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信報箱使用率低,專家呼籲新建住宅強制標配升級為智能版

2021-01-11 澎湃新聞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 張瑜 文/攝)豐巢快遞櫃收費引發的爭議仍未平息,在快遞爆發式增長背景下,暴露出了快遞業「最後100米」的末端配送矛盾。

另一方面,作為住宅小區標配的信報箱卻成「雞肋」,隨著信件、帳單的減少,使用率越來越低。據了解,南京住宅小區傳統信報箱使用率不到20%。5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新建住宅強制建信報箱,其實是八年前住建部《住宅設計規範》中的要求,現如今看來,這個國家強制標準已經OUT。專家認為,小區標配也要與時俱進,建議從頂層設計著手,推動小區配建的傳統信報箱改為「功能二合一」的智能信包箱。

現狀:小區不少信報箱閒置,使用率不到20%

在南京市中心的淮海新村和遊府新村小區,現代快報記者探訪時發現,有些信報箱裝在單元樓門口,有些單獨裝在一面牆上,基本每戶一箱。部分信報箱已經破舊不堪,生了鏽,甚至門都沒了。

「基本沒人用,常常塞滿小廣告。」遊府新村居民周先生說,這些信報箱又窄又小,沒有放信報,更放不下快遞,建議升級改造。

△南京遊府新村小區的信報箱破舊不堪

馬府新村小區是老舊小區,2019年剛整治過,單元門外換上了新的信報箱。「有的老年人會用,年輕人誰用啊?」一名居民坦言,信報箱成了擺設。

△南京馬府新村出新後,信報箱還是傳統的

在很多新小區,信報箱也是標配。「我們單元門口專門有個玻璃房子,裡面是信報箱,還挺漂亮的。」家在南京五礦崇文金城小區的市民劉女士說,入住小區兩年多,也就玻璃房中的牛奶箱有人用,信報箱幾乎沒人用。「有點可惜,還不如建成快遞櫃。」

還有多少人用信報箱?早在2016年,國家郵政局對江蘇省傳統信報箱的使用率做過調查,南京為20%,鹽城為10%。如今,四年過去了,現在信報箱的使用率更低,業內人士稱,還不到20%。

質疑:新建住宅還在強制配建信報箱,是不是OUT了?

「建」之無味,棄之可惜,如今的信報箱顯得很「雞肋」。新建住宅強制配建信報箱,還有必要麼?

「信報箱肯定要建,小區設計規劃的時候,開發商要一起配建,在交付時會一起驗收。」南京一家品牌房企相關工作人員說。

之所以紛紛配建信報箱,是因為國家標準的要求。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修正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規定,建設城鎮居民樓應當設置接收郵件的信報箱,並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驗收,否則將被要求整改。住建部2012年8月起實施的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明確,新建住宅應每套配套設置信報箱。

△南京淮海新村的信報箱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7年7月實施的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17)中,也重申了住建部要求,並明確是強制性條文。

一邊是少有人用的信報箱強制配建,一邊是爆發式增長的快遞無處安放。業內人士表示,矛盾的背後,體現了相關法規標準的滯後,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

探索:江蘇有些地方信報箱已升級

讓信報箱不再「雞肋」,江蘇一些地方已在摸索,比如鹽城、南京,他們建設的叫「智能信包箱」。與江蘇省提出的「智能信報箱」,其實都是一個概念,收信報和快遞的功能二合一。

鹽城市郵政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從2016年開始,鹽城規劃、住建和郵管等部門聯合發文,新建小區必須配建40%的智能信包箱,1000戶至少配建400個格口,既能收信件,也能收快遞,並作為小區驗收條件之一。「智能信包箱取代了傳統信報箱。」相關人員說,在圖審時要求建在小區入口處或人員密集的小廣場處,方便大家取件。至於管理,上述人員表示,建設之初就明確了開發商出資、建設方維護,第三方運營公司管理,並籤訂協議。

△鹽城20個老舊小區升級信報箱為智能信包箱

而對於老舊小區,鹽城在2017年開始把老舊小區的信報箱改造升級列入了民生實事中,市政府出資,對20個老舊小區的信報箱改造,改為了智能信包箱。「目前七八個要改造的老舊小區,將採取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的方式,來推進智能信包箱的落地和後續管理。」

△南京紫竹林1號小區的智能信包箱

而在南京紫竹林1號小區,中國郵政的速遞易公司在這裡試點,建成了南京首個智能信包箱,集收信和快遞二合一。

此外,在江蘇的高郵、海門、沭陽等地,也在推進智能信包箱的落地。據悉,截至2019年底,江蘇已建成智能信包箱818組,格口數達到近10萬個。

尷尬:江蘇出臺過意見和標準,可都不是強制的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江蘇住宅智能信報箱的實施中,提出過不少意見和標準。比如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支持各地將住宅智能信報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要求新建住宅小區應配套建設住宅智能信報箱,並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施工;鼓勵老舊小區出新改造時補建智能信報箱。

江蘇還出臺了全國首個《住宅智能信報箱建設標準》,於2018年12月1日實施。標準中要求新建小區要同步設計、建設智能信報箱。智能信報箱單個格口寬度最小不得小於42釐米,深度不小於50釐米,高度不小於12釐米。這樣的信報箱比原先的要寬敞很多,既可以接收信件、報紙、雜誌,也可以接收快遞。新建小區還要設置智能信報箱用房,每百戶使用面積不應少於10平方米。

但業內人士坦言,因為缺少上位法的支持,江蘇目前出臺的這些意見和標準也都是在鼓勵推行中,並非強制性要求,所以推進難度也比較大。

建議:加大頂層設計,住宅標準中增加智能信報箱的配建內容

「傳統信報箱已經不能完全符合現在生活需求,有待改進。」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規劃師、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主任陳軍認為,現有住宅小區配建還是沿襲老標準,導致新小區配建的傳統信報箱利用率不高,浪費了空間資源。他建議,修改相應的住宅配建標準外,智能信報箱、快遞房等設施應該同步建設。

「規劃標準上明確,建設落定,最終還要落在管理上。」陳軍說,如果每個新建小區都配建了相應比例的智能信報箱或是快遞用房後,有關部門還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範,無論是物業代管還是市場化運作,誰管理、誰維護、收益歸誰,保障設施良性運轉。

很多地方在打造智慧城市,在社區進行智慧化設施改造,陳軍建議,智能信報箱也可以納入其中,進行嘗試、摸索,這樣可以作為模板,有參考性價值。

「如果說強制住宅小區配建智能信報箱或快遞房,那還需要頂層設計,通過國家立法層面來推進。」南京市快遞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快遞設施對老百姓來說是民生配套,需要國家層面的法律支撐,需要地方政府政策、資金配套。但目前在缺乏上位法強制要求的情況下,各地對於建設住宅小區的智能信報箱或快遞箱,更多是試點推進和引導。

面對最近豐巢快遞櫃收費事件愈演愈烈,中消協5月13日也呼籲,小區原有投遞箱智能化升級改造作為新基建項目,納入公共消費範疇。

相關焦點

  • 無處收留的老式信報箱:沒人寄信的年代,它們該何去何從?
    不過隨著通信方式的逐步升級,那些小區樓道裡的綠色信報箱也在經年累月的飄灰中被荒置。在互聯通信的今天,信報箱是否還能煥發新的生機? 記者走訪發現,除了少數人有些信件往來、報紙訂購的需求以外,信報箱基本處於廢棄狀態,鮮有人使用管理。不過,不管是老小區還是新小區,都仍然有安裝信報箱。
  • 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刻不容緩 使用率低專家呼籲立法
    本文轉自【法制日報】;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刻不容緩兒童「救命椅」使用率低專家呼籲國家層面立法□ 本報記者 侯建斌日前,「關注兒童乘車安全雲端研討會」召開,不少業內專家就如何保障兒童乘車安全積極建言獻策顯而易見的是,發生交通事故時,安全座椅成為兒童的「救命椅」,然而我國的使用率卻很低。多位專家一致認為,乘車出行中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安全防護裝置,是加重兒童道路交通傷害的主要原因。隨著道路交通環境日益複雜,兒童道路安全保障已刻不容緩。專家呼籲,儘快將兒童安全座椅強制使用條款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國家層面法律,保護兒童的生命健康權。
  • 網絡時代小區信箱成雞肋?上海郵政:有些帳單須用信傳達
    而由於小區及樓內大堂的門禁較嚴,又有保安值守,因此即使長期不使用,廣告單塞滿信箱的情況也不會出現。上述物業人員說,許多業主訂雜誌、寫郵寄地址,現在都習慣留單位地址,「倒是快遞包裹現越來越多,我們平時都經常幫忙代收。」居民:小區信箱能否升級為快遞櫃?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小區信箱無人使用成「擺設」
    因為2012年8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範》規定,新建住宅必須每套配套設置信報箱,開發企業未設計或未安裝信報箱的住宅項目,將不能通過初期相關審批和分戶驗收。  「現在每處小區在建設時會統一規劃信箱設置點。」
  • 兒童「救命椅」使用率低 專家: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刻不容緩
    顯而易見的是,發生交通事故時,安全座椅成為兒童的「救命椅」,然而我國的使用率卻很低。多位專家一致認為,乘車出行中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安全防護裝置,是加重兒童道路交通傷害的主要原因。隨著道路交通環境日益複雜,兒童道路安全保障已刻不容緩。專家呼籲,儘快將兒童安全座椅強制使用條款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國家層面法律,保護兒童的生命健康權。
  • 成都:補建10萬戶信報箱 老小區收件更便利
    成都:補建10萬戶信報箱 老小區收件更便利 去年,在省郵政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市新建了金牛區交大路郵政支局、高新區大源郵政支局、青羊區文家場郵政所。    補建10萬戶信報箱 啟動智能投遞櫃    為了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解決好營業網點不足等問題,市郵政局還補建郵政信報箱10萬戶,去年12月上旬,已圓滿建成100265戶。市郵政局現有投遞能力日均平常郵件插箱量能達到10萬~20萬件。
  • 進小區難進了小區問題多 智能快遞櫃遭遇「兩難」
    然而,由于越來越多的小區對快遞車下了「逐客令」,導致快遞員無法上門送貨,居民不能及時收貨。原本智能快遞櫃是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好辦法,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智能快遞櫃想進小區困難重重,而衝破障礙進了小區的智能快遞櫃也面臨諸多問題。
  • 新加坡郵政測試智能信報箱能夠自動調整大小規格
    獲悉新加坡郵政將測試新型智能信報箱,從12月18日開始,新加坡Clementi大道202街區居民能夠第一次使用到方便安全的新型智能信報箱PostPal,之後幾個星期205街區居民也會相繼使用這類新設施。
  • 嘉定一新建小區不通郵 報刊帳單收不到
    【記者調查】  小區內不能通郵車  記者從小區物業管理處了解到,該小區的高層住宅已通郵,但別墅區的業主較少,目前開發商正在和郵局溝通,物業並不負責代收業務。而嘉定區郵政局南翔支局工作人員則表示,小區的別墅區不符合通郵條件,郵局已於去年6月發出整改通知,開發商也的確有過整改的想法,並詢問了信報箱安裝商一些必要條件,但不知為何沒了下文。  記者隨後和郵局、南翔鎮工作人員一同來到上雋佳苑小區。原來,該小區人車分流,地面道路只允許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機動車必須統一進入地庫,但地庫裡沒有信報箱。
  • 公考面試:現在小區內的信報箱大多處於廢棄的狀態
    2020年江蘇國考面試真題:現在小區內的信報箱大多處於廢棄的狀態,平時使用的人很少,但是卻佔了許多空間而快遞的需求卻日益暴漲。你怎麼看?我的分析:這是綜合現象分析題,答題辦法就是徐徐鋪展開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人家問的怎麼看,不要回答怎麼辦。
  • 八成小區沒信箱 居民「信鬱悶」
    林先生就開始在小區內查找信報箱群的位置,這才發現開發商並沒有為居民配建信報箱群。 問了小區門房和物業處後,他們都說近期並沒有寄給林先生的信件。可銀行的客服明確表示,該信用卡早已寄出,而且他們並沒有收到郵局有關退信的信息,說明信件已經到達。隨後,林先生又與當地郵局聯繫,仍然被告知其信件已送達。
  • 漳州薌城惠民花園二期小區沒信報箱 業主丟失掛號信
    閩南網3月31日訊 寄出的掛號信被退回,本打算到手後重寄,卻因為小區沒有配備信報箱,再也回不來了!近日,家住薌城區惠民花園二期的江阿伯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訴苦:怎麼掛號信都能丟?為何他住的小區沒有配備信報箱?  海都記者介入協調。昨日,惠民花園二期建設單位漳州市城市改造建設公司稱,已著手進行補配信報箱工作。
  • 西安多數小區信箱成擺設 郵局信函投遞量不減反增
    原來,小區沒信箱,物業也不代收信函……你知道嗎?西安市每年投遞信函數不減反增。未設置信報箱的新建小區,不能通過驗收。小區沒信報箱,可動用小區維修基金建設。  盼信 母親盼兒回信 自製信箱掛門口  3個月來,張女士唯一和兒子的聯繫,就是每周1次10分鐘的通話。
  • 關於在居民住宅設立家庭門牌及郵筒郵箱的建議
    根據郵政部門統計,目前我省已裝信報箱的城市住宅樓房約佔53%,安裝率不高,造成居民生活的不便,我廳商郵政部門就在居民住宅設立家庭門牌及郵筒郵箱的工作答覆如下:    一、我廳擬聯合地名管理部門、郵政部門加強宣傳國家有關城市住宅樓房設立家庭門牌及郵筒郵箱的文件精神,使房地產開發商、房屋建設使用管理單位、物業管理企業進一步了解門牌、信報箱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社會的共識。
  • 北京將對公建和新建住宅小區消防車道和消火栓進行劃線標識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現場獲悉,北京將對公建和新建住宅小區消防車道和消火栓進行劃線標識。據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雲浩介紹,三年行動中,有關消防安全的專項整治有7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一項任務就是實施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
  • 誰有權讓小區拆圍牆?專家稱開放小區需居民同意
    「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這句話,昨日引發熱議,已建成小區誰有權決定開放?今後沒有封閉式小區,是否意味著小區不再有物業?小區開放後安全如何保證?對於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昨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馬力 沙璐1 現有小區為何需要拆掉圍牆?
  • 康巴什在建小區有哪些?2020年有新建住宅小區嗎?新建幼兒園位置在...
    ,整合賽事活動、商務辦公、科技研發、休閒度假、文化娛樂、地產開發等功能,集商業、娛樂、文化、居住為一體的城市功能片區。   2  2、康巴什2020年有沒有新建住宅  答康巴什區住建局房管中心:目前康巴什區新建、在建住宅小區有:水岸華府小區、泰祥佳苑A、B區、證大紫金府二期
  • 德州:充電樁將成新建小區標配 停車位應100%建設基礎設施
    11月9日,記者從德州市發改委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快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省發改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等
  • 江蘇省考面試真題:怎麼看待小區信報箱佔空間卻處於廢棄狀態?
    公選王夏凡老師為大家解析一道2020年6月7日江蘇省考面試題,此題與社會現象相結合考察大家的綜合分析能力。一起來學習!公選王遴選網問題:現在小區內的信報箱大多處於廢棄的狀態,平常使用的人很少【公選王答題參考】信報箱是用戶接收郵件和各類帳單的重要載體,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信報箱的實用性變得越來越小,現在小區裡大多數信報箱基本處於廢棄狀態,造成了資源和空間的浪費。與此同時,隨著網上購物的普及,快遞數量急劇增多,迫切需要快遞投放櫃等設施,但很多小區目前的快遞投放設備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