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泰峰代表:使社會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

2020-12-23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

使社會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

5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說,最高法、最高檢工作報告主題鮮明、求真務實,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積極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是政治立場堅定、彰顯法治精神的好報告。

石泰峰代表表示,一年多來,全國法院、檢察院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大局履職盡責,依法做好司法服務和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依法嚴懲各類犯罪,順應了民心民意,彰顯了法治權威,進一步夯實了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堅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應,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使社會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檢察日報 閆晶晶 沈靜芳)

相關焦點

  • 【全國優秀公訴人】張敬偉:讓正義可感可觸可及
    【全國優秀公訴人】張敬偉:讓正義可感可觸可及 2020-12-18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市臨潼檢察院:擬不起訴案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信
    為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增強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促進社會矛盾化解,12月14日下午,臨潼區檢察院針對孫某某等三人非法拘禁案舉行擬不起訴公開聽證會本次聽證會由案件承辦檢察官李黎明主持,邀請臨潼區委政法委同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作為聽證員參加評議
  • 一封千裡之外的來信:感謝你們讓公平正義可感可信!
    一封千裡之外的來信:感謝你們讓公平正義可感可信!劉某委託家鄉的哥哥向辦理案件的陳慶龍、樊銘梓兩位檢察官送上錦旗表示感謝尊敬的張傳文檢察長:··· ···感謝您,感謝陳慶龍、樊銘梓兩位檢察官的辛苦付出,濟陽檢察院的檢察官在辦案中堅持執法為民,為群眾辦實事,真切的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公平正義可感可信!
  • 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安居樂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並以此為出發點,明確指出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我區政法幹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表示——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2020/8/3(1238)安陸:公開聽證會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
    人民監督員「今天的聽證會,體現了檢察機關辦案的透明度、公信力,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平正義 「安陸檢察院以公開聽證的方式,擺事實、聽意見、解糾紛、促和諧,既讓我們感受到了公平正義,又讓我們觸摸到了檢察溫情。我要為辦案檢察官點個讚!」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的辯護律師也高興地說。作者 | 安劍 黃慶芬 陳希
  • 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支付欠薪認罪認罰能否不起訴?
    支付欠薪認罪認罰能否不起訴甘肅隴西:辦案接受監督與教育當事人同步進行正義網訊(通訊員左向陽 張翻霞)「經評議,五名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對朱某不起訴,且一致認為此案的公開聽證,體現了檢察機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四川法治報融媒採訪中心記者夏菲妮:記錄可觸可感的公平正義 | 2020記者看法院
    我省法院聚力化解執行三大難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藩籬2019年12月31日,最高法、人社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總結表彰會議,省法院執行局被授予「先進單位」稱號,並作為獲獎單位代表上臺接受頒獎。
  • 讓人民群眾擁有公平正義「獲得感」
    本報今日起開闢「2015法院工作亮點回眸」專欄,記錄下過去的2015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回眸過往,開啟未來,相信人民司法事業必將取得更長足的進步。
  • 粟用湘:牢牢把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主要集中在發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這也是我國當前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
  • 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和諧有序 訪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
    新時代,我們需要繼續以良法為引領加強法治建設,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公平正義、和諧有序,讓法治精神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法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國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依法防控發揮著重要作用問:在這次應對疫情過程中,依法防控是一個關鍵詞。您如何理解「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讓「民生溫度」可觸可感!
    讓「民生溫度」可觸可感!群眾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城市功能更加健全、民生設施更加完善,讓宜居小城更宜居、更美好! 6月30日上午,縣主要領導現場調度創城及城建工作,縣領導李劍青、閆龍虎、霍力軍、逯慶新、段海峰及縣委辦、政府辦、宣傳部、大督查辦、住建局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
  • 公平正義與感受到公平正義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機關提出的工作要求。「感受到公平正義」,即不僅要 「公平正義」,而且要「感受得到」。把案件判公是法官的應有之責,還要把人心判暖,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度,這給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法治為基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在當前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法治建設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樹立「法治為基」理念是戰略需求;面對「重要窗口」建設的新目標新定位,人民群眾對法治供給需求越來越高,樹立「法治為基」理念是現實需求;推進「重要窗口」建設,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是重點內容,而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樹立「法治為基」理念更是發展需求。
  • 安徽師範大學主題教育落地可觸可感
    安徽師範大學主題教育落地可觸可感 開展知識競賽 分享學習故事
  • 公平與正義的邏輯關係
    由於事物可分為意識類事物、行為類事物、資料類事物,價值可分為三大類:真假類價值、善惡類價值、美醜類價值,因此正義也可分為三大類:真理正義、道德正義、審美正義。其中,真理正義是對意識類價值事物的評判標準,道德正義是對行為類價值事物的評判標準,審美正義是對資料類價值事物的評判標準。
  • 孩子,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起點
    保障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教育少年兒童自覺遵紀守法,嚴懲侵害兒童權益犯罪,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當前,黨和國家更加關心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不僅是家庭的命脈,更是民族的未來。依法保護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將是全社會長久共同參與的話題。
  • 本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斷,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鮮明導向。
  • 深刻領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2016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續的發展」是在提出五大發展理念背景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觀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呢? 關於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