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聖人有多難?千年來僅僅只有5個半聖人,最後半個爭議不斷

2020-12-10 青燈白髮品文史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當中,人們常常聽到「聖人」這兩個詞,歷史上的聖人也有不少,被稱為「酒聖」的杜康、武聖關羽、茶聖陸羽、書聖王羲之、劍聖裴旻、史聖司馬遷……

不過他們只能算是某一領域大成者,並不是算是真正的聖人,所謂的「聖人」是指著品德最高尚、知行完備、至善之人。總的來說是「才德全盡謂之聖人」。

古人言:「聖人之心有竅」,傳說中的聖人心竅越多,越明白四達,看萬事萬物都非常透徹,只有真正看透世間萬物的人,才能尊為聖人,所以千年來,也就出了5個半聖人,最後半個爭議不斷。

孔子

說到聖人,每個人想到的第一個人自然是孔子了,孔子,春秋魯國人,在古代他被稱為:「天縱之聖」,是當今社會下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人統稱為孔聖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儒家雖然只是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之一,但孔子卻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後世學者都認為孔子的思想體系是儒家經典《論語》,但《論語》只是孔子弟子根據孔子的言行百編寫的追憶錄,算不上真正的體系。孔子的思想精髓在於《易經》。

《易經》乃群經之首,涉及領域非常多,包括:卜卦、醫學、治國、養生……孔子老而好《易》,發現人道可以學習天道、地道、會通天人,並構建了仁、義,禮、智一系列的哲學範疇。

晚年時期,孔子整理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的文化進行了綜合,所以孔子是中華文化的中心,古往今來數千年的文化,賴孔子而傳,後來的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就徹底確立了孔子在中華文化的主軸地位。

只不過經過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更替,儒家最正統的思想,都發生了改變,什麼「三從四德」也被強行加在了孔子身上,這其實是錯誤的。

大禹

墨家同樣諸子百家之一,它跟儒家、道家共同構成了漢民族三大哲學體系,墨家跟儒家有著很大了差別,墨者之間有著嚴格的體系制度,所有的墨者都必須服從墨家巨子,巨子世代相傳,由上一代指定繼承。

《淮南子·泰族訓》載有: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墨家最早的創始人是墨翟(墨子),不過墨子並不是墨家聖人,而是尊大禹。可能墨家思想在形成時,受了《山海經》的影響。墨家望氣術、預言術都源於《山海經》,尊大禹也實屬正常。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是家喻戶曉,他治理了黃河水患,有劃分了九州,鑄造九鼎、使中原恢復了往日的安寧,他也被讚譽為「維禹之功,九州攸同」。

老子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也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時期,老子繼古今智慧,吸收了古老的道家文化,並性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倫理。

道家以「道」作為和行,主張道法自然,剛柔並濟一系列政法思想,道家體系也是源自《山海經》、《易經》,比如道家經典《道德經》開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萬物」跟《易經》開天闢地是同源。

老子開創了道家思想,以「道」解釋了宇宙萬物的演變,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棄官隱居,著《道德經》之後,就於景室山。東漢張道陵開創道教,尊老子為道教始祖,老子在不斷演化當中,也成為了神話人物。

周公

除了這三大聖人之後,還有「元聖」周公,他是商末周朝儒學奠基人,算是儒學方面的先驅者,他一生的功績都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制定的一系列禮法,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禮儀,中華文化跟中華禮儀是相輔相成的,尊周公為「聖人」一點都不為過。

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是中國兩千多年歷史上的文化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學,並開創了心學,心學最早來源孟子,也可以說心學是儒家一門學派。

王陽明在《王陽明四句教》總結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並不是空談,萬物皆在本心,心中所想就是心學,雖然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王陽明將心學發揚光大,他的思想理論不僅僅是在大明,更是傳播到了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曾國藩

這最後半個爭議不斷,他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大家聽著耳熟吧!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這一生有諸多成就。

他跟許多的「聖人」一樣,出生頗為奇特,據說曾國藩是巨蟒轉世,出生後,他家後院的一顆死樹還重新煥發生機,湊巧的是,曾國藩還患有「牛皮癬」一類疾病,皮膚看上去就跟蛇的鱗片一樣。

不僅如此曾國藩還有一個奇怪的愛好愛吃雞,卻又最怕雞毛,每次看到雞毛,他都要讓人埋起來,不準焚燒,因為古時有一種說法:焚燒雞毛,毒蛇聞氣就死了,龍蛇之類,也畏懼這種氣味。或許他真的是自認是巨蟒轉世。

曾國藩一生為了大清奔走,組建湘軍,攻滅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了50多年,洋務運動期間,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他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但後世學者批判的他大有人在,加上晚清的歷史,他能不能尊為「聖人」還不好說,所以只能算半個。

歷史是需要人傳承的,沒人傳承,只會衰落,從周公到曾國藩,中華文明並沒有斷掉,這也是中華文化的特殊性,想要理解傳承,了解歷史,那《資治通鑑》是一本不錯的官修體史書。

司馬光編撰完《資治通鑑》後,宋神宗以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特賜《資治通鑑》,它還囊括了前後1362年的歷史,諸多歷史上的梟雄都被記錄在內,比如秦始皇、漢武帝、曹操…

《資治通鑑》不失為一本經典之作,古往今來,眾多名人大家都對這本書予以高度評價。

梁啓超就曾這樣說過: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

筆者向大家推薦一本很實用的白話版《資治通鑑》,文言文晦澀難懂,這本書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整本書,原價98元,現再搞活動只需要58元。領略書中無窮智慧,再來品味人生,一定會受益匪淺,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想成聖人有多難?歷史上僅4個半聖人,那半個爭議不斷,你認同嗎
    而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詩聖、兵聖、武聖、書聖等,他們僅僅是在自己擅長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人,但要想成為「聖人」,還差得很遠,一般而言,被大家公認的聖人只有4個半,而最後這「半個」,
  • 我國古代有三個半聖人,你知道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是誰嗎
    孔子孔子,中國最為知名的歷史人物,也是中國最受尊敬的歷史人物,他是唯一一個引領中國兩千年的人物。在所有的思想家中,他的思想在全世界範圍內是傳播最廣泛的一個,尤其在中國,如今在全世界各地也都有影響。所以,孔子被稱為聖人。
  • 半個聖人曾國藩的人生智慧:人生中只有這兩件事靠得住
    有人說,按照立功、立德、立言這「三不朽」標準,中國5000年歷史,一共產生了2個半聖人。前面兩個聖人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而最後半個聖人則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他曾在給諸弟的家書中寫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 蜜蜂世界:想要成為一隻「警察蜂」有多難?專家:只有3個條件
    蜜蜂世界:想要成為一隻「警察蜂」有多難? 那麼一隻正常的蜜蜂,在蜜蜂世界中想要成為「警察蜂」有多難呢?其實蜂群中的警察蜂,做的事情是非常少的,僅僅就是清理工蜂的卵,相當於蜂群中的一個管理者,這麼說可能有的朋友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我們具體的來說明一下。
  • 世界上公認的十大聖人,中國佔3席,最後一個卻飽受外媒爭議!
    目前世界上受大家公認的十大聖人分別是:釋迦牟尼、耶穌、柏拉圖、達爾文、哥白尼、牛頓、默罕默德、孔子、老子、鬼谷子。他們無一不是影響人類數千年的人物,但獨獨鬼谷子,外媒對他的爭議頗大。這是為什麼呢?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歷史上有5.5個聖人,為什麼有一位只能是半聖?因為成聖太難
    聖人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肯定,聖者便是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達到了極致的成就,才能夠被稱為聖人,而古代以聖為名號的人非常的多,其中包括武聖,書聖,藥聖,醫聖等等,但是這些以聖為名並不能足以說明他們是聖人,只是說他們在這方面的取得的成就非常的高。
  • 紫微聖人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而是全世界的聖人
    只有中華民族的整體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美好制度的順利建設和鞏固;只有建設和鞏固了美好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廣泛、嚴重存在的社會問題。         第四,西方有不少大預言將未來的希望寄托在東方(其典型代表為西方魔女珍妮的大預言),由此可以進一步推斷:那位被中國各種大預言尊稱為「聖人」而被西方各種大預言尊稱為「救世主」的核心人物應來自世界的東方。
  • 中華五千年,王陽明憑何成為「兩個半聖人」之一?這4個字是答案
    中國近代有一種說法,說是「中國有兩個半聖人」,而普遍認為,這個「兩個半聖人」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有才有德是聖人,有才無德是什麼
    如果僅因為不考慮時代背景,談其違反交通規則而被要求刪除,那麼《背景》將會成為一代人心中的遺憾了。就此一事,也勾出了小編心中對教科書的一些回憶,想起了以前課堂上裡認識的歷史名人,對他們曾是充滿了「聖人」般的幻想,沒想到長大後卻意外了解到真實情況,與心中所想大相逕庭,也是令人頗為異訝。這裡就大概說幾個吧。
  • JOJO7中的總統為何成為最有爭議的反派?他的正義名言為何成為笑話
    在JOJO中有很多的反派,在官方設定中,他們秉持的都是絕對的惡,但其中有一名反派,人們對他的"惡"至今還存在爭議,他就是JOJO7中說出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為正義的大總統瓦倫泰。這名反派為何會成為JOJO史中最具爭議的反派呢?他這句看上去光明偉岸的正義名言又為何成為大家口中的一個笑話呢?
  • 多難興邦還是多難興賊?
    多難興邦是一個因果關係的成語,多難是因興邦是果。至於多難興不興邦我們這會兒暫且不說。先探究一下多難到底是是個什麼東西。難指災難,它包括天災和人禍。縱觀中國歷史,從古至今有記載的災難恐怕人禍遠遠多於天災,造成餓殍遍野生靈塗炭的慘烈程度也遠遠大於天災。
  • 登月到底有多難?只有3個國家成功過,「太空剎車減速」成關鍵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開始,從美國首次登月以來,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陸續進行了登月探索活動,我國雖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在一些高新科技領域方面,卻不遜於其他發達國家,比如幾乎每個國家都要嘗試的登月計劃,我國自然也不會錯過,但是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登月探索,所需耗費的精力著實令人難以想像
  • 最經典的一首「拍馬屁」詩,僅僅只有14個字,卻成為千古絕句!
    最經典的一首「拍馬屁」詩,僅僅只有14個字,卻成為千古絕句!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一些人為了更好的發展,去拍領導的「馬屁」,說盡各種好話只為了能博得一個好的前途,當然這種行為並不能被攻擊,畢竟個人有個人的選擇。
  • 選一款好奶粉有多難?166個配方無坑的奶粉,挑到最後只剩5個
    挑一款完美的奶粉有多難這個指標我會直接用有和無來標註,如果你對某個品牌發生的事件感興趣,歡迎留言探討。166款奶粉中,真正接近完美的究竟有幾個?很遺憾,這次一路綠燈的奶粉數量為0,但如果不看特色奶源,普通牛奶粉裡還是有5
  • 亞美尼亞,苦難中堅守千年的堅韌換來的卻是炮火連天
    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有天然的屏障拱衛,在農耕文明和畜牧文明的開端,這裡曾短暫地成為和平的樂土。隨著周圍帝國的崛起,因為地處歐亞交界的十字路口,這裡成為歐亞大帝國們的角力場,外族一再入侵。
  • 李清照最朦朧的一首詞,回味悠長,含義卻被爭議了千年
    然而,有一首詞,意境相對朦朧,而年代也無從考證,因此它所表達的意思讓人難以琢磨,千年以來爭議很大。那就是《憶秦娥臨高閣》: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 「三」 從來不僅僅是個數字
    深深淺淺組合 才成就了工工整整的字形 於簡單中寓豐富 於確定中見變化 理解這個字 也是在理解中國人認知世界的方式 和傳承千年的智慧
  • 古代」高考」有多難,館陶千年才有不到30人成為「大學生」
    但您知道在我國古代人的「高考路」有多難嗎?在開始正式內容之前先捋一捋古代科舉各級考生的名稱以及跟現在考生名稱的對比:秀才:秀才由院試(童試)選拔而來,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升初中,只是古代文盲較多,有些童生年紀比較大,甚至有五六十歲還在考秀才的。各個朝代秀才的待遇不同,大體都是見了地方官不用跪,犯了罪不被打,免除服役等,有些朝代秀才可以分到良田、銀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