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沙眼(針眼 )
市場或錢幣店買錢幣,最容易遺漏,也是最致命的問題,就是錢幣的沙眼問題。筆者曾經在本地古玩城一位一線商家手裡挑選康熙,在300枚多剛收來的康熙中花了近半個小時挑出10多枚美品,就這樣回家重新檢查時,竟然還是沒有逃過沙眼的坑。其中一枚分水康在某筆畫的末端還是有一個極其細微的小眼,真是防不勝防。
那麼面對沙眼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呢。
妙招一,有自然光(陽光)時,將錢體對準來光方向,若有沙眼會立馬透出。
(自然光詳解 畫圈處為沙眼)
妙招二,若你買錢的地方沒有自然光或比較昏暗,可打開手機電筒,貼緊錢幣,做通體檢查。
(手機電筒檢查詳解 畫圈處為沙眼)
注意,如果在一枚錢幣的面背同一位置出現浮鏽或浮土,與其他位置迥異,那麼也是有可能有沙眼甚者更大的鑄漏的,如果中意這枚錢幣且賣家允準的情況下,可當著賣家的面進行檢驗,比如用手指輕輕的撥,或者用牙籤輕挑。
如何檢出裂紋(暗裂)
錢體有裂往往很容易辨識,但是暗裂就很難通過肉眼察覺了。
對付錢幣的暗裂,一招足矣。那就是聽聲音,不管你如何認定這枚錢幣,聽聲音這一環節都將必不可少,一般只需將錢幣立起來放下,裂者聲音低悶且無轉音,無裂者聲音清脆。銅質越好,聲音越是明亮。當然聽聲音也是辨別真偽的一種方式,在這裡不做贅述。
(圖為裂紋)
如何察覺錢體不平(翹)
錢體翹不翹,用眼就能瞧。此話不假,但也不盡然。
對於極端品相派來說,輕微的翹也是不能容忍的,但是輕微的翹肉眼不一定就能瞧出來。
在這裡介紹一招看錢翹不翹最簡單的方法,找一個平整的桌面(地面也行),將錢幣平放,按住錢幣的一端,就能檢查出來翹不翹了。
如果東西到手,翹不嚴重,不能接受卻又不想再麻煩賣家怎麼辦?可以嘗試自己敲平,一個小錘,將錢幣置於比較厚實的書頁中,平整擺放,翹處適當用力捶打,一般都能敲平。但要注意,用力要適當,錢幣骨子要硬朗,唐以前的錢幣還是要慎用此招。
(用手一按就知道)
(小錘即可)
如何避免磕碰(斷筆)
流通貨幣難免磕碰,磕碰也是判斷錢幣品相的重要標準。
一般錢幣的磕碰用眼就能看出來。但我說的磕碰不單指錢幣的邊道,錢幣的外緣、內郭都是需要仔細查看的,還有就是特別注意錢體是否是劃痕(漏銅),文字是否有斷筆,這些細節在收藏價值方面也有著重要影響。
其實檢驗磕碰,多數人只會留意邊道,殊不知通體的檢查也很必要,很多人都是到手後才發覺錢幣的斷筆和劃痕,如鯁在喉卻為時晚矣。
(畫圈處為邊道輕磕)
(畫圈處為輕微斷筆)
我們收藏錢幣的過程中會發現,隨著收藏時間的越來越長,隨著收藏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對細節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眼力也愈加犀利。
鑑定紙幣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多方面的知識及長期積累的經驗,才能真正洞悉毫釐、去偽存真。
溫馨提示: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