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越: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現代化親歷記
見證改革開放40年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現代化親歷記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國力量。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在高等教育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破繭成蝶,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後走向現代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探訪40年來的變遷,本網採訪了首都師範大學圖書館前館長胡越。作為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畢業進入高校圖書館工作,30多年的工作歷程,胡館長見證了圖書館從封閉、手工操作走向數位化、現代化的全過程。
-
上海700所中小學圖書館「換代」 建成現代化圖書館
上海市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現場推進會近日舉行。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完成610所小學、初中和近100所高中圖書館功能提升,建成一批集「藏、借、閱、研、休」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圖書館。
-
廣州市協和小學利用RFID建設現代化智慧圖書館
智慧圖書館:便利、高效、自主廣州市協和小學有著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閱讀氛圍濃鬱。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學校在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針對原先校園圖書館開放時間不靈活、借閱歸還、圖書查找流程繁瑣費時的「痛點」,學校斥資三十多萬打造「智慧圖書館」。在交流活動中,工作人員對學校智慧圖書館項目以及閱讀線上平臺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享。
-
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
在談到中國建設道路時,他指出:「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現在的路子走對了。我們的政策是不會變的。」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鄧小平同志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認知,飽含豐富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精神,為當代中國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
台州市區將多一座現代化綜合性大型圖書館
黃巖區圖書館新館項目,現已完成招標馬上就要開建。黃巖圖書館新館工程方案設計圖黃巖圖書館新館是一座五層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型圖書館,位於西城街道雅林村,委羽街南側、金帶路東側,工程概算投資額1億元,總建築面積14660平方米,建設工期為4年。
-
「現代化中國方案」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超越
而中國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區別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中國現代化道路。一、對現代化價值選擇和文明形態進行重構「現代化中國方案」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方案,其價值遵循和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
-
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11月25日,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等特邀嘉賓,大會主席團主席、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大會主席團成員,特邀的第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以及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各有關分支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圖書館學(協)會正式代表、列席代表等350餘人參加大會。饒權致開幕詞。
-
[文化福州]中國人民大學助力福州市圖書館建設
圖書館有位「京城管家」:「市校合作」助力新格局跨進這棟嶄新的福州市圖書館,大開間格局映入眼帘,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成為如今這般模樣,新圖書館還經歷了一場由「京城管家」帶來的 「手術」。創新「市校合作」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建設是「市校合作」的成果之一。2015年冬天,新館建設進入關鍵期,中國人民大學為此提供了人才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宋姬芳成為了福州市圖書館館長。「不像個圖書館,就像是到了商場。」
-
中國國家圖書館開放新館 躍居世界第三大館(圖)
9月9日,中國國家圖書館新館造型酷似書籍和報章。當日,作為國家「十五」重點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經過中鐵建工集團3年多的緊張施工正式開館。這座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獻收藏基地,同時也將成為國內最先進的信息網絡服務基地。新館開館後,國家圖書館將新增讀者座位2900個,日均接待讀者能力增加8000人次,館舍面積達25萬平方米,成為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莫斯科圖書館的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
【大學】中國最美的50座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建築面積達32338平方米,閱覽座位3634個,為同時期廣西區內建築面積最大、設施最先進、現代化程度最高、網絡條件最好的圖書館。 9.雲南大學呈貢校區圖書館繼2002年擴建2萬多平方米新館後,2006年伊始,學校又將9千多平方米的6號樓改造為圖書館南書院。至此,圖書館目前館舍總面積達到44573平方米,生均面積已達2.33平方米。新館為南北雙塔樓,共17層,高85米,屹立於秀麗的南湖之濱,是一座高大宏偉的仿古式建築。 全館館藏文獻總量達2375706冊,其中電子圖書70餘萬冊,建有中國知網—CNKI、萬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
一體兩翼 集成創新 建設有特色的現代化研究型圖書館 ——訪東南...
館長顧建新帶領他的團隊,在「一體兩翼」總體發展思路的引領下,為我們呈現了建設一流大學圖書館的探索與實踐。 文章取自《中國現代教育裝備》第21期(總第181期),2013年11月 【館長簡介】
-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
以人為中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中國現代化之路的鮮明特色。「現代化的中國」,是百餘年來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現代化是一個過程,中國曾經被拋在這個過程之外。十九世紀中葉,在西方槍炮的衝擊下,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陷入內憂外患的災難深淵。
-
現代化之路的中國超越
而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自身實際相結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歷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條與西方資本主義迥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 現代化效率高,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我國經濟社會狀況比較落後,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農業國之一,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與西方發達國家可謂「天差地別」。
-
致敬教師 | 成都圖書館舉辦萬世師表——中國教育家展
五千年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綿延不斷,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如火如荼、任重道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中,在悠久文明與現代教育偉大的歷史交會處,必定有更加輝煌的教育新篇章。當然,正如「人民教育家」於漪所說,要「建立在我們扎紮實實艱苦奮鬥基礎上」。
-
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主題研討會召開
本站訊 1月6日上午,圖書館館長魏世江主持召開圖書館文化建設主題研討會,與會專家、教授圍繞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主題、展示載體等議題暢所欲言、出謀劃策,提出了許多頗具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會上,魏世江館長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全面介紹了圖書館的概況、管理服務、發展願景等有關內容。據介紹,海大圖書館建築面積共5.2萬平方米,閱覽座位3000多個,電子閱覽室座位400多個。截至目前,館藏紙本文獻190餘萬冊(其中海洋文庫館藏圖書6萬餘冊)、電子圖書110萬餘冊、中外文期刊3萬多種、中外文電子資料庫111個。
-
中國最美的8個大學圖書館,建議考生關注一下
山東理工大學圖書館(魯班獎)全國唯一一座配備沙發椅和按摩服務的圖書館。新建的逸夫圖書館,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外立面的石材猶如一排排書架。北側的退臺寓意著攀登的階梯,圖書館建築宛如伸開的雙臂。炳麟圖書館位於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由美籍華人實業家唐仲英先生捐助,並以其父親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其「水晶蓮花」造型在國內高校圖書館建築中獨樹一幟,已成為獨墅湖校區乃至獨墅湖高教區的一個標誌性建築。炳麟圖書館內的設計也很個性,圖書館地上高八層,地下一層,空間寬闊,觀光電梯像膠囊一樣,有太空艙的感覺。還有圖書館內還有咖啡吧,很有情調。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出版 聚焦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專家座談會11月26日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圍繞「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主題展開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報告構建了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體系、指標體系和定量標準體系,可為國家、地區和部門的現代化戰略和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及其團隊完成的第19部年度報告,全書約70多萬字,包括400多張圖表。
-
【中國新聞網】中國學者首提現代化度量衡 明確現代化指標評價標準...
孫自法 攝 繼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之後,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最新又提出現代化的度量衡概念,明確現代化的指標、評價、標準體系,推動現代化研究走向定量化和規範化。
-
中國這些最美的圖書館,看到都想去讀書了
而圖書館,則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徵。而今,人人都是低頭族,你有多久沒進去過圖書館了?看看下面這些圖書館,你就會情不自禁想去看看。天津濱海圖書館由原塘沽圖書館、漢沽圖書館、大港圖書館、塘沽少兒圖書館、漢沽少兒圖書館經過體制整合形成的大型總分館製圖書館,被譽為「中國最美圖書館」,科幻感十足。
-
高等教育現代化——中國經驗
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的教育事業走的是一條世界先進經驗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建設—實踐」之路。作為一個後髮型國家,教育現代化是一個有著目標指向的發展過程,外部目標體現在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滿足人民教育需求上;內部目標,即發展教育事業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建設」代表著對目標、方案、藍圖設計的主觀追求,「實踐」體現了達成目標、創造未來、實現藍圖的客觀探索,二者共同構成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實現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