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憶坤
0 1
現在終身學習這個話題非常火,很多人都主動或者被動地成為了一個終身學習者。
從我身邊的例子來看,做律師或者法官的同學要不停地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要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
與此類似的是it行業,從業人員也要持續學習。
即使是能吃老本的行業,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社會要求,也經常要參加培訓和考試。
而我本人的經驗是,終身學習既是自我提升的需要,也是教育孩子的需要。
過去我習慣看紙質書,即使上網也是看圖文資料居多。多年來一直如此,只有英語學習比較特殊,需要多聽音頻。我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問題,也沒想過太多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
因為老習慣讓我成功應付了考試和工作,就沒有改進的動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上有了更多視頻學習資料,但我一般也就是看看電影、紀錄片,聽聽自己喜歡的演講,並沒想過通過視頻來學習。
0 2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開始用B站,仿佛發現了一個新大陸,裡面有極其豐富的學習資源。一開始我也只是搜索外語學習資源,在知乎的某個話題下,看到了一個高贊答主整理的B站學習資料,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那個回答裡,我關注了一個學習up主,從他們最火的那個視頻裡知道了番茄工作法,看完以後做了一些筆記,並實際運用到學習工作當中,效果非常好。
一、解決走神問題:計時器跟蹤
眾多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很難持續半個小時以上,番茄工作法以25分鐘為一個時間單位,稱作一個番茄鍾,這個時間長度也因人而異,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在一個番茄鍾內,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學習和工作上。
為了讓人產生緊迫感,必須使用倒計時,可以使用手機自帶的計時器,到了休息時間就強制休息。
計時器絕不是可有可無,它能極大提升人的專注度,解決分神這個最大的效率殺手。
二、保持良好節奏
1、短休息和長休息
每學習一個番茄鍾後休息五分鐘,再進入下一個番茄鍾。並以四個番茄鍾為一組,每四個番茄鍾後,休息半個小時。
在短休息裡可以喝水,上廁所,或者做幾個伏地挺身,深蹲,往窗外眺望一下,而在長休息時段裡,可以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不要超出計劃的時間。
每完成一個番茄鐘的學習就獲得了休息的獎勵,某種程度上這是對學習的正反饋,讓學習更可持續。
過長的學習時間讓人疲勞、焦躁和倦怠,勞逸結合才能走得更遠。
2、自我打斷與外部打斷
自我打斷是指你在做某事的過程中又想起了別的事情,對此你不能刻意去壓制,這樣會適得其反,最好的應對之法是接納-記錄-繼續,既不打擾當下的任務,也不會把事件遺忘。
外部打斷很好理解,對此的應對之法是告知-協商-計劃-反饋。先告訴對方你在做某事,協商換個時間做,等當下的番茄鍾結束後再安排時間去做,最後反饋結果。
三、解決拖延症
每當我們遇到比較難,費時較長的任務,都有逃避的心理,快到截止日期才去行動。
應對之法是任務分解,把一個棘手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按照計劃步步推進,能有效減輕我們的畏難情緒。
四、宏觀效率提升:計劃與改進
1、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有效的計劃沒那麼簡單,有些人把計劃制定得很詳細,沒有留下多餘的時間,一有突發事件打斷,就影響了後續流程,也打擊了執行計劃的積極性;有些人是完全沒有計劃,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行動,這都是不可取的,科學制定計劃能有效提升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果。
番茄工作法推薦同時使用周計劃和日計劃,這兩種計劃需要配合進行。做計劃使用的材料很簡單,幾張A4紙就能搞定,也可以用專門的周計劃方格紙。
首先制定周計劃:周計劃是一個大型「任務倉庫」,把你本周要做的事情事無巨細都放進去,不必設定優先級,也不必很詳細。
其次制定日計劃,把每周要做的事情分配到每天,日計劃可用最簡單的清單模式。
周計劃也可以擴展成更長期的計劃,比如月計劃,年計劃。
在日計劃的制定過程中,注意兩點,不要高估自己的行動力,把最重要的事優先。
制定日計劃相當於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監控攝像頭」,能隨時查看自己的執行效果。
2、監控學習過程,增強執行力
這裡有一些小技巧:①用螢光筆標記當下正在進行的任務,完成後用黑線劃掉。從視覺上突出某件事能讓大腦提高對這件事情的專注度,避免被清單中別的任務分心。
②監控番茄鍾數量,每用完一個番茄鍾,就在任務旁邊劃一個√,這樣能更直觀地看到時間的流逝,提升學習時的緊迫感。
③有效處理「打斷」事件,在日計劃下面開闢一個意外事件區,緊急任務放在這裡,其他的任務放在周計劃裡面。然後繼續執行當前番茄鐘的任務,等結束後再安排時間處理意外事件。這樣就不會打亂原計劃,也不會把突發事件遺忘。
學習低效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人總在處理各種意外事件,而不能很好地執行原定的計劃。
3、優化學習計劃
堅持一段時間後應該分析數據,注意三個指標,安排的任務數量、處理任務的速度、打斷事件的數量,持續改進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0 3
如果覺得以上建議有幫助,想更細化一些,可以去看原書《番茄工作法圖解》。就我而言,上述技巧可以解決我在時間管理上的絕大部分問題,一個十分鐘的視頻就把書的精華講清楚了,這也讓我反思過去的學習方式,通過視頻學習其實可以非常高效。
那篇文章還介紹了很多別的up主,其中一個up主分享了很多辦公軟體的使用技巧。我剛好遇到了一個小問題,馬上點過去看,又發現了新的寶藏。
Word、excel、ppt等辦公軟體的很多強大的功能我從沒使用過,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功能,掌握這些技巧能極大地提高工作學習效率。
通過視頻學習辦公軟體非常直觀,學習效率很高。一個幾十秒的視頻就把一個問題說清楚了,而且視頻做的很生動,看起來一點也不枯燥。
B站過去在人們的心中都是二次元年輕人的天下,我這個中年人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打開,短時間內就覺得受益匪淺。
我的發現之旅是嘗試使用一個新的app,然後看別人的經驗分享,去嘗試,最後找到很多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
一個人不但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同時也要努力掌握最新的學習方法、學習工具,好的方法和工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番茄工作法,思維導圖也非常好,我還在學習當中。
過去幾年總覺得人生不過如此,穩定的工作,平淡的婚姻,喜憂參半的育兒之路、按部就班的生活。
這段時間的閱讀和學習,讓我對生活又有了新的期待,有好的學習和工作方法,完全可以彌補過去虛度的那些時光,後半生可能還有驚喜和突破。
對時間更好的掌控也消除了很多焦慮感,我比過去更快樂。
與君共勉,下次有機會再分享學習心得。
左岸記:時間管理有方法,方法貴在執行,執行貴在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