,又要有一定的起伏和溝壑水流。設在海濱的現代高爾夫球場仍沿用蘇格蘭語的稱謂「林克斯(link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蘇格蘭作為高爾夫故鄉,同樣也是高爾夫球桿的誕生地。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支木桿。大約在18世紀初,金屬桿頭球桿出現了並在之後取代了長鼻木桿。
原因是鐵質桿頭比木質桿頭堅硬,使用這種球桿比較好處理一些特殊困難球位的球。隨著新材料與科技研究新成果的湧現,也推動著高爾夫球桿的改造與更新。
1912年,第一批無接縫鐵桿在英格蘭問世。但直到1929年鐵桿的合法性。才獲得聖安德魯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承認。
「永不抬頭」和「永不後退」
永遠不能向後退的運動
馬雲說,「高爾夫球是永遠不能向後退的運動,是不能後悔的運動。要堅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於標準桿,還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後悔。就像生命,一旦開啟,不管好與壞、順與逆、痛苦與悲哀,都只能向前。」
在馬雲的「高爾夫辭典」裡有兩句話:「永不抬頭」和「永不後退」。要堅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於標準桿,還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後悔。就像生命,一旦開啟,不管好與壞、順與逆、痛苦與悲哀,都只能向前。」
「一桿定乾坤」商界傳奇
許多成功的商業合作都是在高爾夫球場上談成的。比如在商界至今都廣為流傳的馬雲「一桿定乾坤」的故事——瘦小的馬雲揮了揮桿,10億美元就滾入了阿里巴巴的口袋。
揮桿像蕩鞦韆一樣輕鬆自由
揮動高爾夫球桿打球的安逸感,這正是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這個特點要求不要把球看得太重要,你不過是在揮動球桿而已。
在人生路途上,你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得失,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讓自己保持淡定。
你要運動,而不是球要在運動
有的人在打出自己不喜歡的球後會歸咎於球或者球桿上。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是明白的,一切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
在揮動球桿的那一瞬間,都不該抱怨,不後退,學會接受教訓。
揮動球桿的綠與白之歌
在綠地和新鮮空氣中的美好生活
「高爾夫」原意為「在綠地和新鮮空氣中的美好生活」,是英文單詞GOLF的音譯。
GOLF是由四個英文詞彙的首字母縮寫構成的:G— 綠色(green);O—氧氣( oxygen );L—陽光(light );F—友誼(friendship)。高爾夫球運動是一種把享受大自然樂趣、體育鍛鍊和遊戲集於一身的運動。
將目標放在心中
高爾夫運動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目標放在心中,如果要讓球按預設的方向前進。就必須做到在乞求的過程中不能抬頭看目標,只能把目標放在心中。
因為頭好比是起著一個中軸的作用,即使有絲毫的偏移都會改變球的飛行軌跡。人們通常都急切地想要知道結果,而忘記了結果只不過是我麼做了正確行動之後的副產品。
揮桿高爾夫好似一場人生
揮動高爾夫球桿打的每一場高爾夫,都像一場人生。每一個球洞就像是人生每個階段的目標,比賽的輸贏是看每一洞的成績。
人生的輸贏同樣看中每個階段的過程。沿途中,有機會享受山景、海景和小橋流水,也可能遇到沙坑、水潭、長草區。
有時候我們需要逆風出擊,有時候要面對崎嶇的地形,每一次擊球都要認真對待,沉著應對。就和人生一樣,有陰晴圓缺,有順境有逆境,永遠無法預知後事,只能認真走好每一步。
高爾夫球桿 開瓶器
好比谷事會的這枚高爾夫球桿開瓶器,若將目標放在心中,專注於把每個動作做好。結果自然就會好。把目標放在眼中的人,容易變得急功近利,無法保證品質。
高爾夫文化在中國:高爾夫運動體現了現代社會對禮儀、誠信、公平和平等的發展需求,非常適合在中國的發展和推廣。中國的社會文化是高爾夫運動發展的土壤,在文化本質上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