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評析|不予保護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註冊的商標

2021-01-08 贏在IP智慧財產權

更多參見微信公眾號:cosmosip186

導讀:誠實信用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以及參與民事訴訟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權利人通過民事訴訟尋求法律救濟的前提是其實體權利的取得,以及訴訟權利的行使均具有正當性,不得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如果商標權人在商標註冊過程中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則該商標不受商標法保護。

原告北京芭黎貝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芭黎貝甜公司」)在2014年12月22日申請註冊第15987618號「

」商標(第35類廣告、替他人推銷等服務),於2015年10月20日申請註冊第18105404號「

」商標(第40類碾磨加工、麵粉加工等服務),於2014年7月24日第14898063號「

」商標(第43類烹飪設備出租)申請註冊。其發現被告上海漢濤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濤公司」)經營的大眾點評網上有大量「巴黎貝甜」店鋪信息,與原告註冊商標構成近似商標;被告網站展示團購、外賣等屬於廣告推銷行為,與原告商標核定使用的服務構成類似,其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同時,被告在其網站上為「巴黎貝甜」商鋪提供訂餐等服務,為第三人侵權提供了便利,其在收到起訴材料後未斷開連結,反而與第三人積極進行不侵權抗辯,構成幫助侵權。

被告上海漢濤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辯稱:1.大眾點評網上的「巴黎貝甜」店鋪信息均非被告上傳,被告僅提供平臺。2.被告作為平臺經營者,其行為不構成侵權。3.原告並未實際使用其商標,其註冊涉案商標也存在攀附第三人商譽的主觀意圖。

第三人北京艾絲碧西食品有限公司辯稱:1.被告網站上的「巴黎貝甜」店鋪信息均由其上傳。2.其提供的服務與原告商標核定使用的服務不相同也不類似,故其不構成侵權。3.「巴黎貝甜」系其在先使用的有一定影響的商標。4.原告惡意搶註「芭黎貝甜」等商標,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

一審浦東法院(2018滬0115民初28204號,審判人員:倪紅霞、葉菊芬、李加平)查明,原告成立後未實際經營,並未實際使用涉案商標,僅對外進行招商宣傳。而第三人成立於2005年8月,系案外人艾絲碧西投資有限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與該公司的其他全資子公司分別在我國各地經營「巴黎貝甜」餅店,第三人在北京經營。第三人及其關聯公司為宣傳「巴黎貝甜」品牌做了大量的宣傳推廣。被告為社會生活分享類網站大眾點評網的經營者,註冊用戶可在該網站上傳相應商戶信息及發表點評。上述「巴黎貝甜」餅店均系第三人的直營店或加盟店,大眾點評網上的店鋪信息均由其統一上傳。

法院在判決中提到,原告取得和行使涉案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原告及其關聯公司將第三人在先使用的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稍作修改後進行商標註冊,且不實際使用而在網上兜售;原告註冊「芭黎貝甜」等商標,但在宣傳加盟時使用的是第三人的「巴黎貝甜」;原告及其關聯主體申請註冊了大量商標並在網上兜售。根據以上事實,原告註冊涉案商標難謂正當,提起本案訴訟有權利濫用之嫌。

遂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二審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2019滬73民終5號,審判組織成員:錢光文、範靜波、黃旻若)在判決中提到,我國商標法雖不要求申請註冊的商標以實際使用為前提,但仍要求申請註冊商標應有實際的使用意圖。芭黎貝甜公司申請註冊涉案商標不具有使用意圖,其囤積商標並謀取利益的行為不僅違反商標法的立法目的,且具有危害性。一方面,該行為會損害正常的商標註冊秩序,不正當地擠佔有限的商標資源,影響其他市場主體以正當需求註冊商標,增加其商標註冊成本。另一方面,該行為可能引發大量有關註冊商標的法律爭議,消耗寶貴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因此,芭黎貝甜公司申請註冊涉案註冊商標並取得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不具有正當性,有悖誠實信用原則。

訴訟主體應當依誠實信用原則進行訴訟活動,依法善意地行使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不得濫用訴訟權利。任何違背法律精神,以損害他人正當權益為目的,惡意行使訴訟權利的行為均屬於權利濫用,其相應的主張不應予以支持。本案中,艾絲碧西公司至少於2006年起在經營活動大量使用「巴黎貝甜」標識,在案證據足以證明在上訴人芭黎貝甜公司及案外人申請註冊涉案商標之前,艾絲碧西公司使用的「巴黎貝甜」標識已具有一定影響,其有權在原有範圍內繼續使用。在此情形之下,芭黎貝甜公司仍申請註冊了包括涉案註冊商標在內的大量商標,並依此在本案中主張權利,其行為具有不正當性,違背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

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應嚴格限制誠實信用原則在商標註冊審查中的適用
    《商標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了「申請註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商法的帝王條款,是應該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積極適用還是審慎權衡,具體到商標註冊問題中,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雙方各執一端,似乎都不乏道理。筆者認為,應當嚴格限制誠實信用原則在商標註冊中的適用,即在商標註冊環節中,應嚴格限制僅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便駁回商標註冊申請的情形。
  • 民法案例解讀之「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
    -《民法典》法律條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五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併轉讓給第三人。
  • 2018年度商標領域典型案例
    因此,可以認定被異議人的商標註冊行為明顯具有複製、摹仿他人商標的故意,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同時其大量申請註冊商標的行為擾亂正常的商標註冊秩序,依據《商標法》第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五條規定,被異議商標不予註冊。典型意義商標的生命在於使用。
  • 奧康商標異議失敗:論商標全類註冊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商標的註冊量也在逐年上漲。而純文字商標作為簡潔直觀的標識,更是成為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越來越多的常用漢字、詞語已經被核准為註冊商標,而想要註冊一個優質的文字商標更是難上加難。
  • 規制商標惡意註冊典型案例(上)
    商標惡意註冊,是指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攫取或不正當利用他人市場聲譽,損害他人在先權益,或者侵佔公共資源為目的的商標註冊行為。近年來,我國商標惡意註冊現象嚴重,搶註國內外知名商標、商號、名人姓名的,同一主體囤積幾百件甚至幾千件商標不使用、待價而沽的,搶註者「賊喊捉賊」惡意維權的,不一而足。
  • 誠實信用原則在訴訟中的適用
    技術合同類糾紛案件因履行標的技術性、無形性,履行過程的密集交互性,導致查明事實難度大,對誠實信用的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更緊迫的需求。在舉證質證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故意或者過失不實陳述,導致增加訴訟活動,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要求其補償因增加訴訟活動而支付的交通、住宿、餐費、誤工、證人出庭等必要費用。
  • 2017—2018優秀商標代理案例點評
    ●皮皮魯商標無效宣告案   代理機構:北京超凡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入選理由:2013年《商標法》第七條明確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申請註冊和使用商標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在對《商標法》具體條文的適用上,充分體現了該立法精神,體現了保護誠實經營、遏制惡意搶註商標的一貫司法導向。
  • 誠實信用原則如何規制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
    誠實信用原則對智慧財產權侵權的規制,一方面體現在立法的指引,另一方面則是法律的彌補。首先,智慧財產權領域一系列法律中侵權行為的定義體現了立法者對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考慮。禁止此類侵權行為,本身就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遵守;其次,對於智慧財產權領域法律列舉不到位的侵權行為,被侵權人亦可以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兜底條款尋求救濟,可以說這一原則有力地彌補了智慧財產權領域立法的「死角」,從而實現針對智慧財產權人權利的全方位保護。
  • 論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將誠實信用原則法定化,有助於引導、規範人們的訴訟行為,也有助於提升整個社會的誠信度。人們相信只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訴訟公正、高效、低成本的價值追求都能夠充分得以實現。  隨著誠實信用規制逐漸超越私法領域,擴展至公法領域,成為普遍的法律原則,即使不考慮私法權利義務與民事訴訟權利義務的聯繫,民事訴訟法作為公法也將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這樣一來不僅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的關係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關係也同樣適用於誠實信用原則。
  • 搶註商標=飲鴆止渴
    商標搶註,對於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已經不再陌生。這種通過搶在原商標所有者之前在某國(地區)註冊該商標以牟利的行為,不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更佔有和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近年來,惡意攀附他人商標聲譽、搶註知名度較高商標、反覆搶註等惡意搶註商標的行為更是愈加規模化、專業化。
  • 從商標惡意搶註聊聊商標權利濫用的那些事|天聞說
    誠實信用原則是一切市場活動參與者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民事訴訟活動同樣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任何違背法律目的和精神,以損害他人正當權益為目的,惡意取得並行使商標權利提起維權訴訟,擾亂市場正當競爭秩序的行為構成商標權利濫用,民事訴訟的相關權利主張不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
  • 《民事訴訟法》誠實信用原則和處分原則
    專欄【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章 誠實信用原則和處分原則誠實信用《民事訴訟法》第13條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解讀】誠實信用原則,貫穿整個民事訴訟活動的始終。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遵守該原則,法院行使審判權也應遵守該原則。為貫徹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民訴解釋》主要在以下幾有所完善:第一,增加制裁違反誠信原則行為的規定,明確對訴訟參與人或冒充他人提起訴訟或參加訴訟,證人籤署保證書後作虛假證言等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進行處罰。
  • 案例評析|將他人商標作為引流關鍵詞使用或將構成不正當競爭
    太平鳥公司同時主張上述侵權標識與第15073848號「太平鳥」註冊商標構成近似,對此,本院認為,外文標識與中文商標近似的判斷不僅要從音、形、義等商標構成要素方面比對兩商標標識是否具有混淆可能性,同時也要考慮原外文標識與其中文譯名的對應關係,綜合考慮兩標識是否會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淆。
  • 知產審判|「芭黎貝甜」起訴網站侵權 法院:商標未實際使用不受保護
    囤積商標牟利有悖誠信原則浦東法院駁回芭黎貝甜公司的訴訟請求後,芭黎貝甜公司向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上訴。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後認為,芭黎貝甜公司申請註冊涉案商標並取得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不具有正當性,有悖誠實信用原則。
  • 都是沒有註冊成功,商標駁回和商標不予受理有什麼區別?
    商標駁回是指申請註冊的商標經商標局審查有違商標法不予註冊常見的駁回理由就是申請商標與在先申請或註冊商標在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務上構成相同或近似,還有就是申請的商標違反了商標法規定,比如缺乏顯著性、損害他人在先權利、通用名稱等等。
  • 2019年度商標異議、評審典型案例
    商標是區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誌,若申請人以牟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為目的,惡意抄襲他人知名商標、侵犯他人在先權利,破壞標誌與權利人已經建立的來源聯繫,顯然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妨礙誠信經營者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背離了商標的內在價值,因此對旨在惡意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或權益的行為,法律應當予以堅決制止。
  • 合同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
    誠實信用原則按內外主客觀標準不同,其內涵可作主觀化誠信和客觀化誠信的劃分。主觀誠信將對行為的約束「內化於心」,要求當事人的內心狀態應該是善良的,而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化為主觀化誠信規則義務時,直接用「善意」來描述。
  • 馳名商標的保護範圍到底有多大?
    六福集團成立於1991年,2018年1月,其以訴爭商標的註冊使用會淡化自己已註冊馳名商標,訴爭商標的申請註冊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了自己在先字號權為由,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原商評委)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 堅持誠實信用原則 禁止濫用司法資源
    堅持誠實信用原則 禁止濫用司法資源 2020-05-13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標無效宣告糾紛案——關於「馳名商標跨類保護」的適用
    故訴爭商標的申請註冊未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因此,駁回了原告福建七匹狼集團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案爭議焦點是訴爭商標的申請註冊是否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註冊的商標是複製、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註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註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註冊並禁止使用。」本案中,原告主張引證商標三構成服裝商品上的馳名商標,並提交在案行政判決證明引證商標三為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