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先選擇哪種遊泳姿勢比較好?
如果想要開始遊泳生涯的話,究竟要學習哪種泳姿才能打響頭炮呢?
其實喜歡在遊泳館遊泳的小夥伴們經常會發現,會蛙泳的遊泳愛好者比比皆是,但是貌似會一直練習自由式或者是自由式水平高的卻寥寥無幾。這又是怎麼回事,是否和一開始的選擇有關呢?
蛙泳和自由式兩種各有千秋,但如果全部把所有的方面角度羅列出來,估計蛙泳的優勢佔多一些,蛙泳最慢但卻能受這麼多人喜歡,它有幾大很重要的優點:安全性最好,視野最好,容易學會。
但很多人鍾情自由式,是因為它的速度快,拉風。但實際上,當一個人突然間掉進水裡時,第一要做的除了閉氣,之後就是做蛙泳動作儘快出水面並且遊動。在沒有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會用自由式。
「會蛙泳的人多,是因為學蛙泳最容易,學自由式難。」自由式動作不好掌握,原因有三點:一是自由式呼吸要側頭,這個技術有難度,特別是對初學遊泳的人來說;二是自由式要雙臂雙腿交叉做動作,比起動作對稱的蛙泳來說比較難,如果浮力掌握不好,就更覺得費勁;三是自由式腿的動作不好做,需要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再帶動腳,下肢多個關節都要參與,動作不易協調。
相比之下,蛙泳學起來就容易多了。據了解,社會上舉辦的遊泳班一般為10堂課,每堂課1小時。聰明的孩子往往4—5堂課就能學會蛙泳,12堂課下來,班上的學員幾乎都能學會。可自由式就不敢保證12堂課他們都能學會。
我國一般的遊泳班都是從蛙泳開始教授的。關於應該先教哪種泳姿的問題,在國際上也沒有定論。有的人主張從自由式開始教,有的主張從蛙泳開始,有的甚至主張從仰泳開始學習。主張先學仰泳的理由是,仰泳可以在水面上自由呼吸,不存在換氣問題,能讓人擺脫恐懼心理。
蛙泳入門容易,但要想提高速度,卻是最難的。在所有的泳姿中,蛙泳的速度最慢,自由式的速度最快,兩者百米的世界紀錄相差十幾秒。這是為什麼呢?每種遊泳的系列動作都包括作用力動作和非作用力動作,比如自由式的手臂向後推水能讓身體往前走,就是作用力動作;而手臂前伸則無助於前行,就是非作用力動作。自由式、蝶泳和仰泳的非作用力動作都在水面上進行,阻力小,所以遊得快;而蛙泳的系列動作中,作用力和非作用力動作全都在水中完成,所以阻力大,因此蛙泳速度最慢。蛙泳遊得差的人,甚至可能越忙活身體越向後走。
蛙泳速度雖然最慢,但它之所以被廣泛推廣,還與文革時期的特殊環境有關。穆教練回憶說,在那個講究「體育軍事化」的年代,蛙泳被賦予了另一項「使命」———武裝泅渡。
那什麼是「武裝泅渡」呢?
實用遊泳之一。武裝泅渡是指單人或成隊攜帶武器裝備渡過江河的遊泳。主要採用蛙泳和側泳的方式,以利於保持身體平衡、觀察水面動靜,並使遊動聲響小。必要時可利用氣袋、竹筒、木筏等漂浮物遊進。泅渡前須嚴格整理服裝與裝備,做到衣褲不兜水,隨身裝備不鬆散。
無論先掌握哪種泳姿,能在水中前行就能極大地增強人的自信,並能進一步培養人的水性。會了任何一種泳姿,再學別的泳姿都比較容易,彼此不會產生妨礙。
很多學會了蛙泳的人都想學自由式。先雙手抓住一塊浮板練習打腿和前行;腿的動作順暢以後,一隻手放開浮板做自由式的動作;接下來兩隻手都放開浮板做動作,這時不會換氣就先摒住氣遊,練習手腿配合;最後再練習換氣呼吸。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