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農民,農民就是以務農為主的一群人,數千年來,農民都是以種地為主,整日的早出晚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重複著這樣的工作。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農民的辛勤勞作,就不會有社會的安定團結,城市的建設,工人的溫飽都離不開農民的辛勤勞作。近幾年,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農民的工作也變得豐富起來,更多的農民開始外出打工,把賴以生存的土地方到一邊,或者交給年長者,在農閒的時間到工廠去打工,去城市裡淘金。現在的農村幾乎看不到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基本都出門打工了,可農民就是這麼努力工作,到最後還是沒有錢。專家的一席話讓人看著直掉眼淚。
第一,農民種一年的莊稼,到頭來收入卻僅僅維持溫飽,高額的農資,種子和化肥,還要澆水和除草,這些代價幾乎超過農產品的收入,而年年農民的農作物都出現滯銷,農產品的價格一直上不去,加上現在的農村的種植方式還保持著最原始的耕種模式,不懂科學種田,也沒有人會專門的教導農民怎麼高效的種植農作物,農民的收入會高嗎?
第二,外出打工,做著最底層的工作,拿著最低的工資,幹著最累的工作,還要看著老闆臉色來工作,這樣到手的工資會有多少呢?在加上部分老闆的剋扣工資,拖欠農民工的工資。農民工們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只能幹出力的工作,你能想像農民工能得到多高的工資?
第三,物價的飛速上漲,農民不外出打工也不行,常規的種植業已經不能保證農民的正常生活,只有打工去補貼家用了,但外出的時候,高額的物價,使得農民工只有節衣縮食的生活,生活在城市的人們都知道,在城裡裡一個月的生活得有多大的開銷,在看看農民工的工資,留下的工資只能有少部分。
第四,農村的老齡化嚴重,現在的農村,老年人都是一身的毛病,根本離不開醫藥,但是醫院高額的治療費可以把農民的血汗錢花得差不多,這樣就是一直打工能堅持多久。
農民的這種生活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到最後能改變貧窮的生活嗎?不能,年輕時辛勤的工作,累出了一身的毛病,還能給後代留下什麼?朋友們你們看到農民的這種辛勤的工作,到最後還是窮得沒有錢,你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農民的這種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