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孩子睡前定律,一個小方法,幫你教養出色好孩子

2020-09-03 海豚心智


齊齊一直是圈中媽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就在昨天,媽媽面對他花樣式耍驢以後,最終,也還是以拳腳相對了。

齊齊上演的一幕,其實家家都在重複。

媽媽喊齊齊洗澡,齊齊藉故各種拖沓,最後還假裝聽見,媽媽好不容易勸他進了澡盆,結果又好說歹說的堅決不肯出來。汽車積木扔了一地,寧願冒著多次滑倒的風險也誓死不收。

疲憊一天媽媽,手裡還有數項工作代辦,就想著等齊齊睡了趕緊去工作,結果眼看快十點了,小傢伙不僅不睡還花樣撒潑,最終媽媽怒氣直線上升,順勢衝進衛生間,奪下手裡玩具,硬生生從澡盆把他揪出他,暴揍一頓,不管三七二十一,由著他哭鬧,套上衣服,丟到床上,迅速關燈,把他按倒。

一系列零溝通強制執行的動作,帶來的就是孩子摸著黑,哇哇大哭。最終疲憊這伴著眼淚入睡。

孩子睡是睡了,但一直翻來覆去的睡不安穩,不僅在心裡自責,到底睡前惹他幹嘛。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的那一瞬間,你非常清楚,明天他依然和沒事人一樣,睜開眼睛一臉熱情的和你說早上好,但是又有誰能知道,在你與他睡前的這樣一場權力之爭的勝利背後,孩子究竟要付出多大代價。

其實由於媽媽這個角色的特殊性,註定了每個媽媽心裡都會自己的一個小算盤和小鬧鐘,會不自覺的去計劃讓孩子幾點洗澡,幾點睡覺。只有孩子按照自己的計劃來,才不會破壞自己的計劃。可是孩子的心裡哪有什麼計劃,只有「看心情」罷了。

如果非要我給「孩子」這個物種下個定義,我覺得他就是某個階段,上天派來「專門打亂你計劃和磨練你耐性的」不可控生物。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媽媽都踏上了學習如何育兒的道路,除了想把孩子養的更好,估計也是因為養孩子這件事,真的是太!難!了!

孩子睡前對孩子情緒養成的重要性


美國兒科學會(AAP)指出:睡覺前,孩子如果受到刺激,大腦會提高皮質醇(壓力荷爾蒙)的水平,明顯地提升個體所感受到的壓力,使人變得情緒不穩定、易怒、易激惹。入睡後,大腦的思維還在繼續,孩子會做噩夢,甚至夢遊。

也就是說睡前的情緒,很容易被孩子「刻」在內心深處,也許,在他的記憶中,第二天可以輕易忘記,但他心靈受到的每一次暴擊,都有更多可能,成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

睡前是建立孩子好習慣及好性格的黃金時期

睡前是一個人內心最安靜的時候,溫暖和刺激都是加倍存在的。

的這段時光,是一個人,特別是孩子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

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做的一碗麵、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

如果家長能靜下來,放下手中的工作,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睡前的一小段時間,堅持做好陪伴及互動這件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三個維度入手,暢聊不尷尬

說道和孩子睡前暢聊,很多媽媽抱怨說,我不善言談,不知道和孩子說什麼呀。而且聊著聊著就會不自覺的挑毛病。其實當孩子躺在你懷裡,燈光昏暗,那種溫暖的氛圍,會自然而然的點燃你心中最天然的愛和欣賞。如果是在不會,可以在以下三個維度入手。

和孩子回憶他這一天的收穫與進步

《不可思議的媽媽》裡面,就向我們展示過幾個媽媽陪孩子睡前談心的溫馨。

鄭希怡和孩子一起回顧一天的收穫。

何潔告嘉獎和鼓勵孩子敢於突破了自己。

蔣麗莎幫孩子總結他們的進步。

孩子是很需要鼓勵的,而別是媽媽溫柔而堅定的語言,幫他梳理他當天的成長與進步,他會覺得很受鼓舞,這種積極愉悅的心情,會把孩子帶入甜睡時光,更會無形中讓他在第二天想要做的更好的鑰匙。讓孩子帶著認可和愛入睡,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和孩子互相交換「我的一天」

我們做家長的,總是會在孩子長大,到了青春期時,開始感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不願意跟父母交流了。

其實親子之間的交流習慣,應該從小就養成。孩子並非整天無憂無慮的。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比較痛苦悲傷,而家長要走近孩子的心,睡前的時間,是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這個時間,親子之間像是朋友一樣,說說樂趣,說說煩惱,說說成長,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美好的了。

在《好媽媽與好老師》的書裡講到心事重重的圓圓,一直悶悶不樂憂心忡忡,原來是學校的李文文告訴我她家有一把青鎖劍和紫隱劍,如果我告訴了別人,寶劍就會刺穿我的胃。

媽媽雖然覺得這個「秘密」很好笑,但是也借著這個機會給她做了認知梳理,讓女兒知道這些故事都是假的,解決了孩子的心事。

陪孩子睡前閱讀

睡前閱讀是一種習慣,也是孩子大腦發育、思維形成的過程。閱讀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認識世界的一個窗戶。


美國暢銷兒童書作家蘿拉·努梅羅夫曾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說:

「小時候,我的父母每天晚上都讀書給我聽,正是從那時起,我愛上了讀書。

九歲的時候,讀別人寫的故事讓我感到無比興奮,我開始想要自己寫作。

而今天,寫作成了我的職業。」

睡眠對於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建立良好的睡眠儀式,不但能讓孩子準時入睡,還能提高睡眠質量,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在這樣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中,能與孩子安心相處的其實也僅僅是每天下班回家的短短幾小時,在照顧家庭細碎的家務同事,我們更要珍惜孩子睡前的那一點點時間,我們把自己交給孩子,也讓孩子把心交給我們,是一種情感的升華。不讓孩子孤獨甚至傷心入睡,換個方式,這將是孩子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關注海豚心智,專注家庭教育,輕鬆教養好孩子。


相關焦點

  • 掌握四大定律,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的價值之高和養成一個壞習慣的代價之大,往往令人瞠目結舌。那麼,如果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了先解習慣養成的原理,並根據原理轉化成實用的方法,就能有效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比如說,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你又想他養成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那你可以規定他必須認真完成作業再看動畫片,完成得又對又快的可以多看,完成的質量差就少看,用看動畫片來增強認真完成作業這個習慣的吸引力,使孩子難以抗拒。2.杜絕壞習慣產生的根源。如果說養成好習慣的方法是讓它變得有吸引力,那麼要杜絕壞習慣就是要讓它失去吸引力。
  • 疫情下與孩子的刀光劍影,讓墨菲定律幫你緩解一下
    因為孩子們不用出門,減少了感染病毒的風險。孩子們在家上課,家長們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家長們開始變得不淡定了。有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做得一塌糊塗;有的孩子拿著手機不是為了交作業,而是偷偷玩遊戲,看小視頻;有的孩子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一上課就沒精打採,一下課馬上生龍活虎。
  • 孩子說話慢,家長掌握3個方法,孩子才能成為「小話嘮」
    孩子並不會配合執行父母的意願,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多動聽的繪本故事,對孩子來說都是耳旁風。我們無法強迫孩子跟隨我們的關注點,但我們可以去觀察孩子的注意力,加入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中。孩子正在玩積木,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積木,在遊戲中和孩子互動對話。
  • 孩子努力學習成績卻不理想,了解「墨菲定律」,幫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出現緊張的狀態並不陌生,想要幫孩子擺脫這種狀況,家長便需要了解墨菲定律的含義了,找出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及時幫助孩子消除這些問題。什麼是「墨菲定律」?它的致命魔咒有哪些?墨菲定律是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心理學效應。
  • 強化定律:習慣比成績更重要,擁有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晚上有睡前閱讀時間,由樂樂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媽媽會就著閱讀的內容想法和樂樂一同探討,鍛鍊了他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樂樂步入小學校園時,因為從小培養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樂樂的課堂吸收及課後理解掌握能力都較其他小朋友更具優勢,學習效率高,精神狀態也很好。
  • 4個方法,幫你教出有責任感的孩子,你掌握了幾個?
    孩子未來有沒有「責任感」,跟父母如何教養也有很大的關係,有時候大人越急著要孩子照著爸媽說的話去做,孩子反而會想要反抗!孩子沒責任感,媽媽就會很累。我這裡整理了幾個方法,訓練孩子責任感!優秀的家長,一定要現在抓緊改正,非常關鍵!
  • 為你的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它永遠不起作用。使用「墨菲定律」使
    不從孩子的角度考慮時間表的可行性當父母為孩子制定時間表時,容易陷入誤解,即從自己的角度為孩子制定計劃。例如,在為孩子制定時間表時,家長不會問這樣的時間表是否合適。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想玩,所以沒必要跟他商量。再說,孩子還小,就聽自己的安排吧。2。
  • 興趣決定孩子的未來,了解火種定律,保護好孩子興趣的小火苗
    你們現在還是學生,將來需要考大學,如果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你就會遇到更多踢球厲害的同學,你們可以組建一支更棒的足球隊。所以這次期末考試,先努力考好,向班主任證明你不僅會踢球,還會學習,好不好?」喜歡是一件事,能做得好又是另一件事。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像這位體育老師一樣懂得呵護興趣火苗的長輩,該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心理學定律火種定律是指孩子的興趣與積極性就像一粒火種,不僅需要父母點燃它,還需要父母精心呵護,火種才能越燒越旺,最終變成熊熊烈火。
  • 制定了時間安排表,孩子還拖拉?「墨菲定律」幫你破解這世紀難題
    導讀:制定了時間安排表,孩子還拖拉?「墨菲定律」幫你破解這世紀難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鬧覺、起床氣的孩子讓老母親心力交瘁!固定睡前程序可以幫到你
    大女兒幾個月大的時候,每天睡前要哭半個小時不止,我抱著她在地上轉悠,她就一邊吃著手一邊嚎。以為長大就會好,其實不然。人太多了,她又太小,我完全找不到她,我拼命地吼她的名字,可聲音被淹沒在人群中……我嚇的腿都軟了,跑到娛樂園那裡準備廣播一下時,有人拍了拍我的後背,說這是你家孩子嗎?我扭身一看,一個老奶奶牽著老大的手。孩子找不到媽媽,和媽媽找不到孩子內心一樣恐懼不安。那天晚上,孩子半夜醒來很多回,而且還哼哼唧唧的說著什麼。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主持人董卿,我們都知道,知性優雅大氣,被稱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對於她的才氣、取得的成就,董卿曾在一檔節目裡透露:這都得益於父母,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讓她終身受益。到現在,她依然保持著每晚睡前讀一個小時書的習慣。
  • 幫孩子更好的入睡的固定的睡前程序,你知道怎麼做嗎?
    遵守固定的睡前時間表並保持每晚的作息習慣,可以對孩子產生舒緩效果,會讓他們感到安全,穩定並容易入睡。如果沒有固定的作息習慣的話,孩子可能會很難入睡。讓睡前固定程序早早開始,好讓你有時間來完成睡前的每一個步驟。
  • 2-7歲孩子英語啟蒙,掌握3條「黃金定律」,孩子說出一口流利英語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在9歲的時候,就能自己寫全英文的劇本;12歲的時候已經翻譯了3本繪本,《幸福先生》、《聖誕老爸的來信》和《小貓咪追月亮》;並且用英語做禮服創作手稿闡述,在14歲的時候能夠用純英語寫一篇小影評。
  • 怎樣讓孩子主動洗手,三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們常常說,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那麼我們就要從小培養起大家一些使用的習慣,比如勤洗手。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不愛洗手?每天都要提醒他玩一會就要洗手,吃東西前先洗手?下面3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洗手好習慣。
  • 學了那麼多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最有效的還是「55387定律」
    或許是沒有楊爍這麼嚴重,但是通常我們對語氣態度並不在意,指責、命令、不耐煩常有,把說話的焦點都放在了內容上,所以難怪孩子根本不聽你那套。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孩子是情緒的俘虜,他們捕捉到什麼情緒就會跟什麼情緒聯盟。
  • 用好這三個定律,孩子受益一生!
    心理暗示的作用,我們都有所了解,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去打擊和挫敗他,如果總是對他說:「你不行」、「你不好」,那他就會漸漸喪失信心,即便「很行」,也會變得「很不行」。反之,如果在適當的時候,給他不斷「植入」一個信念:你能行!他就真的會變得越來越「行」。
  • 頂尖運動員都在用的睡眠法則,幫你守護孩子的高考睡眠
    越是在人生的重要時刻,越是要睡得好。高考對於任何學子來說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時刻,因此,想辦法讓孩子睡個好覺,就成了家長的一大心願。有什麼方法能幫孩子睡個好覺,讓孩子在高考中保持好狀態,超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呢?介紹斯坦福睡覺研究專家西野精緻給美國頂尖運動員定製的睡眠法則給大家,你看完就能教孩子用上。
  • 幫孩子從尿不溼過渡到小內褲,有什麼技巧?氣溫升高時機在即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氣溫開始慢慢回升,給寶寶脫掉尿不溼,訓練如廁的好機會來了。群裡很多家長也在討論這件事,還說要一起打卡幫寶寶脫掉尿不溼,不過想過渡到穿小內褲,可不簡單。其實,從尿不溼過渡到小內褲這件事,家長不能太焦慮。那麼,媽媽到底應該如何找準時機、用對方法呢?請接著看下去吧。
  • 科學研究證實:每晚的睡前愛語,讓孩子擁有好睡眠
    01孩子睡不好,父母也跟著遭罪要想孩子每晚有一個好睡眠,父母一定要堅持在睡前跟孩子說愛語,那是比任何助眠劑都要有用的方法那天在睡覺之前,朋友跟孩子躺在床上聊天,聊了聊我們今天幹了什麼,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雖然當時玲玲還小,不太會說話,但是在這一次的聊天之後,朋友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孩子晚上睡覺不再鬧騰了,也不再做噩夢了。
  • 怎麼幫孩子戒奶嘴 聰明幫寶寶戒奶嘴 方法一次掌握!
    而且,目前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吃配方奶的寶寶在睡覺時可以提供奶嘴讓他吸吮。吃母奶的寶寶,由於考慮要哺育母乳,因此在他一個月大之後可以開始給予安撫奶嘴,初期使用奶嘴,不僅有安撫情緒的作用,也可以訓練孩子吸吮的動作。別忘記幫寶寶清潔牙齒不過要注意的是,6個月到2歲之間由於寶寶開始長牙,爸媽記得清潔寶寶的牙齒,別讓寶寶一直含著奶嘴,以免造成牙齒的照顧上有死角。