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是一場永遠不會結束的遊戲,正如世界上不會有一把永遠撬不開的鎖。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而來的「信息大爆炸」,網絡盜竊、欺詐等惡意行為如今已成為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公敵,呼籲網際網路企業攜起手來,為用戶建立最後一道防線,重視網際網路安全的聲音也越來越高。
11月18日,搜狗PC瀏覽器新增騰訊安全雲庫服務,雙方共同打造網際網路安全體系,這是騰訊繼與百度、金山、天貓、烏雲等網際網路服務廠商形成安全同盟後,在最重要的網際網路入口-瀏覽器上與搜狗強強聯手,共同抗擊網絡違法行為。
網際網路威脅直逼用戶隱私,網絡安全引重視
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是一把鋒利雙刃劍,一方面使得生活越來越快捷便利,一方面也幫助網際網路非法入侵和欺詐手段日新月異,危害日益增加。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網絡詐騙主要通過簡訊、郵件和網站3種途徑實施,並可能結合病毒、木馬、釣魚網站等技術手段竊取敏感個人信息,使受害人蒙受重大損失。網絡詐騙具有覆蓋面大、隱蔽性強的特點,行為往往隱藏在網絡的正常交往、通信和交易活動中,難以引起用戶的警覺。
相關調查發現,近年來,在網際網路中介服務和在線購物活動兩項中,網民遭遇信息洩露或是經濟詐騙的風險均顯著增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名照也在不久前指出,中國正面臨著嚴峻的網絡空間安全挑戰,80%以上的中國網民曾經受到過網絡侵害,每年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美元。
與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爆炸式成長的市場規模不盡相稱的是:儘管網際網路應用層出不窮,涉及網絡安全方面的服務卻普遍存在不足,更缺少相應規範和標準,難以指導行業為用戶提供安全、成熟的產品和服務。儘管部分網際網路產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安全支持,如就一些欺詐網址向用戶發出警告等,但放眼大局,當前業界所採用的安全措施,還遠不能徹底杜絕各類網絡侵權行為的發生。
杜絕網絡詐騙責無旁貸,網際網路行業應做「急先鋒」
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威脅,正在引起業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多數專家對這一問題的共識是:網際網路安全不能僅靠政府監管,更要從業界自身做起。北京郵電大學網際網路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就曾指出,為對抗網絡侵害「必須建立起多重層面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嶽頌東則表示,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勢必將催生一系列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的長足發展。有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企業理應加強行業自律,在網站內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儘可能減少網絡詐騙實施的手段。同時各企業也不應敝帚自珍,而是要攜手開放,共同完善網際網路產品的安全保護,為用戶建立最後的也是最堅實的一道防線。
據了解,搜狗作為國內最大的雙核瀏覽器產品提供商,擁有1.1億用戶,是用戶觸達各類網際網路服務的主要渠道方,而騰訊作為業務條線眾多的網際網路巨頭,其安全雲庫是目前覆蓋範圍最廣,搜狗瀏覽器新版將基於騰訊安全雲庫提供的智能鑑定惡意網址服務,對釣魚、虛假欺騙等惡意網站實現精準識別,深度保護用戶上網安全。兩個重量級選手的合作也再次說明,網際網路安全不能走封閉之路,開放與合作才能構建出更全面、更高效的網際網路安全防線。這一裡程碑式的更新將會加速我國網際網路安全的建設進程,幫助構建更加強健的良性安全體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