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行為將導致社保卡失效並上黑名單,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2020-10-18 二宗


管理好自己的社會保障卡就像和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是一樣的,當自身的身份信息被盜用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還可能被違法犯罪了,尤其是在這個信息化日益發達的社會,各種自身權益和身份信息的證件非常的多,丟了哪件辦理起來都比較麻煩。


母親和孩子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法律意識淡薄,有時候出事了,才發現,這事兒是這麼重要。

這一期就和大家講講,保護好自己社會保障卡那些事兒,幹過的以後注意,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你的一些權益,沒幹過的更要牢記!


  • 什麼是社會保障卡?

  • 為什麼社保卡不得借他人使用?

  • 這幾種行為違規,導致哪些後果?甚至違法?

  • 家人之間也不行嗎?


什麼是社會保障卡?


社保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的簡稱,是面向社會公眾發行,主要應用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集成電路卡。


社會保障卡

絕大部分人應該換過新的社會保障卡,為了實現全國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加上一部分省份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局面而實行的全國統籌,這樣的好處就是統籌兼顧,彌補虧空。而且社保卡功能更強大,集成度也更好了。目前的社會保障卡還具有了和身份證信息認證的功能。


當有了如此高的集成度,社會保障卡的安全性值得每個人去防範和維護好,防止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為什麼社保卡不得借他人使用?


社會保障卡相關規定:社會保障卡是持卡人享有社會保障(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基本功能,可加載金融功能並擴展應用至其他公共服務領域、


所以社保卡不能借給別人使用,以防止他人以借用名義作出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

還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88條規定: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所以,借用社保卡是一種嚴重的違規行為,如果要是別人借用社保卡來獲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是屬於欺詐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禁止外借。


拒借社保卡

給大家說一個案例:之前某市人民法院判決了一例冒用社保卡案。原因是患有高血壓的鄒某,讓女兒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買藥,合計報銷一萬多元,結果母女倆雙雙獲刑。


這件事情的經過是75歲的鄒某,丈夫老周80歲,患有腦梗塞、冠心病、長期住院治療,有倆女兒,由於鄒某患有高血壓已有30多年,平日要吃不少藥,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費報銷比例少,而丈夫老周的社保卡能報銷不少醫藥費,為省錢,鄒某讓自己女兒拿著老周社保卡去配藥。


近一年時間,女兒用父親的社保卡,為母親配藥34次,報銷藥費一萬多,由於老周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但意識清醒,不過社保卡的事全然不知。


友情提示


被查後,鄒某和女兒退繳贓款一萬多元,並被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處以罰款兩萬多錢,因涉嫌犯詐騙罪,被當地公安局取保候審。最後當地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鄒某拘役3個月,緩刑5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女兒周某拘役3個月,緩刑5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如果不是提醒大家,注意,我想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事兒是這麼嚴重的。或許很多人還不以為然。有的人或許還會義憤填膺,買個藥至於嗎?請注意,這個不是因為借社保卡「買藥」被判刑,而是冒用他人社保卡,有區別的。報銷的藥費哪裡來?國家的社保擠進來,這是屬於全民參保人的錢,你就會覺得性質不一樣了。


這幾種行為違規,導致哪些後果?甚至違法?


上面的案例或者提到的行為,我想大部分或多或少是幹過的,因為家人之間的幫助,有些人可能還不清楚,後果這麼嚴重,只是你的行為記錄不是很頻繁,偶爾借用別人的社保卡買個要啥的,沒被監測出來。下面就說說一些嚴重的行為。


  • 冒名就醫,購藥等虛假手段,騙取社保基金。

剛流行社保卡可以買藥的時候,二宗記得那會兒,藥店幾乎一夜之間變成小超市,用社保卡購買保健品、生活用品。很多人覺得這錢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不用白不用。


  • 偽造或者使用虛假病歷、處方、檢查化驗報告單、疾病診斷證明等醫療文書、醫療費票據等

這個行為基本要麼是有預謀的或者夥同醫生、醫院一起騙保,新聞裡播過一些重大的,整個醫院都在幫助別人騙取社保基金後來被曝光。


  • 轉手倒賣藥品等非法手段套取社保基金,非法牟利或不當牟利

在醫院使用醫保卡開超出病情所需藥量的藥物,再轉手倒賣開出的藥品,屬於套取社保基金行為,牟取不當利益,現在國家對醫保卡管控的較嚴,每個人的一些配藥就有量的規定,但是不排除有些人有別的方法,常見的就是超量開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相關疾病的藥品,給家人、朋友使用。


  • 將社保卡借他人使用、或向他人借社保卡使用,定點單位、其他範圍使用

這一項是生活中常見的,不過從2018年開始,醫保卡的使用有更加規範和嚴格了,一卡到人,但不排除有人違規。


  • 醫保卡報銷比例低,打起了一家人共用社保卡的注意,合用報銷比例高的。

對於醫保卡的福利,差距蠻大,有人就會通過這樣的方法,比例低的可以用商保補充啊。


以上是我們生活裡會見到的一些情況,當你違反了這些行為,其實處罰情節是比較嚴重的。


2015年10月1日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就將社保卡納入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範圍,提出兩方面規定,一是對偽造、變造、買賣社會保障卡的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二是對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社會保障卡的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


並且,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我瀏覽了下,我們地區的社保局的相關網站,就發現一些人因違規使用社保卡,導致上了黑名單,那這種就像就根據具體內容接受行政處罰咯,這些期間,這些人的社保卡上了黑名單是被凍結或者失效而無法使用的。


失信黑名單


無法購買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不像社保一樣,不因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而接受投保人的投保意願的,主要是根據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決定是否承保。很多因社保卡的事情,導致了個人無法購買商業保險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有些人個人本身身體沒什麼問題,但是因社保卡借給他人配一些處方藥物,比如常見的高血壓的藥、心血管疾病的藥,導致無法購買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


一些商業保險公司是直接舉報的,因為借他人社保卡是違法、違規行為,又涉及誠信問題,所以不予承保,但是有些保險公司因為需要業務量,可以讓對方做體檢來證明自己未得這樣的病,社保卡記錄了每個人身體健康的程度,所以是否患病,是否帶病投保,這些全部都能看得到。也查的到,瞞報也無濟於事。


家人之間也不行嗎?


中國人講究人之常情,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做法無法理解,但是不一定就是無解的,我們來看下。其實也並非那樣。


我們來了解下社保卡的兩大類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對於職工參加社會保險,我們知道基本醫療保險分個人繳納和企業繳納


  • 個人帳戶:自己交的那部分錢,進入個人帳戶,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醫保卡裡會有錢,實際上也是自己的錢,很多人感覺這錢就像白來的一樣。

  • 醫保帳戶:這部分的錢,就是參加的參保人的全民統籌,誰有大的風險誰優先使用報銷。


重點來了,個人帳戶的錢其實可以由個人支配的,目前一些省份(各地相關政策不一樣,所以無法統一)可以持社會保障卡、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可用於支付參保人員配偶、子女、父母(近親屬)的門診醫療費用,實現家庭成員之間共濟互助;參保人員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可以共濟授權給參保武義縣基本醫療保險的一個或多個近親屬使用。


社會保障

這樣的政策比較人性化,也不用擔心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個人帳戶有明確的使用範圍。


個人帳戶由當年和歷年結餘資金構成,對個人帳戶當年和歷年資金的使用範圍明確如下:


  • 個人帳戶當年資金可用於支付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門診(普通、急診)醫療費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費用;

  • 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可用於支付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由個人承擔的自理、自付、自費醫療費用;可用於支付使用除國家擴大免疫規劃以外的預防性免疫疫苗費用;


不過,這裡有個需要注意點的就是,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共濟授權他人是,不可同時接受他人共濟授權,特殊(慢性)病種參保人員的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不能共濟授權他人使用。


這是一個人性化的政策,既滿足家庭風險的共濟,又保障了特殊慢性病種人員本身的利益。不過這個政策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


作者介紹

本文由二宗(buerzong)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些行為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我省出臺地震預警管理辦法    《辦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震預警工作的領導,將地震預警工作納入本級防震減災規劃;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相適應的原則,將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此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地震預警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廣應用地震預警先進技術,提高地震預警工作水平。
  • 鳳陽人注意,這些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決定將於對於損害國旗、國徽尊嚴的行為,修改後的國旗法、國徽法作出進一步禁止性規定。比如,國旗法明確,不得倒掛、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損國旗尊嚴的方式升掛、使用國旗。不得隨意丟棄國旗。
  • 注意!國旗法、國徽法修改,這些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決定將於修改後的國旗法、國徽法對於損害國旗、國徽尊嚴的行為作出進一步禁止性規定。比如,規定不得倒掛、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損國旗尊嚴的方式升掛、使用國旗,不得隨意丟棄國旗,大型群眾性活動結束後,活動主辦方應當收回或者妥善處置現場使用的國旗。
  • 獐子島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證監會9月11日發布公告,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獐子島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 信用卡逾期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嗎?逾期多久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信用卡逾期,可能會構成「惡意透支」並被追究刑事責任;但信用卡逾期並不必然構成「惡意透支」並被追究刑事責任,因信用卡惡意透支被追究刑事責任,不僅僅是因為逾期這一個條件,而是要同時符合3個條件:1、以非法佔有為目的;2、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3、經發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
  • 國旗法、國徽法修改,這些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決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國旗法、國徽法對於損害國旗、國徽尊嚴的行為作出進一步禁止性規定。根據新法,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汙、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 國旗法、國徽法修改,這些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決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後的國旗法、國徽法對於損害國旗、國徽尊嚴的行為作出進一步禁止性規定。根據新法,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汙、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 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淨化醫療市場,規範醫療行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活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決定在全區範圍內集中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 偷稅漏稅多少追究刑事責任
    在公司運營的過程中,無論是出帳還是進帳,都會涉及到稅費方面的繳納,但是有的公司在持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偷稅漏稅行為,偷稅漏稅本身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那偷稅漏稅多少追究刑事責任呢?下面由李家有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偷稅漏稅多少追究刑事責任1、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
  • 這兩類刑事案件可以私了,不再被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是國家公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權對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一類案件。刑事案件不同於民事案件。民事案件當事人的意志佔據主導地位,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撤訴、起訴、以及訴訟請求的多少、可以選擇由哪些被告承擔責任,承擔多少責任。可是刑事案件則不同,一旦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那麼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查辦。如果被害人說我不告了,請公安機關放了犯罪嫌疑人。不好意思,這樣說一點用也沒有,一旦開始偵查,案件則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因為刑事案件侵害不僅僅是被害人一個人的法益,還會侵害社會公共的法益。
  • 2018婚姻法新規:出軌導致離婚的,將追究第三者的法律責任
    一、因第三者引起離婚糾紛如何處理第三者介入是一種反社會主義婚姻道德、妨害婚姻家庭的行為,往往導致合法夫妻感情不和,引起離婚。二、能追究第三者的責任嗎首先,出軌往往違反義務的夫妻雙方對彼此的忠實義務,因此違反的往往也是民事法律責任而不是刑事法律責任。只有才情節或是後果嚴重的時候才會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其次,產生婚外戀行為的原因是不同的,具體案情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法律責任。
  • 刑事犯罪最後免於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否還會留案底
    刑事犯罪對犯罪分子最大的懲罰就是限制人身自由,最有影響的懲罰是留下刑事犯罪案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案底對其本人甚至家人的影響有多大,那麼刑事犯罪如果到最後處理結果是免於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話,是否還會保留刑事案底呢,換句話說刑事犯罪不坐牢的話,是否還會有案底,今天小編具體給大家說說。
  • 獐子島案移送公安機關,將追究刑事責任丨熱公司
    9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020年6月15日,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
  • 嚴重過失汙染環境也應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後,將這一罪名改為「汙染環境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   對比發現,「造成重大環境汙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行為」修改為「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降低了入罪門檻,那些雖未造成重大環境汙染事故,但長期違反國家規定,超標準排放、傾倒、處置有害物質,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也認定為犯罪,其主觀心理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不包括過失。
  • 刑事責任年齡若降低,能追究過去發生的案件嗎?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審,諸多條款內容上了熱榜。其中就包含了。>01 條款內容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嗎?
    近日,一則「江西90後男子拒服兵役」的新聞上了熱搜。該男子的「拒服兵役」行為受到網友的一致譴責!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有網友認為參軍報國從來就是中華兒女的無上榮光!「拒服兵役」的行為必須依法追究責任。也有網友認為當今世界並不是天下太平,戰爭在局部地區和國家一直在進行,我們能有現在的和平環境,靠的就是有我們無數最可愛的人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像這種「拒服兵役」的就應該追究刑事責任!
  • 貪汙、受賄多少錢,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貪汙、受賄犯罪作為職務犯罪的多發犯罪備受關注,那麼到底貪汙、受賄達到什麼標準,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呢?我們看看相關的法律規定。在2016年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之前,貪汙受賄都以5000元為起刑點,也就是說在犯罪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競合關係的理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零二條【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少年被割喉,兇手僅被罰500元,能否追究其刑事責任?
    >王某的行為定性後,就可以追究他的刑事責任,不過,他是一名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他能否躲過刑法的處罰呢?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強姦等嚴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裡會產生一些問題,刑法第17條規定的故意殺人,是不是要有人死了,才需要負刑事責任呢?故意殺人未遂,要不要追究責任呢?
  • 向伴侶隱瞞這件事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明確,愛滋病感染者如果沒有及時告知自己的配偶、有性關係者,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21年3月1日起,該條例將在雲南正式實施。條例明確雲南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應當將防艾知識和性健康知識等納入學校教育課程設置、考試內容和學分管理,保證必要課時。雲南省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將愛滋病檢測納入體檢服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