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西進 臺灣影片進軍大陸徘徊在愛與痛邊緣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關注著電影《雞排英雄》在大陸的上映情況,作為ECFA籤署後第一部「登陸」的電影,它在大陸的成績牽動著兩岸電影人的心。轉眼一年就要過去,在這先後有6部電影進入觀眾的視線,而其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是憑藉傲人的票房載譽而歸。

  近一兩年本土電影發展勢頭大好,在島內創下紀錄的同時,更將目光投向大陸。然而面對市場競爭、文化差異,究竟能再次名利雙收,還是慘遭「滑鐵盧」,臺灣電影人躍躍欲試的同時有幾分底氣?前段時間攜磅礴之勢而來的《賽德克·巴萊》,這一兩天就要下檔,卻陸續有票房慘澹的消息傳出。適時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更有助於他們度過這段「磨合期」。

  6部片5億票房 《那些年》穩居榜首

  臺灣電影 「井噴」的勢頭與大陸市場的開放密切相關。ECFA實施以後,其中一項就是大陸方面將取消「臺灣華語電影片進口大陸配額限制」。簡單點說,就是臺灣電影再也不用和好萊塢大片搶那20部的進口配額。而在一年時間裡有6部臺灣電影乘著這股「東風」,分別是《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殺手歐陽盆栽》、《愛到底》和正在上映的《賽德克·巴萊》,而總票房達到了5億元新臺幣。

  在這5部電影當中,最大的贏家當數《那些年》。《那些年》今年在大陸上映後,總票房突破了5000萬元人民幣,從而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本土電影。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著名導演、臺灣金馬影展主席侯孝賢說:「ECFA籤署後影響很大,臺灣影片的任督二脈通了!」

  其實對於臺灣電影的發展來說,市場始終是一個瓶頸。臺灣導演黃玉珊曾經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提到過,ECFA對於臺灣電影更重要的意義,是加強兩岸電影業合作,從而幫助臺灣電影人進入更廣闊的華語片市場。這就意味著,臺灣電影在「登陸」的磨合期,有更多事情要做。

  排片不給力?《賽德克》票房慘澹

  《賽德克·巴萊》在大陸的遭遇有點令人遺憾,甚至還鬧出了院線排片不給力的傳聞。不過據廈門金逸影城營運主管陳先生介紹,每逢新片上映,製片方會有專人與影院對接,影院也會配合片方需求制定場次和宣傳海報的擺放情況,基本上不太會出現被同檔期其他影片擠壓的情況。以《那些年》為例,影院甚至會根據周圍商圈年輕學生族的比重而增加場次。

  以其長期觀察的經驗,陳先生認為,觀眾一般優先選擇大片。《賽》雖然規模宏大,但它在臺灣本分為上下兩部,到大陸上映時卻刪減了兩個小時,真正想要領略臺灣原住民風情的觀眾也會望而卻步。他表示,這幾部臺灣電影平均上座率在百分之十幾,相比起《復仇者聯盟》百分之三四十以及《蜘蛛俠》百分之七八十的上座率,自然有一定差距,但也處於中等水平。

  而與《賽》大陸發行方同屬萬達集團的萬達院線,過去一周(5月16日-24日)發起了 「搶救活動」,在致全國電影觀眾的一封信裡寫道,「也許,這就是商業的本質。但是,面對著如此血性的電影,我們也願意,血性一次!《賽德克·巴萊》,您值得一看」!在這段期間,全國萬達影城都將《賽》片進行了一個整廳的排映,保證每天黃金時間必有《賽》片的場次。在院線的強力支持下,《賽》片在萬達院線的單日票房也達到了50萬元人民幣,較之前翻番。

  文藝小清新 臺灣影片較小眾

  事實上,觀眾的習慣與口味是決定臺灣電影票房的根本因素。導報記者在電影院及周遭常去電影院的朋友中進行了簡單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少數特別偏愛臺灣電影的觀眾外,對ECFA生效後「登陸」的6部臺灣電影,普通觀眾認知度最高的是《那些年》,6部中人均看過的僅有1部。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陳曉敏是導報記者的朋友,每個月平均會去電影院看3部電影。據她介紹,這一年來唯一看過的臺灣電影就是《那些年》。「當時沒事去看電影,除了一部已經看過的美國大片外,其他都是爛片,於是只好選擇《那些年》。」在陳小姐看來,去電影院的首選是視覺效果突出的大片,臺灣片一般不在選擇範圍之內。「臺灣片多是文藝小清新風格,比較小眾,大陸版很多都有剪過,沒必要專門看大熒幕。」

  由於不少臺灣電影在島內上映後,大陸觀眾就能通過各種渠道一睹為快。會買票進電影院去看的基本都是鐵桿粉絲,一位媒體朋友熱愛《那些年》,進電影院看了電影仍然意猶未盡,還打算託人到臺灣購買正版碟片收藏。

  延伸

  臺灣電影如何演好「西遊記」?

  乍看臺灣電影「登陸」,票房似乎不太理想。但從長遠看,新的市場,新的遊戲規則,當然有磨合期。臺灣電影不僅需要熟悉大陸院線生態,還得培養大陸觀眾的觀影習慣,不能一蹴而就。

  從《雞排英雄》到《賽德克·巴萊》,在大陸上映時都很倒黴地與好萊塢大片撞期,無形中場次和票房都大受衝擊。而兩岸合拍片《Love》在選擇檔期上就聰明很多,因而首周票房就破億。臺灣影人要熟悉大陸電影市場不是件容易的事,兩岸合拍片或許是條捷徑。《Love》之外,像《大笑江湖》、《幸福額度》這樣大陸投資、臺灣班底的影片,也都以過億票房告捷,兩相比較,差距明顯。

  而足夠的宣傳對提升臺灣電影在大陸觀眾心中的認知度也很重要。目前上映過的幾部臺灣影片,幾乎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宣傳。在有限的宣傳活動中,有票房號召力的主角往往也缺席,限制了影片影響力的發揮。而這又與臺灣電影小製作、資金不足的困境密不可分。因此,進入大陸市場、引入大陸資金,無疑是臺灣商業電影的出路所在。 (燕子 林靜嫻) (《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大陸電視劇攻陷臺灣 大陸影片卻水土不服?
    令大陸觀眾不滿的是,幸運中籤的10部大陸電影中除了《致青春》等兩三部還算有知名度之外,剩下的七八部許多大陸網友都表示「沒聽說過」,還有網友譏為「爛片同享」。這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在大陸都沒衝出好成績的影片,在臺灣的票房前景就更難讓人有信心了。相比近年來在臺灣攻城略地風頭正勁的大陸電視劇,大陸電影在臺灣市場的表現實在一般。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元兇」,就是臺當局的進口配額制度。
  • 馬英九痛批:蔡英文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
    據臺媒報導,馬英九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行「臺灣如何轉危為安」的研討會,馬英九與在場學者齊聲批評蔡英文選擇錯誤路線,輕率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馬英九更表示:「民進黨當局聯美抗陸 ,使得臺灣地區捲入大國鬥爭, 這些正是讓臺灣瀕臨險境的禍因。」
  • 臺商:臺灣食品品牌進軍大陸有優勢
    臺商:臺灣食品品牌進軍大陸有優勢 2013年02月17日 19: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醫療美容品牌進軍大陸市場
    臺灣醫療美容品牌進軍大陸市場發布時間: 2019-05-28 16:13:4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時至今日,臺灣省的醫美技術日臻完善,親民的醫美項目和價格吸引了許多大陸以及周邊東亞國家的求美者赴臺進行醫美消費。在這個火熱的市場時機下,臺灣的醫美機構開始進軍大陸市場,讓更多的大陸求美者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來自臺灣的醫美服務。近日,中國網健康頻道跟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網際網路醫美分會走訪臺灣本土醫美連鎖品牌星和醫美機構,一同感受了原汁原味的臺灣醫美。
  • 搶救徘徊在生死邊緣的野生龜
    目前,世界上的龜類普遍面臨到生存的危機,所以,國際間對於查緝到龜類走私,大多以尋求收容來取代銷毀,政府的做法也引發了學術界與愛龜認識的撻伐。依照臺灣的農產品進出口的處理辦法(烏龜也算農產品),捉到走私的東西,有限的一貫的做法,都是銷毀,不問任何理由就是銷毀,野生動物這樣子的話,實在是非常殘忍。
  • 九孔欲進軍大陸影視界 坦言臺灣綜藝節目走下坡
    昨天,導演寧浩帶著九孔、戎祥等演員現身上海環藝影城觀看了影片《瘋狂的賽車》,並接受記者的專訪。首次來大陸拍片的臺灣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九孔坦言,因為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臺灣的綜藝節目受到不小的衝擊,他很期待在大陸多拍一些影視作品,並開玩笑稱希望好友任賢齊的公司能「收留」他,幫他接戲。
  • 首家大陸烤鴨店進軍臺灣 採用臺灣鴨
    首家大陸烤鴨店進軍臺灣 採用臺灣鴨    臺海網2月23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高雄河邊餐飲集團多年來一直想引進北京烤鴨,但因北京「全聚德」堅持要用大陸的鴨,難度太高而破局;「便宜坊」則看上肥美的屏東鴨,雙方將合作開發臺灣市場,以後臺灣人吃烤鴨不必跨海到北京,在高雄就能吃到道地的北京烤鴨。
  • 臺灣大型窗簾企業隆美進軍大陸市場
    臺灣大型窗簾企業隆美進軍大陸市場 2007年12月27日 23: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二十七日在廈設立廈門隆美事業管理公司,大舉進軍大陸市場。  廈門隆美事業管理公司總經理郭家偉介紹說,隆美窗簾於二00五年轉型開拓大陸批發市場,並於同年在廈門設立工廠,作為大陸地區的中央倉儲中心和供貨基地。二00七年八月十二日,隆美窗簾在廈開張其在福建的第一家門店,現在廈門已有九家專賣店,預計今年在廈門島內開設的門店可達到十五家,其目標則是在福建開設一百家左右的連鎖店,在大陸的店面數量將達到五千家左右。
  • 臺灣三大牛仔褲代理商 西進大陸掘金
    華夏經緯網訊:臺灣三大日系牛仔褲代理商,由於業績表現優異,深獲日商青睞,準備與其聯手西進大陸掘金。10億元新臺幣;另外,日本的EDWIN(愛德恩),眼看大陸市場委託日商伊藤忠代理多年,始終擠不進前三大品牌,已轉而尋求臺灣總代理——達布施的協助,雙方正就合作事宜洽談中
  • 臺灣中華電信與大陸企業攜手進軍雲端市場
    臺灣中華電信與大陸企業攜手進軍雲端市場 2010年12月17日 08: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影片《海角七號》中小米酒登陸大陸市場
    臺灣影片《海角七號》中小米酒登陸大陸市場 2009年01月11日 13: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新零售」進軍臺灣
    淘寶精選店」在臺北信義區開業  在大陸,新零售已經成為繼共享經濟之後,與人工智慧、區塊鏈齊名的商業新藍海,投資者和創業者紛紛尋找機會進入。而臺灣作為重要的大中華區市場,也逐漸成為大陸新零售企業進軍的目標。
  • 大陸引進臺灣影視劇數量不受限制!臺灣每年僅引進10部大陸影片
    2月28日,國臺辦集中發布31項「惠臺政策」,其中大陸引進臺灣電影取消數量限制、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影視節目不受數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的各種限制等三條政策利好臺灣影視行業,充分體現了大陸的文化自信。相比之下,臺灣當局至今仍嚴格實行「一年只能引進10部中國大陸電影」的政策,每年靠抽籤方式決定每年引進哪10部大陸影片的政策,就顯得太小家子氣。
  • 臺灣國泰人壽可望成為進軍大陸首家保險公司
    中新社香港七月十四日電臺北消息:臺灣國泰人壽在防SARS措施解禁後,加速在大陸的布局,目前已經鎖定一家大陸國有企業作為合資對象,擬成立資本額人民幣八億元的子公司。一旦談判順利,國壽可望成為臺灣第一家進軍大陸市場的保險公司。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而在臺灣對大陸出口的所有貨物清單中,半導體設備及晶片等佔比高達50.6%。換言之,臺灣對陸貨物出口,超過一半是電子產品,其中晶片佔據「半壁江山」。可見晶片製造業,大陸對臺灣依賴程度之高。大陸高端電子產業發展歷程中,一直伴隨著臺灣的身影。
  • 大陸知名軟體公司進軍臺灣市場·杭州日報
    大陸知名軟體公司  進軍臺灣市場  大陸用友軟體集團的獨資子公司——臺灣用友資訊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與一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日籤署協議,決定在信息軟體合作方面建立夥伴關係,擴大服務臺灣企業。  在當天舉行的籤約儀式上,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季學慶表示,此次用友與一通科技的合作是強強聯合,希望藉助一通科技的力量,發展臺灣地區客戶,更好地服務兩岸三地以及歐美地區客戶。  臺灣用友資訊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8月,是大陸知名的管理軟體與服務提供商——用友軟體集團的獨資子公司。據介紹,目前,在大陸和亞太地區有超過150萬家企業和機構使用用友軟體。
  • 影視合作「不受限」 臺灣資深藝人西進大陸
    影視合作「不受限」 臺灣資深藝人西進大陸   "31條惠臺措施"也改變了臺灣不少行業,兩岸影視合作限制少了,引發臺灣影視業強烈反響,也激發了更多臺灣藝人"西進"大陸參與創作影視作品。來看駐臺記者在臺灣島內的觀察。  還記得他嗎?
  • 臺灣中原大學副教授上課影片曝光 網友:歧視就是歧視!
    臺灣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上課時,拿毒奶粉、新冠肺炎開大陸玩笑。網友文翔政論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招名威被檢舉的一點也不無辜。一開始看到新聞也氣憤啊,憑什麼管到臺灣人要不要在課堂上講「中華民國」呢?不過事實終究還是需要影片還原,他在課堂上不僅調侃大陸人,還嘲笑黑人跟中南美人,還罵髒話。
  • 小澤瑪利亞正式進軍大陸市場 或代言網路遊戲
    10月10日消息,日本著名AV女星小澤瑪利亞日前宣布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全面開展演藝事業。據新浪遊戲獨家獲知,小澤瑪利亞或將與某網遊公司合作,10月推出首部時尚大片。
  • 臺灣三大牛仔褲代理商欲聯手日商 西進大陸掘金
    ,由於業績表現優異,深獲日商青睞,準備與其聯手西進大陸掘金。目前,代理Big John(大約翰)的臺灣戈賓,正積極評估與日商「登陸」設廠;而代理Blue Way的普威實業則證實,準備與日商合資在廣州設牛仔褲廠、上海設成衣廠,投資額預估逾10億元新臺幣;另外,日本的EDWIN(愛德恩),眼看大陸市場委託日商伊藤忠代理多年,始終擠不進前三大品牌,已轉而尋求臺灣總代理——達布施的協助,雙方正就合作事宜洽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