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化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 老中青三代共築輝煌

2020-1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 老中青三代共築輝煌

2008-10-07

  大連理工大學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老中青三代相結合、團結協作,在過去的十年中,先後完成了教育部面向21世紀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課題、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建設項目、新世紀國家網絡課程建設項目、世行貸款高等教育改革項目等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獲得了四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團隊中有兩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一人獲省教學名師獎、一人獲校教學名師獎,有七人先後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其中兩人獲特等獎。他們所主持的五門課程中二門是首批國家精品課,至2008年全部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承擔化學實驗課程的基礎化學實驗中心也於2005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年,該團隊又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

  一、以老帶新 人才接力薪火相傳

  經過幾代人的奮鬥、積累、沉澱,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成長為以教學名師為中堅、中年教師為主體、青年教師為生力軍,職稱結構知識結構合理,致力於化學教學、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有創新精神的國家級教學團隊。目前,該團隊師資隊伍由跨教研室和學科的14名教授、16名副教授和若干名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組成,這裡面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又有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還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老中青三代中的青年教師在團隊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是教學團隊的未來。為了教學團隊的持續發展,培養青年教師、接受教師進修也成為團隊隊伍建設的基本工作。團隊注重青年教師的發展,根據團隊青年教師現狀,實行分類培養;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會議交流,出國學習深造;發揮教師培訓基地的作用,讓青年教師集體進修學習,充分調動青年教師參與教學團隊建設、參與本科生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師資隊伍保障。

  二、紮根講臺 特色教學獨樹一幟

  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高度重視教學研究,堅持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在課程建設、資源建設、實驗教學、網絡教學諸方面都獨樹一幟,形成特色。在化工高等教育、中國大學教學等著名教學期刊上,該團隊發表數十篇教學改革論文。與南開大學等合作建設的《高等化學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數位化教學資源更是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該團隊完成國家新世紀網絡課程4門,其中2門被評為國家優秀網絡課程。工科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基地於2004年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基地,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於2005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系列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經歷了12個春秋,取得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有機化學及實驗於2007年成為國家首批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自2001年以來,團隊共獲得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2項一等獎是校際合作成果。

  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是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創新團隊,他們中有博士生指導教師14人,有7人是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團隊的每位成員都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有的正在完成國家急需的重要研究課題,有的一直在化學領域進行著學科前沿的基礎研究。如近年承擔的「納米金屬粒子表面吸附過程的計算機模擬」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了數十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申報了多項中國、美國發明專利,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團隊成員牢記本職使命,將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將科研體會融合於課堂教學,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將科研發展與教學人才培養融合在一起,培養本科學生創新意識、實踐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這些特色教學衍生出來的「產品」倍受青睞。近年來,該團隊出版的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優秀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系列教材和教學參考書20餘部,近5年合計發行量超過100萬冊,國內幾十所高校採用。團隊成員研製出版的基礎化學教學課件和實驗仿真模擬教學軟體多達計30多套,國內200多所高校採用,發行300多套,覆蓋理、工、農、林、醫、師、軍等各類學校,成為國內研製出版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發行面最廣、應用效果最好的化學多媒體教學軟體。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和國家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也發揮示範與輻射作用,近五年來共接待兄弟院校參觀學習達1000多人次,接待進修教師10多人次。受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團隊還承擔著骨幹教師培訓與示範課的任務,於2005年舉辦了全國化學骨幹教師高級培訓班、化學多媒體教學骨幹教師高級培訓班,2006、2007年舉辦了化學實驗教學和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研討會,都取得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團隊的國家精品課程正在發揮示範輻射作用。2007年,首批國家精品課程有機化學及實驗教學團隊4人、無機化學及實驗教學團隊2人,在教育部全國高校師資網絡培訓中心、通過全國26個培訓分中心培訓各類有機化學教師、無機化學教師近千人,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2008年暑期,應全國教學資源網的邀請,國家精品課程有機化學及實驗、無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課程建設主持人在呼和浩特市進行了三場面對面的精品課程建設經驗及數位化教學資源建設使用培訓,受到了來自全國高校教師的好評。

  今後五年,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既要進行以探究性教與學為目標的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教學團隊建設保障制度的研究,也要加強團隊的師德建設,以教材建設和教學實踐為抓手,迅速提升團隊的教學水平,並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深入探討新的化學教育技術、教學方法,以培養面向未來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同時團隊將進一步發揮本校學科優勢,突出團隊教師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培養;注重國內外的進修、交流,開闊教師視野;針對工程教育的需要,加強與知名化工企業的合作,培養工科化學教學團隊教師的工程觀念,加強師資培訓、進修基地建設,發揮團隊的示範、輻射作用,力爭培養出一批具有一流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的工科基礎化學課程教師隊伍。

(責任編輯 薛麗華)

相關焦點

  •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主要承擔著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包括:面向工科平臺及其相關的各專業的《大學化學》(CA001)(約1600人/學年)、面向全校的自然科學模塊通識課程《大學化學》(CA901)、為培養工科拔尖人才而設立的工科榮譽課程《大學化學》(CA157)(約150人/學年)、還有響應學校分級教學倡導開設的《大學化學(B)》(100人/學年),及每年約28800人時數的
  • 大連最好的三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排名第一,海事大學屈居第三
    、211高校,在校友會的排名榜中,大連理工大學位居大連第一高校,在全國的排名是27名。在師資力量上,有13位院士,正高級職稱805人,副高級職稱1076人,此外還有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學科建設上有7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類,化學、工程更是世界一流學科。師資力量和學科建設都是比較強的,在985高校中也是不錯的。
  • 在這項全國大賽中,大連理工大學連續兩年斬獲最高獎!
    日前,第五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成功舉行,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和電信學部聯合組隊的王飛龍團隊(王飛龍、趙權科、高慶華、程春雨、秦曉梅、張繼研)的《&34;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獲得年度教學創新一等獎,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張永策的《移動虛擬實驗創新科教融合新模式》獲得年度教學創新二等獎。
  • 吉首:老中青三代檢察人共話青春歲月
    (原標題:吉首:老中青三代檢察人共話青春歲月)
  • 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大連理工大學「百人百講」系列...
    原標題: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大連理工大學「百人百講」系列課程創新思政課教學及時回應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辨識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戰略全局,是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 盤點大連理工大學真正的王牌專業
    提起大連理工大學來,雖稱之為低調務實,但卻是大名鼎鼎。「大工」是全國少有的幾所未合併的大學之一,原汁原味,是精品中的精品。「大工」和北京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並稱為國內以理工命名的最好五所理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學科排名怎麼樣,專業怎麼樣
    而提及理工類大學,就一定要說到傳統的四大工學院,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這四所高校可謂是我國理工科高校中的翹楚。其中,大連理工大學作為國內少有的一所從未合併過的精華「985」高校,無論是歷史底蘊,還是綜合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所高校。
  • 理工大學排行榜,大連理工、北理工和華南理工,誰更受考生歡迎?
    該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6人,國家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4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6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 大連三所高中成為國家級示範校
    大連天健網大連三所高中被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近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示範校名單。全國共確定了33個示範區和99個示範校。其中,大連市被確定為示範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大連市第十一中學、大連市第三十六中學被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
  • 人體解剖學教學團隊榮獲復旦大學2020年「鍾揚式」教學團隊
    我院人體解剖學科於1927年組建,學科奠基人為張鋆(一級教授)、王有琪(二級教授)、齊登科(二級教授)和鄭思競(三級教授)等國內外著名的解剖學家,培養出左煥琛、彭裕文等著名教授,他們為學科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打造了上醫解剖教學特色。
  • 大連理工大學這個王牌專業「火」了!
    1959年出生於河南溫縣,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高性能製造專家。賈振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工機械系1984屆本科畢業生、1990屆碩博連讀畢業生。1963年出生於遼寧朝陽,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重大裝備製造(遼寧)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機械工程專家。
  • 安陸「老中青」三代教育人接力鄉村教育
    在安陸市的鄉村,紮根著一群老中青三代教育人,他們無縫銜接,接力耕耘,始終堅守著教書育人的不變情懷,見證著安陸鄉村教育發展的巨變。9月9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前夕,筆者到安陸市部分鄉鎮,走近「老中青」三代鄉村教師,感受鄉村教育代代傳承的力量。
  • 桂林理工大學化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
    找化工原料、醫藥中間體 用化學加搜索 導讀 根據科睿唯安公司3月12日ESI最新數據顯示,桂林理工大學化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該學科共發表論文
  • 11月,大連理工大學9件大事「包攬熱搜」!
    >大連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彭士祿1949年就讀於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一年級,1950年大連大學建制撤銷,他就讀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二年級,1951年在大連工學院化工系化工機械專業讀三年級時赴蘇聯留學。1958年回國後一直從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工作。
  • 長沙理工大學汽機學院舉辦「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8日訊(通訊員 劉鵬 楊力錚)為進一步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課程思政」為抓手點,倡導教師樹立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學院近日組織舉辦了「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 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最好」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在幾代大工人不懈努力下,校園建設形成了理工學科特點突出,高等學府人文素養與地域特點相互結合的建設風格,樓宇樸素大氣,校園端莊秀美,各類學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3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4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6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37人,"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2人;博士生導師958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計劃6260人
    學校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依山傍海,辦學條件優良。已形成一校、兩地(大連市、盤錦市)、三區(大連凌水主校區、開發區校區、盤錦校區)的辦學格局。2012年在遼寧盤錦新建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與主校區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主校區與盤錦校區分別獨立代碼招生,兩個校區頒發相同的大連理工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
  • 校友會排名:全國最好的三所理工大學,其中北京理工大學排名第三
    作為全國頂尖的理工大學,在師資力量和學科建設也是非常雄厚的。大連理工大學在師資力量上有13,名院士,教師的人數到了2500左右,其中正高級職稱805人,副高級職稱1076人,以及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筆者認為,大連理工大學的師資力量和學科建設上是非常雄厚的,而且有7個學科被評為了A類學科,值得一提的是大連理工大學還有兩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分別是化學和工程學科。不少的人就說,大連理工大學實力這麼強,為什麼知名度不高?對於這樣的問題相信在很多南方學子心中都是這樣的疑問,這樣也說明了東北的大連理工大學是一所低調的985強校。
  • 大連理工大學專業怎麼樣,實力如何
    就在這些原汁原味的高校中,四大工學院之一的大連理工大學必然擁有姓名,畢竟是精品中的精品。作為教育強省遼寧的頭號高校,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先後入選成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 大連理工大學的專業到底怎麼樣?
    而且大連理工大學還是全國設置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和新工科改革項目最多的高校之一。 具體到課程上來說的話,大連理工大學總計53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