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中華文明經過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已經是非常璀璨多姿了,而中國文字也隨著中華文明發展的腳步,已經變成了一種獨特的中華文明的代表了,其中漢字由於我們中華民族強大的同化性與文化包容性,始終沒有間斷過文化傳承,使得漢字已經成為世界上特別稀少的從未間斷過而很有完整系列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字形式。從而使漢字在世界文化中,顯得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和耀眼輝煌!
漢字有著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起源時期應該是商代以前,可能這個時期的文字應該不能叫做真正的漢字,連象形文字都不能算,更多的是一種圖畫或是刻符。這期間包含最早發現的賈湖刻符,距今大約9000-7800年,還有雙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莊橋墳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書等等。這些就是漢字起源時期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與表意符號的一種最初的文字形式!
一直到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才是漢字發展的成熟期。這期間「甲骨文」的出現,這應該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也是象形文字的最好痕跡。後來到了西周時期,由於青銅器的大量使用,這些象形文字又從龜板和動物骨頭上轉移到了青銅器的鐘鼎與石鼓上,這時候稱這些象形文字又叫「金文」。
後因秦王嬴政一統六國,統一度量衡,也一併統一文字!統一後的文字史稱「小篆」也稱「秦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象形文字也已經全部消失了。到了漢朝時期,文字形式又從「小篆」轉換到了「隸書」史稱「漢隸」。這個時候,這些文字才被我們真正的叫做「漢字」這些文字最終有了一個統一的名稱叫漢字!
後來這些漢字形式到魏晉南北朝和大唐時期開始流行「楷書」。唐朝期間「草書、「行書」也相繼真正出現與盛行,再到宋朝時期,漢字形式因為活字印刷術的改進,「宋體」字開始產生,無論肥瘦,都是橫細豎粗、方方正正,顯得古樸端莊!此後,「仿宋體」與「黑體」也相繼誕生!
再到新中國期間和近代時期,漢字形式可以說是非常豐富與多元化的形式了,有綜藝體、彩雲體、整塊體、各種變體等漢字形體紛紛出現與使用,這是中華文明與文字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體現,更是我們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使命!
中國的漢字,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
中國的漢字,一橫一豎都是智慧,一撇一捺都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