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7
大連理工大學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老中青三代相結合、團結協作,在過去的十年中,先後完成了教育部面向21世紀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課題、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建設項目、新世紀國家網絡課程建設項目、世行貸款高等教育改革項目等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獲得了四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團隊中有兩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一人獲省教學名師獎、一人獲校教學名師獎,有七人先後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其中兩人獲特等獎。他們所主持的五門課程中二門是首批國家精品課,至2008年全部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承擔化學實驗課程的基礎化學實驗中心也於2005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年,該團隊又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
一、以老帶新 人才接力薪火相傳
經過幾代人的奮鬥、積累、沉澱,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成長為以教學名師為中堅、中年教師為主體、青年教師為生力軍,職稱結構知識結構合理,致力於化學教學、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有創新精神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目前,該團隊師資隊伍由跨教研室和學科的14名教授、16名副教授和若干名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組成,這裡面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又有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還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老中青三代中的青年教師在團隊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是教學團隊的未來。為了教學團隊的持續發展,培養青年教師、接受教師進修也成為團隊隊伍建設的基本工作。團隊注重青年教師的發展,根據團隊青年教師現狀,實行分類培養;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會議交流,出國學習深造;發揮教師培訓基地的作用,讓青年教師集體進修學習,充分調動青年教師參與教學團隊建設、參與本科生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師資隊伍保障。
二、紮根講臺 特色教學獨樹一幟
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高度重視教學研究,堅持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在課程建設、資源建設、實驗教學、網絡教學諸方面都獨樹一幟,形成特色。在化工高等教育、中國大學教學等著名教學期刊上,該團隊發表數十篇教學改革論文。與南開大學等合作建設的《高等化學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數位化教學資源更是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該團隊完成國家新世紀網絡課程4門,其中2門被評為國家優秀網絡課程。工科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基地於2004年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基地,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於2005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系列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經歷了12個春秋,取得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有機化學及實驗於200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自2001年以來,團隊共獲得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2項一等獎是校際合作成果。
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是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創新團隊,他們中有博士生指導教師14人,有7人是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團隊的每位成員都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有的正在完成國家急需的重要研究課題,有的一直在化學領域進行著學科前沿的基礎研究。如近年承擔的「納米金屬粒子表面吸附過程的計算機模擬」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了數十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申報了多項中國、美國發明專利,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團隊成員牢記本職使命,將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將科研體會融合於課堂教學,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將科研發展與教學人才培養融合在一起,培養本科學生創新意識、實踐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這些特色教學衍生出來的「產品」倍受青睞。近年來,該團隊出版的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優秀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系列教材和教學參考書20餘部,近5年合計發行量超過100萬冊,國內幾十所高校採用。團隊成員研製出版的基礎化學教學課件和實驗仿真模擬教學軟體多達計30多套,國內200多所高校採用,發行300多套,覆蓋理、工、農、林、醫、師、軍等各類學校,成為國內研製出版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發行面最廣、應用效果最好的化學多媒體教學軟體。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和國家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也發揮示範與輻射作用,近五年來共接待兄弟院校參觀學習達1000多人次,接待進修教師10多人次。受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團隊還承擔著骨幹教師培訓與示範課的任務,於2005年舉辦了全國化學骨幹教師高級培訓班、化學多媒體教學骨幹教師高級培訓班,2006、2007年舉辦了化學實驗教學和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研討會,都取得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團隊的國家精品課程正在發揮示範輻射作用。2007年,首批國家精品課程有機化學及實驗教學團隊4人、無機化學及實驗教學團隊2人,在教育部全國高校師資網絡培訓中心、通過全國26個培訓分中心培訓各類有機化學教師、無機化學教師近千人,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2008年暑期,應全國教學資源網的邀請,國家精品課程有機化學及實驗、無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課程建設主持人在呼和浩特市進行了三場面對面的精品課程建設經驗及數位化教學資源建設使用培訓,受到了來自全國高校教師的好評。
今後五年,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既要進行以探究性教與學為目標的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教學團隊建設保障制度的研究,也要加強團隊的師德建設,以教材建設和教學實踐為抓手,迅速提升團隊的教學水平,並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深入探討新的化學教育技術、教學方法,以培養面向未來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同時團隊將進一步發揮本校學科優勢,突出團隊教師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培養;注重國內外的進修、交流,開闊教師視野;針對工程教育的需要,加強與知名化工企業的合作,培養工科化學教學團隊教師的工程觀念,加強師資培訓、進修基地建設,發揮團隊的示範、輻射作用,力爭培養出一批具有一流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的工科基礎化學課程教師隊伍。
(責任編輯 薛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