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怎麼樣才算是稱職的父母

2020-09-17 gnh1990711

教育好子女是一件不易做好的事情。多少父母,為了孩子可謂是嘔心瀝血、含辛茹苦、操碎了心。然而,有的父母由於沒有科學的方式,最後收不到想要的結果,甚至正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所謂的「愛」把孩子教壞了慣壞了引導壞了。關愛孩子是一門學問,需要從多方面去研究和把握,稱職合格的父母要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一、不嬌生慣養。

不少的父母都認為,愛孩子就應該什麼都順著他們的心意辦事,讓他們吃好的穿好的,將他們作為家中的皇上一樣看待,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樣的關愛,可能在短時間內會讓孩子感到過的挺舒服,可是從長遠來看,這恰恰是害了孩子。嬌生慣養的孩子,今後走入社會、開始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會表現的自立性不強、責任心不強、協作精神不佳等,所有這些都會對孩子們的事業和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有冷靜的態度和清醒的思維,莫把傷害當關愛。

二、不教孩子歪門邪道。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會教他們一些市儈哲學、教他們一些社會上出現的小聰明、小把戲、小伎倆。比如說,教孩子要懂得拉關係開後門、教孩子要學會說假話騙人、教孩子公家的便宜不佔白不佔等。這些教子方法和內容,也許可以對孩子有一時之利,甚至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所謂好處,但是,這就等於從小給孩子灌輸了不誠實的為人之道、灌輸了不正直的為人之品,這對於一個孩子今後的一生都是有害無益的。在這一點上,父母必須統一思想,相互監督,不要給孩子灌輸那些不健康、不正直、不文明的東西。

三、夫妻之間要統一。

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夫妻之間不「頂牛」十分重要,所謂「頂牛」就是說彼此你說這樣對,我偏要說那樣好;或者當著孩子的面相互較量,甚至妻子背著丈夫對孩子說父親如何如何的不好,丈夫背著妻子對孩子講母親如何如何的不對等。這樣的教子愛子方式有著極大地害處,不僅對孩子形不成健康的教育效果,反而會使孩子不是無所適從就是誰的也不當回事,或者就是對父親或者母親不屑一顧甚至滋生抵抗心理。如何讓家長在孩子面前有威信?起碼當家長的兩個大人應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背後探討,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責,至於在背後對孩子講父親或者母親的壞話,那就更是傻瓜才能幹得出的事情了。

四、家長架子高不得。

家長的架子太高了,總是將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對孩子指手畫腳,認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孩子必須不折不扣地照辦,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妥的。事實上,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都會有各自的觀點和思維,特別是到了初高中以後,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父母也不是真的什麼都對的聖人。如果父母一意孤行,只能使兩輩人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不利於彼此的有效夠溝通和交流。久而久之,父母所謂的愛或許會轉化成孩子對您的怨氣。

五、父母形象壞不得。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由於孩子和父母接觸得多、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多,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果是真的關愛自己的子女,那麼,當父母的就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起好表率作用。你想自己的孩子為人正直麼,那你就首先要正直為人;你想你的孩子要走正道麼,那麼,父母就別走邪道!如果父母成天不是在賭場上就是在舞場上、不是粗話連篇就是壞事不斷,形象很壞很不好,那麼,你的孩子就極有可能跟著你學壞了!

總之,稱職的父母必須做到:一忌對孩子嬌生慣養;二忌教孩子歪門邪道;三忌父母配合不默契;四忌家長作風太嚴重;五忌父母自身形象差!這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相關焦點

  • 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父母的自我修養,是對孩子精神的富養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提高,父母們更講究養孩子的方法,都說要富養孩子,孩子在以後的路上才不會迷失自己,那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呢?所以,沒有經濟基礎的家庭也可以富養孩子。只要父母有修養,那他們也可以教育出有內涵,有道德的孩子。
  • 美國教育博士:「不完美的父母」才稱職
    中國第一家兒童素質教育在線平臺為7-14歲孩子提供國際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培養有見識的孩子
  • 如何做好父母?稱職的父母都具有這些典型的特徵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言談舉止方面常常會去模仿父母,事實上父母在孩子為人處世方面起著示範作用,孩子通過父母的價值判斷和品行形成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行為準則,甚至會成為今後人生道路上一貫的風格。孩子的認知、情感、觀念、行為可以通過教育不斷地得到提高、改變,父母根據自己的判斷對孩子的意識、行為的肯定與否實際上起到了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對孩子的發展起著導向作用。
  • 退休教師直言:初中成績差的孩子,家裡的父母多半不夠稱職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成績差,是因為孩子太貪玩,或者不認真。其實,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恰當,也是造成孩子成績差的一部分原因。有的家長會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歸咎於孩子自身的「天賦」上,有的是歸咎於老師的教育問題,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問題。
  • 教育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成長。如今,儘管孩子們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裡度過,但他們的品行、好的習慣、閱讀興趣、堅強的意志力以及幸福感其實都源於簡單的家庭生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
  • 作為稱職的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終身成長?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作為父母的教育觀和言行會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我們也都是初為人父人母,特別是對於第一胎的孩子,哪裡來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僅憑藉自己的價值觀和身邊朋友圈的影響去嘗試罷了,所以學習孩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課程,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在要求孩子學習的同時,我們是否有對自己有所要求,父母都不學習,怎麼會能培養出愛學習的孩子呢
  • 怎麼樣的親子教育方式能夠算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現在很多父母事業很成功,卻感覺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怎麼成功,十分苦惱。其實,一個家庭的家庭教育氛圍是否和諧,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是否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人際關係、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各個方面。很多孩子出現問題都是因為他家庭的教育理念是不一致的。
  • 考生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背後,父母的不稱職才是罪魁禍首
    就只是孩子的錯嗎?在我看來,在這件事上,父母的錯遠遠大於孩子的錯。以現在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哪怕工作再忙,也不至於三年連一次空閒都抽不出來,甚至能讓孩子騙三年,以至於高考錄取通知書的事情上繼續被騙,恐怕謊言破滅的前一刻,你都認為自家孩子學習非常優秀吧。這家長當的是否稱職呢?
  • 子夜薦讀 | 這才算是陪孩子
    這才算是陪孩子說是大人放假,其實就是大人陪著孩子放假,所有的項目幾乎都是圍繞孩子展開,要不怎麼是遊樂園人多,公園人多,動物園人多呢!就連商場裡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是帶著孩子的父母,吃個飯,看個電影。放假了,家長們都打著孩子的旗號四處旅遊,為的是讓孩子放鬆身心,見見世面,開闊眼界。的確,受益最多的還就是孩子。尤其是平時忙碌的父母總想著藉此機會好好陪陪孩子,以彌補自己的內心的歉意。那句經常說的「等有時間」總算真的實現了,這八天可別虛度,好好地安排一下,爭取把每一天都過的有意思。
  • 孩子為何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因為孩子「矯情」,而是父母不稱職
    可是自從孩子4歲後,我便發現之前的想法很不正確,一般來講,大多數來自三歲以後就有了獨立的思維,也就意味著孩子三歲後不會毫無緣由的哭泣,一定是有原因的。為此,我還特地去請教了育兒專家,這才知道孩子哭並不是因為矯情,並不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是因為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簡言之,是我們這些當家長的有些不稱職了。
  • 媽媽:「他還只是個孩子,」太過稱職的父母,奠定孩子未來的悲劇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所有人都能夠理解,他們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可是付出了那麼多卻沒有取得一個好的結果,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些方面呢?俗話說得好: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練不出千軍萬馬。教育需要嚴格且堅定的力量,古往今來都一樣。為人父母,將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孩子的生活過度幹涉。
  • 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什麼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
    很多的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人中龍鳳,再不濟也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家長怎麼去教,才能教好孩子?怎麼做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下面幾個方法給你提供一些思路。一,家長做好自己,給孩子做榜樣。
  • 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父母?給你4點建議,不妨學著點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能做一個稱職的父母,都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期盼他們能成為更優秀的人。如何成為稱職的父母也是廣大父母都感到頭疼的問題。作為父母這一角色,首要的就是對於孩子的責任,不僅是撫育孩子長大的責任,更是要培養孩子的性格、脾性、三觀、處事,所以,作為父母是既幸福又艱巨的。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該如做對孩子來說才是更為恰當的做法呢?
  • 別再說孩子笨了!父母的「打壓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的求知慾
    有時候是父母,有時候可能是遇到了並不稱職的老師,成年以後在職場上也可能遇到這種人。在許多父母眼裡,在別人面前貶低孩子是一種「傳統」,誇獎別人的孩子優秀、出色,順便再說自己的孩子不上進、愚笨等等,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謙遜」。
  • 兒童心理學: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父母(上)
    孩子不聽話,不讓自己滿意,甚至和自己對著幹;自己不能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需要什麼,親子教育遇到了大麻煩。  所以,要想稱為稱職的不煩惱的父母,就要懂一點兒童心理學。    一、因材施教  多血質孩子  優點: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反應迅速,善於交際,適應環境能力強。  缺點:做事浮躁,不踏實,不能吃苦,投入度不夠。  教育方式:多血質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父母要做到揚長避短,除了要發揮機靈活潑的一面,還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 不稱職父母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原生家庭》】 怎樣的父母是「不稱職的」?家長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是客觀的情況,也可能是自身責任感不夠強等的原因,沒有滿足孩子基本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甚至讓孩子被迫成為父母的「父母」。 這種家庭下孩子失去了積極角色的榜樣,對他而言,自己存在的作用就是需要經常性地照顧脆弱的父母
  • 「基本稱職」更像不稱職
    ■李輝(職員)    12月11日,浙江省人事廳發布《浙江省公務員考核實施細則(試行)》,其中,將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4個等次。有11種情況之一的,將被評為基本稱職;有21種情況之一的,將被評為不稱職。
  • 教育好孩子,這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人民日報曾這樣寫到: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培養!作為家長,如果僅僅依靠老師,就想把孩子教好,那就真的太不稱職了!教育孩子,才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業。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教育好孩子,家庭才能夠幸福和睦,如此能使家庭溫馨
  • 教育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這5件事,老師替代不了家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成長。如今,儘管孩子們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裡度過,但他們的品行、好的習慣、閱讀興趣、堅強的意志力以及幸福感其實都源於簡單的家庭生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
  • 教育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這5件事,老師替代不了家長!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01良好的品行,來自父母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