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的高考難度不一,比如每年語文考試一結束,作文題目都會成為當天議論的焦點;考試的題型也在不斷變化當中……
然而,民國時期的高考試卷和現在可是大不一樣!近日,湖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在對民國民眾教育類檔案進行搶救性修復時,發現了一套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就是下面這份 ↓↓↓
這套入學考試試卷為右側線裝,對摺式雙面印刷,共6頁,紙張已發黃,四周稍有磨損,但字跡十分清晰,保存基本完好。考試科目有國文、本國歷史地理(又分歷史 之部、地理之部)、代數幾何平面三角、高中代數解析幾何、高中物理學、高中化學、高中生物學、世界歷史地理(歷史之部、地理之部)等。
相對於現在的高考試卷,當時的考題無論是題型還是頁數,都可謂「短小精悍」。至於這套題難不難,你來做幾題就知道了:
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例,專家是怎麼評價這份古老的試卷的?
比起如今多元化的考題,83年前的考生在國文科目上只要回答3大類題目:標點、訂誤、寫作。
其中,標點題選取的是唐代鄭薰《贈鞏疇》詩序中的第一段。全文無標點,讓考生自己去斷句,考查考生的句讀能力。據說,標點題常出現在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之中。
至於當年的作文題,比起如今的多元化,考題簡直是太「極簡」、太「開放」。這道題只給出了5個簡單的詞語「苦熱」、「曉行」、「燈」、「路」、「夜」,要求考生選擇其中一個寫作,文言文、白話文均可。
但一位專家認為,這道題雖然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考驗考生的功力。考生的文筆和情懷,一篇作文就能看得出來。
這份考卷的數學題分為「代數幾何平面三角」和「高中代數解析幾何」兩大類,題型較為豐富,包含了不少具有現實意義的情景題。
比如:由高百尺之燈塔,測得恰塔東經過之船之俯角為45°,經一小時後,船恰行至塔之正南,是時自塔頂測船得俯角30°,問船之速率為若干。
又比如:三個等同之圓,其半徑皆等於1,相切於P、Q、R三點。求P、Q、R間之中空面積。
考慮到80多年前的科技與教育水平,以及當時社會重文輕理的現象,這種考題的難度不能算低。
在英語教育廣泛普及的當下,高考英語仍是不少考生的「攔路虎」。回到民國,情況如何?我們也可以從這套考卷中看到一些影子。
這份英語考卷命名為FRESHMAN ENGLISH(大學新生英語)。考題共有三大題——
填空題:考查的是考生對英語介詞的使用,要求考生填寫20個句子中缺失的介詞,每題2分;
簡答題:用100個單詞左右的段落來描述你早上起床之後通常要做些什麼事情;
作文題:要求考生用大約150個單詞的英文短文複述《三國志演義》中任意一個片段。
雖然只有150個單詞,但考慮到當時的教育水平,並不容易。考生也要對《三國志演義》有一定認識,否則並不容易作答。
不過,並不是只有英語考試才考驗考生的英語能力。網上流傳的一份1923年的北大數學考卷,考題就是用英文書寫的。有木有一種數學和英語一起考的絕望感……
說起這份「八十多歲」的試卷,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局副局長吳希元甚是感嘆:「現在的孩子考清華大學不容易,只有尖子生中的尖子才能實現,看了這民國時期的考卷,很多題目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未必答得出,看來清華大學一直就是學霸聚集地啊。」
吳希元說,檔案館下一步將對檔案原文進行數位化。
歡迎微友分享
U教育
聲明:
燕趙都市報旗下唯一教育服務平臺
轉載原創作品,請註明出處
—【圈子】—
只談教育,不談國事
加入U教育family?
QQ群:
U教育家長交流群:474455402
小小紳士淑女俱樂部:47419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