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個深海漁業養殖牧場,上線了!

2020-12-19 騰訊網

直徑140米、總高40米……一個巨大的扁平柱狀物體,漂浮在距陸地幾十公裡外的蔚藍海面上,這是5月13日開始安裝的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海峽1號」

作為海洋新業態,也是福建省首個深海漁業養殖牧場,它以大黃魚為養殖對象,通過仿野生養殖的方式,大大提升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附加值,投用後預計可年產大黃魚1500噸

探秘「海峽1號」

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平臺「海峽1號」位於福鼎市沙埕鎮臺山島東南面海域,為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

其由福鼎城投委託馬尾船廠在舟山長宏國際船廠歷時兩年建造,2020年3月22日下水,4月24日到達養殖場位置,5月13日完成安裝投放。

(半潛船將「海峽1號」運輸到指定海域。寧德海事局提供)

項目總投資達2億元,其平臺直徑達140米,總體高度40米,網箱高度12米,最大有效養殖水體容積高達15萬立方米,以大黃魚為對象,通過仿野生養殖的方式,縮短仿野生大黃魚商品魚養殖周期,提升養殖風險抵禦能力。

(運載著「海峽1號」的半潛船準備起航。寧德海事局提供)

該養殖平臺適用於45米以上水深海域,配備網衣、發電系統、壓載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相關設施設備,並採用7點鋼製懸鏈系泊系統,可抵禦17級颱風。

「海峽1號」的投入使用,將帶動大黃魚養殖逐漸由近海向深遠海水域拓展,為福建乃至我國深遠海養殖提供技術創新引領和產業發展典範。

(在船廠建造完成後,「海峽1號」被運往碼頭。寧德海事局提供)

- End -

圖文來源 |閩東日報、寧德海事局

2020年11月20-22日,期待相聚廈門!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山東聯通助力5G海洋牧場平臺「長漁一號」投產
    與以往交付的海洋牧場平臺不同,山東聯通為「長漁一號」搭載了5G通訊基站,利用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廣連接的特點為海洋牧場定製5G+全景海洋牧場應用,助力打造首個國家級5G海洋牧場示範區。「長漁一號」 平臺主甲板長25米、寬25米,型深2.5米,在5G技術的助力下,該平臺可以在深海進行科學自動化養殖,不僅可以緩解傳統近海養殖設備給我國近岸和內灣帶來的環境壓力,還可以減少養殖病害,提高魚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與平臺相連的鋼製浮式養殖網箱長28米、寬28米,具有5000m的養殖體積,可分別進行不同魚類養殖實驗。
  • 福建省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清流漁業,給你好看
    福建省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清流漁業,給你好看2017-01-01 10: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日報        瀏覽量: 9105 次 我要評論   清流是福建省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全縣漁業養殖面積5.8萬畝。
  • 山東省發布《海洋牧場建設規劃》投資62億推動現代漁業轉型升級
    但長期以來,離岸養殖海域缺乏庇護、環境條件惡劣和漁業裝備技術的落後,使大規模海水養殖集中在狹小的近岸海域,帶來了產業密集、生態損失、病害風險等一系列問題。我國首個自主設計直徑30 米的離岸智能化坐底式網箱在煙臺中集來福士開工建設,全省大型鋼製深水智能網箱達到220個。首個海洋牧場氣墊船在無棣大河口海洋牧場投入使用。前不久,由中國海洋大學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聯合設計的國內首艘大型養殖工船在日照萬澤豐下水,開始在離岸50 海裡的黃海冷水團海域作業。
  • 福建省今年將開闢三四個灣外網箱養殖區
    &nbsp&nbsp&nbsp&nbsp近日,從福建省漁業工作會議獲悉,在海灣內養殖空間不斷縮小的情況下,今後福建省將積極拓展灣外養殖空間,確保福建省漁業產量穩步增長。
  • "齊"心"魯"力|大海深處有「良田」 海洋牧場正在改變傳統漁業生產...
    經濟參考報記者張武嶽 張力元 張昕怡 王凱曾經,漁業養殖的代表是近岸海域連片的養殖設施和粗放的餌料投喂。養殖產出大,汙染大,周而復始,「魚」越養越小。如今,在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加持」下,漁業養殖從近海走向遠海,從粗放轉為精細,擁有了科學的養殖方式和廣袤的發展空間,海上「良田」越來越肥沃。
  • 探營全國首個深海漁場!今年春節這兒的三文魚要上桌了
    在距日照海岸線130海裡的黃海深處,一座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的網箱潛伏於此,它是三十萬尾三文魚的「家」,也是我國首座深海漁場,它的名字叫「深藍1號」。「深藍一號」的投入使用,實現了近岸淺海養殖挺進深遠海,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徵程。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個智能化網箱交付
    作為市委、市政府今年重點打造的海洋牧場「百箱計劃」中第一個建成下水的智能化網箱,「國鮑1號」突破了傳統鮑魚、海膽深海養殖限制,真正實現海珍品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類野生」養殖,是煙臺市繼「藍鑽1號」「耕海1號」「長鯨1號」「長漁1號」等多項國內首創之後的又一新突破。
  • 這座海洋牧場創兩個世界第一
    海洋牧場智能網箱生產平臺海上「造田」,四人每年養殖1000噸魚從原始捕撈到科技養殖,從被動粗放到精緻發展,蔚藍的渤海深處正變成「海上糧倉」。2個月前,在渤海深處的大欽島附近海域,智能網箱「長鯨一號」正式下海。7月18日下午,當客船靠近這座海洋牧場的生產平臺,記者首先被這個海上的龐然大物所震撼。登臺遠眺,腳下深海網箱中的魚群隨處可見。作為目前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網箱,「長鯨一號」最大設計吃水30.5米,養殖容積60000立方米,設計使用壽命10年,相當於100個普通網箱。
  • 中國製成全球首臺專業大黃魚深海養殖裝備,漁場總投資為2億多元
    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1號」,其用途是在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近日,我國又建成了全球首臺專門為大黃魚養殖設計製造的單柱式深海養殖裝備——「海峽1號」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
  • 「海上糧倉」——「長鯨一號」築夢深藍為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
    用不了多久,這樣的海洋牧場平臺、深海養殖網箱、養殖工船將構建起海上的「綠水青山」。海上「造田」 四人每年即可養殖1000噸魚從原始捕撈到科技養殖,從被動粗放到精緻發展,蔚藍的齊魯海洋正變成「海上糧倉」。
  • 去年福州市漁業經濟總產值1130億元 居福建省首位
    去年福州市漁業經濟總產值1130億元 居福建省首位2019-02-20 13:24:00  水產養殖網  市海漁局協同市農業部門制定《關於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對設施漁業、稻漁綜合種養等現代漁業項目給予政策補助和支持;鼓勵發展高效生態養殖模式,全市新建完成工廠化養殖面積超12000平方米,新增抗風浪深水網箱32口,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1600多畝;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合作開展海工裝備養殖試驗,「振鮑1號」鮑魚養殖平臺在連江完成安裝並投產。
  • 我國最大深海智能漁場開工建造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黃豔)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與刺耳噪聲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位於青島的基地正式開工建造。在28日的開工儀式現場,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該項目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海工裝備研究院為海南省打造的「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
  • 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
    第二,科學合理的海洋牧場,要有魚類等增養殖系統,通過人工養殖投喂,不斷補充食物,以形成良好的營養鏈。只有這樣的海洋牧場才有可能保持穩定。如果沒有了人工養殖系統的營養供給,海洋牧場就有如沙漠中的王宮,缺多了糧食,皇帝也待不住。在考慮海洋的增養殖空間時,最主要的一個考慮就是要注重海洋的環境與生物容量。我們要根據生態鏈和營養鏈來確定海洋增養殖的容量。
  • 養殖由近海走向遠海!山東深海智能網箱「深藍1號」「佳益178」「長...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108個水產養殖主產縣區、15個設區市完成了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三區」劃定工作穩步推進。近年來,山東淡水區域共撤出不合理設置網箱網圍16餘萬畝,形成了「穩定池塘、拓展遠海、控制汙染、修復環境」的養殖格局。創建了470餘家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樹立了一批綠色發展的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 權威發布丨「長鯨一號」交付、「深藍二號」開建……山東海洋牧場...
    強化項目帶動,不斷提升海洋牧場建設水平。2019年以來全省投入各類資金30多億元,成功爭取國家新增中央投資專項1.5億元,支持山東試點項目建設。海洋牧場綜合管理平臺、苗種繁育、現代養殖工船、深海智能網箱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省新建造交付海上多功能平臺8座,總數達到48座,居全國第一。
  • 發揮海工裝備製造優勢,中集來福士助力海洋牧場建設
    「藍鯨」號不遠處,一個有10個籃球場大、15層樓高的大型深海養殖網箱,已經進入最後裝修和設備調試階段——這就是「長鯨1號」。再過兩三個月,它將被拖往長島大欽島附近海域,穩穩「坐」在海床上,成為深海智能漁業養殖和海上休閒旅遊的新「地標」。「網箱長寬各66米,最大作業吃水30.5米,最高處45米,養殖體積6.4萬立方米,相當於過去100個小網箱的養殖量。
  • 金貝爾環境友好型養殖裝備亮相廈門休閒漁業展
    本屆博覽會展覽面積達11000平米,設置標準展位560個,有來自國內外的逾150家企業參展。展會設置休閒漁村、休閒垂釣戶外、水上運動、觀賞水族、漁文化、休閒漁業美食等展區,全方位展示休閒漁業與海洋娛樂產業精品。
  • 海南海洋牧場建設從近海走向...
    「出海打魚是個辛苦活,而且危險,尤其是當你把船開到更深的海域之後,這種風險就更高了。」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但深海魚多。為了打到更多的魚,所以謝光輝更多的時候還是選擇鋌而走險:到深海去。不過,謝光輝的職業風險性未來有望得到降低。&nbsp&nbsp&nbsp&nbsp
  • 青島依託海洋牧場 加快三產融合發展
    「自2009年開始,青島市規模性建設人工魚礁,發展海洋牧場。」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海洋漁業處工作人員說,目前青島市在建21處海洋牧場,其中13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佔全國總量的1/9。隨著漁業轉型升級,走向深遠海成為必然。
  • 漁業養殖裝備青島造「獨角獸」來了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
    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國信1號」的建造,是一個引領性、突破性和創新性項目,標記著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的到來,將為我國實施「深藍漁業」戰略提供重大裝備支撐與產業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