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有德是聖人,有才無德是什麼

2020-08-27 至秦子聊歷史

最近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因為「朱自清的父親要去給朱自清買橘子從而跳下月臺穿過鐵道違反了交通規則」被建議從教科書中刪除算是上了一把「熱搜」。

這篇我們從小就銘記在心的文章就算不會主動想到,但是一經談起,朱自清父親那肥胖的背影努力的跳下爬上月臺是多麼勾人回憶。如果僅因為不考慮時代背景,談其違反交通規則而被要求刪除,那麼《背景》將會成為一代人心中的遺憾了。

就此一事,也勾出了小編心中對教科書的一些回憶,想起了以前課堂上裡認識的歷史名人,對他們曾是充滿了「聖人」般的幻想,沒想到長大後卻意外了解到真實情況,與心中所想大相逕庭,也是令人頗為異訝。這裡就大概說幾個吧。

  • 李紳

其《憫農》二首,字字珠璣,道盡底層平民被剝削的辛酸。似是為農民憤憤不平,又是在勸解世人珍惜糧食。雖不能盡知其人,但是常言道,聞一人的一言一行,可以一窺其品德性情,如此兩首詩文,可見一斑。更是列入我國小學語文語文一年級,我們那個時候不懂得思考,只知道老師講我們要珍惜糧食,那就是其意。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但是此兩首絕句乃是李紳年幼遊歷時所作。李紳並非窮苦出身,其父主一方縣令,雖幼年喪父,但是不至於嘗遍人間疾苦,所以也是一時有感而發。李紳為官後,史載其深陷牛李黨爭,更是李黨的得力幹將,官場生涯多次浮沉。有野史記載,李紳得勢後生活奢侈,濫施淫威,食必鋪張浪費,對待有間隙的友人更是伺機報復。李紳最大的黑點更是人生終結在即,經手「吳湘案」,草菅人命,只為討好李黨魁首李德裕。

其實也不是李紳得勢後就忘了初心,其在登臺做《憫農》二首前,就先作詩「何得千裡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感慨升官太慢呢!

李紳其人對唐朝新樂府運動的推進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更是與白居易交遊甚密。我們的教科書中認詩不認人,單提出《憫農》兩首讓少兒開始珍惜糧食,拒絕浪費,也是一種不錯的啟蒙教育呢。

  • 蔡倫

蔡倫造紙名列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知名程度更是世人皆知了。出現在初中歷史書七年級上冊《兩漢科技與文化》篇,第一個介紹的就是造紙術

七年級歷史歷史下冊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是蔡倫是個宦官,生平應該都是了解較少。初中歷史課上談及蔡倫造紙時,小編心中就有頗為好奇造紙這麼神聖的事怎麼偏偏就讓一個宦官搶了先機,因此也對蔡倫這個人印象極深,留下了不小的興趣。

後來特地查了蔡倫這個人,發現其生平不簡單。蔡倫生於鐵匠家庭,漢時桂陽設有鐵官,漢章帝時蔡倫也因此被推薦入宮,成為一名宦官。

蔡倫剛進宮時只是一名小宦官,很快就升黃門,掌傳遞詔令職,以此投靠竇太后,參與了誣陷漢安帝祖母宋貴人的計劃,並且親自「驗實」,由此開始得寵

七年級歷史下冊


漢章帝死後,竇太后得勢,蔡倫也一併雞犬升天,升中常侍,開始入朝堂,參與決策政事,成為了東漢官宦幹政第一人,更為後世太監擅權做了一個帶頭。後來竇太后去世,外戚竇家勢傾朝野。而此時蔡倫投靠後宮新主鄧皇后,幫忙謀取竇家權勢,也算是賣了一波隊友,鞏固了皇權,自己得以繼續參政。並且在當了官宦整整三十年後,掌握了「尚方監」終於改進了造紙術,得以大規模應用,流芳百世

後來漢和帝崩,漢朝局勢多變,死了一任小皇帝後,宋貴人的孫子漢安帝即位,因此蔡倫自知沒了靠山,服毒而去。

因此可見,蔡倫造紙,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掌管了當時的國家工坊,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利用自己的優勢,整合資源做出來的一個在「主職業宦官」下的「副職業工匠產品」

不過,身為一個宦官往上爬即是為了保命,也是當時社會的局限性,掌權又何嘗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想碰觸的誘惑。那些後宮裡的詭譎雲湧,在權力遊戲裡的九死一生,早就隨著千年時間,化為塵土。而造紙一事,惠及千年,生前不計如何,身後是萬年永遠

  • 秦九韶

身為封建官僚,不出現在歷史教科書,而是出現在高中數學必修上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他是宋時奇才之一,博學多才,其中最為精通數學,留有《數書九章》乃是劃時代的巨著在數學界享有盛名,歷史教科書僅在宋元時期一筆帶過,而在人教版數學必修3裡同《九章算術》一起出現了算法案例。

秦九韶其父曾任工部侍郎,官宦世家,少年從官。也正如前兩位一樣,進入古代官場這個大染坊,誰能不染上一身五顏六色。時有同僚指其「性喜奢好大,嗜進謀身」,大意就是驕奢淫逸,殘暴,好大喜功,鑽營官場,一生求進。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3


可笑的是,貪婪沒有為他身後帶走一分錢財,求進一生也只在地方局級幹部打轉。也因此,宋史和地方志都沒有為秦九韶單獨列傳,要不是後世因其數學成就而將其挑出,只怕一身奇才泯然歷史塵埃矣。

  • 沈括

沈括這個人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會記得,出現在宋元時期科技篇,在在宋元科技篇因其《夢溪筆談》記載了活字印刷術而被錄入歷史書,雖然沒有讀過內容,卻讓小編從初中開始就對其神往已久。

七年級歷史下冊


後來,有一次在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看到過沈括在為人處事方面的缺陷。

其在仕途期間,參與王安石變法,又在王安石下臺後指責王安石變法內容的錯誤。後來王安石評其不能適時說出,更像是事後邀功。言外之意就是沈括想左右逢源,反覆小人。最後,沈括因為因為兵敗西夏,一路被貶,幾年後歸隱夢溪,專心科學,從此留下《夢溪筆談》這本宋時集大成科學巨著。

沈括一生最大的黑點當屬誹謗蘇軾,成為「烏臺詩案」的始作俑者。

雖被指責「反覆小人」,但是只能歸咎於沈括並不適合混官場這種拼情商的地方。他一生涉獵甚廣,並且造詣頗深。引用元丞相脫脫的評價就是:「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沈括半生宦途,能變革,能惠民治民,更能主帥一路帶兵打仗,可謂是全才全中的全才。他完美的闡釋了,智商不等於情商。只是局限於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下,他的所有科研成果只能著書流傳,並不能被大規模應用並且用來改變時代委實可惜了。而我們也不能用聖人的要求去對待每個人,有成就的人,不代表就是道德完人。

  • 司馬光

《司馬光砸缸》這則來自《宋史》的故事一砸砸進了中國百年語文教科書。最早就見諸於見諸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中,之後一直留在了教科書裡,直至今日的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仍然存留。該文簡短,教人動腦,適合啟蒙小學生,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司馬光的道德模範。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司馬光也不僅砸缸聞名,更是著有《資治通鑑》,於《史記》的司馬遷並稱「史家兩司馬」。其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曾為儒家三聖之一,是典型的儒家保守派一員。

可是上述人品都僅僅是司馬光對自己人的情況下才有的。都知道王安石變法,意在內憂外患下,變法圖強,夾縫生存。可是司馬光卻與王安石的激進做法完全相反,形成保守黨,開始了宋朝的黨爭。王安石下臺後,司馬光任相,新法被全盤否定。

其中較為出名的是阿雲案:少女阿雲被賣給光棍當媳婦,阿雲反抗拿刀砍了光棍,並且投案自首。王安石念及未出人命,更是投案自首,就判無罪。可是17年後,司馬光任相,舊案重提,堅決以謀殺親夫罪處死阿雲。

高二歷史選修1重大歷史改革回眸


且不論案件本身對錯,這只是司馬光為了打擊政敵的手段,阿雲則成了犧牲品。可見司馬光在保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果說前面不是聖人,我們不能以聖人的標準去進行評判。但是司馬光曾經進入儒家三聖之一,道德標準當然應該要求更高,但終究是人無完人。司馬光太過於保守,從而讓王安石變法陷入紊亂,使得北宋積重難返,救國猛藥變成害國毒藥,只能令人扼腕嘆息。

  • 康有為

「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這些個清末有名為讓清廷行君主立憲製圖存的行動,著實在近代史裡名氣不小。而裡面一個重要幹將更是貫穿一切,甚至還進行了不少後續操作,一為皇室存在,二為自己的功名利祿。這個就是極具爭議的康有為了。

高二歷史選修1重大歷史改革回眸


教科書書上,他是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

可是真實的康有為卻真實的讓人不敢直視

公車上書。出自康有為的自述書。但是近有北大歷史教授考究表明,實際上的公車上書是一個群體事件,恰恰康有為主導的公車上書他根本就沒送去督察院。高度疑似自導自演,實現自我資歷吹捧。

高二歷史選修1重大歷史改革回眸


戊戌變法。譚嗣同、梁啓超等人在前面頂著,康有為已經踏上了天津往上海的輪船。最後就是戊戌六君子慷慨赴義,康有為則進一步逃往日本

在日本,康有為更是招搖撞騙,打著保皇的名義讓華僑納捐,最後錢入私囊,為了滿足他鼓吹的「一夫一妻制」下自己的驕奢淫逸,可謂「州官放火」。

最後,康有為人死燈滅。其七十大壽時章太炎一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的對聯對其進行了總結。

或許是我們中國人的「聖人情結」作怪吧。從老子到孔子,再到孟子等。一個個聖人身體力行,思想上道德上都引領著我們思考學習。所以對那些名人名事都下意思的以聖人的標準進行看待和對比,殊不知把人看得片面了。

而教科書中自然挑出他們好的一面進行教育和傳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可厚非。而我們也應該學會整體看待,區別對待,對應思考,才能不會落入下層。

相關焦點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
  • 有德無才難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德和才的故事。《資治通鑑》: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全亡謂之愚人,德聖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由此可見,有德之人如果沒有相應的才能作為襯託,想成大事也是很難的,但並不是說成不了大事,這個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一種情況。有才無德辦壞事有德無才難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所以說德比才更重要。
  •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無德有才是小人,無才無德是愚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德才兼備的人。但是我想所謂德才,首先應是德,德之後才是才,也就是說只有先有德再有才那才是我們所謂的人才。而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措施。
  • 你如何度過自己人生,是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
    這就是我提到的人分為四類:有才無德,有得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基本上涵括了人的社會界定。首先,有才無德。如民國時期,剛開始汪精衛是一個比較有才氣的青年,但抗戰開始後,汪精衛的品質劣根性徹底暴露,淪落為民族最大漢奸,死後夫婦倆也被製作銅人跪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與跪在嶽飛墓前的秦檜夫婦相聚去了,歷史就是這樣相似。小編始終認為一個人有德無才不可怕,而有德無才才對社會危害最大。
  • 朱熹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無德的人,真有這回事嗎?
    朱熹為何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無德的人,正因為他在儒教地位如此之崇高,才能出眾青史留名,所以能被加上個「最」字。朱熹真幹過類似的無德事情。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和有才有德,現代企業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無才無德一點亮眼的地方都沒有,能被錄用才是奇怪。
  •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顧茂權前時,網友爆料陝西科技大學教師葛某辱罵毆打環衛女工,相關人士以葛某是「學術骨幹」為由請求網友不要曝光此事。回到葛某辱罵毆打環衛女工事上,我以為,此位海歸葛某有才無德,價值取向錯誤,素質極其低下。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知識重要,道德更重要。
  • 有才無德之人,不可重用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孔子說:「對於千裡馬不是稱讚它的力氣,而是要稱讚它的品德。」所以真正的千裡馬不是指這個技術才能有多牛,而首先是這個人的品德修養,是否善良,正直,站在公司的立場思考問題,有奉獻精神,而不是僅為一己私慾,其次才是業務能力技術。任何組織和機構,都需有才能的人。但是,才高德薄,可能會壞事;德高才淺,未必能成事,但因其有德,也不足以敗事。如果一個人有才無德,他的「才」往往難以為公司謀福,相反卻會成為在組織內部幹壞事的利器。
  • 才華橫溢的四大星座女,有德有才,魅力難當!
    才華橫溢的處女座女,有德有才,魅力難當!處女座女是很溫柔的、柔情似水,有著很靈活的雙眼,總是會讓人在無形中陷入進去。處女座女可是很很旺夫的,不僅在事業上能夠幫助到老公,而且家裡的事情完成就沒有後顧之憂,處女座女把家裡打掃乾乾淨淨,看見舒適的環境,心情也變得很愉快。
  • 歷史上有才無德的這四個人,每個都害人不淺
    最怕的就是有才無德,因為都說有才無德是危險品。一個智商高情商高的壞人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這種人要是再位高權重一些,那就更加無藥可救了。歷史上流傳千古的才子很多,但是才子也並不都是德行好的,真的有很多人品德敗壞,被後人唾棄。
  • 上交大博導辱罵學生:有才無德靠最後
    「你給我滾,垃圾,你有什麼資格需要休息」等辱罵性言辭霸佔了整個聊天群,言語之中完全看不出為人師表該有的修養。事情被曝光之後,上交大針對該事件做出了通報批評,表明對違法道德師風問題零容忍,倪冰冰將會停止手上的教學工作。為人師表,不僅僅是要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每天的相處中教會學生怎麼做人。首先做好一個人,其次再做好一個有用的人。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
  • 書生為國可提三尺劍,有德有才方為讀書人
    讀書人身上總是被人貼上很多標籤,古代行軍打仗的將軍若能讀幾本儒家經典便被說成儒將;整日埋頭苦讀、手無縛雞之力遇事毫無辦法的人被說成百無一用是書生,凡此種種、概莫能是。讀書人可以治理國家,像歷史上的名臣宰相;讀書人也可以禍國殃民,像歷史上的佞臣奸賊。所以,讀書人有多面性,而有德有才的人方為真讀書人。
  • 有才無德照樣是「廢人」
    比起子女的成功與否,更重要的是子女是否成人,有才無德照樣是廢人。最近又發生一起令人心痛的案件,一大學教授及丈夫疑被親生兒子殺害,今天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毫無人性的殘酷,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即使會有矛盾,但是都是至親,又有什麼化解不開的。家庭矛盾中,找到父母與子女的平衡點才是關鍵。
  • 人才很重要,德字當為先,有才要有德,無德才誤人
    說到人才各有各的人才觀,我的人才觀就是以德為先,以善為本,做老實人,做勤奮學習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可用之才,實用之才,可靠之才。一個人再有才,沒有德字做保證,那麼,有才也不會用到正道上,最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害人又害已,這樣的事例如今是時有所聞,並不鮮見。
  • 一個有德、有才、愛國的人是優秀的人
    但是何謂優秀的人才,爸爸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就是人才,你看這兩天南京一夜雪無成「網紅」了,在寒冷的夜裡清理路面的人難道不是人才嗎?爸爸希望你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小記者:「成為一名有用的人最重要的是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爸爸:「注重思想教育。現在大家都把心思放在考試成績上,但是忽略思想教育是很可怕的。比如熱愛國家,比如善良、忠誠、謙讓、協作這些品質。
  • 蒼溪體罰學生致死案:有才無德之人不配為師
    而在整個過程之中,王老師並未對寧寧有一絲一毫的關心。寧寧的班主任老師得知其身體狀況不對,但是因為並不了解具體是什麼情況,只能先通知孩子的奶奶,讓其將孩子領回去。隨著寧寧的狀態逐漸惡化,班主任老師與其奶奶商量之下,將寧寧送往醫院。
  • 廣州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殺害科研處處長,網友說有才無德真危險
    知情人士透露,謝冬青和羅交晚是同門博士生,有師兄弟關係。警方通報稱,雙方因矛盾引起糾紛。2018年06月29日 14:33 來源於 財新網利益衝突到底是什麼矛盾,致使作為大學計算機學院持刀殺人?此案引發網友猜測。有網友猜測,大學是授課、研究之地,同門博士況且是師兄之間,能有多大的矛盾?
  • 歐美圈內好看又有才的男星,戳爺萌德上榜,看看你喜歡哪位?
    歐美圈內好看又有才的男星,戳爺萌德上榜,看看你喜歡哪位?hello!小夥伴們,大林聊娛樂又跟你們見面啦!接下來小編將會跟你們聊聊歐美娛樂圈內的那些男明星。如果要是說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明星,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比如說我國的薛之謙、周杰倫等歌星。
  • 高學歷低素質:做好家教,別讓你的孩子有才無德
    家教中必須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別讓你的孩子有才無德。道德教育,從學會感恩開始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更不懂感恩,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某次老師講起畢業生,都說那些成績差的,反而會對老師比較感激,會回來看望老師。
  • 當代青年,有德有才更要有一顆愛國心
    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有德有才更有一顆愛國心,才能知所行止、行穩致遠,成為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播者,成為民族復興路上的建設者,成為一個有益於國家和社會的時代新人。
  •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誰說的?孔子表示不背這個鍋
    於是後來,就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聖人孔子所說,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孔子所說。這句話是出自《隋唐演義》七六:「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蓋以男子有德者,或兼有才,而女子之有才,未必有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