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加速度計組合助力「嫦娥」探測器「奔月」

2020-12-17 中國質量新聞網

為「嫦娥奔月」提供最可靠的加速度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加速度計組合助力「嫦娥」探測器「奔月」

□ 唐新培 黃程友

本報記者 徐建華

「瞧咱這對姐妹花,姐姐表現好,妹妹更棒!」這兩天,如果你聽到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加速度計組合研製團隊(以下簡稱研製團隊)的設計師小黃和別人這麼聊天,可千萬別誤以為這是在誇孩子。他說的是剛剛完成飛天壯舉的嫦娥四號用的加速度計組合。

在他和團隊成員眼中,那兩個其貌不揚的黑盒子就是讓人忍不住大讚一番的「姐妹花」。「姐姐」2013年跟隨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深居簡出」的「妹妹」這次終於大顯身手,為嫦娥四號的成功著陸保駕護航。

「從2008年年底開始研製,到2018年年底收穫成功,這10年的付出沒有白費。」這是研製團隊人員共同的心聲。

為嫦娥提供最可靠的加速度

1月11日下午,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鮮為人知的是,在搭載「玉兔」飛向月宮的嫦娥四號上,有著這樣一個關鍵的「組合」——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以下簡稱組合),它一路承擔保駕護航的重要使命,在此次探月任務中以完美的表現再立新功。

此次安裝於嫦娥四號上的組合來自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其核心部件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可謂功勳神器,以國內首屈一指的產品性能,先後助力神舟系列飛船的11次飛行任務和嫦娥三號的飛行任務,連戰連捷。

在此次飛行任務中,該組合主要承擔三大使命,分別用於在地月轉移變軌控制、環月軌道保持控制和動力下降三大階段測量整器飛行的加速度,從而控制整器的速度變化,以實現精確的變軌控制和平穩、準確的著陸控制。

相比嫦娥三號用的組合「姐姐」,此次上天的產品「妹妹」在軌飛行時間更長,為了能夠給嫦娥四號的飛行提供接近100%的可靠表現,研製團隊大膽嘗試,採用了獨特的冗餘設計方案。該方案的複雜性一度給研製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憑藉著33所在慣性技術領域50餘年的技術積澱和研製團隊的不懈努力,一系列創新成果相繼得到應用,使得各種問題最終都迎刃而解。

另外,研製團隊還有一項創舉,那就是根據需要打破了單位內部已經明確的專業界限,為核心器件加速度計打造了一個「雜交版」的配套電路,使得多個測量單元從「一大家子」變成「分家單過」,即使某一個出了狀況,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幾個,從而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此外,研製團隊還在外型設計、標定方法設計等方面作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使得一個在成本、體積、重量、功耗方面都具有極大優勢的產品最終成為了嫦娥四號值得信賴的組成部分。

十年守護只為「嫦娥奔月」

2008年年底,正當大家忙著為各項任務掃尾的時候,一紙任務書放在了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主任設計師老莫的桌上——要為月球著陸器配套研製加速度計組合。

當看到任務書上的明確要求時,在場人員無不既興奮又緊張。「這是一個只有理論,卻至今沒人敢去觸碰的工程方案,因為太複雜了,實現起來難度極大!」該所加速度計組合技術總負責人朱總深感問題的棘手。

可硬骨頭畢竟得啃。團隊在「兩總」(總指揮和總師)的帶領下,大膽革新思路,一系列新的嘗試收到了奇效。10年以後,已經擔任該項目總指揮的老莫回想當時的景象時表示:團隊士氣高昂,充滿必勝的信念。

曾經在「神舟八號」任務中承擔標定方法設計的小黃再次被徵調擔當主力,這次他將面臨更加難纏的標定方法設計。「這個產品實在是特殊,根本沒有可供借鑑的先例。」小黃決定自行設計標定方法,在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反覆的嘗試後,他終於克服了難題,成功找到了解決方法,僅這一種方法就申請了4項專利。

隨著團隊的調整,「神舟八號」以來各型飛船用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設計師小於加入進來,擔任主任設計師;擁有多年工程技術經驗並以認真細緻著稱的小張加入進來,負責眾多繁雜的測試驗證;工程設計多面手小謝加入進來,負責可靠性設計……團隊的技術實力不斷增強,這都在產品上反映得淋漓盡致,不僅能滿足可靠性設計要求,而且在成本、體積、重量、功耗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如果一定要問研製進程中哪個階段最痛苦,大家會毫不猶豫地說:兩次大改,尤其是第一次。

第一次大改發生在設計初期。按照常規設計思路裝配出的產品讓小黃看著很鬧心——蜘蛛網一樣的線束窩在各個測試單元之間。而且,只要電源模塊、轉換電路、溫控電路任意一個出問題,加速度計有可能就被「株連」了,雖然這種概率很低,但畢竟不夠合理。能不能改一下?

這種想法得到了朱總的極力贊成,這位一向身先士卒的女總師親自協調各個早已界限清晰的專業,硬是「雜交」出了一個集電源、轉換、溫控三者於一體的電路來,並且,給原來的「一大家子」分了家,各只加速度計分別配一塊電路,這樣一來,加速度計組合件就能夠完成任務要求,產品可靠度預計大幅提高,並在歷經多次驗證之後也終於換來了正樣件的順利投產。

「甭管怎麼說,我們家的『姐妹花』總算不辱使命,相繼成就了嫦娥三號、四號落月的歷史一刻,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也讓我們對嫦娥著陸器後續的研製任務更有信心。」小黃目光中透著堅定。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航天科工三院慣測技術為「嫦娥」交會對接「hold」住速度
    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航天科工有關專家表示:「要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需要以非常精確的控制來確保軌道返回組合體與上升器之間的相對速度儘可能小,而加速度反映的恰恰是速度變化的情況。
  • 「數一數」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數一數」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50年 2015-06-09 18:30: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33所為神舟系列飛船
  • 這支「小分隊」 不簡單,38萬公裡外穩住「嫦娥」速度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
  • 航天科工三院33所成功自主研製測量用ASIC晶片
    日前,在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八室ASIC試驗室誕生了第一顆33所自主設計的ASIC晶片FDC3301。FDC3301的成功研製,標誌著33所電子技術領域從板級拓展到了晶片級,人才隊伍正由晶片的使用者向晶片的設計者轉變。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建所50周年 新老航天人聚一堂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建所50周年 新老航天人聚一堂 2015-06-09 18:30:46黃忠魁 攝圖為33所多型號產品隨彈參加國慶閱兵。 黃忠魁 攝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詹媛 黃忠魁)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9日迎來建所50周年盛典,新老兩代航天人齊聚一堂,以座談交流形式,總結髮展經驗,共謀事業新篇。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開發智慧機器人闖入醫療領域
    本報訊(劉遙峰記者徐建華)目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下屬的航天智慧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正建設醫療機器人智能化開發平臺,並在其基礎上形成系列化、多元化醫療機器人產品。據介紹,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航天醫療機器人產品主要包括上肢康復機器人,該機器人是為肌肉萎縮患者設計的,它能根據使用者的用力情況,在垂直方向對使用者的手臂產生支撐力,在水平方向上對使用者無任何限制。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成立55周年發展紀實:初心鑄豐碑 逐浪再揚帆
    55年來,憑藉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實現了從仿製生產到自行研製,再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已經成長為國內慣控技術領域的核心單位,並以我國導航與控制技術引領者的姿態,堅定向著「國際一流」的目標大踏步前進。
  • 中國航天科工加速度「慣測小分隊」為「嫦娥五號」交會對接穩住速度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獲悉,由該公司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牽頭成立研究中心推出新品
    導讀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33所牽頭組建的「北京市機器人伺服與控制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正式獲批成立,目前,這一北京市首個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成功研製出碼垛、排爆等多款機器人。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鞏鵬:三十年初心不改 匠心追尋航天夢
    日前,中國質量協會聯合中華全國總工會推出了首批「中國質量工匠」,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鞏鵬名列其中。 這位從1988年開始與板銼、鑽頭等加工器具「廝守」的普通鉗工,如今已經是享譽行業內外的「大國工匠」。
  • ...年——首屆「中國質量工匠」獲得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鞏鵬
    「鑽研」質量三十年——首屆「中國質量工匠」獲得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鞏鵬
  • 中國電科:陸海空天「天羅地網」牽引「嫦娥」奔月挖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具體來看,整個嫦娥五號任務過程中,中國電科在陸海空天全方位系統布局了地面雷達、地面測控站、海上測量船及中繼衛星系統,以無形電波100%全覆蓋的通信測控「天羅地網」,全程服務嫦娥五號奔月採樣返回。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舉辦趣味質量知識競賽
    別誤會,這不是拍賣會,這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幹部職工們正在進行一場別具一格的航天質量知識競賽,現場滿滿當當高高舉起的彩色卡牌也不是明星應援的道具,而是參賽選手們用於答題的答題牌。據悉,為深入學習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質量第一」、建設「質量強國」等重要論述,將報告精神的學習宣貫與工作實際相結合,33所特別策劃了此次質量知識競賽活動,活動吸引了來自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各部門的質量主管領導、團支部書記、關鍵崗位職工等103名選手參加。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啟動質量放心團支部創建活動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為迎接年度航天質量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近日開展了首屆「質量·意識」青年風採展示暨質量放心團支部創建啟動活動。上屆獲評的十佳質量放心團支部在會上進行了特色創建經驗交流,展示了他們在質量放心創建工作上「設立目標-制定策略-形成計劃-執行落實-結果分析」的閉環管理流程。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零六所隔熱材料助力天舟一號太空旅程
    為「太空快遞員」提供高性能材料——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零六所隔熱材料助力天舟一號太空旅程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4月22日成功實現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
  • 鹽城市與中國航天科工三院開展戰略合作
    本報訊(記者 韓寶貴)12月4日至5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來鹽考察,洽談航天科技領域合作項目。4日下午,市政府與航天三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曹路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張紅文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以防務裝備、航天產業、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為主業的戰略性、高科技、創新型中央骨幹企業。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8358所開展「趣航天」科普活動
    「趣航天」主題科普活動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拉開帷幕。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4月22日電 (記者 張道正)為了慶祝第四個中國航天日的到來,4月22日,一場以「趣航天」為主題的航天科普活動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拉開了帷幕。據悉本次航天科普活動將持續10天,本次航天日活動將普惠千餘名中小學生。學生們積極參加「趣航天」科普活動。
  • 航天科工集團成立智慧機器人公司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劉曉瑩)中國航天科工集團12日宣布成立航天科工智慧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並舉行公司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未來,智慧機器人公司將致力於統籌集團公司機器人產業內外部資源,通過引入戰略投資等多種方式,打造國內智慧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〇四所創新孵化中心(河北)揭牌
    11月17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〇四所創新孵化中心(河北)在保定市大學科技園揭牌。    該中心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〇四所與保定航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據介紹,通過建立創新孵化中心,雙方將建設「航天軍民融合創新平臺」,輻射河北全省開展軍民融合產業合作,發揮三〇四所航天技術優勢,聚焦保定市科技資源,承擔京津冀技術創新跨越工程項目和課題,開展系列關鍵技術研究,打造系列創新產品,逐步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著力做好軍民融合成果市場轉化,推進重點項目落地。
  • 航天三院33所趣味航天科普走進小學生線上課堂
    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青年志願者帶領小學生們開展航天科普趣味實驗中國日報4月2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4月24日,北京市石景山華奧學校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學生的手機裡收到了一段來自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航天科普微課,大家通過觀看微課學習航天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