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老中青」三代教育人接力鄉村教育

2020-09-10 安陸長波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而教師正是扶智的主力軍。在安陸市的鄉村,紮根著一群老中青三代教育人,他們無縫銜接,接力耕耘,始終堅守著教書育人的不變情懷,見證著安陸鄉村教育發展的巨變。

9月9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前夕,筆者到安陸市部分鄉鎮,走近「老中青」三代鄉村教師,感受鄉村教育代代傳承的力量。

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老教師彰顯榜樣力量

安陸市王義貞鎮花園小學政教主任郭遠忠,有40年的從教經歷,先後在8所學校任教。今年,59歲的郭遠忠負責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還帶三個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學前班行為習慣修身課。

雖臨近退休,郭遠忠仍然筆耕不輟,100多篇在各級教育報刊發表的文章,見證著這位鄉村老教師不變的教育初心。

南城中心小學教師張江蓮,從教35年,連續11年獲評學校優秀教師、人民滿意教師,所擔任班級的學生成績連續30個學期在南城排名第一,她的「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模式成為同仁學習的榜樣。

在安陸,像郭遠忠、張江蓮紮根鄉村教育數十年的老教師不在少數,他們以情懷和擔當,不言苦和累,始終保持著教育的初心和熱情,毫無保留地做好「傳幫帶」,成為安陸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最堅實的脊梁

——李店鎮中心小學汪賢安,58歲,站立鄉村學校講臺36年,長年擔任著班主任,從未間斷;59歲的陳店鄉劉興小學劉明桂,56歲的連棚小學教師秦志安參如教育工作至今,一直在村級小學任教;棠棣初中吳慶均,膽囊切除多年,馬上退休,還承擔著畢業班學科教學和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

2018年,安陸向從教30年的鄉村教師頒發了紀念證書,感謝他們紮根鄉村教育作出的巨大奉獻。2019年,在鄉村學校連續任教滿30年、離法定退休年齡不滿3年且仍在鄉村學校任教的28名安陸教師,取得了鄉村中小學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解決他們退休後的後顧之憂,激勵著老教師繼續發光發熱。

中流砥柱,中年教師盡展責任擔當

從1996年參加工作至今,音樂專業畢業的李賽玉就一直在安陸市木梓鄉任教。從離家近的王店小學再到一呆就是20年的木梓中心小學,她並不是沒有想到過離開。

「你是我們鄉裡的驕傲,你要是走了,我們的孩子怎麼辦。」鄉親們樸實的語言挽留了她。中師音樂專業畢業,初上講臺教語文,期末考試全鄉倒數第一。她哭了一場,不服輸的性格,一年的時間,成功逆襲,任教學科位列全鄉前列,多次斬獲安陸市學科成績獎項,成為學校的中堅骨幹。

白兆山下的雷公鎮中心小學,彭琴在這裡工作已經21年了,從懵懵懂懂到如今學科和年級直接通關,語文、英語、音樂、品社等課例多次獲得優質課獎,也由一名年輕教師成長為學校的教導主任,她自己總結,「專注一些,執著一些,總有閃光的地方。」

在鄉村學校,留守兒童、貧困兒童不在少數。「教書,更要育人。」李店初中教師呂永清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更多關愛。但面對青春期的學生,她善於跟學生互動溝通,發現並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在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憑藉過硬的教學能力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的認可。

近年來,安陸市建立長效機制,開展「骨幹教師」「教學名家」等評選,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給中年教師搭建起成長的平臺,一批批教育教學骨幹力量迅速成長起來。如今,中年教師已經成為安陸教育的中流砥柱,骨幹教師的主體力量。

——陳店中心小學教師葉耀明「最會講故事」,棠棣中心小學卓婷婷「賞識鼓勵法」成為經典案例,接官鄉初中張家勇、陳店初中陳家立、南城初中蔣小紅等已從一名教師成長為學校校長,李店中心小學高曼因為教學能力突出,被推薦為安陸市政協委員,積極為教育發聲……

青春勃發,年輕力量引領鄉村教育希望

雷公雙河小學共16名教師,其中30歲以下就有7位。學校因為他們年輕教師的到來,煥發出勃勃生機,也讓2012年考到這所學校的席帥找到了人生的坐標。

在這所鄉村小學,席帥快速成長,在他的努力下,雙河小學有了微校、公眾號,吸引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助學中心捐贈的「未來教室」,讓鄉村孩子與無人機、3D列印等最新科技親密接觸,為鄉村播種下希望的種子。

教育事業需要傳承,新鮮血液的注入必不可少。安陸市加大教師招聘力度,近三年累計招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新教師425名,緩解了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年齡結構,持續優化鄉村學校師資,為鄉村教育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在煙店鎮白店小學,童麗、孫楊、劉國菊、劉珍珍、明媚5朵金花已經撐起了學校的大半邊天。她們都是剛入職3-5年的新教師,如今卻成為了學校的頂梁柱,分別在政教、教務、財務、少先隊輔導員等崗位,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團隊的核心力量,也讓這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美」,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遠近聞名。

教育既要傳承,也要發展和創新。在安陸,一大批年輕教師高擎著成長的「加速度」,以澎湃的青春朝氣演繹著一個個奇蹟。

——趙棚楊興小學的蘇京妮成為安陸最年輕的女校長,孛畈三裡幼兒園盧俊傑已成村級學前教育的「小專家」,從教7年、當班主任6年的接官鄉中心小學教師周蓉,上班僅兩年已成為各類參賽活動獲獎專業戶的李店中心小學鄧子曦,上崗僅一年便被評為「優秀班主任」的李店初中徐茜、五名年輕教師讓接官會小學生機勃勃……年輕一代的新教師,已經成為安陸鄉村教育未來的希望。

近年來,安陸市教育局實施教師「幸福工程」,落實交通補貼、農村骨幹教師等鄉村教師政策性補貼及住房物業、公積金、醫療補貼保障,切實提高薪資待遇。投資2500萬元,興建509套教師周轉房,實施「三個一」工程,著力改善鄉村教師「吃住洗」條件,搭建成長平臺,關注婚戀家庭問題,讓年輕教師在鄉村教育這片廣闊的天地,放飛希望,成就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通訊員 :朱輝 柴安成 萬義 李潔

相關焦點

  • 吉首:老中青三代檢察人共話青春歲月
    (原標題:吉首:老中青三代檢察人共話青春歲月)
  •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 老中青三代共築輝煌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 老中青三代共築輝煌 2008-10-07   大連理工大學工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老中青三代相結合、團結協作,在過去的十年中,先後完成了教育部面向
  • 武漢稻田中學裡,三代師生成同事!一起上演「愚公接力」
    長江評論教育的美好在接力中放大新洲四中三代師生接力,紮根「稻田裡的中學」24年的故事,讓人感動。這是一場時間上的接力,24年來,始終有人主動來到這所鄉村中學,為之奮鬥付出;這是一場事業上的接力,一代代的青少年成長,始終需要有責任心的好老師來為之指引;這更是一場精神上的接力,熱愛教育、心靈美好的老師,教出了一代代具有同樣品格的學生,讓20多年的教育事業,成為一場立德樹人的接續奮鬥。
  • 臺灣老中青三代跨世代對談:教育面貌應該什麼樣?
    2018年4月18日,三位年齡橫跨50年的教育工作者,1939年出生的資深代表李家同教授、1959年出生的中年代表蔡炳坤、1989年出生的青年代表劉安婷齊聚一堂,藉由蔡炳坤《我始終相信‧教育的力量》新書發表會,以老中青三代觀點進行一場
  • 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共登臺紀念中國聲樂泰鬥沈湘
    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同臺紀念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 杜洋 攝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 應妮)「春天的花開了,老師我想你,你的恩澤如綿綿細雨滋潤我心底。」5月4日晚,程志、殷秀梅、關牧村、丁毅、王瑩、劉和剛、王麗達等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在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上深情演唱《老師我想你》,表達對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的緬懷之情。沈湘先生的關門弟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獻唱《老師,我總是想起你》時眼泛淚光 杜洋 攝沈湘(1921~1993)是中國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
  • 「老中青」三代海醫師生合資創業
    「老中青」三代海醫師生合資創業,打造科學的人才梯隊和經營模式前浪帶後浪 創業有秘方■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王夢洋名冊上寫滿預約信息,診室裡坐滿看診患者……6年堅守,6年深耕,這支由「老中青」三代海醫人組成的創業團隊,已經找到在創業路上披荊斬棘的「秘方」。三代合資創業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席捲全國,自主創業成為高校學子畢業後的又一種積極選擇。
  • 益陽老中青三代花鼓戲「八筒牌子」傳承人「團圓」在舞臺
    春節益陽迎春花鼓戲大舞臺上演了一場特殊的大「團圓」,益陽老中青三代花鼓戲「八筒牌子」傳承人同臺表演,迷倒了觀眾。三代人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令人感動、感佩—— 「團圓」在舞臺益陽花鼓戲三代傳人同臺獻藝。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老中青三代傳承人的特殊「團圓」益陽花鼓戲又稱益陽楚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南益陽、南縣、沅江、桃江等地。清道光、鹹豐年間,益陽已有「大興班」活動,其主要唱腔為「八筒牌子」和「益陽川調」。
  • 臺灣員林家商書畫篆刻聯展 老中青三代同場較勁
    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彰化員林家商書畫篆刻聯展,由退休文書組長張懷仁,現職國文老師李蕙岑與該校三年級學生顏婕羽,老中青3代同場較勁,展出超過80件的書、畫、篆、刻作品,將從今起一連展至5月15日,員林家商校長陳定宏說,因為疫情暫緩校慶活動,改舉辦小型具有傳承意義的聯展
  • 廣西老中青三代教師,他們講述「教書育人」的故事
    但無論世情如何變幻,時間如何流逝,老師們都始終堅守「三尺講臺」,發揚優秀師德傳統,承擔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使命。廣西新聞網推出教師節特別策劃,採訪了廣西老中青三代教師,講述他們「教書育人」的奉獻故事。
  • 老中青三代臺胞「故事會」:我在大陸這些年
    (新春見聞)老中青三代臺胞「故事會」:我在大陸這些年   中新社台州2月8日電 題:老中青三代臺胞「故事會」:我在大陸這些年  作者 範宇斌  「海峽有隔阻,不阻雲彩飛。」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不斷兩岸同胞之情。新年之際,記者在浙江臨海與三位臺胞圍爐夜話,暢聊在大陸這些年的「追夢故事」。
  • 「雲訪談」聽老中青三代與俄語結緣的故事
    川外俄語系榮休教授、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獲得者程賢光,俄語系主任徐曼琳教授,青年教師楊希三代川外俄語人做客「雲訪談」直播間,回顧川外俄語70年的歷史,講述與俄語結緣的故事,感悟川外人的精神和情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雲訪談」通過四川外國語大學官方微信、微博、抖音號、嗶哩嗶哩號四大平臺,面向海內外校友同步直播,吸引上萬名觀眾觀看互動。
  • 【見證·安陸】——第02集 無論哪個年代,安陸從未停止興辦教育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無論哪個年代,安陸從未停止興辦教育。麻羊凹——1942-1945年安陸縣立中學遺址,今孛畈鎮龍王寺水庫西岸,80年前安陸一中誕生於此解放初期的安陸中學1969年搬遷至鳳凰山北麓的安陸一中90年代的鳳凰山安陸一中,如今這裡仍然保留教學功能,叫「安陸市鳳凰寄宿學校」
  • 邯鄲「微愛接力」志願服務小隊走進鄉村少年宮
    2020年9月11日下午,由邯鄲市文明辦組織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邯鄲市微愛接力志願服務走進鄉村少年宮」活動在大名縣金灘鎮隆真回民小學啟動,趙苑中學音體美三位老師組成「微愛接力」志願服務小隊活動雖然短暫,但我們的愛心將會得以延續,趙苑中學將繼續文明實踐、為愛接力
  • 安陸健林生態農場在哪裡?安陸健林生態農場自駕怎麼去?
    而人們也慢慢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為了更加豐富人們的生活,於是就有了鄉村旅遊,出現了很多生態農場、農莊、採摘園等,讓人們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能體驗更多的樂趣。安陸就專門打造了很多的鄉村旅遊景點,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健林生態農場,一個隱匿於山野間的世外桃園,風光宜人,還有美味的桃子可以吃,到底該農場在哪裡呢?
  • 交警支隊開展2019年交通安全體驗教育暨鄉村學校 「微愛接力」主題...
    交警支隊開展2019年交通安全體驗教育暨鄉村學校 「微愛接力」主題活動9月30日上午10時,邯鄲市交警支隊攜手市文明辦、市教育局、中國交通頻道河北、太平洋財險邯鄲中心支公司等多部門,在成安縣李莊小學,開展了邯鄲市
  • 中國老中青三代古琴界藝術家將齊聚上海音樂廳
    原標題:老中青三代古琴藝術家將齊聚上海音樂廳 中國古琴界半壁江山呈現「空遠虛靜」之美 今年是中國當代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琴社——今虞琴社成立80周年。下周五,由今虞琴社社長戴樹紅,古琴演奏家吳釗、姚公白、趙家珍、陳雷激、李鳳雲、王建欣、戴微、林晨、王懿穎、鮑卿等琴社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參與,同時特邀趙曉生、龐鷹、陳劍波、吳敏喆、黃泓等藝術家助陣的「七弦清音八十年——今虞琴社音樂會」,將在森海塞爾上海音樂廳上演。可以說,今虞琴社見證了近代中國古琴發展的歷史,而這一次集結,幾乎囊括中國古琴界半壁江山。
  • 圖文:綠色發展探路徑 「全域安陸」鋪畫卷
    近年來,安陸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向生態要效益,向綠色要發展,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先後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全省林業生態示範創建縣市、省級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一、以生態理念謀劃發展思路。生態資源是安陸最大的財富,也是安陸最大的優勢和潛力。
  • 安陸馮畈桃園怎麼樣?安陸馮畈桃園好玩嗎?
    安陸是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非常知名的就有安陸白兆山、古銀杏,詩仙李白就曾在白兆山留下了生活的足跡,這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觀光。隨著近幾年鄉村旅遊業的發展,當地也結合自己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農旅融合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效,出現了眾多的水果採摘園,包括葡萄、火龍果、桃、藍莓等,一年四季讓廣大遊客都可以品嘗到美味的水果,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安陸馮畈桃園,一個專業種植大紅桃的採摘園,佔地面積達到1000多畝,到底這個地方怎麼樣呢?
  • 共青團河南省委舉行美麗鄉村·青春行動衛生健康青春接力示範活動
    擲骰子、跳格子、贏勳章……7月29日下午,在鄭州市中牟縣劉集鎮綠博家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廣場上,中牟縣晨陽路學校三年級的周泉鑫體驗了一場衛生健康知識闖關挑戰賽,順利過關領到一枚榮譽勳章後,她高興地說到,「太好玩了,還學到七步洗手法這些衛生健康小常識」。
  • 武漢安陸商會在安陸一中設立勵志獎(助)學金
    8月21日,安陸一中22名優秀學生和20名家庭貧困學生領到了武漢安陸商會安陸一中獎(助)學金。安陸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袁江濤,安陸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秦忠波,武漢安陸商會會長唐克煌出席了捐贈儀式。8月21日首次發放安陸一中勵志獎(助)學金,向安陸一中2020年高考理科前10名畢業生共發放了23000元獎學金;向安陸一中2020年度高考文科前3名畢業生共發放了7000元獎學金;向高一、高二年級的9名優秀學生每人發放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