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成全球首臺專業大黃魚深海養殖裝備,漁場總投資為2億多元

2020-12-20 南粵橘城

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1號」,其用途是在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近日,我國又建成了全球首臺專門為大黃魚養殖設計製造的單柱式深海養殖裝備——「海峽1號」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

「海峽1號」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可用於深遠海大黃魚養殖,最大有效養殖水體容積高達15萬立方米,可養殖1500噸大黃魚。漁場總投資2億多元,適用於45米以上水深海域,配置天然防海生物銅網衣和水下監測系統,日常供電為光伏發電,可抵禦17級颱風,使用壽命25年以上。

「海峽1號」漁場的研製成功,不僅完善了我國在深海養殖裝備的短缺,同時也促進了我國海洋養殖漁業由淺海延伸至深海養殖。有利於改善我國海洋環境,促進現代海洋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發布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福建省首個深海漁業養殖牧場,上線了!
    直徑140米、總高40米……一個巨大的扁平柱狀物體,漂浮在距陸地幾十公裡外的蔚藍海面上,這是5月13日開始安裝的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海峽1號」
  • 連江深遠海養殖將添「利器」 大黃魚住「健身房」
    記者3日獲悉,連江在推進深遠海養殖方面又有大動作。  由連江本土企業研製的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計劃明年春節前下水。大黃魚住進「健身房」,「健身」半年,肉質變好,預計價格還能翻兩番。  平臺長啥樣?記者在位於連江縣黃岐鎮的「定海灣1號」製造現場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平臺桁架與浮箱的焊接、切割作業,一個龐然大物呼之欲出。
  • 舟山建成大黃魚的「深海豪宅」,14層樓高,比足球場大一倍!
    大黃魚的「深海豪宅」 來了 整體最大直徑約140米總高48.18米相當於面積超過兩個足球場整體有14層樓高這個「深海豪宅」到底是啥?近日,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舾裝碼頭上,超大型智能化「SSFF150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海峽1號』」成功完成接駁,將被拖帶至目的海域用於養殖大黃魚。據了解,「海峽1號」是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與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聯合建設項目,為單柱式結構,總高48.18 米。
  • 武船造我國首座「深海漁場」交付
    5月4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打造的我國首座「深海漁場」——深藍1號,在山東青島建成交付,即將啟程運往黃海水域,用於深遠海三文魚養殖。它的投用將終結我國漁業養殖「望洋興嘆」局面,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創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船重工集團與我省共建深海智能漁場
    《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採購備忘錄》,就深海智能漁場裝備籤署採購等達成合作協議。  為深化漁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維護海洋生態健康,實現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省海洋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經濟運行部、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北大青鳥集團、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展開多方合作、產融結合,推動政府、央企、金融機構、社會資本聯合,發展智能化養殖。
  • 我國最大深海智能漁場開工建造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黃豔)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與刺耳噪聲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位於青島的基地正式開工建造。在28日的開工儀式現場,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該項目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海工裝備研究院為海南省打造的「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
  • 中船重工攜手五家企業共築南海智能「養殖航母」
    日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大青鳥集團等六家企業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整合技術、裝備和資本優勢,在海南布局建設3個深遠海智能養殖漁場,打造南海深遠海「養殖航母」。  深遠海「智能漁場」是目前中國自動化程度最高、養殖水體最大、養殖水域最深、養殖能力最強、使用年限最長的熱帶超大型半潛/坐底式深遠海智能養殖網箱,將填補國內超大型智能網箱養殖的空白。  深遠海「智能漁場」建成後將採用遠程遙控技術,在飼料投放、抗臺下潛、魚群監控、死魚處理等方面均可由遠程遙控實現。
  • 浙江溫州:六旬老人回國養殖仿野生大黃魚,年銷售額達3億元
    大黃魚又叫黃花魚,它和小黃魚、烏賊、帶魚並稱中國四大海產。近海網箱養殖的大黃魚比較常見,一斤的價格在十幾元錢。而野生大黃魚一般論個頭賣,一條1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可以賣到1千多元,2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則要賣4000多元。
  • 探營全國首個深海漁場!今年春節這兒的三文魚要上桌了
    在距日照海岸線130海裡的黃海深處,一座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的網箱潛伏於此,它是三十萬尾三文魚的「家」,也是我國首座深海漁場,它的名字叫「深藍1號」。「深藍一號」的投入使用,實現了近岸淺海養殖挺進深遠海,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徵程。
  • 漁業養殖裝備青島造「獨角獸」來了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
    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國信1號」的建造,是一個引領性、突破性和創新性項目,標記著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的到來,將為我國實施「深藍漁業」戰略提供重大裝備支撐與產業示範。
  • 中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漁場,高68米,可以抵禦颱風
    今天,我們將談論OCEAN FARM 1,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漁場。OCEAN FARM 1又叫「超級漁場」,是深海半潛式智能農場。這片漁場的主人是挪威的薩爾瑪公司。超級漁場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SIS)建造,整個施工工作在青島完成。薩爾瑪的鮭魚養殖約佔挪威的20%。
  • 寧德大黃魚重回中國人餐桌的傳奇|劉家富|寧德|尤維德|三都澳|大黃魚
    八十歲的劉家富正打算寫一本大黃魚捕撈與養殖簡史。這也是本個人回憶錄,因為他的一生都與這種魚有關。事實上,人們稱他為「大黃魚之父」。大黃魚是中國特有的海水魚,俗稱「黃花魚」或「黃瓜魚」,棲息於近海淺灘底部,自古就是東南沿海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反覆的過度捕撈之下,大黃魚資源破壞嚴重,近乎枯竭。劉家富決心扭轉大黃魚的命運。
  • 中國的「超級漁場」,比五個足球場還大,遇到12級颱風都不怕
    100年前,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還很薄弱,當時的跨海大橋更是不在話下,即使是最基礎的鐵路也不能獨立完成,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許多重大工程都是由外國團隊來完成,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技術和成就已經領先全球水平。
  • 舟山漁場:中國最大漁場人與魚的自我救贖(圖)
    5000年前,先祖覬覦漁場美味,鬥膽駕史上最早獨木舟登臨舟山,群島有了人類足跡。揚子、錢江兩江送來餌料,冷暖洋流在此交匯,1300個海島成魚兒庇護所——在中國,沒有哪個漁場能媲美舟山。  舟山人的捕魚技巧國內無人敢望其項背,在非洲漁場的國際會戰中,最高單船捕魚紀錄亦握在舟山人手中。
  • 中國最大的漁場,漁歸場面火爆,碼頭像打掃戰場
    舟山漁場是中國最大的漁場,與俄羅斯的千島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秘魯的秘魯漁場齊名,自古以漁業資源豐富而聞名,是華東漁民的傳統作業區域,以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墨魚四大家魚為主要漁產。按照漁民作業海域的習慣,嵊山漁場是舟山大漁場的主要作業區域,向來非常繁忙。由於近年來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每年實行休漁期,前幾年幾近枯竭的海洋漁業產量有所回升。
  • 中國最大漁場投放1000萬尾魚苗
    摘要:7月4日,以「放流養護再建東海魚倉,生態牧漁重振漁都輝煌」為主題的2017舟山漁場增殖放流活動在浙江舟山舉行,1000萬尾大黃魚魚苗及若干黑鯛、黃姑魚、海蜇、日本對蝦、梭子蟹苗被放入東海。滕蓉攝中新網舟山7月4日電(記者 林波 實習生 夏森森)7月4日,以「放流養護再建東海魚倉,生態牧漁重振漁都輝煌」為主題的2017舟山漁場增殖放流活動在浙江舟山舉行,1000萬尾大黃魚魚苗及若干黑鯛、黃姑魚、海蜇、日本對蝦、梭子蟹苗被放入東海。
  • 中國近海四大漁場消失漁業衰退 漁民出海或虧損
    在同一期間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上,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趙利民表示,隨著海洋開發進程加快,漁民失水、失塗問題不斷增加;持續增加的海洋捕撈產能,導致漁獲物小型化、低值化趨勢明顯;海洋漁業設施裝備、標準化、信息化等水平仍較落後,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高;漁業組織結構總體上仍呈「低小散弱」特徵,市場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 中國中車造全球最大「深海鐵犁」
    人民網株洲3月10日電(記者 顏珂)中國中車旗下時代艾森迪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英文簡稱SMD公司)10日開工建造一款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深水挖溝犁,這臺巨型深水裝備單體面積堪比籃球場,每小時可鋪千米管道,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挖溝設備。 海底管道輸送是當前海上油氣資源輸送的主要方式。
  • 連江「雲籤約」14個項目,總投資251億元
    福州新聞網3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昨日,連江縣舉行重點招商項目「雲籤約」活動,14個項目在線籤約,總投資251億元。  這14個項目包括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核心區一期、海工裝備基地項目、海洋牧場及深遠海養殖項目、玄壇海洋產業數字城項目、申遠染整項目、數字包裝產業鏈項目、5G智慧海洋等,涉及現代海洋產業、健康醫療、電子競技、新材料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