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無才難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

2020-12-15 仰望星空的讀書郎

本文由百家號【仰望星空的讀書郎】原創首發!這是第66篇文章。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德和才的故事。

《資治通鑑》: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全亡謂之愚人,德聖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資治通鑑》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任何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都在於個人的『行為道德』,也就是包括心理行為和處世行為兩種的綜合。所以說,『德者,本也。才者,末也。』這個『末』字,不是說才是沒有用的意思。而是說,一個人,自己的道德行為是根本,才能是由根本所發展產生的枝末。換言之,德行猶如樹根,才能猶如樹的枝葉,樹根不牢固,枝葉是不會茂盛的。」

有德無才難成事

德與才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德」與「才」一直是選拔人才的兩個標準,然而,究竟該偏重於才還是偏重於德,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劉禪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歷史上有德無才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劉禪雖然在德行上沒有虧,但是其才能確實比一般人還要平庸,所以即使他貴為皇帝也難成事,最終還是落得個亡國之君的下場。再比如南唐後主李煜,他的才華在詩詞上,而不在政治上,因此不適合做皇帝。

李煜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唐高宗為人正直,缺也是有德無才之人,所以才導致唐王朝一度血腥邊野。由此可見,有德之人如果沒有相應的才能作為襯託,想成大事也是很難的,但並不是說成不了大事,這個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一種情況。

有才無德辦壞事

有德無才難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所以說德比才更重要。一個有德的人,無論怎麼樣都不會危害到別人,雖然他沒有能做出一番事業的才華,但可以克己修身、成就小我,也是不錯的選擇。有才無德的人就很可怕了,這樣的人會運用一切手段來求得成功,才華越大,做出的事情就越壞,對他人就越有威脅。

司馬遷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同樣地,歷史上也有很多有才無德的人。這些人才華橫溢,但他們卻把才華用在了謀取私利、勾心鬥角上,他們的才華沒有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反而害苦了天下人。

蔡京書法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比如北宋的蔡京是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但他同時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只因他奸詐,「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中的「蔡」被人改成了蔡襄。

南宋的秦檜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他在模仿宋徽宗字體的同時,自創了一種自己的字體,這種字體就是後來的宋體字。只因他是奸臣,人們才把宋體字稱為「宋體字」,而沒有用他的名字命名。

秦檜跪像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有此可見,品德高超是才能的師父,才能只有在高超品德的教導下,才能發揮作用。才能有高低之分,品德只有正反之分。一個有品德的人,才華越高,整體的實力就越強,成事的可能行就越大;相反,一個沒有品德的人,才華越高,整體就越差,辦壞事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行的重要性遠遠高於才華。才華可以有很多等級,不同才華的人可以做成大小不一的事情;而品德只有好壞之分,一個人品德不好就不可能做出好事,即使他利用才華做出了很大的事情,這件事情也只會是有利於他自己,而不會對其他人有利。因此,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首先要考察的是德行,否則,很可能會引狼入室,害了自己。同時,我們在培養自己才能的時候,也不能忘了培養良好的品德,否則,再大的才能也不能成為成事的資本。

南懷瑾認為,一個能夠成道、能從世上升華的人,或者要在世上做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全才」,一個是「全德」。全才已經很難了,加上全德更難。有才無德,入世很危險,不但危險了自己,也危險了世間;有德無才,可以出世修道,不能入世。所以,一個人要才德兩全很難。

相關焦點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
  • 你如何度過自己人生,是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
    這就是我提到的人分為四類:有才無德,有得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基本上涵括了人的社會界定。首先,有才無德。如民國時期,剛開始汪精衛是一個比較有才氣的青年,但抗戰開始後,汪精衛的品質劣根性徹底暴露,淪落為民族最大漢奸,死後夫婦倆也被製作銅人跪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與跪在嶽飛墓前的秦檜夫婦相聚去了,歷史就是這樣相似。小編始終認為一個人有德無才不可怕,而有德無才才對社會危害最大。
  •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無德有才是小人,無才無德是愚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德才兼備的人。但是我想所謂德才,首先應是德,德之後才是才,也就是說只有先有德再有才那才是我們所謂的人才。而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措施。
  • 有才無德之人,不可重用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孔子說:「對於千裡馬不是稱讚它的力氣,而是要稱讚它的品德。」所以真正的千裡馬不是指這個技術才能有多牛,而首先是這個人的品德修養,是否善良,正直,站在公司的立場思考問題,有奉獻精神,而不是僅為一己私慾,其次才是業務能力技術。任何組織和機構,都需有才能的人。但是,才高德薄,可能會壞事;德高才淺,未必能成事,但因其有德,也不足以敗事。如果一個人有才無德,他的「才」往往難以為公司謀福,相反卻會成為在組織內部幹壞事的利器。
  • 朱熹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無德的人,真有這回事嗎?
    朱熹為何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無德的人,正因為他在儒教地位如此之崇高,才能出眾青史留名,所以能被加上個「最」字。朱熹真幹過類似的無德事情。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和有才有德,現代企業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無才無德一點亮眼的地方都沒有,能被錄用才是奇怪。
  •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
    有才無德,其行不遠矣顧茂權前時,網友爆料陝西科技大學教師葛某辱罵毆打環衛女工,相關人士以葛某是「學術骨幹」為由請求網友不要曝光此事。回到葛某辱罵毆打環衛女工事上,我以為,此位海歸葛某有才無德,價值取向錯誤,素質極其低下。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知識重要,道德更重要。
  • 歷史上有才無德的這四個人,每個都害人不淺
    最怕的就是有才無德,因為都說有才無德是危險品。一個智商高情商高的壞人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這種人要是再位高權重一些,那就更加無藥可救了。歷史上流傳千古的才子很多,但是才子也並不都是德行好的,真的有很多人品德敗壞,被後人唾棄。
  • 人才很重要,德字當為先,有才要有德,無德才誤人
    說到人才各有各的人才觀,我的人才觀就是以德為先,以善為本,做老實人,做勤奮學習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可用之才,實用之才,可靠之才。一個人再有才,沒有德字做保證,那麼,有才也不會用到正道上,最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害人又害已,這樣的事例如今是時有所聞,並不鮮見。
  • 才華橫溢的四大星座女,有德有才,魅力難當!
    才華橫溢的處女座女,有德有才,魅力難當!處女座女是很溫柔的、柔情似水,有著很靈活的雙眼,總是會讓人在無形中陷入進去。處女座女可是很很旺夫的,不僅在事業上能夠幫助到老公,而且家裡的事情完成就沒有後顧之憂,處女座女把家裡打掃乾乾淨淨,看見舒適的環境,心情也變得很愉快。
  • 書生為國可提三尺劍,有德有才方為讀書人
    讀書人身上總是被人貼上很多標籤,古代行軍打仗的將軍若能讀幾本儒家經典便被說成儒將;整日埋頭苦讀、手無縛雞之力遇事毫無辦法的人被說成百無一用是書生,凡此種種、概莫能是。讀書人可以治理國家,像歷史上的名臣宰相;讀書人也可以禍國殃民,像歷史上的佞臣奸賊。所以,讀書人有多面性,而有德有才的人方為真讀書人。
  • 上交大博導辱罵學生:有才無德靠最後
    「你給我滾,垃圾,你有什麼資格需要休息」等辱罵性言辭霸佔了整個聊天群,言語之中完全看不出為人師表該有的修養。事情被曝光之後,上交大針對該事件做出了通報批評,表明對違法道德師風問題零容忍,倪冰冰將會停止手上的教學工作。為人師表,不僅僅是要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每天的相處中教會學生怎麼做人。首先做好一個人,其次再做好一個有用的人。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
  • 一個有德、有才、愛國的人是優秀的人
    但是何謂優秀的人才,爸爸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就是人才,你看這兩天南京一夜雪無成「網紅」了,在寒冷的夜裡清理路面的人難道不是人才嗎?爸爸希望你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小記者:「成為一名有用的人最重要的是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爸爸:「注重思想教育。現在大家都把心思放在考試成績上,但是忽略思想教育是很可怕的。比如熱愛國家,比如善良、忠誠、謙讓、協作這些品質。
  • 蒼溪體罰學生致死案:有才無德之人不配為師
    由於投訴無門,家屬只能選擇在網絡上曝光此事。目前,此事已引起了蒼溪政府關注,官方已介入調查,涉事教師也已停課審訊。這件事中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老師想讓一個孩子有心理陰影太簡單了,只要在學生和你說「老師好」的時候,你每次都冷眼相對且不給任何回應,次數多了他就會戰戰兢兢,自然就有陰影了。如果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老師,做家長的是不是連這樣想一下,都覺得心臟像被什麼給揪住了一樣,如果孩子真遇到了,豈非天天做噩夢?
  • 「女子無才便是德」,老祖宗的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
    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咋聽起來,會讓女性朋友很不舒服,好像有點歧視女性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經常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其實是大家誤解了這句話的原意,否則的話,古代那麼多的才女,譬如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上官婉兒等等,豈不都是無德之人了,她們怎麼還會流芳百世,為後人所敬仰呢?
  • 廣州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殺害科研處處長,網友說有才無德真危險
    知情人士透露,謝冬青和羅交晚是同門博士生,有師兄弟關係。警方通報稱,雙方因矛盾引起糾紛。2018年06月29日 14:33 來源於 財新網有網友猜測,大學是授課、研究之地,同門博士況且是師兄之間,能有多大的矛盾?如果有矛盾,大概也離不開職權相爭、職稱相爭、科研項目、專利權利等相爭,因為只有這些方面才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若不是利益相爭導致利令智昏,喪失理智,一個大學院長怎麼會愚蠢到殺人的地步?網友說,可惜了被害者。這件事確實令人痛心。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試譯老子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為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有才無德照樣是「廢人」
    比起子女的成功與否,更重要的是子女是否成人,有才無德照樣是廢人。最近又發生一起令人心痛的案件,一大學教授及丈夫疑被親生兒子殺害,今天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毫無人性的殘酷,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即使會有矛盾,但是都是至親,又有什麼化解不開的。家庭矛盾中,找到父母與子女的平衡點才是關鍵。
  • 江霖:國無德不興,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人無德不立
    中國古人有「三不朽」,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居於首位。這說明,德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立德是人生的必修課。自孔子以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教育都是德育為首,以立德為前提,成才先成人。尼山孔廟、尼山書院,實際是孔子父母生平的居所和孔子三歲前的居所,就是因為孔子成為了聖人後有孔子後人重新修建的廟宇,充分說明了只有自己變得尊貴了,父母才尊貴。《大學》的大是指大格局的大。所謂大人即是明是非、知榮辱、能擔當、敢引領、有大格局的人才是大人。
  • 有才有德是聖人,有才無德是什麼
    初中歷史課上談及蔡倫造紙時,小編心中就有頗為好奇造紙這麼神聖的事怎麼偏偏就讓一個宦官搶了先機,因此也對蔡倫這個人印象極深,留下了不小的興趣。後來特地查了蔡倫這個人,發現其生平不簡單。蔡倫生於鐵匠家庭,漢時桂陽設有鐵官,漢章帝時蔡倫也因此被推薦入宮,成為一名宦官。
  • 高學歷低素質:做好家教,別讓你的孩子有才無德
    家教中必須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別讓你的孩子有才無德。道德教育,從學會感恩開始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更不懂感恩,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某次老師講起畢業生,都說那些成績差的,反而會對老師比較感激,會回來看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