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陽有一種鄉愁叫瓢兒 走!融媒記者帶你摘瓢兒~

2020-12-23 西部網

略陽的小夥伴們童年記憶裡總有這樣一個場景:春末夏初,藍天白雲下,綠色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瓢兒......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在略陽山區,有一種家喻戶曉的野生水果,漫山遍野的生長。如果你問我這是什麼,我會告訴你很多個名字,但略陽人都稱它為:瓢兒。它不僅是大自然饋贈山民的美味,更是濃濃的鄉情與深深掛念...

清晨四點半,家住略陽縣興州街道辦靈巖寺村木匣溝組的趙素琴一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匆匆洗把臉,她和丈夫劉青松就趕緊帶上背篼步行到幾公裡外的山坡上摘瓢兒。因為要趕早市,趙素琴夫婦必須在九點前把今天的瓢兒摘好。一到目的地,趙素琴和丈夫就各自忙碌了起來,二人彎腰低頭,五指撮起,掌心朝上,對著瓢粒輕輕一掰,瓢兒就滴溜溜滾進手掌心。

在綠絨毯一般的山坡上,形似點點繁星的瓢兒探頭探腦,惹人喜愛。瓢兒顆粒越大、越熟,越好摘,手一碰上去,就自動脫落了,仿佛它的一生就是為了與這雙溫暖的大手相遇。摘滿幾筐後,倆人已汗流浹背,他們顧不上抹去臉頰的汗水,隨手抓上一把新鮮的瓢兒塞到嘴裡,滿嘴的酸甜清香就是勞動者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8點左右,太陽逐漸升了起來,把瓢兒長長的藤蔓暖彎了腰,清晨漫山雪白的瓢兒瞬間全都貓著頭,鑽進草叢神秘消失了......摘好瓢兒顧不上休息,趙素琴夫婦就背著今天的勞動成果,騎上摩託車迅速趕往縣城。

在城區的一處臨時攤位上,早已擠滿了賣瓢兒的老鄉們,隨著趙素琴的加入,這支隊伍形成了一個好看的弧形。看著新鮮誘人的果實,來往的行人紛紛停下腳步,精心挑選。

從最早被當做充飢的食物,到幾元錢一大碗物美價廉的美食,再到如今幾十元一小碗的珍稀水果,略陽人對瓢兒的喜愛從未間斷,愈發濃烈。每年的這個時候,瓢兒就成了遠在他鄉遊子們心中一抹濃濃的鄉愁,深深的懷念。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食材多麼豐盈,一碗瓢兒,才是略陽人對這個季節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video

(▲市民 白小燕)

video

(▲市民 任繼)

對遠在他鄉的遊子來說,親友寄來的一碗瓢兒,是這個春夏之交季節裡最美的期待;只需一小勺,足以讓最平常的食材陡然變得酸楚動人,這是一年中最珍貴的味覺團聚,也註定是一份百感交集的鄉愁......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故鄉才是最溫暖的港灣。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略陽縣城全是賣「瓢兒」的,在外地吃不到瓢兒的,可以吃瓢饃
    略陽人也會把瓢兒揉進麵粉中,烙成瓢兒鍋盔,帶給遠方吃不到瓢兒的親人們。瓢兒,是生長在我們略陽鄉野的一種最原生態的小野果,我們略陽人稱之為「瓢」,離我們最近的寧強稱之為「泡」。我還是喜歡瓢兒這叫法,感覺就吃起來很飄。
  • 瓢兒饃香 略陽娃兒們夢中的味道
    略陽瓢兒饃,寒冬裡絕美的年味兒】略陽,適宜的氣候和獨特的山區生態,讓大自然的物產豐富多彩,四月山花開滿山野,在略陽蒿兒川,被親切的叫做「瓢兒」的潔白的野草莓花,也悄然開滿了田梗地頭,荒野山坡;初夏山鄉,隨著櫻桃的謝市,野草莓,以稀有的獨傲和潔雅的姿態,絕霸一方的水果界。
  • 飄了飄了,宕昌瓢兒熟了~
    飄了飄了,宕昌瓢兒熟了~ 2020-06-2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瓢兒白的最簡單做法
    瓢兒白有豐富的維生素,常吃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預防便秘,綠白相間的搭配增進食慾。有專家曾考證一盤瓢兒白營養價值超過十一個蘋果,所以是很多愛美人士的首選蔬菜。瓢兒白也叫上海青,做法很多,家常做法只需要油、鹽、雞精即可炒出非常可口的瓢兒白。
  • 飯瓢兒(微小說)
    飯瓢兒(微小說)作者:馬桂明原創作品莫搬運,看看即可。「……飯瓢兒盛滿碗裡的米粒兒,湯瓢兒晃蕩碗邊兒……」韓大娃說。「錢。我只要錢。」韓老憨勾著腰往內屋走,『吱嘎』關門,『婆婆娑娑』的『吭吭咂咂』的聲音驚動著耳膜,『吱扭』門開,滿桌的人靜靜地看,推開盤盤盞盞、擺正布包慢慢地地擺:一堆堆零零碎碎的鈔票,一枚枚幽亮的牌牌壓著黃色卷邊的紙張,一個黃色蓋著紅印的紙片。
  • 美可穠,瓢兒白生長的好幫手!
    其中絕大部分種植戶以油麥菜、義大利生菜作為主要經作對象,但也不乏有些種植戶另闢蹺徑,以高產的瓢兒白作為栽培主體。瓢兒白,顧名思義,因菜莖白白的像葫蘆瓢而得此美名,其學名為上海青。瓢兒白不但長得「俊俏」,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比如: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蛋白質及粗纖維等深受人們喜愛。對於餐桌上的「老主顧」,如何能種出畝產3-4噸的上海青呢?
  • 蒜泥炒瓢兒菜時多加這一步,不光容易炒熟還能鎖住營養,趕緊試試
    大家好,我是小美,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啦,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蒜泥炒瓢兒菜時多加這一步,不光容易炒熟還能鎖住營養,趕緊試試」希望大家喜歡咯!在春季已會生長出許多新鮮的蔬菜,瓢兒菜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在隔年的12月種下,次年春天到來的時候,2-3月並是這種蔬菜的收穫季節,不過現在由於溫室大棚技術的引進,似乎已經改變了它們的上市季節,不過小美建議大家吃蔬菜還是吃季節菜最好,所以如果吃瓢兒菜在眼下這個時節吃是最好的了。
  • 何炅嘴瓢是怎麼回事?嘴瓢是什麼意思?
    何炅嘴瓢是怎麼回事說到何炅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主持能力和救場能力,被網友稱讚:「高情商高智商何老師」。何炅是湖南衛視的臺柱子,他的主持一般都非常完美穩,很少有過失誤,但是沒想到這次主持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的時候何炅竟然出現了失誤,現場大家都在調侃救場王何老師也有翻車的一天。
  •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這些差異有時讓人困惑,有時又讓人捧腹,比如以下這段對話:山西室友:「你們床上會有掃帚嗎?」重慶室友:「那是什麼?」「就是可以把床單褶皺掃平的工具,你們不用掃帚怎麼鋪床啊?」「用手啊!」「那你不用搓澡巾怎麼搓澡呀?」「也用手啊!」……類似這樣的話題每天都在發生,我們討論時提出的那些問題,不可思議中夾雜著一絲喜感,著實有趣。
  • 農村的「白泡兒」快熟了,味如蜜桃,大山背後有,一起去摘嗎?
    每年的五月中,大山裡的「白泡兒」就熟了。它是兒時最喜歡吃的一種野果。白泡兒真正的名字叫「白藨(pāo)」中藥名還叫,白草莓、白蒲草 ,白藨。它的葉子與「蛇泡兒(別名蛇泡草)」很相似,但果子的顏色大不相同,蛇泡兒的成熟果子是紅色,白泡兒的成熟果子是白色。
  • 皖北鄉村俗語——「長把子瓢」
    以我之見,這該是「按下葫蘆又起瓢」的來由。記憶中,那時鄉下的孩童,趔趄學步之時,很多都喜歡踮著腳,趴在水缸邊沿。小手拿著一根細樹枝,撥拉著水瓢玩兒。我猜他們想的一定是:這玩意兒咋就沉不下去呢?真好玩兒。我不擅美術。但我想,如有畫家,把那一幅圖景畫出來,哪怕寥寥數筆,也一定童趣滿滿。
  • 你知道隨州的「一鋸兩把瓢」是什麼意思嗎?
    【例句】我不過是順路帶你回來,這是一方兩便的事,你就不要這麼客氣。【一頭無一頭】【釋義】比喻沒有一點優點或特長。有時也用於自謙。【例句2】你一而三三而再地犯同樣的錯誤,讓人怎麼再相信你?【一鋸兩把瓢】也說一把鋸子兩把瓢。①指徹底底斷絕彼此關係。②說話乾脆果斷,乾淨利落。
  • ...瓢羹兒」 有杭州話童謠了!會杭州話的伢兒越來越少 該怎麼傳下去?
    都市快報訊 前段時間,我們連續報導了城隍山上十二生肖石旁有塊瓢羹石,勾起了很多老杭州的回憶。報導一出,陸哥和引哥就著手製作杭州話版童謠《瓢羹石》:小伢兒個辰光,秋遊上城隍,生肖石高頭躲貓貓,瓢羹石高頭跳一跳。
  • 「老鴰瓢」你小時候玩過嗎?不僅能吃還能去瘊子
    提要:「老鴰瓢」你小時候玩過嗎?不僅能吃還能去瘊子這個小時候經常在野地裡面見到,小時候還會專門去找著吃,雖然不是特別好吃,不過以前農村的孩子不像現在有各種零食,那時候覺得這個就已經不錯了。老鴰瓢是什麼?
  • 雲南旅遊:騰衝最好吃的銅瓢牛肉火鍋,現在告訴你什麼味道
    在雲南騰衝遊玩時當地人帶我去吃了一次銅瓢牛肉火鍋。結果吃撐了,那美味,似乎現在還在齒間遊蕩,記憶死死的守住了它。 銅瓢牛肉,對外省人是一種全新的火鍋概念,但它源於茶馬古道滇藏古老的馬幫馱夫,早年燒的是梨炭,使用的是白族的銅瓢,煮的是純正黃牛肉,這幾點構成銅瓢牛肉的特色和不能改變。
  • 充滿匪氣的大瓢把東北綹幫菜來渾南了
    根據電影場景設置的各種主題包間,從門到牆壁都力求還原,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大瓢把寶座,往那一坐就是大當家的!在這地方吃飯,無論是請客還是拍照發朋友圈,都倍兒有面子。行走間帶著面紗的服務員,更營造了一種濃鬱的綹寨氛圍。
  • 走~去哈拉玉宮鄉摘「仙桃兒」!
    看到這桃兒 你想到了誰 想吃桃兒 開車導航從迎賓路走
  • 環縣融媒「大部隊」南下 奔赴華亭融媒「取經」
    「幸福」大巴 駛往距離家鄉342公裡的華亭市融媒體中心 大傢伙兒 懷揣著對新聞業務的一腔熱忱 承載著對融媒事業的滿心希望 充電吸收養分
  • 鄉愁丨又是一年摘瓢季!
    在隴南,有一種鄉愁叫瓢子熟了!
  • 神吐槽:說話嘴瓢而神奇的叫錯名字?哈哈我已笑出豬叫!
    其實我也完全是個嘴瓢,川普一直看成特普朗,李子柒剛出現大眾視野中的時候,我一直看成李子染,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舍友一直叫我嘴瓢君···因說話嘴瓢而神奇的叫錯名字,是一種什麼體驗?我:拜託,我叫sue,我怎麼可能回應你▼我高中舍友三個人飯韓圈,然後有四個人經常一起討論韓圈的事,我偶爾聽聽,經常聽到他們說田柾(zheng)國,我就一直以為是田徵國,直到有一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田柾國這個名字,我才疑惑的想,這倆是不是一個人啊,如果不是名字也太像了,如果是,難道不是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