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腦品牌面臨危機 富士通和東芝整合成關鍵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12月29日報導,在2015年僅剩不多天的12月份,日本電腦行業的整合工作慌忙展開。東芝於24日發表包括電腦行業的分公司化在內的結構改革。同一天,富士通也就分公司化進行了詳細聲明。各公司雖然否定了12月初日本經濟新聞和讀賣新聞有關「富士通、東芝、VAIO」的電腦行業的一體化的相繼報導,但我們依然能看出來改革已經開始推進。

果真2016年電腦行業會產生重組高潮嗎?讓我們回顧一下各大公司迄今為止的一些活動。

●「索尼之後是誰」在電腦行業成為話題

眾所周知東芝是綜合家電製造公司,其在電腦行業也算是老資格。自1985年世界上最初的筆記本型電腦「T1100」在歐洲被買賣以來,東芝在業界就享有很高的認知度。其勢在現代依然延續著,美國微軟表示「window10進入市場以來的1周內在北美賣的最好的電腦是東芝製造。」

但是,電腦市場在不斷縮小,美國調查公司的IDC於12月4日公開的數據表明,2015年第四半期的世界電腦投放市場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0%。2015年全年的電腦投放市場量減少了10.3%,由於互相影響window10的市場投放效果也很小。

尤其是面向消費者的電腦銷售量下降幅度更大。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window8的失敗、因電腦性能的提高而使得買賣替換周期的變長等等。其中2014年作出重大決策的便是索尼將VAIO事業賣掉。

繼「VAIO衝擊」之後,哪個製造廠會衰敗呢?這成為電腦行業的話題。日本國內最大企業NEC是和在電腦市場中佔有最大份額的聯想重組而成的安泰。同樣分有國內市場份額的富士通和東芝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索尼不同,在國內法人市場中優勢大。這種基礎被視為磐石般穩固。

而事態產生急劇變化是由2015年5月東芝非法會計問題的暴漏開始的。該公司在電腦行業也偽造虛假利益問題變得明了、室町正志社長提及電腦行業的結構改革。來自法人客戶的不安聲也開始出現、2012月21日終於發表了關於電腦行業的分公司化計劃。

●東芝的電腦行業規模縮小

東芝新實行的電腦行業的方向性是什麼呢?最初出現的是「B2B(面向法人的商業)」。這是沿襲了2014年以來東芝新實行的路線。今後也將瞄準有定期更換需要的法人市場。另一方面據說B2C(面向個人的商業)會以國內市場為主軸,縮小海外市場。

東芝在世界電腦市場中雖說進不了前五名但是也是前十名,是擁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日本製造商。東芝縮小海外市場意味著繼索尼後又一日本品牌電腦的消失。

產品上線數也削減。由東芝本公司設計高附加值模型、然後便宜的成品委託由臺灣等ODM(委託者的品牌中的產品設計、生產)企業開發、生產。但是在非法會計問題方面,東芝本體將採購的零部件販賣給ODM,然後作為完成品電腦買回。這種「買賣交易」出現的虛假利益增長被發現。針對這個問題,東芝廢止了ODM企業的利用自體。

這所導致的結果就是電腦行業規模大幅度縮小。產品上線數縮小到現在的三分之一以下。海外處點也由原先的13個縮小到4個,人員縮減方面僅電腦事業部就1300人,接近30%。按計劃2016年4月1日完成結構改革的電腦新公司成立,這極有可能使得東芝從世界前十名中消失。

●通過國內電腦行業聯合來對抗聯想嗎?

東芝結構改革計劃中說明了「和別的公司的再重組也納入規劃」,暗示了自之前開始就成為新聞話題的和富士通企業的電腦行業組合的可能性。

相對應地,富士通定於2016年春推進電腦行業的分公司化,2月1日出資10%的分公司「富士通clientcomputing」成立。從富士通·東芝兩公司切離電腦行業部門完成時,這兩個電腦分公司的組合也就來臨。如果實現的話,10年富士通設立的與東芝的合併公司「富士通東芝mobilecommunications(現富士通mobilecommunications)將會再次出現。

基本戰略是,富士通和東芝通過將各自的強項技術和市場合體,削除重複部分來和佔國內市場首位的NEC聯想日本集團對抗。因為由IDC得出的最新國內電腦投放市場臺數調查結果顯示,NEC聯想的的市場份額為29.4%,而富士通·東芝的市場份額合起來達到29.5%。

海外戰略會變成什麼樣呢?富士通在德國擁有很大的據點,在歐洲具有很強大的法人市場。而東芝在北美很強、在世界所佔的市場份額比富士通高。這樣的話關鍵就在於如何將存在地域差別的富士通和東芝的品牌影響力整合在一起吧。(實習編譯:禹盼盼 審稿:馬麗)

相關焦點

  • VAIO東芝富士通PC即將合併 保留獨立品牌
    (原標題:VAIO東芝富士通PC即將合併 保留獨立品牌)
  • 日本富士通遭遇信用危機,手機將出售,PC又出現新問題
    這幾年日本富士通可謂連連虧損,不僅PC業務不景氣,而且還面臨這齣售手機業務的命運。尤其是從最近的財報顯示富士通的PC業務就虧損了100多億日元。而且過去富士通曾試圖和東芝在個人電腦業務上進行整合,但是協議並未達成。最終與中國聯想結盟,而現在富士通又在尋求手機業務出售。
  • 東芝要賣掉 PC 業務,日本的個人電腦品牌基本消失了
    日經新聞報導,東芝集團正跟臺灣的華碩展開談判,打算將不再賺錢的 PC 業務賣給華碩。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DC 日本的數據,目前在日本最暢銷的個人電腦產品來自 NEC 聯想集團。今年二季度,該集團佔據了 23.3% 的市場份額。
  • 出資富士通 聯想將掌握日本個人電腦40%市場份額
    富士通社長田中達也解釋稱,「認真徹底地討論了合資公司的發展計劃」。圍繞富士通與在日本國內份額居首的聯想-NEC聯盟之間的關係、業務整合後的體制等,在細節的調整上花了一些時間。雙方最終決定,將繼續維持富士通在島根縣的工廠和「FMV」 品牌,與NEC分別開展業務。聯想2011年與NEC整合個人電腦業務後,推進生產和維護的一體化,提高了效率。
  • 壕擲10億元:聯想收下日本富士通PC業務,重返第一
    現在,聯想對外正式公布,收購富士通個人電腦業務51%股權,而這次收購也讓他們成為了富士通個人PC業務的實際控制人。聯想與富士通交易金額為17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除了得到富士通的品牌外,聯想還能收穫他們的研發、供應鏈等軟實力,而他們也是希望通過此舉來重返PC世界第一。
  • 再見,日本東芝!你好,中國製造!
    ,當時的東芝就是許多人心中的偶像,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著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如今隨著電視業務賣給海信,將成為中國產品。東芝電視花落海信東芝創立於1875年,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併而成,主要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
  • 日本東芝
    事實上,早在2015年末,東芝就把印度尼西亞自主彩電生產工廠和二槽式洗衣機生產製造基地的土地和建築資產(作價約2500萬美元)出售給創維集團。2016年,東芝又把以洗衣機、冰箱等主營白色家電業務的子公司出售給了美的集團。現在,電視業務花落海信,而東芝電腦業務也在出售之列。
  • 我們熟悉的東芝公司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本月初,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芝、富士通和從索尼獨立出來的VAIO三家公司就整合個人電腦業務一事進行商討。如果合併事宜完成,將超過NEC聯想集團,成為佔據日本國內最大份額的個人電腦公司。NEC聯想日本集團是聯想組建的合資公司。  有關合併的投資事項,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三家分別出資3成左右。這也是東芝為挽救電腦業務而做出的重組努力。
  • 聯想已經開始整合富士通的PC業務
    【PConline 資訊】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聯想繼NEC之後,又把富士通品牌納入旗下,將不斷吸收日本企業的高質量產品製造技術等。聯想與惠普和戴爾這兩家美國廠商進行分庭抗禮的格局日益明顯。目前智慧型手機快速普及,對於個人電腦市場有較大的衝擊。對於聯想而言,這成為不利因素。不僅僅是聯想面臨如此的問題,包括臺灣的華碩電腦和宏碁在內,亞洲的電腦企業聯袂陷入苦戰。原因在於,在面向企業的商務電腦銷售方面,惠普和戴爾在渠道和營銷上略勝一籌。 在這樣的業務環境之下,聯想將通過吸收富士通擁有的高品質生產技術等舉措發起反攻。
  • 賣完東芝,賣松下?日本還剩什麼可賣?
    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也就是說,東芝電視的核心資產已全部歸海信所有。業內人士表示:「收購東芝,將對海信電視的業務線進行互補,海信將同時經營東芝、海信兩大電視品牌。不過,此次收購也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消費電子領域。」
  • 海信8億人民幣收購日本東芝電視 拿下40年全球品牌授權
    海信集團品牌總監朱書琴表示,海信看中的主要是東芝的技術優勢。朱書琴說:「東芝是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並且在顯示技術引領了多個日本乃至世界科技的潮流,所以我們非常看重,尤其是它在晶片、顯示和音響這些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在未來有40年的品牌授權,對於我們在全球市場的擴展有很大的意義。另外它有完整的研發團隊等等,這也是我們非常看重地方。」
  • 日本東芝!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多麼熟悉的聲音,走過了多少的風和雨!然而,這句廣告語的標的物——東芝公司,卻已是物是人非!剛剛,一個重大消息傳來:日本東芝,花落中國!百年東芝 不斷賣身中企成立於1875年的東芝是上世紀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酒井法子的「新時代東芝」形象甚至成為了80後一代人的夢中女神。TVS公司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並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
  • 案例分析丨東芝收購案塵埃落定 日本半導體敗局已定?
    此時核電產業正處於上升期,東芝集團躊躇滿志伺機大展拳腳,卻不料2011年爆發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使得核電發展進入冰河期,全球核電站面臨關閉潮,日本政府當即關停國內所有運營中的核電站。此後東芝核能業務遭到重創,核心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陷入高額虧損 。  核電業務巨額虧損、財務造假曝光,東芝面臨摘牌退市危機。
  • 聯想10億元併購富士通PC業務,楊元慶小目標達成?
    在此之前,富士通已拆分PC業務,並與東芝及VAIO磋商合併事宜,沒有進展後轉而與聯想進行談判,從表態來看該公司急於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大摩的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日本PC市場聯想份額為25%,富士通為17%,東芝為13%。如果雙方能順利達成協議,聯想將坐穩日本PC市場。
  • 中國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再見,日本東芝!
    要是家裡省吃儉用買了一臺彩電,街坊鄰居一定都會湊過來一看究竟,一起嘮嘮嗑,聊聊新聞和家長裡短……孩子們當然是一起玩遊戲機啦!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夏普、東芝、三洋:日本家電都成了「國貨」
    當年日本家電品牌的輝煌,依然令人記憶猶新,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產家電品牌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這絕不是簡單的日本衰落問題,國產近幾年確實在技術積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是放眼全世界,在日本家電品牌日漸式微的時代,那些名滿全球的日本家電品牌現在也都成了半個「國貨」。
  • 大動作:聯想或將全面收購日本百年名企富士通
    【PConline 資訊】最近這一段時間聯想在PC和手機這兩大市場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不僅PC業務份額老大的地位拱手讓給惠普,手機業務更是令人堪憂,ZUK失敗,只有摩託羅拉還有一點點的市場。當然這一切並不能讓聯想就此沉淪,日前有消息稱聯想將全面收購日本名企富士通。
  • 日本富士通開電腦學習班 教學生如何組裝電腦
    富士通將在日本開展自己的電腦學習班,該服務旨在教育初學者如何自己動手組裝電腦,以及其內部運作的基本知識,並學會如何讓電腦執行任務。
  • 日本智慧型手機悲催!富士通宣告放棄手機業務
    手機行業競爭異常慘烈,小眾手機陸續退出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之前餘承東就曾預測,手機行業最後存活下來的品牌恐怕只有3-4家。據美國媒體CBS報導稱,日本百年企業富士通已經正式宣布推出手機業務,而他們接下來的目標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業務上。
  • 東芝電視成中國企業 中國品牌全球化之路再續新程
    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業務  14日,市場間「海信電器收購東芝電視」的傳言成為事實,海信和東芝聯合發布公告證實收購事項。  據海信電器與東芝株式會社的聯合公告,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