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作文啟蒙的幾點淺析
首先從課文中汲取養分。課文中精彩詞句的練習,日積月累,會大大豐富孩子的詞彙。闢如背誦《陽光同學》裡面的單元知識盤點就非常不錯,裡面的詞彙及句段積累,要堅持天天讀,爭取把它全部背誦,做到靈活應用,應用到孩子日常的短文中。
其次,避免記流水帳的短文敘述形式。記得兒子在《陽光同學》看圖寫短文是這樣寫的:植樹節到了,小明和小紅在山坡上植樹,小明先挖了一個樹坑,小紅再拿來一個茁壯的樹苗,把它移入樹坑裡,小明填好土,然後澆水,一棵樹就植好了。
這段短文雖然敘述很完整,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後來老師批閱說,是記流水帳。確實是記流水帳,每句話中都沒添加任何修飾,都是簡單地描敘完事情,整個過程乾癟癟的,毫無生機可言。通過這個看圖寫話短文,我向兒子講解短文不能只是把事情經過寫下來,還要經過修飾,添加精美描述,形容;讓過程顯得生動,活潑,生機盎然。
兒子在此後的寫短文過程中,由於我的次次叮嚀,囑咐,反覆強調。產生了相應的作用與效果。兒子終於在隨後的短文描述中有所改變。前兩天寫的短文是這樣描述的:我的同學是吳子怡,她的頭圓圓的,像個蘋果一樣,眼睛亮晶晶的,像個閃閃的大珠子。她的頭髮長長的,真像瀑布一樣掛在她的肩上,身高矮得連桌子都夠不到。我們經常一起在教室裡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寫作業。下課的時候,我們還開心的一起玩。
短文中顯然加了部分描述修飾,看起來就生動了很多。後來老師還表揚了兒子,兒子可開心了,學習勁頭更足,寫短文的興趣更濃了,還誇口說以後作文要寫得更好呢!通過這件事可以知道,只要堅持,一切都會慢慢改變的,會變得越來越好。
再次,多讀課外讀物。課外讀物的閱讀,會不斷增加新的詞彙,增強新的視野,語句要儘量運用華美的修飾詞語。通過閱讀讓孩子善於引經據典、博古論今。在孩子閱讀的同時,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知識,同時閱讀能力也會隨之而提升,適當地每天給孩子留閱讀的時間,讓孩子打開讀書世界的另一扇大門。
另外,堅持優美詞語多以造句的形式,反覆訓練,從而能熟練地,精確地掌握詞語。做到自己寫短文時,可以隨時調用。通過平時的優美詞彙的大量積累,豐富孩子的詞海。不是古語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積木成林,聚沙成塔。豐富的詞彙,會讓孩子寫短文時,不再詞不達意,詞窮墨盡。避免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局面。如果能讓小孩寫短文有種濤濤不絕,有寫不完的話,描述不盡的遐想,用之不盡的思維,那基本就成功了。
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添加關注,留言相互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